一种新型蛛网膜下腔穿刺辅助定位针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蛛网膜下腔穿刺辅助定位针。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临床应用的进行椎管内麻醉穿刺的穿刺套件,主要分为两类:硬膜外穿刺套件及硬膜外腰麻联合穿刺套件。其中硬膜外穿刺套件无法实现蛛网膜下腔阻滞,而硬膜外腰麻联合穿刺套件虽然可以实现蛛网膜下腔阻滞,其有两个缺点:1、有硬膜外针穿透蛛网膜,发生脑脊液漏,进而引起头痛及脊髓损伤等并发症。2、就算硬膜外针未穿透蛛网膜,但仍会因为其直径较大,而切割韧带,造成疼痛,并增加硬膜外血肿等一系列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一种易上手、创伤小的新型蛛网膜下腔穿刺辅助定位针。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蛛网膜下腔穿刺辅助定位针,包括针体及针尾,所述针体及针尾之间设有便握持尾翼,所述针尾尾端设有可固定卡子;所述针体上均匀设有刻度;所述可固定卡子设有活动区域,所述活动区域设有卡缝。
[0005]进一步的,所述针体外径为0.6-0.8mm,所述刻度相邻两者间长度距离为10mm。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蛛网膜下腔穿刺辅助定位针操作十分简单,极易上手;对患者的韧带及皮下组织损伤小,不易引起疼痛;.穿刺过程中,出血少,几乎无脑脊液漏出,显著降低硬膜外血肿,术后头痛,脊髓损伤及感染等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07]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0008]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固定卡子主视图。
[0009]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固定卡子轴向转动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文将结合具体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附图中,各附图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
[001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0012]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可固定卡子主视图。
[0013]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可固定卡子轴向转动后示意图。
[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蛛网膜下腔穿刺辅助定位针,包括针体I及针尾3,所述针体I及针尾3之间设有便握持尾翼2,所述针尾3尾端设有可固定卡子4 ;所述针体I上均匀设有刻度;所述可固定卡子4设有活动区域,所述活动区域设有卡缝。
[0015]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可固定卡子4,可以对腰麻针进行很好的固定,并可轴向转动。
[0016]进一步的,所述针体I外径为0.6-0.8mm,所述刻度相邻两者间长度距离为10mm。
[0017]所采用针体I外径长度可以最大可能的避免损伤,所述针体I重量规格可以为22G,所述刻度以帮助判断穿刺厚度。
[0018]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蛛网膜下腔穿刺辅助定位针操作十分简单,极易上手;对患者的韧带及皮下组织损伤小,不易引起疼痛;.穿刺过程中,出血少,几乎无脑脊液漏出,显著降低硬膜外血肿,术后头痛,脊髓损伤及感染等的风险。
[0019]本文虽然已经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的实施例进行改变。上述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不应以本文的实施例作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范围的限定。
【主权项】
1.一种新型蛛网膜下腔穿刺辅助定位针,包括针体及针尾,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及针尾之间设有便握持尾翼,所述针尾尾端设有可固定卡子;所述针体上均匀设有刻度;所述可固定卡子设有活动区域,所述活动区域设有卡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蛛网膜下腔穿刺辅助定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外径为0.6-0.8mm,所述刻度相邻两者间长度距离为1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蛛网膜下腔穿刺辅助定位针,包括针体及针尾,所述针体及针尾之间设有便握持尾翼,所述针尾尾端设有可固定卡子;所述针体上均匀设有刻度;所述可固定卡子设有活动区域,所述活动区域设有卡缝。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蛛网膜下腔穿刺辅助定位针操作十分简单,极易上手;对患者的韧带及皮下组织损伤小,不易引起疼痛;穿刺过程中,出血少,几乎无脑脊液漏出,显著降低硬膜外血肿,术后头痛,脊髓损伤及感染等的风险。
【IPC分类】A61B17-34
【公开号】CN204500902
【申请号】CN201520148540
【发明人】陈杨, 张铭, 易斌, 鲁开智
【申请人】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