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在抑制ras原癌基因过表达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8388273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生脉散在抑制ras原癌基因过表达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脉散在抑制ras原癌基因过表达中的应用,具体涉及在制备抑制 ras原癌基因突变后过表达的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生脉散是中医千古名方,首载于金代医家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卷下》"麦门冬" 条内;内外伤辨惑论及医方考中也有记载。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意在取"人参之甘补 气,麦门(即麦冬)苦寒泻热补水之源,五味子之酸清肃燥金"。
[0003] 生脉散最早用于治疗暑热汗多,气阴两伤之证,表现为汗多、身疲、体倦、气短、咽 干、脉虚等症状。古代医家也用于金叶耗伤,脉微欲绝等症状,又用作气阴两虚病人的补益 剂。此方经过几百年的长期使用,安全有效,经久不衰。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生脉散的临 床应用不断扩大,其剂型除散剂外,还有生脉饮、生脉注射液;该方剂经加减变化后还发展 了参麦饮和生脉散党参方等。现在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病中的抗休克、抗心衰、抗心肌缺血 等症状、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各类心源性休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0004] 汤铭新等发现生脉散可显著抑制肺癌的自发转移,但是实验证明这种抗肿瘤作用 并非生脉散直接作用于癌细胞,而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间接实现抗肿瘤。中国专利 201010148044. 0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将生脉散与其他中药复方添加到以含主药蟾酥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中,生脉散减少 了蟾酥所带来的心脏毒性问题;中国专利200510053562. 9公开了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 肿瘤减毒药物中的用途,在对荷瘤小鼠化疗过程中,同时应用生脉散可保护肝肾功能。中国 专利03142266. 7公开了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肿瘤增效药物中的用途。该专利中应用生 脉散注射液处理结肠癌、乳腺癌、肝癌和胰腺癌细胞株,证明生脉注射液单独应用时的抗肿 瘤作用效果时有时无,生脉散仅具较稳定的协同增效作用。上述发明专利中涉及生脉散的 抗肿瘤应用,均局限于将生脉散作为肿瘤治疗过程中的辅助用药应用。
[0005] 约30%的人类肿瘤是由于ras原癌基因突变后激活导致Ras蛋白表达水平增高造 成的。若Ras蛋白持续处于活化状态,可与下游的效应蛋白结合,将信号传递到下游信号元 件,引起细胞的异常增殖,导致肿瘤的发生。因此,Ras原癌基因已成为公认的筛选抗相关 恶性肿瘤药物的靶标。
[0006] 研究表明组成生脉散的单味药人参、五味子和麦冬均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将它们 组方成为生脉散后,人们对其在抗肿瘤应用方面却只发现了它具较稳定的协同增效作用, 因此只能将该方剂作为治疗肿瘤的辅助用药。本发明公开了生脉散对Ras原癌基因突变后 所致的过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不作用于野生型ras原癌基因,因此毒性低,且无致 畸作用。本发明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证明生脉散方剂具有显著下调ras原癌基因过表 达活性,可在制备抑制ras原癌基因过表达的抗相关恶性肿瘤的药物中应用,而不仅仅是 辅助用途。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中药复方生脉散在制药中的新用途,涉及生脉散在抑制ras 原癌基因过表达中的应用,具体涉及在制备抑制ras原癌基因过表达的抗肿瘤药物中的应 用,以期提供一种抗肿瘤活性高,毒性小,廉价的抗肿瘤药物。
[0008] 本发明中药复方生脉散的配方为: 配方1 :人参、麦冬、五味子的质量比为9 :9 :6。
[0009] 配方2 :人参、麦冬、五味子的质量比为9 :18 :9。
[0010] 配方3 :人参、麦冬、五味子的质量比为9 :5. 4 :5. 4。
[0011] 本发明所述的生脉散方剂,其组方比例可以根据中药组方原则合理改动,而不改 变该方剂在制备抑制ras原癌基因过表达的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理解的。
[0012]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复方生脉散在制备治疗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可以将中药复方 生脉散添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如填充剂、润滑剂、湿润剂、促进吸收剂、吸附载体、稀释 剂、赋形剂等,必要时可加人甜味剂、香味剂等,制备成注射剂、散剂、颗粒剂、粉剂、丸剂、口 服液、片剂等药物的多种剂型,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
[0013]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脉散方剂在制备抑制ras原癌基因过表达的抗肿瘤药物的新 用途。本发明公开的生脉散方剂的应用具有以下的优势: (1)生脉散方剂可以显著抑制ras原癌基因过表达,可在制备治疗由ras原癌基因过表 达导致的肿瘤药物中应用。
[0014] (2)生脉散方剂中人参、麦冬和五味子之间的组方配比可以根据中药组方原则合 理改动,其仍然可以显著下调ras原癌基因过度激活,具有抗肿瘤活性。
[0015] (3)生脉散方剂仅仅作用于过表达的突变体Ras蛋白,而对野生型Ras蛋白无影 响。提示生脉散在应用上安全,它仅作用于癌细胞,而不会作用于正常细胞。今后,我们有 望将生脉散应用在抗相关恶性肿瘤药物的制备中,其中,所述肿瘤是由ras原癌基因的过 表达导致的,从而为此类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为一些疑难癌症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0016] (4)生脉散方剂显著下调ras原癌基因过表达,并不是致突变引起的,不致畸。
[0017] (5)由于ras信号通路从线虫到人高度保守,在秀丽隐杆线虫中let-60基因编码 保守的Ras蛋白,它与人类的Ras蛋白相比具有83%的同源性。如果ras突变,在秀丽隐杆 线虫中会引起线虫产生多阴门,在人类中则是引起细胞的恶性增殖,导致肿瘤的发生。因 此,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e/egafl^ORas/MAPK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型突变 体被作为受试群体广泛应用于筛选抑制ras原癌基因通路过度激活的抗肿瘤药物。因此, 本实验采用了秀丽隐杆线虫突变株作为评估抑制ras原癌基因通路过度激活药物的模型, 并得出了生脉散对ras原癌基因过表达有明显下调作用、具有抑制ras原癌基因通路过度 激活的结论。
[0018] 以下提供具体实施例以实现本发明所述的生脉散方剂在制备抑制ras原癌基因 过表达的抗肿瘤药物中应用,但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生脉散方剂的制备 材料:人参、麦冬、五味子购自兰州黄河药市。
[0019] 选用的不同的配方的生脉散,如下: 配方1人参:麦冬:五味子=9:9:6 (3:3:2) 配方2人参:麦冬:五味子=9:18:9 (1:2:1) 配方3人参:麦冬:五味子=9:5.4:5.4 (5:3:3) 先用蒸馏水浸泡20分钟,然后文火煮沸,煎煮30min,定容,离心,弃去沉淀,将上清无 菌过滤,置4°C冰箱待用,使用时稀释不同的浓度。
[0020] 实施例二中药复方生脉散对秀丽隐杆线虫MT2124 (let-60过度激活突变)的作用 Ras是一种小分子蛋白,参与调控动物发育过程中的很多重要环节。ras信号通路 从线虫到人高度保守,在秀丽隐杆线虫中let-60基因编码保守的Ras蛋白,它与人类的 Ras蛋白相比具有83%的同源性。如果ras突变,在秀丽隐杆线虫中会引起线虫产生多阴 门,在人类中则是引起细胞的恶性增殖,导致肿瘤的发生。因此,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 e/egafls) Ras/MAPK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型突变体被作为受试群体广泛应 用于筛选抑制原癌基因 ras通路过度激活的抗肿瘤药物。
[0021] MT2124是let-60/ras过度激活的秀丽隐杆线虫,会产生多阴门的表型。将中药复 方稀释一定的浓度,作用于秀丽隐杆线虫MT2124,如果能够抑制受试线虫群体多阴门产生 个体的比例,而只有一个真阴门的野生型线虫个体比例上升,则说明药物作用于ras通路, 下调了该通路的过度激活,具有抗肿瘤活性。群体中野生型线虫的比例越高,则药物作用效 果越显著。如以突变体比例表示则相反,其中,野生型比例(%) =100%-突变体比例(%) 实验材料:秀丽隐杆线虫MT2124,基因型:let-60(nl046) IV,购自CGC (Caenorhabditis Genetics Center);大肠杆菌0P50,尿啼陡渗漏突变株,作为秀丽隐杆线 虫的食物,购自CGC。
[0022] 试剂:固体NGM培养基成分与制作(以1升为例):
【主权项】
1. 生脉散在抑制ras原癌基因过表达中的应用。
2. 生脉散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肿瘤是由ras原癌基因突变后过表达导 致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脉散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生脉散所含 的人参、麦冬、五味子的质量比为4. 5~9:4. 5~9:3~6。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脉散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生脉散中所 含的人参、麦冬、五味子的质量比为9 :9 :6。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脉散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生脉散中人 参、麦冬、五味子的质量比为9 :5. 4 :5. 4。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生脉散在抑制ras原癌基因过表达中的应用,具体涉及在制备抑制ras原癌基因过表达的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约90%胰腺、50%结肠癌、30%-40%肺腺癌及5%-40%的白血病是由于ras基因过表达造成的,Ras蛋白已成为公认的筛选抗相关恶性肿瘤药物的靶标。动物实验表明生脉散可特异性下调ras原癌基因突变后所致的过表达,而不作用于野生型ras原癌基因,因此毒性低,且无致畸作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脉散的新用途,可在制备由ras原癌基因过表达导致的肿瘤药物中应用,有望开发成新一代的抗肿瘤药物。
【IPC分类】A61K36-8968, A61P35-00
【公开号】CN104706937
【申请号】CN201310688526
【发明人】李红玉, 李孟惠, 万凤奇, 支德娟, 李洋, 黄坚, 张占欣, 陈晓雨, 李莹辉
【申请人】兰州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