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提取物治疗痛经的医药用图

文档序号:8234270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高良姜提取物治疗痛经的医药用图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良姜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于治 疗痛经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行经前后或月经来潮时发生小腹疼痛,甚 至连带腰痛,有时伴有头晕或恶心呕吐,严重者可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厥冷、剧痛昏 倒等危象。非留体抗炎药是最常用的一线治疗药物,口服避孕药对该病的有效率可达到 90%以上,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解痉镇静剂、受体激动剂、维生素 E等均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但是这些西药不可避免对人体内分泌功能造成不良的影响。天然药物的疗效和低毒副作用 日:引起患者的关注。
[0003] 高良姜别名良姜、小良姜,始载于《名医别录》,历版《中国药典》均有收载,是姜 科山姜属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莖,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等 地,具有温胃、祛风、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脘腹寒痛、胃寒呕吐、消化不 良、嗳气吞酸等病症。现代药理研宄证明高良姜具有较强的抗溃疡、抗腹泻、利胆、镇痛、抗 炎、抗缺氧、抗凝、抗血栓形成等作用(吕玮等,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中国药业, 2006,15(3) :19-21)。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良姜提取物的用途,即其用于治疗痛经的医药用途。所述高 良姜提取物优选高良姜的醇提取物,更优选地,高良姜提取物由以下方法制备:
[0005] 高良姜干燥根茎粉碎后用40-95 %乙醇提取、过滤,滤液浓缩后上大孔树脂柱,用 10-40%乙醇洗涤,收集60-90%乙醇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后干燥,即得。本发明所述百 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其中提取用乙醇的重量优选高良姜干燥根茎重量的2-20倍。上大 孔树脂柱前的滤液浓缩优选浓缩至滤液原来体积的3/8-1/4。
[0006] 用上述方法制备的高良姜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总二苯庚烷的含量之和大于50%。
[0007] 所述总黄酮主要含高良姜素和山奈素;所述总二苯庚烷主要含1-苯基-7-(3-甲 氧基-4-羟基)苯基-4-羟基-3-庚酮(简称DPHl)、1-苯基-7- (3-甲氧基-4-羟基)苯 基-4-烯-3-庚酮(简称DPH2)和1,7-二苯基-4-羟基-3-庚酮(简称DPH3)。
[0008] 上述方法制备的高良姜提取物中高良姜素含量为10?15%;1_苯基-7-(3-甲氧 基-4-羟基)苯基-4-羟基-3-庚酮的含量为12?20%。
[0009] 高良姜提取物可以用于功能性食品或用于营养目的的食品中。还可以添加药学上 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方式施用,可以制 备成片剂、胶囊、滴丸、散剂、颗粒剂、口服液等剂型用于临床。
[0010] 药效学实验证明,本发明的高良姜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治疗痛经的作用。下面是部 分药效学实验及结果:
[0011] 高良姜提取物痛经模型镇痛实验
[0012] 实验方法:雌性小鼠66只,体重18-22g。随机分组,每组11只,称重并标记,上 述方法制备的高良姜提取物低剂量组(18mg/kg),中剂量组(60mg/kg),高剂量组(240mg/ kg),对照组:阿司匹林组(0. 5g/kg)、生理盐水组、模型组。
[0013] (1)所有组(生理盐水组除外)每天灌胃给予己烯雌酚,给药剂量0· 8mg/ml,连续 给药五天。于第七天灌胃给药己烯雌酚6小时后,各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生理盐水组 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和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给予等量阿司匹林,连续给药七天。
[0014] (2)第八天给药后30min腹腔注射缩宫素33U/kg,观察并记录每组发生扭体的小 鼠数和每只小鼠的扭体次数。
[0015] 实验结果见表1
[0016] 表1.高良姜提取物对缩宫素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的变化
[0017]
【主权项】
1. 高良姜提取物用于制备治疗痛经的药物的用途。
2. 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中高良姜提取物是高良姜根茎的醇提物。
3. 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中高良姜提取物用以下方法制备:高良姜干燥根茎粉碎后用 40-95%乙醇提取、过滤,滤液浓缩后上大孔树脂柱,用10-40%乙醇洗涤,收集60-90%乙 醇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后干燥,即得,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4. 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中总黄酮和总二苯庚烷的含量之和大于50%。
5. 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中高良姜提取物中高良姜素含量为10?15% ;1-苯 基-7-(3-甲氧基-4-羟基)苯基-4-羟基-3-庚酮的含量为12?20%。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良姜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于治疗痛经的用途,高良姜提取物还可以用于功能性食品或用于营养目的的食品中。
【IPC分类】A61P29-00, A61P15-00, A61K36-9062, A23L1-29
【公开号】CN104547826
【申请号】CN201510001568
【发明人】李友宾, 张俊清, 黄凌, 李永辉, 程守前, 陈 峰, 谭银丰, 李海龙, 秦贞苗, 戴水平
【申请人】海南医学院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