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药灸治疗仪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炙法治疗装置。
传统的炙法是用艾绒或其它药物放置于体表穴位上烧灼、温熨、存在的问题一是操作麻烦,条件不易控制,而且由于艾绒和药物燃烧污染环境;二是炙法作为一种体外疗法,疗效受环境和医患个体差异影响较大,有待进一步从方法学改进。
为了解决前一问题,目前有人采用单向开放式腔体,内藏电阻丝或小型红外灯产生温热进行炙疗称为温炙仪或热炙仪。但有时因热积累导致皮肤表面温度过高而出现灼伤。两种温热作用都是对传统炙法的简单模拟,疗效与传统方法相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中医炙疗装置,它以温炙为基本特征,并同时引入与温炙有协同作用的多种治疗方式,增加炙疗对人体的作用强度和深度,以提高这种疗法的疗效,而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隔热绝缘材料制成U型园柱腔体,内藏低压供电并具有恒温特性的热敏电阻(PTC元件),在热敏电阻与人体之间空腔内,放置浸润炙疗专用药液的药垫,通过药垫向人体施加温热、脉冲电流、直流电流和药物作用,并通过园柱体上另一电报,施加中频电流,以形成在同一部位,同时进行多种方式协同作用的新型炙疗法。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具有恒温特性的热敏电阻,限制了皮肤表面的最高温度,防止了灼伤。热敏电阻产生温热,模拟了传统的温炙治疗。药物与温热和离子导入作用,即为“药炙”,可增强疗效,炙疗药液可以根据不同疾病配制十分方便。脉冲和中频电流作用,有增强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平衡阴阳作用在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半年临床应用于数十种疾病治疗,有效率达96%治癒率达77.5%。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复合电报的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药治疗仪的工作原理方框图。
图3是电药炙治疗仪的电原理图。
下面结合
图1-3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和工作情况。
图1示出的复合电报包括一个倒U型壳体(1),在壳体内有引线孔(2),用于引出热敏电阻和电极的引线,引线极板(3)与PTC元件(4)压接上,PTC元件另一侧通过另一极(5)压接一起,镶嵌在U型壳体上的园环是提供中频电流的电报(6),壳体腔内放置药垫(7)。
图2是电药炙治疗仪的原理方框图,它主要由主机、复合电极和药垫三部分组成。复合电极中的PTC元件外接PTC电源。脉冲振荡器产生双向尖脉冲,经升压与一直流电源迭加后送至复合电极内的脉冲电极上,直流电极可调节并带有指示。脉冲电流、直流电流,以及温热和药物,通过药垫作用于人体。另有一中频振荡器产生双向对称方波信号,经缓冲和功放后输出,提供复合电极中的环状中频电极,直接施加于人体。
图3是主机电原理图,晶体三极管T1和脉冲变压器TR1组成间歇振荡器,脉冲宽度为0.2毫秒,脉冲频率为2-50次/秒,用电位器P2调节。T2驱动一支LED灯,指示振荡器工作。TR1两个次级绕组,将脉冲升压分两路输出,经插口与复合电极中的脉冲电极联接,脉冲幅度为0-260伏可调(在空载情况下)。电源变压器一次级输出经整流滤波后为+60伏直流电压,经10毫安电流表和220K电位器,提供给四个复合电极,用220K电位器使电流可在0-6毫安范围调节,另有一地电极接人体参考点,运放A1为中频对称方波振荡器,经A2跟随器缓冲衰减后驱动率放大器A3,变压器TR2升压为峰一峰120伏输出给环状中频电极,输出电流在0-7毫安范围可调(在接人体负载情况下)。热敏电阻电源为交流18伏,恒温温度约为90℃,通过6毫米药垫在人体表保持温度为60℃,用330Ω电位器调节,在人体表温度为40℃-60℃。
权利要求1.用于中医炙法治疗的电药炙治疗仪,该装置由主机、复合电极和药垫组成。其特征在于复合电极为一倒U型壳体(1),在壳体内装配有热敏电阻(4),还具有一脉冲电极(5)和中频电极(6),在脉冲电极下空腔内放置药垫(7),药垫浸润配制的专用炙疗中草药液,复合电极中的热敏电阻、脉冲电极和中频电极,分别与主机中的PTC电源,脉冲和直流电源,中频电流源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是热敏电阻采用的是低压供电(交流18伏)和低恒温温度(+90℃)的PTC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脉冲电源的脉宽为0.2毫秒,重复频率为2-50次/秒,脉冲幅度为0-260伏,直流电流源为+60伏,输出电流0-6毫安可调,中频电流源的频率为20-50千周/秒,输出电流0-7毫安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药垫由棉织物做成,厚度6毫米浸润配制的专用中草药物液。
专利摘要电药灸治疗仪是一种中医灸法治疗装置。用U型隔热绝缘材料壳体制做成复合电极,内装配低压供电并具恒温特性的热敏电阻(PTC元件)、两个电极和一个药垫。与主机连接,能在电极覆盖部分。同时进行温热、药物、脉冲电流、中频电流多种方式的协同作用,可增加灸疗的作用强度和深度,提高灸法的疗效。由于采用具有恒温特性的PTC元件限制了最高温度,可防止灼伤。
文档编号A61H39/00GK2068838SQ8921413
公开日1991年1月9日 申请日期1989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1989年7月16日
发明者屈承端, 邱隆彬, 韩宝荣 申请人:天津市现代保健品应用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