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分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6419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分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食物中毒事件的频频发生,食品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有机物化学性污染的危害,引起了国家环保,食品、卫生、农业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农业部出台的“禁抗”令已经正在全面落实。

众所周知,全球养殖业已经掀起禁抗热潮,瑞典1986年禁抗,是起步最早的国家,随后荷兰1998年禁抗、丹麦1999年禁抗。近年来,禁抗的步伐逐步加快,各国也出台相关政策加入禁抗行列,2006年欧盟全面禁止使用促生长抗生素;2008年起日本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美国公布指导性文件计划从2014年到2017年禁止在动物饲料中使用预防性抗生素;韩国计划从2018年7月起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

目前应用抗生素的目的有二:一是饲养环境太差,病原微生物严重,影响生产性能;二是控制成本。此前,抗生素的使用确实能够改善肠道健康、提高饲料效率、提高生产性能、改善品质、成本低廉,但是由于长期、超期使用(从幼龄动物开始添加抗生素),忽略停药期,导致养殖场畜禽耐药性严重、畜产品抗生素残留超标;细菌、病毒出现变异,增加炎症反应和畜禽死亡率。另有报道,饲用抗生素进入畜禽体内不会影响代谢,绝大部分抗生素都是以原型的形式排出体外,进入水体和土壤,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人体抗生素的耐药性更加严重;药物残留还会导致诱发癌症、畸形、过敏、急慢性中毒及不明原因的疾病风险增加,肥胖病增加。随着畜牧、水产养殖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认识也逐步深化,要求生产无公害、安全和绿色畜禽、水产产品的呼声越来越高。2001年中国政府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着重强调了食物安全的必要性。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食物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另外,我国的畜禽、水产产品虽然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大的价格优势,但由于药物残留问题,市场前景并不乐观。我国已加入WTO,农产品和畜牧产品将进入国际市场参与世界竞争,为消除贸易、技术壁垒和歧视,推进我国安全、无公害和绿色畜禽、水产产品普及,已成为时代潮流,更是国内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手段。目前,无药残、安全、无公害和绿色兽药、饲料的研制生产,已日益受到推崇和重视。但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取代抗生素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随着动物微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有益微生物菌群研制开发的饲用微生物添加剂,作为一类新型无公害、无药残饲料资源已被广泛使用。由于它具有生物学活性,能很好地参与动物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生态平衡,促进动物消化吸收、生长发育,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增强幼畜抗病力,以及具有改善饲养环境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独特作用。

传统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在运输、使用和保存过程中易于失活;

②饲用微生物添加剂中有些菌株进入消化道内不能有效抵抗盐酸、胆汁酸的作用,从而无法定植于肠道内发挥作用;

③目前使用的饲用微生物添加剂菌种还较少,仅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屎)链球菌及酵母菌等少数菌种;

④活菌制剂进入肠道后,其生长速度慢,难以在微生物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难以形成优势菌群。

针对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新的用于畜禽、水产品疾病防治,促进其消化吸收、生长发育,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增强抗病力,减少用药量,以及具有改善饲养环境和减少环境污染作用的饲料添加剂,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获得一种中药组分的制备方法,所述的中药组分可以提高母猪的乳猪成活个数和下仔数量,并且进一步的,可以提高仔猪的体重和抵抗力。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中药组分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中草药粉的制备:

红花10份、川芎9份、当归10份、肉桂10份、牛腾5份、车前子12份、桃仁10份、赤芍10份、生地15份、积壳10份、桔梗10份、柴胡10份、甘草10份、麻黄10份;将上述中草药粉混合后,粉碎后得到60~100目的中草药粉;

(2)发酵方法:

A.采用0.3份的含芽孢杆菌、纳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液体菌液,加入10份的红糖、10份的黄豆粉,加入纯净水进行发酵;B:将步骤A制备的发酵液加入发酵罐内,加入步骤(1)的中草药粉,可加入纯净水或不加入纯净水,保温36~38℃,发酵培养至少5天。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液体菌液是芽孢杆菌、纳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重量比1-2∶1-2∶1-2∶1-2的混合,优选的,所述液体菌液是芽孢杆菌、纳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重量比1∶1∶1∶1的混合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其所述液体菌液中活菌总数大于每毫升107个。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B中的发酵时间为至少15天以上。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发酵过程中,12小时内间隔3小时,搅拌一次。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在步骤(1)中还包括在对中草药粉进行干燥的过程。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粉碎后的中草药粉粒度为60~80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公开了一种喂养动物的方法,其在喂养的饲料中加入如上所述方法制备的中药组分。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公开了一种饲料,其包含1~5%重量的如上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分。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中药组分在喂养动物,尤其喂养母猪中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改进制备工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以及药效差的问题,本发明旨在实现微生物技术和中药技术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一般来看,饲料添加剂分四阶段:怀孕后备期料(补气养血,安胎),哺乳料(产后活血化瘀,健脾益气,利湿通乳),保育仔猪料(补脾益气,清热燥湿解毒,止泻),育肥料(健脾开胃消食,清热解毒),中药组分能发挥无病防有病治的功效,猪是杂食动物,吃草是天性,另外还能额外补充饲料中微量的粗纤维及部分中药成分中的营养物质如植物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性的物质。另外让猪长期食用中药除防治疫病外,还能提高生产综合性能及改善肉质风味的功效,无需休药,几乎无有害物质残留。一方面中草药可以防未病,如果让猪长期食用,让本发明的中药组分成为调理猪体脏腑新陈代谢的助手,另一方面通过二次发酵的中药组分可以作为升级版的调理方案。虽然西药在防治猪的疫病中也有相应效果,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毒性,慢慢的被人们所排斥。

本发明中,术语“含有”或“包括”表示各种成分可一起应用于本发明的混合物或组合物中。因此,术语“主要由...组成”和“由...组成”包含在术语“含有”或“包括”中。

以下对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进行详述:

中药原料

本发明中,采用的中药原料,将下述的中草药原料配比后,加工粉碎为80目的中草药粉。

中草药包括以下成份:

红花10份、川芎9份、当归10份、肉桂10份、牛腾5份、车前子12份、桃仁10份、赤芍10份、生地15份、积壳10份、桔梗10份、柴胡10份、甘草10份、麻黄10份。其中红花具有活血化瘀药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药的功效;当归具有滋补强壮药的功效;肉桂具有温里散寒药的功效;牛腾具有活血化瘀药的功效;车前子具有利水通淋药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化瘀药的功效;赤芍具有清热解毒药的功效;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药的功效;积壳具有理气寻滞药的功效;桔梗具有燥湿化痰药的功效;柴胡具有清凉解表药的功效;麻黄具有辛温解表药的功效;甘草具有滋补强壮药,调和诸药的功效;活血化瘀药具有活血行气,通行血脉,祛瘀生新通经止痛之功效,与温里,补气,清热类药同用。滋补强壮药,具有补气,补阳,补血,补阴。补气药与滋阴助阳药配伍,补阳药与滋阴养血配伍,补血药与滋阴补气药共伍,补阴药与请热,补血平肝潜阳同用起到很好的功效。利水通淋药与行气,清热,补脾健胃,养阴补血药同用起到固护正气之效。理气导滞药具有行气舒肝,治疗肝郁气滞选择温中散寒养血柔肝活血化瘀。本发明中所述的中草药粉的重量比例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如±0.2%,优选为±0.1%,更优选为±0.05%。

如上所述的中草药,均可来于市售,可选的,其经过除尘或杀菌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中草药或中草药粉经过杀菌或灭菌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中草药粉由红花10份、川芎9份、当归10份、肉桂10份、牛腾5份、车前子12份、桃仁10份、赤芍10份、生地15份、积壳10份、桔梗10份、柴胡10份、甘草10份、麻黄10份组成。

发酵步骤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备步骤包括:步骤A:采用芽孢杆菌、纳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制备发酵液;步骤B:将步骤A制备的发酵液加入发酵罐内,加入上述的中草药粉,可加入纯净水或不加入纯净水,保温36-38℃,发酵培养至少15天,12小时内间隔3小时,搅拌一次。

本发明采用了混合菌配伍,比单一菌种的效果更佳。并且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混合菌均为有益菌,可以发挥其额外的功能。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其所述液体菌液中活菌总数大于每毫升107个。

本发明使用中发酵中草药粉剂代替抗生素,克服了单一使用中草药粉药效不高,且用量大,成本也高的问题。而用本发明中的益生菌,将中草药粉发酵后,能够有效提高药效,再加上有益菌促进肠道健康,更有益于药材有效成分的吸收。用本发明中的发酵后的中草药粉代替抗生素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

在具体应用中,发明人发现,母猪的保健很重要,决定养殖的成败,体质好的母猪生出健壮的仔猪成活率高,母猪不易淘汰。当给动物喂养本发明中制备的中药组分制备的饲料时,动物的死胎率有明显的下降,如死胎率降低到5%以内。

具体的,通过喂养实验发现,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得到的中药组分,具有提升母猪的下仔率,并且提升乳猪及全猪的平均生长体重的功效。

中药组分

本发明中所述的中药组分,由如上所述的中草药粉经过如上所述的发酵步骤制备而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中药组分为液体或半固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中药组分经过干燥处理,得到粉末状固体。

饲料

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分,以1~5%重量比加入到饲料中时,可作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饲料。使用该饲料喂养的动物,尤其当饲养对象为母猪时,一方面可以增强母猪下仔数量及猪仔的成活率;另一方面,可以显著增加仔猪或乳猪的体重及生长率,通过喂养实验发现仔猪或乳猪的体重增长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此外,由于有益菌发酵后的中草药粉,药效增加了许多倍,由于发酵的原料为上述的中草药粉协同的效果。

本发明优选的中药组分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备步骤包括:(1)发酵液的制备:采用含芽孢杆菌、纳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的液体菌液发酵液;(2)发酵:将步骤(1)制备的发酵液按0.01%-50%药水重量比加入发酵罐内;加入中草药混合物,中草药粉含红花10份、川芎9份、当归10份、肉桂10份、牛腾5份、车前子12份、桃仁10份、赤芍10份、生地15份、积壳10份、桔梗10份、柴胡10份、甘草10份、麻黄10份的中草药粉,保温36-38℃,发酵培养46-50小时,12小时内间隔3小时,搅拌一次。

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分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明显提升了母猪的下仔数量及猪仔的成活率;

2.提高了仔猪的体重;

3.仔猪或乳猪的体重增长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4.配合农业部“禁抗”令的出台与施实,本发明中制备的中药组分符合食品安全法规的规定,在养猪业生产上广泛将逐步成为大部分抗生素的替代品,走绿色养殖健康养殖的可循环发展的道路。

如无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原料均可以通过市售得到;或根据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得到。除非另有定义或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

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国家标准测定。若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则按照通用的国际标准、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进行。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份数为重量份,所有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液体菌液中芽孢杆菌、纳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的重量比例为1:1:1:1。

制备实施例:

(1)实施例1

中草药粉的制备:

红花10g、川芎9g、当归10g、肉桂10g、牛腾5g、车前子12g、桃仁10g、赤芍10g、生地15g、积壳10g、桔梗10g、柴胡10g、甘草10g、麻黄10g;粉碎为80目。

(2)发酵方法:

A.采用0.3g的液体菌液(液体菌液中活菌总数大于每毫升107个),加入10g的红糖、10g的黄豆粉,加入纯净水进行发酵;B:将步骤A制备的发酵液加入发酵罐内,加入步骤(1)的中草药粉,可加入纯净水或不加入纯净水,保温36-38℃,发酵培养15天,12小时内间隔3小时,搅拌一次。制备得到中药组分。

对比例1

(1)中草药粉的制备:

当归10g、肉桂10g、车前子12g、赤芍10g、生地15g、积壳10g、桔梗10g、柴胡10g、甘草10g、麻黄10g;混合后粉碎为80目。

(2)发酵方法:

A.采用0.3g的液体菌液(液体菌液中活菌总数大于每毫升107个),加入10g的红糖、10g的黄豆粉,加入纯净水进行发酵;B:将步骤A制备的发酵液加入发酵罐内,加入步骤(1)的中草药粉,可加入纯净水或不加入纯净水,保温36-38℃,发酵培养15天,12小时内间隔3小时,搅拌一次。得到中药组分。

对比例2

(1)中草药粉的制备:

红花10g、川芎9g、肉桂10g、牛腾5g、车前子12g、桃仁10g、赤芍10g、生地15g、积壳10g、桔梗10g、柴胡10g、麻黄10g;混合后粉碎为80目。

(2)发酵方法:

A.采用0.3g的液体菌液(液体菌液中活菌总数大于每毫升107个),加入10g的红糖、10g的黄豆粉,加入纯净水进行发酵;B:将步骤A制备的发酵液加入发酵罐内,加入步骤(1)的中草药粉,可加入纯净水或不加入纯净水,保温36-38℃,发酵培养15天,12小时内间隔3小时,搅拌一次。得到中药组分。

效果实施例:

饲养实验

选取60头,健康的长大二元母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实施例从母猪产子后开始至下一次产子后21天结束。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组在每顿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100g的发酵中药(实施例+对比例)。母猪分娩时做好记录工作,包括总产仔数、每窝平均活数等产仔性能。并对母猪所产每头仔猪的体重称量记录,实验结束后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试验期间仔猪的平均日增重。

实施例显著提高产子数量,平均每年增加4-6头,有效降低母猪淘汰率,并显著提高了乳猪仔猪的日增重。对比例1和对比例2经验证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没有实施例效果好。说明本发明中的所述的中草药粉的成分之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效果,缺少任何一种或几种中草药,具效果有明显的降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