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药组方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药组方,由以下组分组成:甘草,威灵仙,茯苓,川穹,黄柏,赤芍,三棱,莪术,炉甘石,蚤休,蒲公英。本发明采用中药,选材配伍精良,炮制各依药性,以求标本兼治之功,补肝肾调气血、化瘀解毒、补骨生新、去腐生肌组方,针对正虚邪实之证,用扶正祛邪,标本兼施之法,增强机体的抗病修复能力,对有菌性骨坏死有强烈的抑菌和促进骨及软组织再生的作用,对于急慢性骨髓炎均有极佳治疗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药组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药组方。
【背景技术】
[0002] 骨髓炎是指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 的单纯骨髓发炎,而是指整个骨组织,包括骨膜、骨皮质、骨髓均受细菌感染而产生的一系 列病变。中医称为"附骨疽"。
[0003] 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侵入骨组织所引起的一种骨感染性疾病,往往反复发作多年 不愈,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有时会因并发症而致终身残疾。历代医家一直视 其为难治之症。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广谱抗生素的普遍应用,骨髓炎的治疗手段 有了新的进展,但目前由于滥用抗生素,细菌菌种不断变异,机体的耐药性逐渐增高,骨髓 炎治愈率低和复发率高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0004] 骨髓炎的分类有多种形式,根据其感染途径可分为:①血源性骨髓炎:由身体其 他部分的化脓性病灶经血液循坏传播至骨内。②外伤性骨髓炎:由外伤创口感染引起,如开 放性骨折继发的骨髓炎。③感染性骨髓炎:由附近软组织感染直接蔓延而成,如脓性指头炎 引起的骨髓炎。
[0005] 骨髓炎根据病情发展可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从急性骨髓炎到慢性炎是一个逐渐发 展的变化的过程,不能机械地按时间划分。急性炎症消退后,若有死骨、有窦道、有死腔即为 慢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包括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亚急性骨髓炎、急性髂骨性骨髓炎和急性 脊椎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包括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局限性骨髓炎、硬化性骨髓炎和结核性 骨髓炎。
[0006] -般来说,当疾病处于炎症肿痛或化脓阶段时,多与附骨流外侧的称"附骨疽";发 于大腿内侧的称"咬骨疽";生于股骨内夹缝之下3寸的,左为"横疣疽",右为"阴疽";生于 指(趾)端学中早有记载。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把骨髓炎的命名、病因、病机、治 疗、预后等做了较详细的阐述。《灵枢痈疽》指出,骨髓炎的发生是由于寒气客于经脉之中, 逐渐深入,腐肉烂筋、伤骨灼髓而致"骨伤"、"髓消"。汉代末年,著名的医家华佗发明 了 "刮骨疗毒"的骨科手术方法,据考证其所疗之"毒"即骨髓炎之类。唐代孙思邈著《千 金翼方》认为,"毒在内则割,毒在骨则切"。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对"附于 长期的封建社会历史条件影响,中医学对骨髓炎的研究治疗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有关的书 籍也逐渐失传,所以至今没有研究总结同一套较完整的治疗骨髓炎的特效疗法。
[0007] 慢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经血液循环或由外伤直接侵入骨组织引起的感染。其 特点是感染引起骨组织增生、硬化、坏死,形成死骨、死腔、窦道,脓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病程漫长。该病属骨科顽固而不易根治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由于车祸、 创伤和工矿事故的增加、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等原因,近年来患该病的人逐渐增多。目前国 内外治疗慢性骨髓炎方法较多,有抗菌素应用、中药治疗、灌流冲洗、介入治疗、皮瓣移植等 治疗方法,但效果评价不一。
[0008] 中医理论认为,附骨疽的发生有其内在的致病机理,无论是跌打损伤引发的炎症, 还是致病菌感染,实际都是导致机体阴阳失和、腠理失调、正邪失衡,针对性的诊治则是固 本清源、扶正祛邪,使气理平和,筋脉疏通。现代药理研究金银花、连翘、黄苓等有效成分对 金黄葡萄珠菌、链球菌、绿脓杆菌等都具有较强的杀灭抑制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用药的 刺激效应,通过神经反射等作用,引起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疗的血液、淋巴循环,提高全身 抗生素在病灶区域内的血药浓度,达到持久有效地杀菌程度。同时它不同于抗菌素,细茁产 生的耐药性较小,中药外治法可能与中药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关,实验证明中药提取液有 利于患骨修复和炎症消除。我们觉得局部中药冲洗和湿敷并配合敏感抗菌素联合应用,可 取得较好的抗感染教果,为后期应用组织瓣转移修复皮肤软组织及骨缺损和炎症消除创造 条件。
[0009] 现有的针对骨髓炎的中药方剂,往往是针对某一特定经脉调配的,并不具备广泛 的骨髓炎防治效果,目前尤其需要一种能防治多处经络附骨疽的验方。
【发明内容】
[0010]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药 组方,采用中药,选材配伍精良,炮制各依药性,以求标本兼治之功,补肝肾调气血、化瘀解 毒、补骨生新、去腐生肌组方,针对正虚邪实之证,用扶正祛邪,标本兼施之法,增强机体的 抗病修复能力,对有菌性骨坏死有强烈的抑菌和促进骨及软组织再生的作用,对于急慢性 骨髓炎均有极佳治疗效果。
[0011]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12] 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药组方,由以下组分组成:甘草,威灵仙,茯苓,川穹,黄柏,赤 芍,三棱,莪术,炉甘石,蚤休,蒲公英。
[0013] 进一步的,各组分按重量份数为:甘草25-35份,威灵仙20-30份,茯苓25-35份, 川穹25-35份,黄柏25-35份,赤芍25-35份,三棱25-35份,莪术25-35份,炉甘石25-35 份,蚤休25-35份,蒲公英25-35份。
[0014] 进一步的,各组分按重量份数为:甘草30份,威灵仙25份,茯苓30份,川穹30份, 黄柏30份,赤芍30份,三棱30份,莪术30份,炉甘石30份,蚤休30份,蒲公英30份。
[0015] 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药组方其制备方法为:将甘草、威灵仙、茯苓、川穹、黄柏、赤 芍、三棱、莪术、炉甘石、蚤休、蒲公英按比例放入容器,按质量比1 : 50比例加水,持续煮沸 20分钟,将药液冷却至40-50°C,于40-50°C恒温浸泡患处。
[0016] 本发明治疗骨髓炎的中药组方的使用方法为:将上述制得的药液于40-50°C恒温 浸泡患处,浸泡患肢达60分钟。每日早、中、晚各浸泡一次,每30日为一疗程。(浸泡液可 连续使用6次,6次后更换新药)。
[0017] 处理创面方法:每次浸泡前将创面用无菌纱布擦拭,清除表面脓苔、渗出液以及坏 死组织,中药浸泡结束后将无菌纱布卷成条状置入创口,形成引流条,以保证引流通畅。表 面覆盖无菌纱布。
[0018]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19] 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经。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 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 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西医药理 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缓解咳嗽, 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 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
[0020] 威灵仙:性味辛,咸,温,有毒。归膀胱经。传统认为威灵仙有祛风湿、通经络、消骨 哽三大功效,常用量5?15g。因其性走窜,药理学证实其还有解除食管、支气管、输尿管、胃 及胆道等处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并有较强的消炎止痛作用,因此,临床实践中又摸索出其许 多新用妙方。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涎,散癖积。治痛风、顽痹、腰膝冷痛,脚气,疟疾,症瘕积 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
[0021] 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2、茯苓既能健 脾,又能渗湿,又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3、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4、 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 酸枣仁等配伍。5、抗癌、抗肿瘤作用。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 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6、提高体 液免疫功能。茯苓多糖、羟乙基茯苓多糖-3、羟乙基茯苓多糖_4、腹腔注射可以明显增强小 鼠腹膜渗出细胞(PEC)的细胞毒性作用,从而增加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羟甲基茯苓 多糖能明显增强小鼠脾抗体分泌细胞数(PFC)以及特异的抗原结合细胞数(SRFC);可以增 加酸性非特异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数;可以增强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茯苓多糖体 能增强淋巴T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即增强细胞免疫反应,并因此而激活机体对肿瘤的免 疫监督系统,这与其抗肿瘤的活性密切相关。
[0022] 川穹: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主治1.血瘀气滞痛证。本品辛散温通,既 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具通达气血功效,故治气滞血瘀之胸胁、腹部 诸痛。若治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常与丹参、桂枝、檀香等同用;若治肝郁气滞之胁痛,常配 柴胡、白芍、香附,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如肝血瘀阻,积聚痞块、胸胁刺痛,多与桃 仁、红花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若治跌仆损伤,瘀肿疼痛,可配乳香、没药、 三七等药用。川芎善"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妇科要药,能活血调经,可用治多种妇产科 的疾病。如治血瘀经闭,痛经,常与赤芍、桃仁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若属 寒凝血瘀者,可配桂心、当归等,如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若治产后恶露不下,瘀阻腹 痛,可配当归、桃仁、炮姜等,如生化汤(《傅青主女科》);若治月经不调,经期超前或错后, 可配益母草、当归等,如益母胜金丹(《医学心悟》)。2.头痛,风湿痹痛。本品辛温升散,能 "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为治头痛要药,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头痛均可随证配伍 用之,故李东垣言"头痛须用川芎"。治风寒头痛,配羌活、细辛、白芷,如川芎茶调散(《和 剂局方》);若配菊花、石膏、僵蚕,可治风热头痛,如川芎散(《卫生保健》);若治风湿头痛, 可配羌活、独活、防风,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配当归、白芍,取本品祛风止痛之 功,可治血虚头痛,如加味四物汤(《金匮翼》);若治血瘀头痛,可配赤芍、麝香,如通窍活血 汤(《医林改错》)。本品辛散温通,能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治风湿痹痛,常配独活、秦艽、防 风、桂枝等药同用,如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0023] 黄柏:性味苦,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 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甓,梦遗,淋池,痔疮,便血,赤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 生疮,疮疡肿毒。药理作用:1、抗菌作用。黄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肺炎链球菌、 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破伤风杆菌、草绿色链球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肺炎 链球菌、绿脓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陈蕾等研究表明 黄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柏的抗菌原理主要是抑制细菌 的呼吸和RNA的合成。因此黄柏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腹泻、黄疸、关节炎有一定疗效,尤 其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情况下具有很好的疗效。2、抗炎作用。黄柏可以对抗多种因素所致 的炎症反应。黄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皮肤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黄柏可以有效的对抗 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朵轮廓肿胀,可以有效的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 强的炎性作用。宋雅梅等采用小鼠热办法阵痛实验观察防已黄柏凝胶的镇痛作用。结果表 明,黄柏可以有效的降低小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巴豆油多只的炎症反应,减轻小鼠的 关节炎,通过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观察发现黄柏可提高小鼠吞噬细胞的功能,有效的抑 制炎症作用。因此黄柏可用于治疗关节炎。3、调节免疫功能。黄柏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 用,其活性物质为黄柏碱和木兰花碱。有文献表明,黄柏可显著抑制小鼠对SRBC所致的迟 发型超敏反应和IGM的生成,高浓度的黄柏水可以减少血清溶菌酶。黄柏可以降低血清中 干扰素水平,抑制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IL-1和TNF,有效的对抗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因 此黄柏用于治疗黄疸和关节炎有一定的理论基础。4、抗溃疡的作用。黄柏可有效的促进血 管生成具有抗溃疡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黄柏在抗菌解毒的过程中可有效的促进血管新生, 消除炎症水肿,改善微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和肉芽组织生成。上川浩探讨黄柏的抗胃溃疡作 用,结果表明黄柏水溶液对胃粘膜SOD、胃粘膜血容量和胃粘膜前列腺素有明显的影响。荆 庆等的研究发现黄柏对乙型肝炎抗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发现黄柏对HBAg具有选择 性抑制作用,因此用黄柏可以治疗湿热黄疸。
[0024] 赤芍: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 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主要功效:去瘀, 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① 《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 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 论》:治肺邪气,腹中痔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 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 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 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⑤《开宝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⑥《滇南 本草》: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⑦《药品化义》: 泻肝火。
[0025] 三棱:性味辛、苦,平。归肝、脾经。治症瘕,积聚,胁肋胀痛,食积胀痛,痛经,闭经, 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蒙药治肺热咳嗽,气喘痰多,肝热,脉热,痨热骨蒸,"宝日"病,骨 折。三棱具有祛瘀通经、破血消症、行气消积等功效,三棱治症瘕积聚、气血凝滞、心腹疼痛、 胁下胀疼、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疮肿坚硬,以破血祛瘀之功较强,三棱药性峻猛, 能伤正气,非体虚者所宜,如体虚无瘀滞及瘀症出血者不宜应用。
[0026] 莪术:性味辛、苦,温。归肝、脾经。功效主治:⑴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血瘀 腹痛、肝脾肿大、心腹胀痛,积聚,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2)行气止痛,破 血消积:用于气滞血瘀之经闭、胸胁痛、腹痛及症瘕肿块等。常配三棱。(3)消食化积:用 于饮食积滞之胃腹胀痛,常配焦麦芽、焦槟榔。药理应用:1.抗肿瘤作用。2.抗早孕作用。 3.抗菌作用。4.升高白细胞的作用。5.对心血管的作用。6.对胃肠平滑肌的影响。7.保 肝作用。8.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9.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10.抗炎作用。 11.毒性。
[0027] 炉甘石:炉甘石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菱锌矿,主含碳酸锌(ZnC03)。采挖后, 洗净,晒干,除去杂石。本品性状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灰白色或淡红色。表面粉 性,无光泽,凹凸不平,多孔,似蜂窝状。体轻,易碎。无臭,味微涩。功能主治:解毒明目退 翳,收湿止痒敛疮。用于目赤肿痛,眼缘赤烂,翳膜胬肉,溃疡不敛,脓水淋漓,湿疮,皮肤瘙 痒。功能主治:去翳退赤,收温敛疮。治目赤翳障,烂弦风眼,溃疡不敛,皮肤湿疮。①《品汇 精要》:"主风热赤眼,或痒或痛,渐生翳膜,及治下部湿疮,调敷。"②《纲目》:"止血,消 肿毒,生肌,明目,去翳退赤,收湿除烂。同龙脑点治目中一切诸病。"③《本经逢原》:"点 眼皮湿烂及阴囊湿肿。"④《玉楸药解》:"医痔瘘下疳。"⑤《现代实用中药》:"用于慢 性溃疡、下腿溃疡之不易收口者,有防腐生肌之功。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碳 酸锌(ZnC03),尚含铁、钙、镁、锰的碳酸盐。煅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锌。2.药理作用: 该品所含的碳酸锌不溶于水,外用能部分吸收创面的分泌液,有防腐、收敛、消炎、止痒及保 护创面作用,并能抑制局部葡萄球菌的生长。
[0028] 蚤休:性味苦辛,寒,有毒。入心、肝经。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治痈肿, 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①《本经》: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 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②《唐本草》:醋摩疗痈肿,敷蛇毒。③《日华子 本草》:治胎风搐手足,能吐泻瘰疬。④《滇南本草》:消诸疮,无名肿毒,利小便。⑤《纲目》: 去疟疾寒热。⑥《生草药性备要》:补血行气,壮精益肾,能消百毒。⑦《本草求原》:益脾汁, 升胃之清气,上行于肺,以益血行气壮精益肾,已痨嗽内伤。⑧《分类草药性》:治痔、疔疮。 ⑨《现代实用中药》:治扁桃体炎。药理作用:①平喘、止咳作用豚鼠口服七叶一枝花煎剂有 明显平喘作用(组胺喷雾法)。提取物(共五种)在1/2?1/5半数致死量时即有明显平 喘作用,效果与1/2半数致死量的氨茶碱相似。提取物之一为阜式,另三种Liebermsnn反 应阳性。小鼠灌服煎剂有明显止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但无祛痰作用(酚红法)。② 抗菌作用蚤休(未注明品种)100%制剂在试管内对肠道杆菌和化脓性球菌等多种致病菌 皆有抗菌作用。醇提取物7. 8毫克/毫升在体外有杀灭钩端螺旋体作用,同浓度水煎剂则 无此作用。用鸡胚接种法证明水或醇提取物对甲型及亚洲甲型流感病毒都有抑制作用,稀 释至1 : 1万至1 : 10万仍有效,小鼠用蚤休药液滴鼻,5小时后接种病毒,其死亡率比对 照组略低。蚤休中含取质,其抗病毒作用与之有重要关系。
[0029]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入肝、胃经。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 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 疸、利胆等功效。治热毒、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浙涩痛、疔疮肿毒, 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 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 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药理作用:(1)抗菌作用:该品注 射液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 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及卡他球菌也有一定杀菌作用。本 品醇提液1 : 400能抑制结核菌,但煎剂1 : 100无效。其1 : 80的水煎剂能延缓ECH011 病毒细胞病变,醇提物(31mg/kg)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对某些真菌亦有抑制作用。对幽门弯 曲杆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2)抗肿瘤作用:药用蒲公英中提取的多糖(Tof - CFr),以40、 2、600mg/kg ip给于接种MM46肿瘤细胞的C3H小鼠,前期给药未见作用,但1 l-20d和2-20d 的后期隔日给药则有效。对肿瘤细胞的迟延型过敏反应(T 一 DHR),在ddy - Ehrlich (同 种肿瘤)系和C3H - MM46(同系肿瘤)系中,Tof - CFr后期给药其足妬反应与对照组相 比均明显上升。在ADMC系中,Tof - CFr与已知能活化巨噬细胞的糖原相比,具有更强的 激活能力。(3)利胆作用:国外研究,该品有利胆作用,临床上治疗慢性胆囊痉挛及结石症 有效。此外本品尚有利尿健胃,轻泻等作用。
[003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中药,选材配伍精良,炮制各 依药性,以求标本兼治之功,补肝肾调气血、化瘀解毒、补骨生新、去腐生肌组方,针对正虚 邪实之证,用扶正祛邪,标本兼施之法,增强机体的抗病修复能力,对有菌性骨坏死有强烈 的抑菌和促进骨及软组织再生的作用。本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 应,经临床验证,对急慢性骨髓炎有极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2] 实施例1
[0033] -种治疗骨髓炎的中药组方,各组分按重量份数甘草30g,威灵仙25g,茯苓30g, 川穹30g,黄柏30g,赤巧30g,三棱30g,莪术30g,炉甘石30g,蚤休30g,蒲公英30g。
[0034] 实施例2
[0035] -种治疗骨髓炎的中药组方,各组分按重量份数甘草25g,威灵仙20g,茯苓25g, 川穹25g,黄柏25g,赤巧25g,三棱25g,莪术25g,炉甘石25g,蚤休25g,蒲公英25g。
[0036] 实施例3
[0037] -种治疗骨髓炎的中药组方,各组分按重量份数甘草35g,威灵仙30g,茯苓35g, 川穹35g,黄柏35g,赤巧35g,三棱35g,莪术35g,炉甘石35g,蚤休35g,蒲公英35g。
[0038] 本发明药物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0039] (1)将甘草、威灵仙、获苓、川穹、黄柏、赤芍、三棱、莪术、炉甘石、蚤休、蒲公英放入 容器,按1 : 50比例加水,煮沸达20分钟。将药液冷却至40-50摄氏度,浸泡患肢达60分 钟(水温恒定保持在40-50摄氏度效果最佳)。每日早、中、晚各浸泡一次,每30日为一疗 程。(浸泡液可连续使用6次,6次后更换新药)。
[0040] (2)处理创面方法:每次浸泡前将创面用无菌纱布擦拭,清除表面脓苔、渗出液以 及坏死组织,中药浸泡结束后将无菌纱布卷成条状置入创口,形成引流条,以保证引流通 畅。表面覆盖无菌纱布。
[0041] 用法用量:浸泡患肢达60分钟(水温恒定保持在40-50摄氏度效果最佳)。每日 早、中、晚各浸泡一次,每30日为一疗程。(浸泡液可连续使用6次,6次后更换新药)。通 常1-2个疗程有效,顽症需3-4个疗程。
[0042] 试验例:
[0043] 1临床资料:
[0044] 1. 1 -般资料: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0年2月所收治共121例慢性骨髓炎病 例。男77例,女44例;年龄18-74岁,平均为45.5岁。患病至治疗时间:1-234个月,平均 9. 1个月。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5例,自发性29例,砸伤8例,坠落伤8例,爆炸伤7例, 机器伤4例。发病部位:胚骨59例,股骨25例,肱骨15例,尺骨6例,桡骨2例,骨盆5例, 指骨8例,颉骨1例。骨缺损Ocm-16. 2cm,皮肤缺损面积0cm2-41cmxl7cm。人院前处理:无 外固定及内固定者32例,外固定架固定39例,内固定31例,石膏固定13例,小夹板固定6 例。细菌培养结果: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细菌培养,检查结果革兰氏阳性菌56例,革兰氏阴 性菌41例,混合感染24例,感染菌种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2例、链球菌12例、表皮葡萄 球菌14例、大肠杆菌19例、铜绿色假单胞菌12例、大肠埃希氏菌3例,20例为其他细菌,9 例未培养出细菌。
[0045] 1. 2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0046] 局部有疼痛、脓肿、流脓、窦道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发热;血常规:白细胞均有不 同程度升高,血红蛋白正常或稍低,血沉快;X线示:骨干不规则增粗,髓腔变窄,不规则,局 部有大小不一溶骨破坏,可见大小不一的死骨及骨内空洞透光区。
[0047] 2治疗方法
[0048] 2. 1 -般处理对症支持治疗,建议高蛋白、高维生索饮食,体弱患者进行全身营养 支持及对症处理;常规取出原有内固定物,如存在骨质破坏较重、骨框架结构不稳等情况下 给予外固定架或支具固定患肢。
[0049] 2. 2分组处理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个治疗组,分别为西医治疗组31例,本发明方 法中医治疗组90例。
[0050] 西医治疗组:首先行全身抗感染及创面换药治疗,适当时机行病灶清除合并灌流 冲洗术。术中清除死骨及窦道、死腔,清除大部分炎性组织,对骨腔大、骨缺损或皮肤缺损者 一期或二期行填充术和皮瓣、骨瓣移植术;术后常规换药,同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全身应用 敏感抗菌素;术后持续灌流冲洗2-3周,冲洗液为生理盐水加敏感抗菌素溶液。
[0051] 中医治疗组:应用本发明组方外用(以上中药均为院内经验方剂)。本发明组方 以补肝肾调气血、化瘀解毒、补骨生新、去腐生肌组方,针对正虚邪实之证,用扶正祛邪,标 本兼施之法,增强机体的抗病修复能力。药物使用方法:将药物放入容器,按1 : 50比例 加水,煮沸达20分钟。将药液冷却至40-50摄氏度,浸泡患肢达60分钟(水温恒定保持 在40摄氏度左右)。每日早、中、晚各浸泡一次。每次浸泡前将创面用无菌纱布擦拭,清除 表面脓苔、渗出液以及坏死组织,中药浸泡结束后将无菌纱布卷成条状置入创口,形成引流 条,以保证引流通畅。表面覆盖无菌纱布。
[0052]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6月28日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治愈:全身症状及局部肿痛消失,溃疡愈口愈合,X线摄片无死骨存在。好转:全身症 状改善,肿痛减轻,但疮口未愈合,X线摄片有死腔,死骨存在。未愈: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 不能控制,X线摄片见病灶继续发展。
[0053] 3治疗结果:
[0054] 121例均获随访,时间8-56个月,平均30个月。各组病例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 见表1、2。
[0055] 表1 :各组病例治疗效果及总有效率
[0056]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组成:甘草,威灵仙,茯苓,川 穹,黄柏,赤芍,三棱,莪术,炉甘石,蚤休,蒲公英。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重量份数为:甘草25-35 份,威灵仙20-30份,茯苓25-35份,川穹25-35份,黄柏25-35份,赤芍25-35份,三棱25-35 份,莪术25-35份,炉甘石25-35份,蚤休25-35份,蒲公英25-35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重量份数为:甘草30份,威 灵仙25份,茯苓30份,川穹30份,黄柏30份,赤芍30份,三棱30份,莪术30份,炉甘石30 份,蚤休30份,蒲公英30份。
4. 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方的制备方法为: 将甘草、成灵仙、获苓、川穹、黄柏、赤芍、三棱、莪术、炉甘石、蚤休、蒲公英按比例放入容器, 按质量比1 : 50比例加水,持续煮沸20分钟,将药液冷却至40-50°C,于40-50°C恒温浸泡 患处。
【文档编号】A61P19/08GK104147516SQ201410376442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4日
【发明者】常祺, 刘晶 申请人:常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