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结石的中药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310136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结石的中药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结石的中药,该中药是由黄草花、小龙胆草、川楝子、菜蓟、月见草、白茅根、荠菜、娑罗子、蝉蜕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结石。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结石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结石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胆结石是指在人体胆道系统内形成的凝结物,属于常见性消化系统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摄入的增多,胆结石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术治疗是现代医学的首选方法,但手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是对那些年老体弱及伴随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或不愿手术者。肝胆湿热型胆结石临床症状上腹剧痛,向背部放射,腹肌紧张,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口苦咽干,心烦喜呕,身目发黄,发热寒战,尿少色黄,大便秘结,或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学对胆道系统早有一定的认识,根据胆石症的临床症状,归属于“胁痛”、“黄疽”的范畴。 申请人:在临床过程中发现本发明治疗胆结石疗效较好。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结石的中药。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黄草花、小龙胆草、川楝子、菜蓟、月见草、白茅根、荠菜、娑罗子、蝉蜕,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0005]制备本发明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黄草花30 - 40份、小龙胆草20 — 30份、川楝子20 - 30份、菜蓟15 - 25份、月见草15 — 25份、白茅根15 — 25份、荠菜15 — 25份、娑罗子15 - 25份、蝉蜕9 一 15份。
[0006]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黄草花35份、小龙胆草25份、川楝子25份、菜蓟20份、月见草20份、白茅根20份、荠菜20份、娑罗子20份、蝉蜕12份。
[0007]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重量份为:黄草花30份、小龙胆草20份、川楝子20份、菜蓟15份、月见草15份、白茅根15份、荠菜15份、娑罗子15份、蝉蜕9份。
[0008]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重量份为:黄草花40份、小龙胆草30份、川楝子30份、菜蓟25份、月见草25份、白茅根25份、荠菜25份、娑罗子25份、蝉蜕15份。
[0009]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黄草花:苦、凉。归肺、肝、胆经。清肺止咳,清肝利胆,止痛。临床用于肺热咳嗽,发热胸痛,肝胆湿热,胁痛,发热,厌食油腻,黄疸,湿热泄泻等症。
[0010]小龙胆草:苦、寒。归心、肺、胃、大肠经。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临床用于肺热咳嗽,黄疸,痢疾,便血,小便不利,产褥热,小儿惊风,疳积,疮疡肿毒,烧烫伤,蛇咬伤等症。
[0011]川楝子:苦、寒,归肝、胃、小肠、膀胱经。行气止痛,杀虫疗癣。用于肝郁化火所致诸痛证。
[0012]菜蓟:甘、平。疏肝利胆,清泻湿热。临床用于黄疸,双胁胀痛,湿热泻痢等症。[0013]月见草:甘、苦、温。祛风湿,强筋骨。用于风寒湿痹,筋骨酸软等症。
[0014]白茅根:甘、寒。归胃、肺、心、膀胱经。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临床用于黄疸,血热出血,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喘咳,小便淋浙涩痛,水肿等症。
[0015]荠菜:甘、淡、凉。归肝、心、肺经。凉肝止血,平肝明目,清热利湿。用于吐血,咳血,尿血,崩漏,目赤疼痛,眼底出血,高血压病,肾炎水肿等症。
[0016]娑罗子:甘、温。归肝、胃经。疏肝,理气,宽中,止痛。临床用于胸胁,乳房胀痛,痛经,胃脘痛等症。
[0017]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止痉。用于目赤翳障、惊痫夜啼。
[0018]胆石症属祖国医学“胁痛”、“黄疸”、“胆痒”等范畴,多发于中老年人。胆囊结石多因饮食不节,湿热蕴结,情志不舒,肝气郁滞,化火伤阴,煎熬阴津胆汁,日久成石,阻塞胆腑而成,常见胸胁疼痛、呕吐、大便秘结、急性发热、胃院疼痛、食欲不振、烦燥失眠、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或脉弦细。本发明中黄草花为君药,清肝利胆、止痛;小龙胆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川楝子行气止痛,为臣药,菜蓟疏肝利胆、清泻湿热,月见草祛风湿、强筋骨,白茅根清热生津、利尿通淋,荠菜清热利湿,娑罗子疏肝、理气、宽中、止痛,蝉蜕疏散风热。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肝胆湿热型胆结石具有独特的疗效,诸药共奏疏肝利胆、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之功效,达到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结石的目的。
[0019]本发明中 药于2008年至2013年临床观察肝胆湿热型胆结石34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34例患者中,年龄31 - 65岁,病程多在6个月到5年,平均年龄53岁。
[0020]2、诊断标准
参照《内科学》中的诊断依据进行临床诊断:
肝胆湿热型胆结石的临床症状有上腹剧痛,向背部放射,腹肌紧张,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口苦咽干,心烦喜呕,身目发黄,发热寒战,尿少色黄,大便秘结,或舌红,苔黄腻,脉弦滑,B超诊断为胆结石。
[0021]3、治疗方法
3.1处方:黄草花35g、小龙胆草25g、川楝子25g、菜蓟20g、月见草20g、白茅根20g、莽菜20g、娑罗子20g、蝉蜕12g。
[0022]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I剂,每日2次,15天为I疗程。
[0023]4、治疗结果:
4.1治疗评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
临床痊愈:症状消失,B超显示胆囊内结石较治疗前排出75% ;
有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B超显示胆囊内结石较治疗前排出30-45% ;
无效:症状无改善,B超显示胆囊内结石较治疗前无变化。
[0024]4.2结果:34例患者中,临床痊愈18例(52.9% ),有效12例(35.3% ),无效4例(11.8%),总有效率为88.2%。
[0025]典型病例
1、吕某,男,42岁,右上腹疼痛3个月,进食油腻食物、饱餐及重体力劳动时加重,伴右背部痛、口苦、恶心、纳呆、尿黄、便结。腹壁软,右上腹局限性压痛,无反跳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服药后I个疗程后,余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B超检查:胆囊结石阴性,症状消失,痊愈。
[0026]2、朱某,女,51岁,右胁痛I年余,经多次诊为“胆囊管结石”,常服疏肝排石药,稍有好转,未根除,体质虚弱,精神欠佳,面色萎黄,舌苔红,脉弦细。服用本发明药物I个疗程,共排出结石3枚。继续服用I个疗程,B超检查:胆囊大小正常,结石与前相比减少85%,症状消失。
[0027]3、曲某,男,47岁,右侧胁肋部疼痛放射至肩背部,脘腹胀满,嗳气,恶心,纳差乏力,口苦,劳累,过食肥厚、油腻食物或生气后上述症状明显加重,舌质红,苔黄稍腻,脉弦,B超检查:胆囊稍肿大,多个胆结石0.3-0.5cm。服本发明药物I个疗程,症状减轻,食欲增强。继续服用2个疗程,症状消失。B超检查:胆囊大小正常,结石与前相比减少80%。
[0028]4、孙某,女,49岁。右胁肋疼痛5年余,经多方治疗效不显,每于劳累或心情不畅疼痛加重,伴有心悸头晕,舌红苔黄,脉弦,B超提示:肝上界第6肋间,肋下1.0cm,胆囊不大,回声稍粗,确诊为慢性胆囊炎,服中西成药后效果不明显。服用本发明药物I个疗程,药后胁痛减轻,心情舒畅,继续服用I个疗程,B超检查:胆囊大小正常,症状消失。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0030]实施例1,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结石的中药,是由黄草花30g、小龙胆草20g、川楝子20g、菜蓟15g、月见草15g、白茅根15g、荠菜15g、娑罗子15g、蝉蜕9g制成。
[0031]实施例2,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结石的中药,是由黄草花35g、小龙胆草25g、川楝子25g、菜蓟20g、月见草20g、白茅根20g、荠菜20g、娑罗子20g、蝉蜕12g制成。
[0032]实施例3,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结石的中药,是由黄草花40g、小龙胆草30g、川楝子30g、菜蓟25g、月见草25g、白茅根25g、荠菜25g、娑罗子25g、蝉蜕15g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结石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黄草花30 - 40份、小龙胆草20 - 30份、川楝子20 — 30份、菜蓟15 — 25份、月见草15 - 25份、白茅根15 - 25份、荠菜15 — 25份、娑罗子15 — 25份、蝉蜕9 一 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黄草花35份、小龙胆草25份、川楝子25份、菜蓟20份、月见草20份、白茅根20份、莽菜20份、娑罗子20份、蝉蜕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黄草花30份、小龙胆草20份、川楝子20份、菜蓟15份、月见草15份、白茅根15份、莽菜15份、娑罗子15份、蝉蜕9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黄草花40份、小龙胆草30份、川楝子30份、菜蓟25份、月见草25份、白茅根25份、莽菜25份、娑罗子25份 、蝉蜕15份。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3990008SQ201410269799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8日
【发明者】董璞, 李新梅, 董芳 申请人:董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