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老年风湿、类风湿的中药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中老年风湿、类风湿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隔山香1份、石刷把5份、红萆薢0.5份、山羊血1份、麻布七2份、麻蕡1份、对叶四块瓦3份、小血藤3份、小蓟9份、土荆芥3份、十大功劳1份、杠香藤12份、杉蔓石松7份、见血飞3份、红茴香根1份、霜红藤10份、地瓜藤4份、铜锤玉带草2份、石莽草1份、大叶藤1份、白背三七3份、蜈蚣草3份、白毛蛇1份、吊干麻0.5份、陆英2份、秤钩风3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中老年风湿、类风湿。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中老年风湿、类风湿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中老年风湿、类风湿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血液中多可检查出不同的自身抗体,可能与不同HLA亚型有关;对非甾类抗炎药(NSAID),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较好的短期或长期的缓解性反应。
[0003]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0004]对于中老年风湿、类风湿目前尚缺少公认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0005]本发明中药所涉及药材的研究现状如下:
隔山香
【来源】伞形科当归 属植物隔山香Angelica citriodora Hance.,以根入药。
[0006]【性味】辛、苦,微温。
[0007]【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散瘀,利湿解毒。用于胃痛,腹痛,心绞痛,头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疝痛,支气管炎,肝硬化腹水,闭经,阿米巴痢疾,腮腺炎,毒蛇咬伤。
[0008]【用法用量】0.3~I两,水煎服,或研粉服0.5~I钱。
[0009]石刷把
【来源】蕨类松叶兰属植物松叶蕨Psilotum nudum Griseb.,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0010]【性味】甘、辛,微温。
[0011]【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关节,活血通经。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坐骨神经痛,经闭。
[0012]【用法用量】3~5钱,水煎或浸酒服。
[0013]红萆蘚
【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无刺菝葜Smilax mairei Levl.,以根状莖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0014]【性味】甘、微苦,平。
[0015]【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调经,利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感染,肾炎水肿,慢性胃炎,月经不调。
[0016]【用法用量】0.5~I两。
[0017]山羊血
【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血。
[0018]【性味】咸,热。[0019]【归经】入心、肝经。
[0020]【功能主治】活血,散瘀,通络,解毒。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痈肿。
[0021]【用法用量】内服:研末酒化0.3~I钱;或入丸剂。
[0022]麻布七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高乌头的根。夏、秋采牧。
[0023]【性味】苦辛,温,有毒。
[0024]【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活血散瘀。治风湿腰腿痛,痧气腹痛,胃痛,心悸,跌打劳伤,瘰疬,疮疖。
[0025]【用法用量】内服:煎汤,I~2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0026]麻費
【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幼嫩果穗。
[0027]【性味】辛,平,有毒。
[0028]【功能主治】祛风,止痛,镇痉。治痛风,痹证,癫狂,失眠,咳喘。
[0029]【用法用量】内服:煎汤,I~2分。外用:捣敷。 对叶四块瓦
【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及己的茎叶。
[0030]【性味】辛,平,有毒。
[0031]【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消肿,解毒。治感冒,咳喘,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疖,月经不调。
[0032]【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捣汁或浸酒。外用:捣敷或浸汁涂擦。
[0033]小血藤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铁箍散的根、茎藤、叶。10~11月采收,晒干。
[0034]【性味】辛,温。
[0035]【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散瘀。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痨伤吐血,经闭,腹胀,痈肿。
[0036]【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0037]小蓟
【来源】本品为菊科刺儿菜属植物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getum (Bunge) Kitam.[Cirsium segetum Bunge]的干燥地上部分(带花全草),根状莖亦可入药。
[0038]【性味】甘、苦,凉。
[0039]【归经】归心、肝经。
[0040]【功能主治】全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根状茎:肝炎。
[0041]【用法用量】全草:4.5~9g ;根状茎:鲜品I~2两。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0042]土荆芥
【来源】为藜科藜属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以全草入药。
[0043]【性味】辛、苦,微温。有小毒。
[0044]【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用于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外用治皮肤湿疹,瘙痒,并杀蛆虫。
[0045]【用法用量】I~3钱,研粉或制成丸剂,或制成土荆芥油;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0046]十大功劳
【来源】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株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 (Fort.) Carr.及狭叶十大功劳 M.fortunei (Lindl) Fedde0
[0047]【性味】苦,寒。
[0048]【功能主治】叶:滋阴清热。主治肺结核,感冒。根、茎:清热解毒。主治细菌性痢疾,急性畅胃炎,传染性肝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外用治眼结膜炎,痈疖肿毒,烧、烫伤。
[0049]【用法用量】均为0.5-1两;外用适量。
[0050]杠香藤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石岩枫的根或茎叶。
[0051]【性味】味苦;辛;性温【归经】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驱虫止痒。主风湿痹证;腰腿疼痛;口眼(wai)斜;跌打损伤; 痈肿疮疡;绦虫病;湿疹;顽癣;蛇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_30g。外用:适量,干叶研末,调敷;或鲜叶捣敷。
[0052]杉蔓石松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松科植物单穗石松的全草。
[0053]【性味】苦;辛;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血。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大剂量可用至30g ;或浸酒。
[0054]见血飞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刺异叶花椒的根或根皮。
[0055]【性味】辛,温。
[0056]【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舒筋,镇痛。治风寒咳嗽,风湿麻木,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大便秘结。
[0057]【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冲服。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0058]红茴香根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狭叶茴香的根或根皮。
[0059]【性味】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苦,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散瘀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痈疽肿毒。
[0060]【用法用量】内服:煎汤,I~2钱;研粉,I~3分。
[0061]霜红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大芽南蛇藤的根、茎、叶。
[0062]【性味】苦;辛;平【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经闭;产后腹痛;胃痛;疝痛;疮痈肿痛;骨折;风疹;湿疹;带状疱疹;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_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磨汁涂;或鲜品捣敷。
[0063]地瓜藤
【来源】为桑科植物地瓜的茎、叶。9~10月采收,晒干。
[0064]【性味】苦,寒。
[0065]【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治风热咳嗽,痢疾,水肿,黄疸,风湿疼痛,痔疮出血,经闭,带下,小儿消化不良,跌打损伤,无名肿毒。
[0066]【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8钱。外用:捣敷。
[0067]铜锤玉带草
【来源】桔梗科铜锤玉带草属植物铜锤玉带草Pratia mummularia A.Brown etAschers.,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0068]【性味】辛、苦,平。
[0069]【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散瘀。用于风湿疼痛,月经不调,白带,遗精;外用治跌打损伤,创伤出血。
[0070]【用法用量】I~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0071]铜锤玉带草
【来源】本品为紫葳科植物密花角蒿Incarvilla compacta Maxim.的干燥全草。
[0072]【性味】温,苦、甘。
[0073]【功能主治】调经活血,祛风湿,消炎利耳,益脉。种子用于中耳炎;根用于虚弱,头晕,胸闷,腹胀,咳嗽,月经不调;叶用于咳嗽。
[0074]【用法用量】3~5g。
[0075]石莽草
【来源】为寥科植物头花寥的全草。
[0076]【性味】苦辛,温。
[0077]【功能主治】解毒,散瘀,利尿通淋。治痢疾,肾盂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痛,跌打损伤,疮疡湿疹。
[0078]【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I两。外用:捣敷,煎水洗,或熬膏涂。
[0079]大叶藤
【来源】防己科大叶藤Tinomiscium tonkinense Gagnep.,以藤莖入药。
[0080]【生境分布】广西。
[0081]【性味】辛、微苦,微温。
[0082]【功能主治】壮筋骨,活血通络。主治风湿痹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肥大性脊椎炎。外用治骨折。
[0083]【用法用量】适量浸酒,内服外擦。或适量研粉,调酒煮热敷患处。
[0084]白背三七
【来源】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根及根茎。
[0085]【性味】甘,凉。
[0086]【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消肿。治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痈肿,烫伤。跌打损仿,刀伤出血。[0087]【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0088]蜈蚣草
【来源】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以全草或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0089]【性味】淡,平。
[0090]【功能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杀虫。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痢疾,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蜈蚁咬伤,挤疮。
[0091]【用法用量】根状茎2~4钱。外用全草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0092]白毛蛇
【来源】为骨碎补科阴石蕨属植物圆盖阴石蕨Humata tyermanni S.Moore,以根状莖入药。
[0093]【性味】微苦、甘、平。
[0094]【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血,利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骨折,黄疸性肝炎,吐血,便血,血尿;外用治疮疖。
[0095]【用法用量】0.5~I两;外用适量,鲜根状茎捣烂敷患处。
[0096]吊干麻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苦皮藤的根或根皮。
[0097]【性味】①《贵州草药》味辛,性凉,有小毒。〃②《陕西中草药》:〃味苦,性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①《贵州草药》:〃清热透疹,舒筋活络,调经。〃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杀虫。治秃疮,黄水疮,骨折肿痛,阴道发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I两。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撒。
[0098]陆英
【来源】为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陆英Sambucus chinensis Lindl.,以根、莖及叶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
[0099]【性味】甘淡、微苦,平。
[0100]【功能主治】根:散瘀消肿,祛风活络。用于跌打损伤,扭伤肿痛,骨折疼痛,风湿关节痛。
[0101]茎、叶: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用于肾炎水肿,腰膝酸痛;外用治跌打肿痛。
[0102]【用法用量】均为I~2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0103]秤钩风
来源】防己科秤钩风属植物苍白秤钩风Diploclisia glaucescens (Blume) Diels,以藤叶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0104]【性味】微苦,寒。
[0105]【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用于风湿骨痛,胆囊炎,尿路感染,毒蛇咬伤。
[0106]【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治毒蛇咬伤,同时用鲜叶捣烂敷伤口周围。
【发明内容】
[0107]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中老年风湿、类风湿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中老年风湿、类风湿的目的。
[01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中老年风湿、类风湿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隔山香1份、石刷把5份、红萆蘚0.5份、山羊血1份、麻布七2份、麻費1份、对叶四块瓦3份、小血藤3份、小蓟9份、土荆芥3份、十大功劳1份、杠香藤12份、杉蔓石松7份、见血飞3份、红茴香根1份、霜红藤10份、地瓜藤4份、铜锤玉带草2份、石莽草1份、大叶藤1份、白背三七3份、蜈蚣草3份、白毛蛇1份、吊干麻0.5份、陆英2份、秤钩风3份。
[0109]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08年9月-2012年6月间共收集120例中老年风湿、类风湿的门诊患者,年龄38-64岁,病程1-3年。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空白组45例。两组年龄、病情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试验方法
2.1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15天。
[0110]2.2空白组口服安慰剂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15天。
[0111]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试验室检查正常,观察三个月未见反复。好转: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实验室检查改善或正常。
[0112]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0113]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114]表1.两组疗效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中老年风湿、类风湿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隔山香1份、石刷把5份、红萆蘚0.5份、山羊血1份、麻布七2份、麻費1份、对叶四块瓦3份、小血藤3份、小蓟9份、土荆芥3份、十大功劳1份、杠香藤12份、杉蔓石松7份、见血飞3份、红茴香根1份、霜红藤10份、地瓜藤4份、铜锤玉带草2份、石莽草1份、大叶藤1份、白背三七3份、蜈蚣草3份、白毛蛇1份、吊干麻0.5份、陆英2份、秤钩风3份。
【文档编号】A61K35/14GK103800759SQ201410092114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4日
【发明者】张利民 申请人:张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