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冻伤的中药药膏及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冻伤的中药药膏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中药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茄根、百部、鬼针草、扁藤叶、赤楠、山楂、云实根、红藤、乌蔹莓、茯苓、水红袍、糯芋、蒿本、管仲、牡丹皮和芦荟;本发明中药药膏具有消炎消肿、散瘀止痛、舒筋活络、活血散瘀之功效,不仅能促进皮肤表层血液循环,同时能够提高表皮抗冻能力,对治疗冻伤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无任何毒副作用,使用方便,治愈后创面不留任何疤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冻伤的中药药膏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冻伤的中药药膏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冻伤是一种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局限性炎症性皮肤病,是一种冬季常见病,以暴露部位出现充血性水肿红斑,遇温高时皮肤瘙痒为特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患处皮肤糜烂、溃疡等现象。冻疮发生于寒冷的时候,它是冬天常常在户外玩耍,或到户外没有注意做防寒防护的孩子容易发生的一种皮肤病。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脚趾。该病病程较长,冬季还会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对于一些年轻女士而言,不仅影响了双手的美观度,还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治疗方面,虽方法较多,但很少能根治, 所以常令人感到棘手。
[0003]冻伤分为冻结性损伤与非冻结性损伤,以损伤的性质,分为冻结性损伤与非冻结性损伤。冻结性与非冻结性的损伤的区别,主要在于受损伤时环境的温度是否达到组织冰点以下和局部组织有无冻结史而定。在实际遇到的伤员中,以局部冻伤最为常见,临床上通常所说的冻伤,即指此类损伤,有时轻微的局部冻伤与冻疮往往不易区别;冻伤也分为全身性损伤和局部性损伤,以损伤部位,分为全身性损伤和局部性损伤。全身性损伤和局部性损伤。局部性损伤多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如足,手,耳和颜面等。其中以足部尤为多见,据统计约占冻伤总数的半数以上。例如抗美援朝期间我志愿军某部统计冻伤伤员中,下肢冻伤占97.3%,上肢占2.7%,但平时与战时也略有不同,据某寒区部队近年冻伤的统计,足占52.8%,手占 36.5%,颜面占 11.7%。
[0004]目前,虽有很多用于治疗冻伤的药物和药水,但普遍存在治愈率低、治疗时间长、复发率高、费用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冻伤的中药药膏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药膏具有消炎消肿、散瘀止痛、舒筋活络、活血散瘀之功效,不仅能促进皮肤表层血液循环,同时能够提高表皮抗冻能力,对治疗冻伤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无任何毒副作用,使用方便,治愈后创面不留任何疤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7]—种治疗冻伤的中药药膏,制成所述中药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0008]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冻伤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冻伤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冻伤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冻伤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5.—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治疗冻伤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茄根晒干后,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2)将百部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加入0.3倍量的炼蜜开水烊化,拌匀,稍闷,待蜜水吸收,置锅内文火炒至微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置于研钵内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3)将鬼针草、山楂、水红袍和芦荟洗净,放阴凉处晾干,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4)将扁藤叶、乌蔹莓、糯芋和管仲洗净,浸入2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I~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1.11~1.13的稠膏,备用; (5)将赤楠、云实根、红藤、茯苓、蒿本和牡丹皮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I~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备用; (6)将上述步骤(1)~(5)所制得的细粉、汁液、稠膏以及滤液混合,制成稠膏,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 冻伤的中药药膏。
【文档编号】A61K36/904GK103751669SQ201410056282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9日
【发明者】陈晓霞, 刘庆丽 申请人:陈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