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植骨器套装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027013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椎间植骨器套装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椎体间植骨的器械套装,具体涉及一种椎间植骨器套装。
背景技术
脊柱手术中实施椎体间植骨融合术非常多见,目前使用的植骨材料多来源于患者自体凿下的髂骨和术中咬骨钳切除的棘突及椎板碎小骨粒,如何将其安全、快捷的植入椎体间隙成为了脊柱手术研究的热点。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成熟、有效的专用脊柱椎体间植骨器械,通常椎体间植骨步骤首先使用无齿镊夹持小块碎骨一粒粒小心的填塞进椎体间隙,每次填入的骨量非常有限,植骨效率极其低下,不但增加了手术难度,也延长了手术时间;接着利用长镊子将碎小骨粒向椎体间隙压紧压实,镊子压入的深度和力度常常难以控制,容易损伤脊髓神经和周围血管,也经常出现细小骨粒掉入椎管造成神经受压等副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椎间植骨器套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若干个植骨器和用于支撑若干个植骨器的基座,所述植骨器包括漏斗和与漏斗相连通的导管,植骨器内放置有与植骨器相匹配且能够上下移动的植入导棒。所述基座为弹夹式基座,包括空心圆筒,所述空心圆筒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卡槽,每个卡槽内放置有植骨器。所述导管上部两侧对称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为弧形翼状把手。所述导管下端面为30°斜面。所述导管下部设有用于计量导管插入深度的刻度槽。所述植入导棒包括植入导棒体部,植入导棒体部为实心圆柱体。所述植入导棒体部的顶端设有手柄,所述植入导棒体部的上部设有用于计量植入导棒插入深度的刻度槽。所述基座为不锈钢基座,植骨器为不锈钢植骨器,植入导棒为不锈钢植入导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基座,基座上支撑有若干个植骨器,植骨器内放置有植入导棒,助手在术中将植骨器预先装填骨粒,使椎间植骨过程可以连续进行,避免了植骨器再装填的等待时间,有效提高植入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简便、易于消毒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设置弹夹式基座,弹夹式基座上设置若干个卡槽,每个卡槽内放置有植骨器,可以由助手在术中预先装填骨粒,交替使用植骨器,使椎间植骨过程可以连续进行,每一漏斗型植骨器导管装填骨粒体积约为2mL,根据导管体积可以量化植入骨量,有利于把握植骨总量;在植骨器的导管下端及植入导棒上端标注刻度槽,能以此作为插入椎间隙的指示标志,防止导管及植入导棒插入过深,避免损伤脊髓神经及周围组织,克服了传统椎间植骨方法操作技术要求高、骨粒植入效率低、植入深度控制难等不足,提供一种使用简便、快捷、安全和操作精确的椎间植骨器套装。

图1 (a)为植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 (b)为图1 (a)的俯视图;图2为植入导棒的结构示意图;图3 Ca)为基座的结构不意图,图3 (b)为图3 Ca)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植骨器;2、植入导棒;3、基座;1_1、漏斗;1_2、导管;1_3、把手;2_1、植入导棒体部;2-2、手柄;3-1、空心圆筒;3-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高度为50mm的弹夹式基座3,所述弹夹式基座3中心为直径15mm的空心圆筒3-1,空心圆筒3-1周向均匀设置4个直径均为6mm且沿轴向的卡槽3-2,卡槽3-2内相应放置有同等规格的植骨器1,植骨器I为漏斗型,包括漏斗1-1以及与漏斗1-1下端相连通的导管1-2,漏斗1-1上端开口直径为15mm,下端开口直径为5.5mm,斗体高度为20mm ;导管1-2外直径为6mm,内直径为5.5mm,长为100mm,导管1-2下端面为30°斜面;导管1-2下部设有4个用于计量导管1-2插入深度且间隔为5mm的刻度槽,导管1-2上部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宽度均为15mm的弧形翼状把手1_3 ;漏斗开口向上的两个植骨器I内均放置有与植骨器I相匹配且能够上下移动植入导棒2,植入导棒2包括植入导棒体部2-1,植入导棒体部2-1为150mm长、直径5.5mm的实心圆柱体;所述植入导棒体部2-1的顶端设直径为IOmm的手柄2-2,植入导棒体部2_1上在距植入导棒顶端30mm处(即植入导棒下端与漏斗型植骨器的导管下端平齐时,植骨器的漏斗顶端与植入导棒平齐的位置)向手柄方向依次设4个用于计量植入导棒插入深度且间隔为5_的刻度槽;所述基座3、植骨器I和植入导棒2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在术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由助手先行将咬碎的骨粒装入植骨器上端的漏斗1-1,用植入导棒2将骨粒向下压入导管内1-2,进一步压紧压实,依次装满4个植骨器;牵开脊髓神经,暴露一侧需要植骨的椎体间隙,术者取一植骨器将其导管1-2下端插入椎体间隙,插入深度可以通过导管1-2下端的刻度槽把握;从漏斗1-1上端插入植入导棒2,用食指及中指夹住导管1-2上部的把手1-3,以拇指推动植入导棒手柄2-2将导管1-2内骨粒向下挤压推入椎体间隙,用植入导棒2压实植入间隙的骨粒,植入导棒2进入椎间的深度可以通过植入导棒2上端的刻度槽把握,术者可以通过改变导管1-2在椎体内的方向以实现均匀植骨;待该植骨器内骨粒推注完成后紧接换用另一填充好的植骨器继续填充植骨,同时由助手装填推注完毕的植骨器以备再次使用,整个植入过程连续不断进行,避免了植骨器再装填的等待时间,有效提高植入效率,并能防止脊髓神经和周围组织损伤。手术结束后清洗器械,将植入导棒2置入植骨器导管1-2内,再将四个植骨器I卡入弹夹式基座3的四个卡槽3-2内,以备再次消毒后使用。[0024]根据漏斗型植骨器导管的直径和高度计算导管装填骨粒体积约为2mL,根据导管体积可以量化植入骨量,有利于把握植骨总量;在植骨导管下端及植入导棒上端标注刻度槽,能以此作为插入椎间隙的指示标志,防止导管及植入导棒插入过深,避免损伤脊髓神经及周围组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椎间植骨器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植骨器(I)和用于支撑若干个植骨器(I)的基座(3),所述植骨器(I)包括漏斗(1-1)和与漏斗(1-1)相连通的导管(1-2),植骨器Cl)内放置有与植骨器(I)相匹配且能够上下移动的植入导棒(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植骨器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为弹夹式基座,包括空心圆筒(3-1),所述空心圆筒(3-1)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卡槽(3-2),每个卡槽(3-2)内放置有植骨器(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植骨器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2)上部两侧对称设有把手(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间植骨器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3)为弧形翼状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间植骨器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2)下端面为30°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间植骨器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2)下部设有用于计量导管(1-2)插入深度的刻度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植骨器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导棒(2)包括植入导棒体部(2-1),植入导棒体部(2-1)为实心圆柱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间植骨器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导棒体部(2-1)的顶端设有手柄(2-2),所述植入导棒体部(2-1)的上部设有用于计量植入导棒(2)插入深度的刻度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植骨器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为不锈钢基座,植骨器(I)为不锈钢植骨器,植入导棒(2)为不锈钢植入导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椎间植骨器套装,包括若干个植骨器和用于支撑若干个植骨器的基座,所述植骨器包括漏斗和与漏斗相连通的导管,植骨器内放置有与植骨器相匹配且能够上下移动的植入导棒。通过设置若干个植骨器和用于支撑若干个植骨器的基座,植骨器内放置有植入导棒,助手在术中将植骨器预先装填骨粒,使椎间植骨过程可以连续进行,避免了植骨器再装填的等待时间,有效提高植入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简便、易于消毒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B17/56GK203059878SQ201320064150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4日
发明者贺利军, 贾帅军, 王文涛 申请人:贺利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