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61156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其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生地10~15份,当归20~25份,桃仁15~25份,红花12~15份,枳壳15~20份,赤芍20~25份,柴胡15~20份,川芎25~30份,白芷15~20份,菊花15~20份,羌活10~15份,藁本20~25份,蔓荆子20~25份,防风10~15份,牛膝18~20份,桔梗15~20份,甘草10~15份。本发明可有效治疗偏头痛,尤其是因肝郁气滞、瘀血阻络而致的偏头痛、头痛、三叉神经痛及神经衰弱综合征,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服用方便,价格低。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偏头痛多开始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特别多发于青壮年时期,以20~45岁多见。发达国家平均发病率为12%,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成年人偏头痛的患病率达7.7%~18.7%,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偏头痛发作频率不定,且不易控制,每年一至数次到每月一至数次不等,头痛发作可持续4~72小时,发作持续状态可持续2~3周。偏头痛发作时头痛剧烈,部位固定,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率、呼吸增快,胃肠功能紊乱等自主神经症状,有85%的女性和82%以上的男性患者工作能力丧失,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0003]在偏头痛的治疗上,西医常用苯噻啶、阿米替林等药物来治疗,基本上均有一些疗效,但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且这些药的副作用很多,尤其是对肝肾损伤很大,只是缓解症状,无法起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该中药的制备方法。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其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生地10~15份,当归20~25份,桃仁15~25份,红花12~15份,枳壳15~20份,赤芍20~25份,柴胡15~20份,川弯25~30份, 白芷15~20份,菊花15~20份,羌活10~15份,藁本20~25份,蔓荆子20~25份,防风10~15份,牛膝18~20份,桔梗15~20份,甘草10~15份。
[0007]优选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生地15份,当归20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枳壳20份,赤芍20份,柴胡15份,川弯30份,白芷20份,菊花20份,羌活15份,藁本20份,蔓荆子20份,防风15份,牛膝20份,桔梗20份,甘草15份。
[0008]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以上诸药混合,加8倍量水,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1.5小时,取煎煮液;残渣再加8倍量水,加热煎煮I小时,取煎煮液;合并煎煮液,浓缩至三分之二量,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加热浓缩至浓浸膏,热测比重为1.25~1.3 ;再加糊精、矫味剂制成颗粒剂,按重量配比计,取浓浸膏I份,加糊精、矫味剂各2.5份,烘干,即得成品。
[0010]上述中药还可根据常规方法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口服剂型。
[0011]本发明的药理及效果如下:
[0012]本发明可有效治疗偏头痛,尤其是因肝郁气滞、瘀血阻络而致的偏头痛、头痛、三叉神经痛及神经衰弱综合征,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服用方便,价格低。
[0013]方中桃仁,红花破血祛瘀为君药。当归,赤芍,牛膝,川芎助活血之力,同时有养血之功,同为臣药。另外牛膝通血脉,引淤血下行;柴胡,菊花疏肝理气,升达清阳;桔梗引药上行达头府清窍;枳实开胸降气,气行则血行;生地凉血清热除瘀热,俱为佐药。白芷,羌活,藁本,蔓荆子,防风均为引经药(引药到达头部经络之药),同止头部疼痛;甘草调和诸药,其为使药。故本方养血活血,清热疏肝,并有调理肝脾作用,诸药配伍,共成活血逐瘀,理气疏肝。本方以活血化瘀而不伤正、疏肝理气而不耗气为特点,达到运用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
[0014]另外上述诸药组合,还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器官血流灌注量的效应。使内皮细胞ΕΤ/NO的释放平衡作用和降低其对抗凝、纤溶功能的影响,对内皮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0015]临床观察:
[0016](I)临床资料
[0017]对20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85例,女115例,年龄在14~75岁之间。
[0018]⑵治疗方法
[0019]冲服本发明中药颗粒剂,早晚各一次,每次40g,饭后服用。轻度患者服用60天左右,重病患者服用100天左右。
[0020](3)疗效判定标准
[0021]治愈:偏头痛及相关症状全部消失,不影响活动及工作,随访3个月无复发。
[0022]显效:偏头痛及相关症 状基本消失,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0023]有效:相关症状和体征有改善,但病情不稳定,停药后有复发。
[0024]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或反加重。
[0025](4)临床结果
[0026]临床治愈173例(86.5 % ),显效17例(8.5 % ),有效9例(4.5 % ),无效I例(0.5% ),总有效率为99.5%。
[0027]典型病例
[0028]张某,女,47岁,工人,因过度劳累突发偏头痛,伴有胸闷呃逆,失眠不寐等症状,舌质暗紫有斑点或瘀斑,脉弦涩。经服用本发明颗粒剂30日,症状减轻,又服30日痊愈。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1
[0030]按下述配比称取各中药原料:
[0031]生地15g,当归20g,桃仁15g,红花15g,枳壳20g,赤芍20g,柴胡15g,川芎30g,白i£ 20g,菊花20g,宪活15g,藁本20g,蔓荆子20g,防风15g,牛膝20g,桔梗20g,甘草15g。
[0032]制备方法如下:
[0033]将以上称量后的诸药混合,按重量配比计加8倍量水,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1.5小时,取煎煮液。残渣再加8倍量水,加热煎煮I小时,取煎煮液。合并煎煮液,浓缩至三分之二量,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加热浓缩至浓浸膏,热测比重为1.25。再加糊精、矫味剂制成颗粒剂,按重量配比计,取浓浸膏I份,加糊精、矫味剂各2.5份,烘干,即得成品。 [0034]实施例2
[0035]按下述配比称取各中药原料:
[0036]生地15g,当归25g,桃仁20g,红花12g,枳壳20g,赤芍25g,柴胡18g,川芎30g,白i£ 15g,菊花20g,宪活12g,藁本20g,蔓荆子25g,防风15g,牛膝20g,桔梗15g,甘草10g。
[0037]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38]实施例3
[0039]按下述配比称取各中药原料:
[0040]生地10g,当归20g,桃仁25g,红花15g,枳壳15g,赤芍20g,柴胡15g,川芎25g,白i£ 20g,菊花15g,宪活10g,藁本25g,蔓荆子20g,防风10g,牛膝20g,桔梗15g,甘草15g。
[0041]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生地10~15份,当归20~25份,桃仁15~25份,红花12~15份,枳壳15~20份,赤芍20~25份,柴胡15~20份,川弯25~30份,白芷15~20份,菊花15~20份,羌活10~15份,藁本20~25份,蔓荆子20~25份,防风10~15份,牛膝18~20份,桔梗15~20份,甘草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其中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生地15份,当归20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枳壳20份,赤芍20份,柴胡15份,川弯30份,白芷20份,菊花20份,羌活15份,藁本20份,蔓荆子20份,防风15份,牛膝20份,桔梗20份,甘草15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以上诸药混合,加8倍量水,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1.5小时,取煎煮液;残渣再加8倍量水,加热煎煮I小时,取煎煮液;合并煎煮液,浓缩至三分之二量,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加热浓缩至浓浸膏,热测比重为1.25~1.3 ;再加糊精、矫味剂制成颗粒剂,烘干,即得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配比计,取浓浸膏I份,加糊精、矫味剂各2 .5份。
【文档编号】A61P25/06GK103463313SQ201310413588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栾福起, 张永雷 申请人:栾福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