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活检标本钻具的穿刺针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一种与原实用新型专利人体活检标本钻具组合使用的活检穿刺针。是给上述活检钻具增添一根具有多棱利缘锥形针头的穿刺针,该针可以引导原人体活检标本钻具的钻管穿过皮肤层直至贴近活检肿块的边缘。不但避免了手术切口,而且配有穿刺针的钻管在到达活检肿块边缘后才从钻管管腔中拔出穿刺针,再开始旋切组织;所需活检肿块以外的组织就不进入钻管官腔,提高了旋切活检组织标本的针对性。
【专利说明】人体活检标本钻具的穿刺针
[0001]实用新型专利人体活检标本钻具(专利号:ZL92215452.X)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曾广泛应用于临床。人体活检标本钻具的钻管前端锋利,在一定旋速下虽然也很容易旋切下皮肤组织,但皮肤组织自身的韧性极易胀塞钻管内壁,妨碍皮肤层下深层组织继续进入钻管管腔,使一部分患者活检失败。过去克服这一缺陷的措施是先在局麻下作个皮肤小切口,经此切口将钻管头部塞入皮肤层下再起动钻管旋转动力。即便如此,钻管也同时会旋切包括从皮肤层以下直至所需活检肿块(或其他病变组织)之间那些层的不需要的多余组织,增加了病理诊断的困难。本穿刺针插入钻管管腔后就可以带同钻管穿过皮肤层直至肿块的边缘,然后再起动旋转动力,精确地旋切肿块或其他病变组织的病理标本。
[0002]本发明专利弥补了原实用新型专利人体活检标本钻具的缺陷,操作时不需要先作皮肤切口,简化了步骤;而且不需要的那些层的多余的组织也不会进入钻管,增加了病理检查取材的精确性。
[000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方案:给原实用新型专利人体活检标本钻具增置一根穿刺针,该穿刺针前端尖锐;为了便于穿越皮肤层及其它比较坚韧组织,针头做成具有利棱的锥状。先将穿刺针置入钻管,把穿刺针头部及钻管头部一同穿过皮肤层;然后再向前继续将穿刺针和钻管头部一同插至所需活检肿块(或其它病变组织)的边缘;拔出穿刺针(留下钻管),钻管尾部接上旋转动力源,旋转向前推进钻管就能旋切下活检肿块(或其它病变组织)标本。卸 除动力源,在保持负压情况下拔出钻管,活检标本就存在于钻管管腔中,用平头通芯将旋切的病理组织标本推出钻管管腔供检。
[0004]本发明专利与单独施用原实用新型专利人体活检标本钻具相比,优点是明显的。该穿刺针引导钻管可以直接通过皮肤层,免去了作皮肤切口的手术步骤,简化操作。再,穿刺针可将钻管头部送至贴近活检肿块(或其他病变组织)的部位再起动钻管的动力源,不需要的多余组织就不会进入钻管管腔,旋切下的活检标本针对性强,病理报告精确性高。
[0005]附图:
[0006]附图1:本发明专利人体活检标本钻具的穿刺针平视图及头部放大示意图。
[0007]附图2:人体活检标本钻具的钻管平视图及头部放大示意图。
[0008]附图3:人体活检标本钻具的负压发生器连接软管平视图。
[0009]附图4:人体活检标本钻具的平头通芯平视图。
[0010]附图5:穿刺针完全插入钻管的头部组合放大示意图。
[0011]在附图中,附图2、附图3及附图4皆为原实用新型专利人体活检标本钻具的附图,为便于说明本发明专利人体活检标本钻具的穿刺针的组合使用过程,在此一并呈上。
[0012]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是:参照附图1,人体活检标本钻具的穿刺针针杆的主干制作成圆柱形;但该针头部需制作尖锐,有利棱,成多棱锥状;当穿刺针完全插入附图2所示的钻管时,附图5示多棱锥形针头各个锥面底边的弧线中点的连线应与钻管前缘平齐;穿刺针后端安置一有齿纹的圆柄。穿刺针针身主干的圆柱形针杆长度应与附图2钻管长度相同(不包括多棱尖椎状针头部分的长度和尾部圆柄的长度),圆柱形针杆的圆径略微小于附图2钻管内径(使针杆与钻管内壁紧贴,但又能活动为度)。将穿刺针插入钻管,与钻管一同穿过皮肤,继续插至贴近需要活检肿块(或其它病变组织)的边缘,拔出穿刺针(留下钻管),钻管尾部连接旋转动力源(普通齿工钻机),旋转推进钻管即可旋切下所需要的活检组织标本。然后分离旋转动力源,再接上附图3所示的人体活检标本钻具的负压发生器软管(普通医用注射器针筒抽吸产生的轻微负压即可),连同此负压发生器软管和注射器一同在保持轻微负压情况下拔出钻管,活检的标本就存在于钻管管腔中。卸掉负压软管,使用附图4所示的平头通芯将钻管旋切的活检标本由管腔内推出供检,完成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人体活检标本钻具的穿刺针,是以锋利的多棱锥状体作为穿刺针的针头,针头连接着圆柱形针杆,杆尾接着针柄;圆柱形针杆的部分与原实用新型专利人体活检标本钻具的钻管等 长,圆柱形针杆圆径略微小于钻管内径。其特征是:人体活检标本钻具的穿刺针前端锋利,针头为带有利棱的多棱锥形;其需与原实用新型专利人体活检标本钻具组合使用。
【文档编号】A61B10/02GK104027135SQ201310071455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5日
【发明者】沙小如 申请人:沙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