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物向前漂浮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套应用于经胸椎后方入路将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物向腹侧漂浮减压的装置,它由骨化物夹持推移钳、固定连接杆和固定推移板三部分组成。骨化物夹持钳口为由上下两夹持齿构成的圆弧形空间,供骨化物置入并锁定位置。固定推移板由两个固定板和一个推移滑板组成,固定板通过穿过其下端固定槽并固定于硬膜囊两侧椎弓根螺钉上的固定连接杆保持位置,夹持骨化物两端的夹持钳尾端纵形连接杆分别穿入推移滑板内的滑槽后,术者向上拧动纵形连接杆上的螺帽将骨化物匀速地向前方推移。本发明通过将骨化物和硬膜囊整体向腹侧推移而达到胸脊髓彻底减压目的,避免了因分离骨化物、硬膜囊操作时对于硬膜囊、脊髓和神经根的损伤。
【专利说明】一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物向前漂浮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套应用于经胸椎后方入路将骨化的胸椎后纵韧带向前推移、漂浮的装置,它由骨化物夹持推移钳、固定连接杆和固定推移板三部分组成。
【背景技术】
[0002]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在包括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发病率较高。由于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多数病例在诊断时胸脊髓压迫已非常严重且需行手术处理。经胸骨或胸廓入路将骨化物彻底切除是解除胸段脊髓压迫的理想术式,但该术式对术者的技术要求高,且术后脑脊液漏、神经功能恶化、肺部感染、邻近气管、食管及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同时由于约70%的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钙化、椎管狭窄等后方致压因素,因此临床多采用相对安全的胸椎后路椎板切除术或胸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进行减压。但胸椎生理性后凸畸形的存在对术后胸段脊髓向后漂移起部分限制作用,而这一作用在中下段胸椎中最为明显,若前方同时合并未处理的、椎管占位率较大的骨化的后纵韧带,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往往较差。
[0003]经胸椎后方入路可在椎体后壁上做一骨槽,这一空间允许术者将骨化物与硬膜囊分离后切除。但由于部分患者合并硬膜囊骨化,在将硬膜囊从骨化物上分离及取出骨化的过程中,因硬膜囊撕裂而导致脑脊液漏的风险高,且在这一过程中极易损伤脊髓。基于此,保留骨化物并将其向骨槽内推移、固定,通过脊髓漂移达到减压效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之一。但骨化物与硬膜囊之间的粘连程度通常较为严重,在将其向前推移的过程中往往可能因用力不均匀而损伤硬膜囊和脊髓,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急性神经功能损伤的风险较高。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骨化物夹持推移钳,并通过固定于椎弓根螺钉上的周围连接固定装置实现了将骨化物向前匀速推移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经胸椎后方入路行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物向前漂浮术提供了一套可以牢靠抓持骨化物并将其向前匀速、稳定地推移的装置,由骨化物夹持推移钳、固定连接杆和固定推移板三部分组成。
[0004]骨化物夹持推移钳两钳口内侧缘各有上下两个夹持齿,同侧两齿间为直径4mm的半圆形空间,用以放置骨化物纵轴的两端;上端夹持齿和下端夹持齿均和钳柄顶端垂直,其中下端夹持齿长2mm,上端齿长3mm。下端夹持齿用以把持骨化物,防止骨化物在钳口内上下移动;上端夹持齿在甜子向如移动时压迫骨化物,保证其随夹持甜向如移动。
[0005]夹持钳的钳柄分为上端、下端两部分,呈交叉状并由活动螺钉固定,保证两上端柄相互靠近时下端柄亦相互靠近;两下端柄呈折形,上段、下段间的长度比例为1: 2,且两段间呈150度夹角,保证两钳口可平行地夹持骨化物纵轴的两端,并为两下端柄间提供安全距离。[0006]骨化物夹持推移钳一侧上端柄中部有一开口向下的圆弧形齿轮,该齿轮穿过另一侧上端柄上部相应位置的开口处,该开口处外上部有一下部可与齿轮咬合的弹性开关。当向上板起弹性开关时,弹性开关下部的齿状槽与弧形齿轮相互分离,两侧钳口可自由相对活动;松开弹性开关后,开关下端齿状槽在内部弹片的压力下与弧形齿轮相互咬合,固定两侧钳口的位置。
[0007]距弧形齿轮固定起点4mm处有一与弧形齿轮厚度相等、直径为1mm且长度高于夹持钳柄尾端的纵形连接杆,其下2/3为光滑圆杆,上1/3为螺纹杆。螺纹杆的前后方均有刻度,且有配套的螺帽。当螺帽与上方固定板接触时,用力向上拧动螺帽,反作用力即可使骨化物抓持推移钳即均匀地向下方移动。术者可根据螺纹杆上的刻度控制夹持钳向下移动的距离和速度。
[0008]固定连接杆为钛合金的圆柱形结构,横断面直径为6.0mm,以便固定于双侧椎弓根螺钉的螺帽上。
[0009]固定推移板由两个固定板和推移滑板三部分组成。两个固定板相同,均由上端和下端两部分组成。其中上端为“Y”形结构的板,厚度均相同;上端顶部的中3/4部分为高度低于两侧高度2_的卡槽结构,槽的正中央有一直径1_垂直的固定钉道,拧入螺钉后可将放置在卡槽内推移滑板的位置固定。
[0010]固定板的下端为由厚度是上端板1/3的板构成的空心圆柱体固定槽,其空心部分直径为6.5mm ;靠近上端、下端板交界处上方3mm的中端板外正中处有一指向空心圆柱横断面圆心的、直径为2_的钉 道。当固定连接杆穿入空心圆柱体固定槽后,通过钉道拧入螺钉,即可将固定连接杆和固定推移板连接为一体,保持固定推移板的位置不变。
[0011]推移滑板是一厚度为固定板上端厚度2/3的板,其正中1/2为宽度10.5mm的中央滑槽,供夹持钳尾端的纵行连接杆插入并沿板的轴线滑动;板两端正中各有向外部开放、位于板正中部、长度为板1/5且宽度为2mm的滑槽,当推移滑板两端分别放置于两固定板上端滑槽内后,将配套螺钉通过板两端槽形结构拧入固定板上端钉道内,即可将滑动推移板的位置固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骨化物夹持钳的正位图;图2:骨化物夹持钳的侧位图;图3:固定推移板固定板的正位图;图4:固定推移板推移滑板的正位图;图5:固定推移板装配后的侧斜位图(含固定连接杆);图6:骨化物夹持钳和固定推移板装配效果侧位图;图7:骨化物夹持钳和固定推移板装配效果正位图。
[0013]附图部件的编号:1、上端夹持齿;2、下端夹持齿;3、夹持甜下端柄;4、活动螺钉;
5、夹持钳上端柄;6、弧形齿轮;7、弹片;8、弹性开关;9、纵形连接杆;10、纵形连接杆配套螺母;11、固定板上端12、固定板上端卡槽;13、固定板上端固定钉道;14、固定板上端固定螺钉;15、固定板下端固定钉道;16、固定板下端固定槽;17、固定连接杆;18、推移滑板;19、推移滑板中央滑槽;20、推移滑板两端滑槽;21、骨化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0015]术前常规行胸椎X线、CT平扫+三维重建和磁共振平扫检查,确定骨化物21的范围和拟行手术区域,于手术区域内双侧椎弓根内植入合适大小的椎弓根螺钉。根据骨化物21的累及范围,以胸椎后方入路切除部分背侧椎体皮质骨、松质骨,必要时切除部分椎间盘,于椎体后方做长度、宽度均大于骨化物范围1-2_的骨槽。
[0016]于距离骨化物21上端或下端2mm处分离硬膜囊和后纵韧带,并在脊髓后方沿垂直于后纵韧带的方向彻底离断该韧带。以神经剥离子分别探查骨化物21的上端和下端,根据骨化物的厚度、宽度和硬度确定骨化物夹持钳下端柄3可放置的具体位置。
[0017]向上板起弹性开关8,将两个夹持钳上端柄5向外侧打开,当两夹持钳下端柄3间的距离稍大于脊髓最大横径时,松开弹性开关8,保持两夹持钳上端柄5间的位置不变。
[0018]将胸脊髓置于骨化物夹持钳两柄中间,于已经确定的骨化物背侧夹持点的位置缓慢地将夹持钳下端柄3垂直向下移动,当下端夹持齿2跨越脊髓最大横径、探至骨化物后,向上掀起弹性开关8,适当扩大两夹持钳下端柄3的间距,将下端夹持齿2稍向下移动,将骨化物置于上端夹持齿1、下端夹持齿2间,稍用力将夹持钳上端柄5靠近以便夹紧骨化物18,松开弹性开关8,固定骨化物夹持钳的位置不变。
[0019]以同样方法用骨化物夹持钳夹持、固定骨化物的另一端,助手保持两夹持钳的位置不变。
[0020]将两个固定连接杆17分别置入两个固定推移板底端固定槽16内,再将固定连接杆17沿垂直于硬膜囊的方向放置于硬膜囊两侧四个对称的椎弓根螺钉上,保持两个固定板的位置,拧紧椎弓根螺钉上的配套螺帽,保持固定连接杆17的位置不变。
[0021]术者将两个固定板沿与固定连接杆17垂直、平行的方向调整位置,适当调整骨化物夹持钳的位置,使得两个固定板上端11和两个骨化物夹持钳纵形连接杆9相互平行,且四者位于同一直线上。将配套固定螺钉沿两固定板下端固定钉道15拧入,以保持两固定板的位置不变。
[0022]将纵形连接杆9的配套螺帽10拧到骨化物夹持钳纵形连接杆9螺纹部分的最底端。把纵形连接杆9垂直置入推移滑板18的中央滑槽19内后,再将推移滑板18沿与硬膜囊纵轴垂直、平行的两个方向移动,调整位置至两固定板上端卡槽12内的固定钉道13均位于推移滑板18两端的滑槽20内。
[0023]将配套的固定螺钉14拧入钉道内,以保持两个固定推移板、推移滑板和两把骨化物夹持钳的相对位置固定。
[0024]将位于纵形连接杆9螺纹最底端的螺帽10向上拧动,直至骨化物21完全进入骨槽内,且硬膜囊前方无明显压迫。
[0023]将纵形连接杆9的配套螺帽10往下拧动,取出锁定固定两个连接杆17两端的螺帽后,向上提拉固定推移板,将两个固定推移板及插入固定槽16的两个固定连接杆17取出术野。向上取出的过程中,助手保持骨化物夹持钳位置不变。
[0024] 向上掀起弹性开关8,松开两夹持钳上端柄5,将两侧夹持钳下端柄3缓慢地向骨槽两外侧壁移动,至骨化物由上端夹持齿I和下端夹持齿2间的空间内游离后,再将夹持钳下端柄3向上活动,由手术操作区域取出。
【权利要求】
1.该发明为一套应用于经胸椎后方入路将骨化的胸椎后纵韧带向前推移至骨化物前方骨槽内的装置,它由骨化物夹持推移钳、固定推移板和固定连接杆三部分组成。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骨化物夹持推移甜,其特征为:由夹持甜上端柄和下端柄两部分组成,两者间长度比例为3: 1,呈交叉状且通过活动螺钉固定,其中上端柄为受力点,下端柄为骨化物夹持部位。
3.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骨化物夹持推移钳下端柄,其特征为:两侧下端柄分为上段、下段两部分,长度的比例为1: 2,且两侧 上段向内侧弯折,与下段间呈150度夹角,当两侧上端柄完全靠拢时,两下端柄下段间相互平行且仍存在一定安全距离。
4.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夹持钳下端柄下段,其特征为:下段的顶端和距顶端上方4mm处各有一与钳柄垂直的夹持齿,上端夹持齿的长度大于下端夹持齿的长度,且两夹持齿之间构成一开口朝内的半圆形空间。
5.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骨化物夹持推移钳上端柄,其特征为:两侧柄的最顶端为环形把手,一侧柄中部上固定一弧形齿轮,另一侧柄中部有一开口,开口内侧固定有弹片,外侧固定有弹性开关。
6.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弧形齿轮,其特征为:开口向下,齿轮位于上方,穿过对侧钳柄中部的开口。距弧形齿轮固定端4mm处有一厚度相等、直径为1mm且长度大于夹持钳上端柄的纵形连接杆。
7.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纵形连接杆,其特征为:连接杆的上1/3段为螺纹,下2/3段为光滑的连接杆,二者直径相同,其中螺纹段刻有将其等分的刻度线。
8.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弹性开关和弹片,其特征为:弹性开关通过螺钉固定于夹持钳上端柄开口外侧的上方,其下方刻有与弧形齿轮咬合的齿轮,且穿过开口。弹片固定于开口内上方,并与弹性开关下方穿过开口的部位紧密贴合。
9.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固定推移板,其特征为:由两个相同的固定板和推移滑板三部分通过固定螺钉组合而成。
10.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固定板由上端、下端两部分构成,其上端的特征为:固定板的上端为“Y”形结构的板,板的厚度相同;上端顶部的中央3/4部分为高度低于两侧高度2mm的卡槽,卡槽的正中央有一直径1_垂直的固定钉道,并有配套的固定螺钉。
11.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固定板下端,其特征为:由厚度为上端板1/3板构成的空心圆柱体固定槽,其空心部分直径为6.5mm ;靠近上端、下端板交界处上方3mm的中端板外正中处有一指向空心圆柱横断面圆心的、直径为2_的固定钉道。
12.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推移滑板,其特征是:是一厚度为固定板上端厚度2/3的板,其正中1/2为宽度10.5mm的封闭滑槽,板的两端正中处各有向外部开放、位于板正中部、长度为板1/5且宽度为2mm的滑槽。
【文档编号】A61B17/56GK104027159SQ201310067989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4日
【发明者】陈德玉, 刘晓伟, 杨海松, 李铁锋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