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型新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次性三通管,有一个手动旋转开关,靠手动来控制管道的封闭和开放。手动的过程繁琐,且容易出错,给医疗工作带来安全隐患。2006年本发明人设计了一种临床上用于“胸、腹腔抽液三通管”(专利号Z1200620040991.7),首次尝试靠三通管内部控制装置,来取代手动开关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由于是初次设计,所以专利号Z1200620040991.7的“胸、腹腔抽液三通管”在模具生产等方面还存在:原所设计的堵头构件结构不合理、密封性能欠佳,外形整体化困难等问题。为克服这些问题,需要重新修订外形结构和堵头形状,予以完善。
实用型新内容本实用型新的目的:旨在提出提供一种新类型的单向自动控制三通管,同时完善专利号Z1200620040991.7设计缺陷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三通管内部管道中设单向自动控制装置,通过注射器的推拉作为动力,来完成临床中液体或气体的吸入和排出功能。这种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包括T形的三通管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三通管主体水平内腔体和垂直内腔体内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主体水平管体的前端和三通管主体垂直支管的末端各设有一旋接式进入接头和排出接头,由此分别构成放置单向自动控制装置的三通管主体的水平内腔体和垂直内腔体;所述水平内腔体前端为进入孔,后端为动力孔,所述垂直内腔体下端为排出接口,由此构成具有单向自动控制功能的三通管。所述的三通管主体的水平内腔体为两个管径不一样的管腔连接体,其搁置单向自动控制控制装置的前腔体的直径大于后腔体直径,由此构成扩张段。所述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由头部为圆锥台、尾部为圆柱体、中部为十字挡板的堵头和套置在堵头尾部圆柱体外的弹簧构成。所述十字挡板上设有可供液体流动的缺口,所述的十字挡板为梅花形或星形。所述的进入接头的尾部中心孔为圆锥台状入口锥孔,并与水平内腔体设置的自动控制装置的可伸出堵头的圆锥台相匹配,由此构成硬密封结构。所述的垂直内腔体内设置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其上端部的堵头通过设置于水平管壁上的圆锥台状出口锥孔构成硬密封结构。所述的进入接口外侧设有螺旋状接口外丝,并与进入接头内侧的接头内丝啮合;所述的排出接口外侧设有螺旋状接口外丝,并与排出接头内侧的接头内丝啮合。接头内丝与接口外丝间还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接在进入接口上。本实用新型解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T字形三通管主体中,其中一个管腔口设计与医用注射器相连接的结构,称为动力孔。另两个管腔内各设有一特别扩张段,扩张段内是主要由弹簧和堵头构成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其管口分别由进入孔或排出孔的接头相连。临床使用此三通管时,首先取注射器连接动力孔。当手拉动注射器杆时,针筒内产生的负压打开了进入孔扩张段内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外界液体或气体从进入孔通过管腔进入注射器。停止拉动注射器杆,针筒内负压消失,进入孔扩张段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回复到原关闭状态。当手推动注射器杆时,针筒内产生的正压打开了排出孔扩张段内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注射器内的液体或气体从排出孔排出。三通管起到到单向自动控制的目的。进一步,三通管主体架虽为T字形,因有两个管腔中设计了单向自控装置,,所以这两个管腔的既长又粗。另一个仅作为连接注射器提供动力的管腔,相对细、短。进一步,管腔通道中的扩张段是为容纳单向自动控制装置设计的空间,在通有排出孔的扩张段上,设计出口锥孔。而通有进入孔的扩张段上,没有锥孔,其入口锥孔设计在进入接头上。进一步,广义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实际上有:管腔的扩张段、锥孔、堵头、弹簧、接头五部分构成。其中锥孔、堵头、弹簧的排列顺序,确定了控制的方向。由于锥孔本身设计在扩张段或接头上,不是独立“件”。所以堵头和弹簧的安装顺序尤为重要,两者是狭义上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进一步,新设计的堵头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前部为圆锥台,与对应的锥孔相吻合,起到“瓶塞”作用。中部为十字挡板结构(或梅花形、星形)起到协助封闭锥孔同时档住弹簧,其外缘靠近管腔内壁稳定整个堵头,且十字之间的空隙是液体或气体出入通道。后部圆柱体(3.3)较长伸进弹簧(4)中央,起固定的作用。进一步,弹簧轻压堵头,维持管道封闭状态。当有外力使管腔内压力减小到一定数值或增大到一定数值是时,引起管腔内的弹簧伸缩,协助堵头开启或关闭。进一步,接头有进入接头和排出接头两种。共同点在于:接头有内丝牙和接口外丝牙相连接,保证堵头和弹簧在扩张段中;接头中间有凸起并通往外界的孔,分别称为进入孔和排出孔;孔外周有锁帽。不同点在于:进入接头必须设有入口锥孔。而排出接头可设锥孔也可不设锥孔,因为出口锥孔已经设在扩张段上了,进入接头共用可以带来生产和装配上的方便。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发明三通管的三个外接孔,在连接上考虑了与临床医用管道、注射器、注射针头等的配合连接,并且三个外接孔周围附带有“锁帽”固定。本实用新型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和医用注射器、注射针头、医用导管连接,完成临床上同时抽取和排出气体、液体的功能;具有操作简便、单向自动控制能力强、安全性能高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堵头立体图;图4是图3的剖面图;图5是图3的俯视图;[0027]图6是三通管主体的立体图;图7是三通管主体立体图的剖面图;图8是进入接头的立体图;图9是进入接头的剖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发明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三通管主体1.1-动力孔1.2-进入接口 1.3-排出接口 1.4-接口外丝1.5-三通管内通道1.5.1-扩张段1.6-出口锥孔2-单向自动控制装置3-堵头3.1-圆锥台3.2-十字档板3.3-圆柱体4-弹簧5-进入接头5.1-进入孔5.2-锁帽5.3-入口锥孔5.4-接头内丝6-排出接头6.1-排出孔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例来对这种单向自动控制三通管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求更为清楚明白地阐述其结构和使用方式。这种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包括T形的三通管主体1,以及分别设置在三通管主体I水平内腔体和垂直内腔体内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主体I水平管体的前端和三通管主体I垂直支管的末端各设有一旋接式进入接头5和排出接头6,由此分别构成放置单向自动控制装置2的三通管主体I的水平内腔体和垂直内腔体;所述水平内腔体前端为进入孔5.1,后端为动力孔1.1,所述垂直内腔体下端为排出接口 1.3,由此构成具有单问自动控制功能的三通管。所述的三通管主体I的水平内腔体为两个管径不一样的管腔连接体,其搁置单向自动控制控制装置2的前腔体的直径大于后腔体直径,由此构成扩张段1.5.1。所述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直2由头部为圆维台3.1、尾部为圆柱体3.3、中部为十子挡板3.2的堵头3和套置在堵头3尾部圆柱体3.3外的弹簧4构成。所述十字挡板3.2上设有可供液体流动的缺口,所述的十字挡板3.2为梅花形或星形。所述的进入接头5的尾部中心孔为圆锥台状入口锥孔5.3,并与水平内腔体设置的自动控制装置2的可伸出堵头3的圆锥台3.1相匹配,由此构成硬密封结构。所述的垂直内腔体内设置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2,其上端部的堵头3通过设置于水平管壁上的圆锥台状出口锥孔1.6构成硬密封结构。所述的进入接口 5外侧设有螺旋状接口外丝1.4,并与进入接头5内侧的接头内丝5.4啮合;所述的排出接口 1.3外侧设有螺旋状接口外丝1.4,并与排出接头6内侧的接头内丝5.4啮合。接头内丝5.4与接口外丝1.4间还设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套接在进入接口
1.2 上。各部件装配连接情况:取三通管主体I,在其进入接口 1.2先放进弹簧4再放入堵头3,使堵头3后部伸进弹簧4中央,这样当进入接头5与进入接口 1.2丝丝相扣夹住密封圈7时,圆锥台3.1与入口锥孔5.3相吻合。不同是在排出接口 1.3要先放堵头3后放弹簧4,当排出接头6与排出接口 1.3丝丝相扣夹住密封圈7时,圆锥台3.1与出口锥孔1.6相吻合。[0043]堵头3,它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前部为圆锥台3.1。中部为十字挡板3.2结构协助封闭锥孔同时档住弹簧4,十字之间的空隙便于液体或气体出入。后部圆柱体3.3较长伸进弹簧4中央,起固定的作用。三通管主体I为T字形的三个管腔,因有两个管腔中设计了扩张段1.5.1,所以这两个管腔的既长又粗。另一个仅作为连接注射器提供动力的管腔,相对细、短。三通内通道中的扩张段1.5.1是为容纳堵头3和弹簧4的空间,在通有排出孔6.1的扩张段1.5.1上,设计出口锥孔1.6。而通有进入孔5.1的扩张段1.5.1上,没有锥孔。三个管腔的出口分别为:动力孔1.1、进入接口 1.2、排出接口 1.3。接口处都有接口外丝1.4。接头有进入接头5和排出接头6两种。共同点在于:接头有接头内丝5.4和接口外丝1.4相连接,靠密封圈7密封,保证堵头3和弹簧4在扩张段1.5.1中;接头中间有凸起并通往外界的孔,分别称为进入孔5.1和排出孔6.1 ;孔外周有锁帽5.2。不同点在于:进入接头5必须设有入口锥孔5.3。而排出接头6可设锥孔也可不设锥孔,因为出口锥孔1.6已经设在扩张段1.5.1上了,所以进入接头5可以作为排出接头6用,这样可以带来生产和装配上的方便。接头的两个外接孔,在连接上考虑了与临床医用管道、注射器、注射针头等的配合连接,并且两个外接孔周围附带有“锁帽5.2”固定。临床使用此三通管时,首先取注射器连接动力孔1.1,取针头或针头导管连接进入孔5.1,取收集袋的导管连接排出孔6.1。当手拉动注射器杆时,注射器内产生的负压使进入孔扩张段1.5.1的堵头3和弹簧4后退,外界液体或气体从进入孔5.1通过入口锥孔
5.3和管腔进入注射器。停止拉动注射器杆,注射器内负压消失,其弹簧4使堵头3重新回到入口锥孔5.3内,三通管处于原始关闭状态。当手推动注射器杆时,注射器内产生的正压顶开了排出孔扩张段1.5.1内的堵头3和弹簧4,注射器内的液体或气体从排出孔6.1排出。三通管靠注射器的动力操作,起到了单向自动控制的目的。
权利要求1.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包括T形的三通管主体(I),以及分别设置在三通管主体(I)水平内腔体和垂直内腔体内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主体(I)水平管体的前端和三通管主体(I)垂直支管的末端各设有一旋接式进入接头(5)和排出接头(6),由此分别构成放置单向自动控制装置(2)的三通管主体(I)的水平内腔体和垂直内腔体;所述水平内腔体前端为进入孔(5.1),后端为动力孔(1.1),所述垂直内腔体下端为排出接口(1.3),由此构成具有单向自动控制功能的三通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管主体(I)的水平内腔体为两个管径不一样的管腔连接体,其搁置单向自动控制控制装置(2)的前腔体的直径大于后腔体直径,由此构成扩张段(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2)由头部为圆锥台(3.1)、尾部为圆柱体(3.3)、中部为十字挡板(3.2)的堵头(3)和套置在堵头(3)尾部圆柱体(3.3)外的弹簧(4)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挡板(3.2)上设有可供液体流动的缺口,所述的十字挡板(3.2)为梅花形或星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入接头(5)的尾部中心孔为圆锥台状入口锥孔(5.3),并与水平内腔体设置的自动控制装置(2)的可伸出堵头(3)的圆锥台(3.1)相匹配,由此构成硬密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内腔体内设置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2),其上端部的堵头(3)通过设置于水平管壁上的圆锥台状出口锥孔(1.6)构成硬密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入接口(5)外侧设有螺旋状接口外丝(1.4),并与进入接头(5)内侧的接头内丝(5.4)啮合;所述的排出接口(1.3)外侧设有螺旋状接口外丝(1.4),并与排出接头(6)内侧的接头内丝(5.4)啮入口 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所述的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接头内丝(5.4)与接口外丝(1.4)间还设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套接在进入接口(1.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单向自动控制医用三通管,包括T形的三通管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三通管主体水平内腔体和垂直内腔体内的单向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主体水平管体的前端和三通管主体垂直支管的末端各设有一旋接式进入接头和排出接头,由此分别构成放置单向自动控制装置的三通管主体的水平内腔体和垂直内腔体;所述水平内腔体前端为进入孔,后端为动力孔,所述垂直内腔体下端为排出接口,由此构成具有单向自动控制功能的三通管。
文档编号A61M39/00GK203001686SQ20122030192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6日
发明者孙波 申请人: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