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以及穿着物品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90901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以及穿着物品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穿着物品,其具有从穿着者的前腹部经由胯部延伸到后背部的主体部及覆盖穿着者的腰部侧面的侧幅。作为此种穿着物品,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I的吸收性服装。专利文献I的吸收性服装包括:排泄物包裹部分(主体部),从穿着者的前腹部经由胯部延伸到后背部;侧幅,设于所述排泄物包裹部分的左右两侧。专利文献I的吸收性服装以如下方式制造。首先制造展开体,该展开体具有相当于所述排泄物包裹部分的吸收性组合体与从该吸收性组合体的前后两端部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的四个侧幅。接下来,将打褶棒推压于所述吸收性组合体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位置从而对该展开体进行对折。但是,专利文献I的制造方法中,为了将吸收性组合体对折,仅对吸收性组合体的相当于折线的部分给予由打褶棒带来的强的按压力。因此,有可能损坏吸收性组合体。而且,专利文献I的制造方法中,以打褶棒的按压位置为基准将内包有吸收体及弹性件等的厚度不均匀的吸收性组合体进行对折。因此,还存在吸收性组合体的折叠处的位置不稳定,对折精度差的问题。因此,作为用于既抑制对象物的破损又精度良好地进行对折的装置,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2的折叠装置。图26 图28是使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折叠装置的折叠作业的概略图。

如图26所示,专利文献2的折叠装置包括:吸附部102,将对象物101的一区域吸附保持;吸附部103,将对象物101的另一区域吸附保持。各吸附部102、103能够在吸附部102和吸附部103打开的图26所示的状态、与吸附部102和吸附部103闭合的图27所示的状态之间相对移位。因此,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折叠装置中,通过将保持对象物101中的被对折的一区域的吸附部102与保持另一区域的吸着部103闭合,从而能够将对象物101对折。并且,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折叠装置在将对象物101对折后,如图28所示那样,再次将各吸附部102、103打开,由其中一者的吸附部102将被对折的对象物101吸附保持,并交给位于下游侧的搬送装置。但是,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折叠装置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在对折工序后,对象物101的折叠位置会发生偏移。具体而言,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折叠装置如图28所示,能够将吸附部102带来的吸附力直接施加于被对折的对象物101的一区域。与此相对,被对折的对象物101的另一区域则隔着所述一区域而位于吸附部102的相反侧,因此吸附部102的吸附力无法充分传递至该另一区域。因此,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折叠装置中,难以切实地保持对折工序后的对象物101的折叠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公平8-17792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7-205943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抑制主体部的破损又能精度良好地使主体部对折且能够保持对折工序后的主体部的折叠位置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以及穿着物品。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造穿着物品,该穿着物品具有从穿着者的前腹部经由胯部延伸到后背部的主体部和覆盖穿着者的腰部侧面的侧幅,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展开体准备工序,准备展开体,该展开体具有所述主体部及从该主体部的前后至少一个端部向左右两侧延伸的至少两个侧幅片;吸附部准备工序,准备具有第一吸附面的第一吸附部和具有第二吸附面的第二吸附部,所述第一吸附面能够吸附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前侧表面,所述第二吸附面能够吸附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后侧表面;吸附部设置工序,以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面朝相同侧排列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一吸附部及第二吸附部;吸附工序,在所述吸附部设置工序后,使所述第一吸附面吸附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前侧表面,并且使所述第二吸附面吸附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后侧表面;对折工序,在所述吸附工序后,以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面相向的方式闭合所述第一吸附部与所述第二吸附部而将所述主体部对折;暂接合工序,从外侧将基于所述对折工序而重合的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加热或加压或者加热及加压,以将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穿着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具有主体部和从该主体部的前后至少一个端部向左右两侧延伸的至少两个侧幅片的展开体制造穿着物品,该穿着物品能够以所述主体部从穿着者的前腹部经由胯部延伸到后背部并且所述侧幅片覆盖穿着者的腰部侧面的状态被穿着,该制造装置包括:第一吸附部,具有能够吸附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前侧表面的第一吸附面;第二吸附部,具有能够吸附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后侧表面的第二吸附面;支撑部件,支撑所述第一吸附部及所述第二吸附部,使得该第一吸附部及该第二吸附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面朝相同侧排列的开放位置、与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相向的闭合位置之间相对移位;暂接合部,设于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的至少一者,在所述闭合位置从外侧对在所述两吸附面之间重合的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进行加热或加压或者加热及加压,以将所述重合部分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利用具有主体部和从该主体部的前后至少一个端部向左右两侧延伸的至少两个侧幅片的展开体而形成,其中,所述主体部被对折,该穿着物品包括使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的暂接合部位。根据本发明,既能抑制主体部的破损又能精度良好地使主体部对折,且能够保持对折工序后的主体部的折叠位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次性尿布的正视图。图2是将图1的一次性尿布的侧封部展开表示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II1-1II线剖视图。图4是图2的IV-1V线剖视图。图5是图2的V-V线剖视图。图6是表示图1的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7是表示图1的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表示图6的后续工序。图8是表示用于进行图6及图7的工序S8 SlO的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图9是将图8的折叠装置放大表示的图。图10是将处于图9的旋转位置PU P2的折叠部放大表示的概略图。图11是将图9及图10的各吸附部放大表示俯视图。图12是图11的XI1-XII线剖视图。图13是图11的XII1-XIII线剖视图。图14是表示在两吸附部间夹压展开体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图11的各吸附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16是表示图11的突出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第一搬送装置及第二搬送装置搬送展开体的搬送状态的概略图。图18是表示通过侧封部对侧幅片进行侧封的状态的概略图。图19是表示图1的一次性尿布的变形例的与图3相当的图。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次性尿布的整体结构的展开图。图21是表示图20的一次性尿布的穿着时的状态的正视图。图22是表示图20的一次性尿布的梱包时的状态的正视图。图23是表示图20的一次性尿布的制造工序的与图7相当的图。图24是表示图23的一次性尿布的制造工序的变形例的工序图。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26是使用专利文献2所涉及的折叠装置的折叠作业的概略图。图27是使用专利文献2所涉及的折叠装置的折叠作业的概略图。图28是使用专利文献2所涉及的折叠装置的折叠作业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例,并不具有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性质。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次性尿布的正视图。图2是将图1的一次性尿布的侧封部展开表不的俯视图。参照图1及图2,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穿着物品的一例的一次性尿布IA是所谓的内裤型尿布。具体而言,一次性尿布IA具备:主体部2,从穿着者的前腹部经由胯部延伸到后背部;以及四个侧幅片3、3、4、4,覆盖穿着者的腰部侧面。并且,一次性尿布IA通过在将所述主体部2对折的状态下,在侧封部5处将各侧幅片3、3相互接合,并且在侧封部6处将各侧幅片4、4相互接合,从而制成内裤型。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次性尿布IA具备:一对暂接合部位7、7,将侧幅片3、3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以及一对暂接合部位8、8,将侧幅片4、4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通过这些暂接合部位7、8,保持各侧幅片3、3的位置关系及各侧幅片4、4的位置关系。因此,能够保持主体部2的对折形态。而且,各暂接合部位7、8将各侧幅片3、3及各侧幅片4、4能够剥离地接合。因此,通过剥离各暂接合部位7、8,从而能够穿着一次性尿布1A。以下,参照图1至图5来说明一次性尿布IA的具体结构。图3是图2的II1-1II线剖视图,图4是图2的IV-1V线剖视图,图5是图2的V-V线首I]视图。主体部2可吸收穿着者的排泄物(例如尿),在适当部位具有伸缩性。具体而言,主体部2具备:吸收体11,可吸收穿着者的排泄物;腿部用弹性件12、12,设在相当于穿着者的胯部的位置;一对腰部用弹性件14、14,设在相当于穿着者的前腹部及后背部的位置;内侧片体9及外侧片体10,包夹这些吸收体11、腿部用弹性件12、12及腰部用弹性件14、14。内侧片体9是在穿着时朝向穿着者的体表侧并且具有透液性的大致长方形的片体。具体而言,作为内侧片体9,可使用具有透液性的无纺布片体或网片体。外侧片体10是在 穿着时朝向穿着者的外侧并且具有不透液性的片体。具体而言,作为外侧片体10,可使用聚乙烯薄膜或具有疏水性及透气性的无纺布。而且,外侧片体10是设为与所述内侧片体9同等大小的大致长方形的片体。吸收体11吸收透过所述内侧片体9的液体。具体而言,吸收体11是将粉碎的纸浆或在纸浆中混合有高吸水性聚合物的材料层叠而成型。而且,吸收体11具备具有比所述各片体9、10短的长边尺寸及比各片体9、10窄的宽度尺寸的大致长方形或沙漏型的形状。该吸收体11以在各片体9、10的长边方向的两缘部及各片体9、10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两缘部分别保留非设置部分的方式设置在两片体9、10间。并且,吸收体11如图3所示,在被夹在内侧片体9与外侧片体10之间的状态下接合于该两片体9、10。各腿部用弹性件12、12为了抑制排泄物从主体部2与穿着者的体表之间的间隙泄漏,在穿着时将主体部2上提到穿着者的胯部以使该主体部2紧贴胯部。具体而言,各腿部用弹性件12、12的至少一部分分别设在所述吸收体11的宽度方向的两外侧的位置且侧幅片3、3之间及侧幅片4、4之间的位置。而且,各腿部用弹性件12、12以沿主体部2的长边方向伸展的状态,增设于该主体部2。本实施方式中,各腿部用弹性件12、12如图4所示,在被夹在内侧片体9与外侧片体10之间的状态下,接合于该两片体9、10。作为这些腿部用弹性件12、12,可使用包含聚氨酯、天然橡胶或热塑性树脂的片体或线。各腰部用弹性件14、14为了抑制一次性尿布IA滑落,在穿着时将主体部2紧固于穿着者的前腹部或后背部。具体而言,各腰部用弹性件14、14分别设在所述吸收体11的长边方向的两外侧的位置,且以沿主体部2的宽度方向伸展的状态增设于该主体部2。本实施方式中,各腰部用弹性件14、14如图5所示,在被夹在内侧片体9与外侧片体10之间的状态下接合于该两片体9、10。作为这些腰部用弹性件14、14,可使用包含聚氨酯、天然橡胶或热塑性树脂的片体或线。
侧幅片3、3分别从主体部2的长边方向(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向左右单侧(图1及图2的右侧)延伸,沿左右方向具有伸缩性。在各侧幅片3、3之间,形成有腿口用的间隙部3a,该间隙部3a是通过利用侧封部5将各侧幅片3、3的右缘部彼此接合而用作腿口。而且,在各侧幅片3、3上,形成有将该两侧幅片3、3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的一对暂接合部位7、7。详细情况后述,但各暂接合部位7、7通过从外侧对各侧幅片3、3的重合部分进行加热、或加压、或者加热及加压而形成。本实施方式中,各侧幅片3、3如图3所示,在所述吸收体11的右侧位置被夹在内侧片体9与外侧片体10之间的状态下,分别接合于该两片体9、10。作为侧幅片3、3,可使用包含聚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聚异戊二烯的嵌段共聚物、聚丁二烯的嵌段共聚物、乙烯的共聚物、天然橡胶及氨基甲酸酯中的单一材料或至少两者混合而成的材料的伸缩性薄膜、伸缩性无纺布、伸缩性薄膜与伸缩性无纺布的层叠体、或者橡胶线与伸缩性无纺布的层叠体。侧幅片4、4分别从主体部2的长边方向(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向左右单侧(图1及图2的左侧)延伸,沿左右方向具有伸缩性。在各侧幅片4、4之间,形成有腿口用的间隙部4a,该间隙部4a是通过利用侧封部6将各侧幅片4、4的左缘部彼此接合而用作腿口。而且,在各侧幅片4、4上,形成有将该两侧幅片4、4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的一对暂接合部位8、8。详细情况后述,但暂接合部位8、8通过从外侧对各侧幅片4、4的重合部分进行加热、或加压、或者加热及加压而形成。本实施方式中,各侧幅片4、4如图3所示,在所述吸收体11的左侧位置被夹在内侧片体9与外侧片体10之间的状态下,分别接合于该两片体9、
10。作为侧幅片4、4,可使用包含聚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聚异戊二烯的嵌段共聚物、聚丁二烯的嵌段共聚物、乙烯的共聚物、天然橡胶及氨基甲酸酯中的单一材料或至少两者混合而成的材料的伸缩性薄膜、伸缩性无纺布、伸缩性薄膜与伸缩性无纺布的层叠体、或者橡胶线与伸缩性无纺布的层叠体。以下,参照图6及图7来说明所述一次性尿布IA的制造方法。图6是表示图1的一次 性尿布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7是表示图1的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表不图6的后续工序。一次性尿布IA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的工序SI SlO。<工序 Sl>工序SI中,沿长边方向连续搬送用于构成所述外侧片体10的外侧片体带IOA0< 工序 S2>工序S2中,在连续搬送的外侧片体带IOA上接合腰部用弹性件14。具体而言,工序S2中,空开与吸收体11的长边尺寸对应的间隔,在外侧片体带IOA上各设置两个腰部用弹性件14。此时,各腰部用弹性件14分别以沿外侧片体带IOA的宽度方向伸展的状态,增设于该外侧片体带10A。而且,工序S2中增设的两个腰部用弹性件14沿外侧片体带IOA的长边方向隔开而设置。< 工序 S3>工序S3中,在连续搬送的外侧片体带IOA上接合吸收体11。具体而言,吸收体11以使其长边方向沿着外侧片体带IOA的长边方向的姿势,设置在所述各腰部用弹性件14之间。< 工序 S4>
工序S4中,在连续搬送的外侧片体带IOA上接合一对腿部用弹性件12、12。具体而言,工序S4中,在外侧片体带IOA上的吸收体11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位置且吸收体11的宽度方向的两外侧位置,分别各设置一个腿部用弹性件12。各腿部用弹性件12分别以沿外侧片体带IOA的长边方向伸展的状态,增设于该外侧片体带10A。< 工序 S5>工序S5中,在连续搬送的外侧片体带IOA上,分别接合用于构成侧幅片3的侧幅带3A及用于构成侧幅片4的侧幅带4A。具体而言,侧幅带3A、4A以使各自的长边方向沿着外侧片体带IOA的长边方向的姿势被连续供应,并分别接合于成为所述腿部用弹性件12的外侧的外侧片体带IOA的缘部上。即,侧幅带3A、4A在从外侧片体带IOA分别突出的状态下,接合于该外侧片体带10A。< 工序 S6>工序S6中,在连续搬送的外侧片体带IOA上接合用于构成内侧片体9的内侧片体带9A。具体而言,内侧片体带9A以使其长边方向沿着外侧片体带IOA的长边方向的姿势被连续供应,并在使宽度方向的位置与外侧片体带IOA吻合的状态下接合于该外侧片体带IOA0通过该工序S6,各弹性件12、14及吸收体11整体被夹在两片体带9A、IOA之间,并且侧幅带3A、4A的缘部被夹在两片体带9A、10A之间。< 工序 S7>工序S7中,通过分别 切断两侧幅带3A、4A,从而形成间隙部3A、4A。具体而言,遍及包括吸收体11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位置在内的各侧幅带3A、4A的长边方向的指定范围切断侧幅带3A、4A。< 工序 S8>工序S8中,通过切断两片体带9A、10A及两侧幅带3A、4A,从而形成一次性尿布的展开体1Z。具体而言,在相邻的腰部用弹性件14、14之间的位置切断两片体带9A、IOA及两侧幅带3A、4A。通过该工序S8,形成两侧幅带3A、4A被分割成侧幅片3、3、4、4的展开体1Z。< 工序 S9>参照图7,在工序S9中,对于所述展开体IZ,在长边方向的中央位置将主体部2对折,并且保持该主体部2的对折形态。具体而言,使用后述的制造装置将主体部2对折,并且对通过该对折而重合的侧幅片3、3及侧幅片4、4分别形成暂接合部位7、8。< 工序 S10>工序SlO中,对侧幅片3、3的缘部形成侧封部5,并且对侧幅片4、4的缘部形成侧封部6,从而完成一次性尿布1A。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装置,通过所述工序SI 工序S8制造展开体IZ (展开体准备工序),并且对该展开体IZ进行所述工序S9、S10,从而能够制造一次性尿布1A。并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中,为了进行所述各工序S9、S10,准备以下说明的制造装置20(尤其是折叠装置22及搬送密封装置23)(吸附部准备工序)。以下,对用于进行所述工序S8 SlO的制造装置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用于进行图6及图7的工序S8 SlO的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
参照图8,制造装置20具备用于执行所述工序S8的切断装置21、用于执行所述工序9的折叠装置22、及用于执行所述步骤SlO的搬送密封装置23。切断装置21切断内侧片体带9A、外侧片体带IOA及侧幅带3A、4A而形成展开体IZ0具体而言,切断装置21具备旋转切割器24及与该旋转切割器24相向地设置的真空辊25。旋转切割器24具有可通过在与真空辊25之间包夹两侧幅带3A、4A及两片体带9A、IOA而切断该两侧幅带3A、4A的切断刀。真空辊25具有能够吸附并保持两侧幅带3A、4A及两片体带9A、10A的辊壁。由所述旋转切割器24切断后的展开体IZ在被吸附保持于真空辊25的辊壁的状态下,通过该真空辊25旋转而被交给至折叠装置22。图9是将图8的折叠装置放大表示的图。折叠装置22具备凸轮轴26、在该凸轮轴26周围绕旋转轴27a旋转驱动的鼓(支撑部件)27、及被支撑在该鼓周围的10个折叠部28。凸轮轴26具有以鼓27的旋转轴27a为中心的圆柱面26b与比该圆柱 面26b向旋转轴27a侧倾斜的凸轮面26a连续的外侧面。鼓27从外侧遍布整周覆盖所述凸轮轴26,并且以突出到外侧的状态支撑各折叠部28。折叠部28对于从所述切断装置21交给来的展开体1Z,将主体部2对折,并且对各侧幅片3、
3、4、4形成暂接合部位7、8(参照图1)。具体而言,折叠部28在绕旋转轴27a的旋转位置Pl处,从所述切断装置21承接展开体1Z,与鼓27从该旋转位置Pl绕图9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相应地,展开体IZ的主体部2被逐渐折叠,在旋转位置P2处,主体部2被对折。此外,折叠部28在鼓27从旋转位置P2绕图9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旋转位置P3处,将对折的展开体IZ交给到搬送密封装置23。以下,参照图9及图10来说明折叠部28的具体结构。图10是将处于图9的旋转位置P1、P2的折叠部28放大表示的概略图。折叠部28具备:底座29,固定于所述鼓27的外侧面;一对支撑板30a、30b,竖立设置于该底座29上;一对滑动轴31a、31b,贯穿底座29及所述鼓27 ;滑块32,固定于被设置在鼓27内的各滑动轴3la、3Ib的内侧端;安装部件33,固定于被设置在鼓27外侧的各滑动轴31a、31b的外侧端;第一吸附部34a及第二吸附部34b,相对于该安装部件33,可绕与所述旋转轴27a平行的轴转动地安装;以及一对连杆35,分别连结这些吸附部34a、34b与所述支撑板30a、30b。另外,图10中,省略了旋转位置Pl处的吸附部34b及旋转位置P2处的吸附部34a。所述滑动轴31a、31b分别由图外的压靠部件被压靠向鼓27的旋转轴27a侧。因此,固定于各滑动轴31a、31b内侧端的滑块32被始终按压向凸轮轴26的外侧面。因此,与鼓27转动相应地,滑块32沿着凸轮轴26的外侧面滑动,从而各滑动轴31a、31b沿鼓27的半径方向发生移位。而且,连杆35具有:第一端,相对于吸附部34a、34b,可绕与旋转轴27a平行的轴转动地安装;以及第二端,相对于各支撑板30a、30b,可绕与旋转轴27a平行的轴转动地安装。因此,当所述滑动轴31a、31b向远离鼓27的半径方向的中心的一侧移位时,各吸附部34a、34b经由连杆35而相对于安装部件33及各支撑板30a、30b转动。由此,如旋转位置Pl所示般,以各吸附部34a、34b的表面朝向相同侧排列的方式,各吸附部34a、34b打开(吸附部设置工序)。而且,当各滑动轴31a、31b向靠近鼓27的半径方向的中心的一侧移位时,各吸附部34a、34b经由连杆35而相对于安装部件33及各支撑板30a、30b转动。由此,如旋转位置P2所示般,以各吸附部34a、34b的表面相向的方式,各吸附部34a、34b闭合(对折工序)。图11是将图9及图10的各吸附部放大表示的俯视图。参照图11,第一吸附部34a吸附保持展开体IZ的前侧表面(折线前侧的表面)。具体而言,第一吸附部34a具有:吸附部主体36a,具有与展开体IZ的主体部2的前侧部及各侧幅片3、4的形状对应的T字型的平面形状;以及吸入孔37a,形成在该吸附部主体36a的表面(第一吸附面)。并且,第一吸附部34a通过图外的抽吸源从吸入孔37a抽吸空气,从而在吸附部主体36a的表面吸附保持展开体IZ的前侧部。同样地,第二吸附部34b吸附保持展开体IZ的后侧表面(折线后侧的表面)。具体而言,吸附部34b具有:吸附部主体36b,具有与展开体IZ的主体部2的后侧部分及各侧幅片3、4的形状对应的T字型的平面形状;以及吸入孔37b,形成在该吸附部主体36b的表面(第二吸附面)。并且,第二吸附部34b通过图外的抽吸源从吸入孔37b抽吸空气,从而在吸附部主体36b的表面吸附保持展开体IZ的后侧表面。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附部34a具有突出部38a,该突出部38a从吸附部主体36a的表面(第一吸附面)突出,并且能够在与第二吸附部34b之间夹压展开体IZ的重合部分。图12是图11的XI1-XII线剖视图。参照图12,突出部38a包含在其外周面形成有公螺纹部的圆柱状的螺丝部件。该突出部38a螺合于形成在吸附部主体36a上的螺孔。因此,通过改变突出部38a相对于吸附部主体36a的紧固程度,能够调整突出部38a从吸附部主体36a突出的突出量。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附部34b具有凹部38b,该凹部38b从吸附部主体36b的表面凹陷,并且能够在夹着所述展开体IZ的重合部分的状态下嵌合所述突出部38a。图13是图11的XII1-XIII线剖视图。而且,图14是表示在两吸附部34a、34b间夹压有展开体IZ的状态的剖视图。参照图13及图14,凹部38b设为在插入有所述突出部38a的状态下,与该突出部38a之间形成指定间隙的大小。具体而言,各吸附部34a、34b闭合的状态下的突出部38a的远端面与凹部38b的底面之间的间隔Dl及突出部38a的外侧面与凹部38b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隔D2分别小于展开体IZ的重合部分的厚度尺寸。因此,展开体IZ的重合部分(各侧幅片3、4)被夹压在突出部38a的外侧面与凹部38b的内侧面之间,从而能够剥离地接合(在侧幅片3、4上形成暂接合部位7、8:暂接合工序)。另外,各吸附部34a、34b闭合的状态下的第一吸附部34a的表面与第二吸附部34b的表面之间的间隔D3大于所述间隔D1、D2,具体而言,与展开体IZ的重合部分的厚度尺寸等同或比其稍大。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吸附部34a上设置突出部38a,并且在第二吸附部34b上设有凹部38b,但也可在第一吸附部34a上设置凹部38b,并且在第二吸附部34b上设置突出部38a。而且,也可以突出部38a与凹部38b能够相互嵌合的方式,将突出部38a及凹部38b设在第一吸附部34a及第二吸附部34b的各自上。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突出部38a嵌合于凹部38b内,从而在展开体IZ的重合部分形成暂接合部位7、8。此处,形成暂接合部位7、8的结构并不限定于突出部38a及凹部38b。图15是表示图11的各吸附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15所示的变形例中,不仅在第一吸附部34a上,在第二吸附部 34b上也设有突出部38b2。并且,通过各吸附部34a、34b闭合,突出部38a的远端面与突出部38b2的远端面空开间隔D4而相向。该间隔D4小于展开体IZ的重合部分的厚度。因此,被夹压在各突出部38a与突出部38b2之间的展开体IZ的重合部分能够剥离地接合。另外,图15的变形例中,在突出部38a、38b2彼此之间夹压展开体1Z,但也可在吸附部34a、34b中的一者上设置突出部,并且省略另一个突出部,而在突出部与另一吸附部的表面之间夹压展开体IZ的重合部分。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夹压展开体IZ的重合部分而形成暂接合部位7、8。也可取代之,或者除此以外,对展开体IZ的重合部分进行加热而形成暂接合部位7、8。具体而言,可将用于对突出部38a及凹部38b的内侧面中的至少一者进行加热的加热器设在吸附部34a、34b中的至少一者上。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突出部38a、38b2,例示了圆柱形状者。此处,也可采用如图16所示的三棱柱的形状的突出部。图16所示的突出部以在闭合两吸附部34a、34b的状态下,其顶点部分朝向相对侧的吸附部的方式而设置。通过使用该突出部,与将上述圆柱状的远端面按压向展开体IZ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减小相对于展开体IZ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更有力地夹压展开体IZ的重合部分。这样,所述折叠装置22中,如图9的旋转位置P2所示,闭合各吸附部34a、34b,从而能够在将展开体IZ的主体部2对折的同时,对该展开体IZ的侧幅片3、4形成暂接合部位7、8。因此,即使在各吸附部34a、34b遍及旋转位置P2至旋转位置P3而开放的状态下,也能通过暂接合部位7、8保持展开体IZ的对折的形态。并且,在旋转位置P3处对折的展开体IZ被交给至搬送密封装置23。参照图8,搬送密封装置23具备:第一搬送装置39,用于从折叠装置22承接展开体IZ ;第二搬送装置40,与该第一搬送装置39的一部分相向地设置;侧封部41,在由两搬送装置39、40所搬送的展开体IZ的各侧幅片3、4形成侧封部5、6 ;以及第三搬送装置42,用于从第二搬送装置40承接 一次性尿布1A。第一搬送装置39具有沿所述折叠装置22的各折叠部28的切线方向延伸的部分与从此处呈U形迂回的部分而设置成回路状。第二搬送装置40相向于该第一搬送装置39的所述呈U形迂回的部分而设置。因此,被交给到第一搬送装置39的展开体IZ在被夹持在该第一搬送装置39与第二搬送装置40之间的状态下被搬送到下游侧。以下,对于第一搬送装置39及第二搬送装置40的具体结构,参照图17进行说明。图17是表示第一搬送装置39及第二搬送装置40搬送展开体IZ的搬送状态的概略图。第一搬送装置39具有从下方支撑主体部2的对折部分的部分与从下方支撑各侧幅片3、4的重合部分的部分,且沿着指定的路径循环。第二搬送装置40具有以在与所述第一搬送装置39之间夹持侧幅片3、4的方式从上方按压侧幅片3、4的部分,且沿着指定的路径循环。这些第一搬送装置39及第二搬送装置40在各侧幅片3、4左右的两缘部开放侧封用的区域El的状态下,上下夹持该各侧幅片3、4。这样,对折的展开体IZ在由两搬送装置39、40夹持各侧幅片3、4的重合部分的状态下受到搬送。因此,展开体IZ在保持对折形态的状态下被搬送到侧封部41。图18是表示通过侧封部41对侧幅片3、4进行侧封的状态的概略图。参照图8及图18,侧封部41具备熔接各侧幅片3、4的密封机构43及与该密封机构43相向地设置的相向辊44。作为密封机构43,例如可使用用于超声波熔接各侧幅片3、4的扬声器。密封机构43与相向辊44在所述侧封用的区域El中夹持各侧幅片3、4。由此,在各侧幅片3、4的左右缘部形成侧封部5、6 (正式接合工序)。并且,形成有侧封部5、6的一次性尿布IA被交给到第三搬送装置42。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所述实施方式,既能抑制主体部2的破损又能精度良好地将主体部2对折,且能够保持对折工序后的主体部2的折叠位置。具体而言,所述实施方式中,在由第一吸附部34a及第二吸附部34b吸附成为折线两侧的主体部2的前侧表面及后侧表面的状态下,闭合该两吸附部34a、34b,从而能够将主体部2对折。因此,根据所述制造方法,不同于如以往那样仅将打褶棒按入相当于折线的部分来对折的情况,能够分别保持对折的两个区域来将主体部2对折。由此,既能抑制主体部2的损伤,又能精度良好地将主体部2对折。此外,根据所述制造方法,将对折的展开体IZ的重合部分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因此,能够通过该暂接合部位7、8保持对折工序后的主体部2的折叠形态。并且,由于该暂接合部位7、8可剥離,因此在穿着时能够剥离该暂接合部位7、8以穿着穿着物品。所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突出部38a、38b2与相对侧的吸附部之间夹压展开体IZ的重合部分,从而能够形成暂接合部位7、8。因此,能够在展开体IZ的对折完成的同时形成暂接合部位。由此,能够更·切实地保持对折工序后的主体部2的折叠形态。另外,所述实施方式中,在通过闭合形成有突出部38a、38b2的各吸附部34a、34b来将主体部2对折的同时,形成各暂接合部位7、8。此处,用于形成暂接合部位7、8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各吸附部34a、34b。例如,也可独立于吸附部34a、34b来设置用于形成暂接合部位7、8的结构,并在吸附部34a、34b的对折工序的紧后立即形成暂接合部位7、8。根据所述实施方式,可调整突出部38a、38b2的突出量,因此能够调整对展开体IZ给予的按压力。所述实施方式中,吸附部34b具有能够夹着展开体IZ的重合部分而嵌合突出部38a的凹部38b。因此,不仅能在突出部38a的远端面与凹部38b的底面之间,也能在突出部38a的外侧面与凹部38b的内侧面之间夹压展开体IZ的重合部分。因此,能够更切实地形成暂接合部位7、8。所述实施方式中,在比主体部2靠近侧封部5、6的侧幅片3、4上形成暂接合部位
7、8。因此,在执行侧封工序时,能够以成为设定用于侧封的位置关系,即,在常规位置对折主体部2时重合的位置关系的方式,更切实地保持各侧幅片3、4。根据所述实施方式,在从各吸附部34a、34b搬送到侧封部41的期间,能在将展开体IZ保持为对折形态的同时进行搬送。因此,即使在搬送时受到振动等,也能切实地保持展开体的对折形态。另外,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如图3所示在内侧片体9与外侧片体10之间分别夹持有侧幅片3、4的一次性尿布IA进行了说明,但也可如图19所示,采用在内侧片体9上接合各侧幅片3、4的结构。此时,只要倒转图6所示的工序S5及工序S6的顺序即可。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次性尿布IB的整体结构的展开图。图21是表示图20的一次性尿布IB的穿着时的状态的正视图。图22是表示图20的一次性尿布IB的梱包时的状态的正视图。以下,对与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次性尿布IA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参照图20 图22,与所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次性尿布IB未将各侧幅片3、3彼此及各侧幅片4、4彼此接合。而且,与所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次性尿布IB具有分别设在图20上侧的侧幅片3与图20上侧的侧幅片4上的装拆件45、46。装拆件45从侧幅片3向图20的右方向突出。而且,装拆件46从侧幅片4向图20的左方向突出。各装拆件45、46为分别具有能够在主体部2的外侧面(外侧片体10)装拆的装拆面(图20中朝向跟前侧的面)的片体。具体而言,作为装拆件45、46,例如可使用胶带或机械紧固件(面紧固件)。当利用机械紧固件作为装拆件45、46时,必须成对地使用钩部与环部。此处,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无纺布片体作为主体部2的外侧片体10,因此能够采用钩部作为装拆件45、46,并利用无纺布片体作为环部。但是,也可在外侧片体10上另行设置环部。当穿着一次性尿布IB时,如图21所示,在从穿着者的前腹部经由胯部直到后背部的范围内设置主体部2的状态下,将设有所述装拆件45、46的侧幅片3、4以覆盖穿着者的腰部侧面的方式朝前后方向延伸,并将装拆件45、46扣接于主体部2的外侧面。由此,能够在由各侧幅片3、3、4、4覆盖穿着者的腰部侧面的状态下穿着一次性尿布1B。当所述一次性尿布IB作为完成品而由包装材料予以梱包时,处于图20的展开状态的一次性尿布IB被折叠成图22的形态。具体而言,以装拆件45、46的装拆面朝向主体部2的内侧片体9的方式,将侧幅片3、4分别折叠向主体部2侧,并且以这些侧幅片3、4成为内侧的方式将主体部2对折。并且,该梱包形态的一次性尿布IB具有主体部2的重合部分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的四处暂接合部位47。因此,通过这些暂接合部位47来保持主体部2的对折形态,因此能够切实地保持一次性尿布IB的对折的梱包形态。

以下,参照图23说明一次性尿布IB的制造方法。图23是表示图20的一次性尿布IB的制造工序的与图7相当的图。直到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工序S8(参照图6)为止,一次性尿布IB的制造工序相同。该工序S8后,进行以下的工序S81及工序S82。< 工序 S81>工序S81中,在侧幅片3及侧幅片4上分别接合装拆件45、46。< 工序 S82>工序S82中,以装拆件45、46的装拆面(图20中朝向跟前侧的面)朝向主体部2的内侧片体9侧的方式,将各侧幅片3、3、4、4折叠向主体部2侦U。并且,在进行该工序S82后,使用所述折叠装置22将主体部2对折,并且将主体部2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以形成暂接合部位47。此处,暂接合部位47位于远离吸收体11、装拆件45、46及各弹性件12、14的位置。另外,图22中,对在主体部2的重合部分形成暂接合部位47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对各侧幅片3、3、4、4的重合部分(四个重合的部分)形成暂接合部位47。而且,图20 图23中,对在主体部2的长边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侧幅片3、3、4、4的一次性尿布IB进行了说明,但也可省略设有装拆件45、46的侧幅片3、4以外的侧幅片
3、4。即,也可制成通过左右一片侧幅片3、4覆盖穿着者的腰部侧面的一次性尿布。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所述实施方式,能够制造一次性尿布1B,该一次性尿布IB能够在从穿着者的前腹部经由胯部直到后背部的范围内设置有主体部2的状态下,将从该主体部2左右延伸的侧幅片3、3、4、4以覆盖穿着者的腰部侧面的方式向前后方向延伸,并将装拆件45、46扣接于主体部2的外侧面,从而进行穿着。另外,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工序S82中,将各侧幅片3、3、4、4折叠向主体部2侧。此处,也可如图24所示,将各装拆件45、46折叠向主体部2侧。图24是表示图23的一次性尿布的制造工序的变形例的工序图。该变形例所涉及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的工序S81中接合装拆件45、46后,取代上述工序S82而进行以下的工序S821。< 工序 S821>工序S821中,以装拆件45、46的装拆面(图24中朝向跟前侧的面)朝向主体部2的内侧片体9侧的方式,将各装拆件45、46折叠向主体部2侦U。并且,在进行该工序S821后,在使用所述折叠装置22的工序S9中,将主体部2对折,并且将各侧幅片3、3、4、4的重合部分能够剥离地接合,以形成暂接合部位57。此处,暂接合部位47形成在远离装拆件45、46的位置。另外,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工序S82或工序S821中,将各侧幅片3、3、4、4或装拆件45,46折叠向主体部2侧。此处,也可折叠各侧幅片3、3、4、4与装拆件45、46重叠的部分。此时,也能够使装拆件45、46的装拆面朝向主体部2的内侧片体9侦U。而且,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通过切断接合于外侧片体带IOA上的侧幅带3A、4A而形成侧幅片3、4,但也可如图25所示,将切断成指定尺寸的侧幅片3、4接合于外侧片体带10A。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2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取代所述工序S5而进行以下的工序S51。< 工序 S51>工序S51中,将所述侧幅带3A、4A切开成侧幅片3、4,并且将切开的侧幅片3、4接合于外侧片体带IOA上。此处,侧幅片3、3、4、4在与吸收体11的长边方向的两端对应的位置上,空开相当于所述腿口用间隙部3A、4A的间隔而设置。另一方面,位于所述间隙部3A、4A之间的各侧幅片3、3、4、4彼此的间隔是在随后的工序S8中能通过切断刀的间隔。根据图25所示的制造方法,不同于上述实施方式,可省略用于形成腿口用间隙部3A、4A的工序S7(参照图6)。另外,图25所示的工序S51中,将侧幅带3A、4A切开成个别的侧幅片3、3、4、4,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工序S51中,也可将具备两个侧幅片3的长度的带与具备两个侧幅片4的长度的带予以接合。此处,各带空开相当于腿口用间隙部3A、4A的间隔而设置,在随后的工序S8中被切断成两个侧幅片3、3及两个侧幅片4、4。这样,能够将在工序S51中接合的部件数减半,因此能够提高工序S51的作业效率。另外,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具有吸收体11的一次性尿布1A、1B进行了说明,但对于省略了吸收体11的穿着物品也能形成所述暂接合部7、8、47。此时,能够从所述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中省略接合吸收体11的工序S3。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主要包括具有以下结构的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造穿着物品,该穿着物品具有从穿着者的前腹部经由胯部延伸到后背部的主体部和覆盖穿着者的腰部侧面的侧幅,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展开体准备工序,准备展开体,该展开体具有所述主体部及从该主体部的前后至少一个端部向左右两侧延伸的至少两个侧幅片;吸附部准备工序,准备具有第一吸附面的第一吸附部和具有第二吸附面的第二吸附部,所述第一吸附面能够吸附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前侧表面,所述第二吸附面能够吸附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后侧表面;吸附部设置工序,以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面朝相同侧排列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一吸附部及第二吸附部;吸附工序,在所述吸附部设置工序后,使所述第一吸附面吸附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前侧表面,并且使所述第二吸附面吸附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后侧表面;对折工序,在所述吸附工序后,以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面相向的方式闭合所述第一吸附部与所述第二吸附部而将所述主体部对折;暂接合工序,从外侧将基于所述对折工序而重合的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加热或加压或者加热及加压,以将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穿着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具有主体部和从该主体部的前后至少一个端部向左右两侧延伸的至少两个侧幅片的展开体制造穿着物品,该穿着物品能够以所述主体部从穿着者的前腹部经由胯部延伸到后背部并且所述侧幅片覆盖穿着者的腰部侧面的状态被穿着,该制造装置包括:第一吸附部,具有能够吸附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前侧表面的第一吸附面;第二吸附部,具有能够吸附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后侧表面的第二吸附面;支撑部件,支撑所述第一吸附部及所述第二吸附部,使得该第一吸附部及该第二吸附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面朝相同侧排列的开放位置、与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相向的闭合位置之间相对移位;暂接合部,设于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的至少一者,在所述闭合位置从外侧对在所述两吸附面之间重合的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进行加热或加压或者加热及加压,以将所述重合部分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根据这些发明,既能抑制主体部的破损又能精度良好地将主体部对折,且能够保持对折工序后的主体部的折叠位置。 具体而言,本发明中,在由第一吸附部及第二吸附部吸附成为折线两侧的主体部的前侧表面及后侧表面的状态下,闭合该两吸附部,从而能够将主体部对折。因此,根据本发明,不同于如以往那样将打褶棒仅按入到相当于折线的部分处来进行对折的情形,能够分别保持对折的两个区域(主体部的前侧表面及后侧表面)来将主体部对折,从而既能抑制主体部的损伤,又能精度良好地将主体部对折。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制造方法中,将对折的展开体的重合部分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因此,能够通过该暂接合部位保持对折工序后的主体部的折叠形态。并且,由于该暂接合部位可剥離,因此在穿着时能够剥离该暂接合部位以便穿着穿着物品。而且,本发明所涉及的制造方法通过对展开体进行加热或加压或者加热及加压来将展开体的重合部分彼此暂接合,与使用粘合剂来接合展开体的情形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具体而言,在使用粘合剂的情况下,不仅需要作为消耗品的粘合剂,而且需要用于涂敷粘合剂的设备。因此,穿着物品的产品单价将增加,与此相对,采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穿着物品的产品单价。而且,在使用粘合剂的情况下,有可能因涂敷的粘合剂附着于制造设备等而降低生产效率。与此相对,采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制造方法,能够避免此类生产效率的下降。此外,在使用粘合剂的情况下,会因涂敷有粘合剂的区域而损害主体部或侧幅的透气性,并且视穿着者的体质,有可能因接触粘合剂而产生皮肤问题。与此相对,采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此类问题。另外,“侧幅”是指两端连结于主体部而覆盖穿着者的腰部侧面的穿着时的状态,“侧幅片”是用于构成侧幅的部件,是指至少一端处于离开主体部的状态的部件。在所述制造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暂接合工序中,通过在所述对折工序的执行期间中使设于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的至少一者上的暂接合部接触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以将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根据该方法,能够通过设在两吸附部的至少一者上的暂接合部,在对折工序的执行期间中形成暂接合部位,因此与在对折工序后进行暂接合工序的情形相比,能够缩短作业时间。在所述制造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暂接合部包括从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的至少一者突出的突出部,所述暂接合工序中,在所述突出部与对方侧的吸附部之间夹压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而且,在所述制造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暂接合部包括突出部,该突出部从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的至少一者突出并且能够在该突出部与对方侧的吸附部之间夹压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

根据该制造方法及该制造装置,通过在突出部与对方侧的吸附部之间夹压展开体的重合部分,从而形成暂接合部位。因此,能够在完成展开体的对折的同时形成暂接合部位,从而能够更切实地保持对折工序后的主体部的折叠形态。在所述制造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突出部能够调整从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的至少一者突出的突出量。根据该制造装置,通过调整突出部的突出量,能够调整施加于展开体的按压力,从而调整暂接合部位的接合程度。在所述制造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暂接合部还包括凹部,该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中所述突出部的对方侧的吸附面上,所述暂接合工序中,通过夹着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并使所述突出部嵌合至凹部内来夹压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而且,在所述制造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暂接合部还包括凹部,该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中所述突出部的对方侧的吸附面上并且能够夹着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并使所述突出部嵌合。根据该制造方法及该制造装置,不仅在突出部的远端面与凹部的底面之间,在突出部的外侧面与凹部的内侧面之间也能夹压展开体的重合部分。因此,能够更切实地形成暂接合部位。在所述制造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展开体准备工序中,准备具有四个侧幅片的所述展开体,所述四个侧幅片从所述主体部的前后两端部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所述吸附部准备工序中,准备作为所述第一吸附面的吸附面,该吸附面能够吸附从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前端部向左右两侧延伸的两个侧幅片,并且准备作为所述第二吸附面的吸附面,该吸附面能够吸附从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后端部向左右两侧延伸的两个侧幅片,该制造方法还包括以下工序:正式接合工序,在所述暂接合工序后,将基于所述对折工序而重合的所述各侧幅片的左右的缘部彼此接合。而且,在所述制造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展开体具有从所述主体部的前后两端部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的四个侧幅片,所述第一吸附面能够吸附从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前端部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幅,所述第二吸附面能够吸附从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后端部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幅,该制造装置还包括:正式接合部,将被所述各吸附部对折的所述展开体中重合的所述各侧幅片的左右的缘部彼此接合。根据该制造方法及该制造装置,能够利用具有从主体部的前后两端部分别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四个侧幅片的展开体制造内裤型的穿着物品,该内裤型的穿着物品是在对折主体部时将重合的一对侧幅片的左右缘部彼此接合的穿着物品。在所述制造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暂接合工序中,将基于所述对折工序而重合的所述各侧幅片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而且,在所述制造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暂接合部将在所述两吸附部之间重合的所述各侧幅片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根据该制造方法及该制造装置,将比主体部更靠近正式接合部位的各侧幅片彼此暂接合。因此,在执行正式接合工序时,能够使各侧幅片更切实地保持在用于正式结合而设定的位置关系,亦即保持在以常规位置对折主体部时重合的位置关系。在所述制造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以下工序:开放工序,在所述暂接合工序后,打开所述各吸附部;搬送工序,在所述开放工序后,将对折的所述展开体从所述各吸附部搬送到进行所述正式接合工序的位置;所述搬送工序中,以沿对折的所述展开体的重叠方向夹持该展开体的方式来将所述展开体保持为对折的形态,并且搬送该展开体。而且,在所述制造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搬送部,能够从处于所述开放位置的所述各吸附部接受对折的所述展开体并且将所接受的展开体搬送到所述正式接合部,所述搬送部将所述展开体保持为对折的形态,并且搬送该展开体。根据该制造方法及该制造装置,能够在从各吸附部至进行正式接合工序的位置(正式接合部)搬送的期间,在将展开体保持为对折形态的情况下进行搬送。因此,即使在搬送时受到振动等,也能切实地保持展开体的对折形态。在所述制造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搬送工序中,夹持相互重叠的各侧幅片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搬送所述展开体。而且,在所述制造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搬送部包括:第一搬送装置,在从下方保持所述展开体的情况下搬送该展开体;第二搬送装置,在与该第一搬送装置之间夹持相互重叠的所述各侧幅片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搬送所述展开体。根据该制造方法及该制造装置,能够在夹持比主体部更靠近正式接合部位的各侧幅片彼此的情况下搬送展开体。因此,在执行正式接合工序时,能够使各侧幅片更切实地保持在用于正式结合而设定的位置关系。在所述制造方法中 ,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以下工序:安装工序,将具有能够在所述主体部的外侧面上装拆的装拆面的装拆件安装于所述侧幅片;折叠工序,在所述对折工序前,以所述装拆面朝向所述主体部的内侧面的方式,将所述各侧幅片和所述各装拆件的至少一者折叠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对折工序中,以所述折叠的各侧幅片为内侧的方式将所述主体部对折。根据该方法,能够制造以下的穿着物品:在从穿着者的前腹部经由胯部直到后背部的范围设置主体部的状态下,将从该主体部左右延伸的侧幅片以覆盖穿着者的腰部侧面的方式向前后方向延伸,并将装拆件的装拆面扣接于主体部的外侧面,从而能够被穿着。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由所述制造方法制造的穿着物品。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利用具有主体部和从该主体部的前后至少一个端部向左右两侧延伸的至少两个侧幅片的展开体而形成,其中,所述主体部被对折,该穿着物品包括使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的暂接合部位。本发明所涉及的穿着物品既能抑制主体部的破损又能精度良好地使主体部对折,且能经过能够保持对折工序后的主体部的折叠位置的制造工序来获得。具体而言,本发明所涉及的穿着物品能够经由下述制造工序来获得:在由一对吸附部吸附成为折线两侧的主体部的前侧表面及后侧表面的状态下,闭合该两吸附部,从而能够将主体部对折。因此,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穿着物品,能够采用不同于如以往那样仅将打褶棒按入相当于折线的部分来对折的情况的制造工序,该制造工序能够将对折的两个区域(主体部的前侧表面及后侧表面)分别保持来将主体部对折。由此,既能抑制主体部的损伤,又能精度良好地将主体部对折。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穿着物品中对折的展开体的重合部分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因此,能够保持对折工序后的主体部的折叠位置。并且,由于该暂接合部位可剥離,因此在穿着时能够剥离该暂接合部位以穿着穿着物品。在所述穿着物品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展开体具有从所述主体部的前后两端部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的四个侧幅片,所述穿着物品还包括正式接合部位,该正式接合部位将在所述主体部被对折的状态下重合的所述各侧幅片左右的缘部彼此接合,所述暂接合部位是使在所述主体部被对折的状态下重合的所述各侧幅片中所述正式接合部位以外的部分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的部位。该穿着物品中,在正式接合部位以外的部分形成有暂接合部位。因此,当将该穿着物品与其他穿着物品进行比较时,通过确认是否存在暂接合部位,能够容易地确认穿着物品是在各侧幅片已被准确定位的状态下完成正式接合的穿着物品还是该穿着物品以外的芽着物品。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既能抑制主体部的破损又能精度良好地将主体部对折,且能够保持对折工序后的主体部的折叠位置。标号的说明IZ展开体2主体部3、4侧幅片5、6侧封部7、8、47、57暂接合部位20制造装置22折叠装置 23搬送密封装置
29底座(支撑部件的一例)34a、34b 吸附部38a、38b2 突出部38b 凹部39第一搬送装置 40第二搬送装置41侧封部45、46 装拆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造穿着物品,该穿着物品具有从穿着者的前腹部经由胯部延伸到后背部的主体部和覆盖穿着者的腰部侧面的侧幅,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展开体准备工序,准备展开体,该展开体具有所述主体部及从该主体部的前后至少一个端部向左右两侧延伸的至少两个侧幅片; 吸附部准备工序,准备具有第一吸附面的第一吸附部和具有第二吸附面的第二吸附部,所述第一吸附面能够吸附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前侧表面,所述第二吸附面能够吸附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后侧表面; 吸附部设置工序,以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面朝相同侧排列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一吸附部及第二吸附部; 吸附工序,在所述吸附部设置工序后,使所述第一吸附面吸附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前侧表面,并且使所述第二吸附面吸附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后侧表面; 对折工序,在所述吸附工序后,以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面相向的方式闭合所述第一吸附部与所述第二吸附部而将所述主体部对折; 暂接合工序,从外侧将基于所述对折工序而重合的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加热或加压或者加热及加压,以将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暂接合工序中,通过在所述对折工序的执行期间中使设于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的至少一者上的暂接合部接触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以将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 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暂接合部包括从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的至少一者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暂接合工序中,在所述突出部与对方侧的吸附部之间夹压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暂接合部还包括凹部,该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中所述突出部的对方侧的吸附面上, 所述暂接合工序中,通过夹着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并使所述突出部嵌合至凹部内来夹压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展开体准备工序中,准备具有四个侧幅片的所述展开体,所述四个侧幅片从所述主体部的前后两端部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 所述吸附部准备工序中,准备作为所述第一吸附面的吸附面,该吸附面能够吸附从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前端部向左右两侧延伸的两个侧幅片,并且准备作为所述第二吸附面的吸附面,该吸附面能够吸附从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后端部向左右两侧延伸的两个侧幅片, 该制造方法还包括以下工序: 正式接合工序,在所述暂接合工序后,将基于所述对折工序而重合的所述各侧幅片的左右的缘部彼此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暂接合工序中,将基于所述对折工序而重合的所述各侧幅片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口 o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工序: 开放工序,在所述暂接合工序后,打开所述各吸附部; 搬送工序,在所述开 放工序后,将对折的所述展开体从所述各吸附部搬送到进行所述正式接合工序的位置; 所述搬送工序中,以沿对折的所述展开体的重叠方向夹持该展开体的方式来将所述展开体保持为对折的形态,并且搬送该展开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搬送工序中,夹持相互重叠的各侧幅片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搬送所述展开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工序: 安装工序,将具有能够在所述主体部的外侧面上装拆的装拆面的装拆件安装于所述侧巾畐片; 折叠工序,在所述对折工序前,以所述装拆面朝向所述主体部的内侧面的方式,将所述各侧幅片和所述各装拆件的至少一者折叠于所述主体部上, 所述对折工序中,以所述折叠的各侧幅片为内侧的方式将所述主体部对折。
10.一种穿着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具有主体部和从该主体部的前后至少一个端部向左右两侧延伸的至少两个侧幅片的展开体制造穿着物品,该穿着物品能够以所述主体部从穿着者的前腹部经由胯部延伸到后背部并且所述侧幅片覆盖穿着者的腰部侧面的状态被穿着,该制造装置包括: 第一吸附部,具有能够吸附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前侧表面的第一吸附面; 第二吸附部,具有能够吸附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后侧表面的第二吸附面; 支撑部件,支撑所述第一吸附部及所述第二吸附部,使得该第一吸附部及该第二吸附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面朝相同侧排列的开放位置、与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相向的闭合位置之间相对移位; 暂接合部,设于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的至少一者,在所述闭合位置从外侧对在所述两吸附面之间重合的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进行加热或加压或者加热及加压,以将所述重合部分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暂接合部包括突出部,该突出部从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的至少一者突出并且能够在该突出部与对方侧的吸附部之间夹压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能够调整从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的至少一者突出的突出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暂接合部还包括凹部,该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中所述突出部的对方侧的吸附面上并且能够夹着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并使所述突出部嵌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体具有从所述主体部的前后两端部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的四个侧幅片,所述第一吸附面能够吸附从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前端部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幅, 所述第二吸附面能够吸附从所述展开体中的主体部的后端部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幅, 该制造装置还包括: 正式接合部,将被所述各吸附部对折的所述展开体中重合的所述各侧幅片的左右的缘部彼此接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暂接合部将在所述两吸附部之间重合的所述各侧幅片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搬送部,能够从处于所述开放位置的所述各吸附部接受对折的所述展开体并且将所接受的展开体搬送到所述正式接合部, 所述搬送部将所述展开体保持为对折的形态,并且搬送该展开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穿着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搬送部包括:第一 搬送装置,在从下方保持所述展开体的情况下搬送该展开体;第二搬送装置,在与所述第一搬送装置之间夹持相互重叠的所述各侧幅片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搬送所述展开体。
18.一种穿着物品,其特征是由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穿着物品。
19.一种芽着物品,其特征在于: 利用具有主体部和从该主体部的前后至少一个端部向左右两侧延伸的至少两个侧幅片的展开体而形成,其中,所述主体部被对折,该穿着物品包括使所述展开体的重合部分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的暂接合部位。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展开体具有从所述主体部的前后两端部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的四个侧幅片,所述穿着物品还包括正式接合部位,该正式接合部位将在所述主体部被对折的状态下重合的所述各侧幅片左右的缘部彼此接合, 所述暂接合部位是使在所述主体部被对折的状态下重合的所述各侧幅片中所述正式接合部位以外的部分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的部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抑制主体部的破损又能精度良好地使主体部对折且能保持对折工序后的主体部的折叠位置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以及穿着物品。所述方法包括准备第一吸附部(34a)和第二吸附部(34b)的工序;以第一吸附部(34a)的表面与第二吸附部(34b)的表面朝相同侧排列的方式设置第一吸附部及第二吸附部的工序;使第一吸附部(34a)吸附展开体(1Z)的主体部(2)的前侧表面且使第二吸附部(34b)吸附展开体(1Z)的主体部(2)的后侧表面的工序;闭合第一吸附部(34a)与第二吸附部(34b)而将主体部(2)对折的工序;将基于对折工序而重合的展开体(1Z)的重合部分彼此能够剥离地接合的工序。
文档编号A61F13/49GK103096858SQ2011800434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9日
发明者岛田崇博 申请人:株式会社瑞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