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带细菌过滤器的单采血细胞分离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877037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使用带细菌过滤器的单采血细胞分离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用消耗器具,特别是一种以软袋为载体进行血液离心式分离、收集血液成份的带细菌过滤器单采血细胞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体献血仍是医用血液的主要来源。在献血时,往往只需要某种或某几种特定的血液成份,例如血浆、血小板、红细胞或白细胞等,而其他成份可回输给献血者,以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因此,在现代献血技术中,多采用血液成份采集分离的方法,即由献血者采集出的全血分离成不同的成份,把需要的成份取出,然后把剩下的成份血回输给献血者。已有一次性使用单采血细胞分离器大多数是开放式结构,使用时因需穿剌盐水袋和抗凝剂袋,所以是开放式的,受到污染的概率较大,收集的血小板只能在常温下保存M 小时。目前国内还没有与血液成份分离机配套使用,能进行高效自动分离、对献血员回输安全的单采血细胞分离器。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血细胞分离器的现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血液成份分离机配套使用,对献血员回输安全、对所采集的血液成份能进行高效自动分离、收集效率较高的一次性使用带细菌过滤器单采血细胞分离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使用带细菌过滤器单采血细胞分离器通过如下结构实现上述目的本一次性使用带细菌过滤器单采血细胞分离器,一次性使用带细菌过滤器单采血细胞分离器,包括回输血器、血液过滤器、转移袋、血浆转移袋、排气袋、滴斗穿刺器1-111、 全血泵管1-11、小泵管、压力传感器1-11、组装盒、空气滤壶、多腔管、采样袋、收集袋、分离袋和采血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细菌过滤器1-111,细菌过滤器I-III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穿刺器I-III下端,细菌过滤器I输出端分别连接血液过滤器上端和排气袋,细菌过滤器II输出端接压力监测器I,细菌过滤器III输出端接小泵管;血液过滤器上端分别连接排气袋和细菌过滤器I输出端,另二个接口分别与压力传感器II和回输血器相连;分离袋上共有四根软管,一根与空气滤壶相连,一根与全血泵管II连接后,经多腔管与收集袋连接,另两根经三通转换为一根进入多腔管后经压力传感器II与血液过滤器相连;收集袋上有两根软管,一根通过多腔管分别与转移袋和血浆转移袋相连,一根通过全血泵管II与分离袋相连;空气滤壶输入端经压力传感器I与全血泵管I相连,输出端经多腔管与分离袋相连;多腔管通过六角头将整个带细菌过滤器单采血细胞分离器固定在成份血分离机上,各组成部分与连接件和传输软管连接处均采用医用胶密封粘接,形成密封式自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件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如下分离器组装完成后,需用生理盐水和抗凝剂初始化,其目的就是摹拟采集的整个过程,并冲洗管路,排除空气使系统的压力达到平衡。始化后进行穿刺运行,在运行过程中,抗凝的全血在全血泵的作用下,被泵入到正在旋转的分离袋中,血液成份分离的第一步发生在分离袋;当全血进入分离袋后,较大密度的血液成份-主要是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分离袋的外侧压积,然后通过压积红细胞管路退出分离袋;而那些密度较小的成份, 如血浆、血小板和/或白细胞可被血浆泵通过富成份血浆管路运送到收集袋内;当富成份血浆进入收集袋的底部时,密度较大的成份如血小板和/或白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收集袋的外侧压积,所要收集的成份留在收集袋内,而密度较小的穷血浆通过穷血浆管路退出收集袋内,穷血浆和压积红细胞混合后返还给献血员,或被收集到转移袋内。分离袋/收集袋通过袋体的自身结构固定在血液成份分离机转筒上的控制夹上,通过多腔管的配合,利用高效流体动力学原理,在血液成份分离机转筒的驱动力下在分离袋内将抗凝的全血分离成压积红细胞、白细胞和富血小板血浆,再由收集袋实现分离产品的高效富集,从而实现血液成份分离的最佳效果。多腔管用六角头固定的上接头和下接头将其装配在血液成份分离机转筒上,以便于与分离袋配合,通过血液成份分离机的转筒和转筒拖架的两种不同旋转速度引发扭转和解扭转动作,从而配合血液成份分离机实现分离袋与管路的连通和驱动分离袋的高速旋转,以完成分离过程的优化,提高了收集效率。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具有上述结构新颖、功能完备的监控装置、分离袋和多腔管,使本一次性使用带细菌过滤器的单采血细胞分离器具有对所采集的血液成份能进行高效自动分离、收集效率较高的显著优点。同时,由于采用密封式自循环系统,因此,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交叉传染,保护献血员的健康。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一次性使用带细菌过滤器的单采血细胞分离器由回输血器1、Y型三通2、传输软管3、三通4、4’、血液过滤器5、锁合轧口 6、转移袋7、血浆转移袋8、排气袋9、滴斗穿刺器10、10,、10”、细菌过滤器11、11,11”、全血泵管12、12,、小泵管13、T型三通14、流量调节器15、压力传感器16、16’、组装盒17、空气滤壶18、六角头19、多腔管20、采样袋21、收集袋22、分离袋23和采血器M构成,其特征在于血液过滤器5和压力传感器16置于组装盒 17中,血液过滤器5上端连接一 T型三通14,T型三通14单孔端连接一排气袋9,另一端连接细菌过滤器11出口端,细菌过滤器11输入端连接滴斗穿刺器10 ;细菌过滤器11”输入端接滴斗穿刺器10”,输出端接压力监测器接16,细菌过滤器11’输入端接滴斗穿刺器10’, 输出端通过软管接小泵管13 ;分离袋23上共有四根软管,其中一根与空气滤壶18相连,另一根与全血泵管12’连接,经多腔管20与收集袋22连接,另两根经三通4’转换和多腔管 20后经压力传感器16’与血液过滤器5相连;收集袋22上有两根软管,一根通过多腔管20 与三通4相连,并分别与转移袋7和血浆转移袋8相连,一根与分离袋23通过全血泵管12’ 相连,血液过滤器5的另二个接口,分别与压力传感器16’和回输血器1相连,空气滤壶18 有两个接头,输入端软管经压力传感器16、全血泵管12相连,出端经多腔管20与分离袋23相连,多腔管20通过六角头19与各连接管相连,整个带细菌过滤器单采血细胞分离器通过六角头19将其固定在成份血分离机上。为了达到在穿刺盐水与抗凝剂时无污染的效果,上述的一次性使用带细菌过滤器单采血细胞分离器,其中的三个滴斗穿刺器的下端均对应连接了细菌过滤器,达到密封和使用上的安全、便利,上述的一次性使用带细菌过滤器单采血细胞分离器,其各组成部分与连接件和传输软管连接处均采用医用胶和软管密封连接,形成密封式自循环系统。以上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作的描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任何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作出各种改变,这些改变都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 一次性使用带细菌过滤器的单采血细胞分离器,包括回输血器、血液过滤器、转移袋、血浆转移袋、排气袋、滴斗穿刺器1-111、全血泵管1-11、小泵管、压力传感器1-11、组装盒、空气滤壶、多腔管、采样袋、收集袋、分离袋和采血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细菌过滤器 Ι-ΙΠ,其输入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穿刺器I-III的下端,细菌过滤器I输出端分别连接血液过滤器上端和排气袋,细菌过滤器II输出端接压力监测器I,细菌过滤器III输出端接小泵管;血液过滤器上端分别连接排气袋和细菌过滤器I输出端,另二个接口分别与压力传感器II和回输血器相连;分离袋上共有四根软管,一根与空气滤壶相连,一根与全血泵管 II连接后,经多腔管与收集袋连接,另两根经三通转换为一根进入多腔管后经压力传感器 II与血液过滤器相连;收集袋上有两根软管,一根通过多腔管分别与转移袋和血浆转移袋相连,一根通过全血泵管II与分离袋相连;空气滤壶输入端经压力传感器I与全血泵管I 相连,输出端经多腔管与分离袋相连;多腔管通过六角头将整个带细菌过滤器单采血细胞分离器固定在成份血分离机上,各组成部分与连接件和传输软管连接处均采用医用胶密封粘接,形成密封式自循环系统。
专利摘要本一次性使用带细菌过滤器的单采血细胞分离器是与血液成份分离机配套使用的一次性医用耗材,由连接软管、回输血器、血液过滤器、转移袋、血浆转移袋、排气袋、滴斗穿刺器、全血泵管、小泵管、压力传感器、组装盒、空气滤壶、多腔管、采样袋、收集袋、分离袋和采血器构成,各组成部件与连接件和传输软管结合处采用医用粘合剂密封连接,形成密封式自循环系统,对所采集的血液成份能进行高效自动分离、收集效率较高,并最大限度减少交叉传染,保护献血员的健康。
文档编号A61M1/38GK201987942SQ20112005398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日
发明者易兰, 李小燕, 李飞, 杨勇 申请人: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