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茶油烧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指用于治疗烧伤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エ业化生产日益增多,烧伤事故也随之增多,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相关安全措施尚未完善,エ业烧伤及生活烧伤患者仍然有很多。烧烫伤后创面外用药的合理选择与应用至关重要。茶油作为我国特有ー种木本类油脂,除了作为食用油之外,民间还将它用于蚊虫叮咬、儿童肛周红疹、烧烫伤等,疗效显著,在农村老百姓将制作茶油的副产品茶渣饼用于清塘杀死池塘内所有杂生的动物,达到清塘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茶油烧伤膏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茶油烧伤膏,其特征是所述烧伤膏的配方由下列中药组份按重量份配置,其中,茶籽20-40份,茶叶20-40份,大黄20-40份,当归20—40份,黄连20-40份,黄芩20-40份,黄柏20-40份,金银花10-20份,黄芪20-40份,白芷20-40份,地榆20-40份,牡丹皮20-40份,紫草15-30份,丹參20-40份,冰片5_10份,茶油1500-2500 份,蜂蜡 50-100 份,凡士林 50-100 份。一种茶油烧伤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下列エ艺步骤I)除冰片外,将上述中药干燥后研磨成粉,加入茶油中浸泡24-48小时;2)将加了中药的茶油加热煎炸,先高热煎炸1-2小时,后文火低热3-4小时,边加热边搅拌,至茶油变深黄色,没有气泡冒出,冷却至70-80°C,用100-200目过滤筛滤过药液,加入研磨成粉状的冰片,最后加入蜂蜡及凡士林,充分搅拌;3)冷却到50_60°C时灌入已消毒的软管中成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采用茶籽、茶叶、大黄、当归、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黄芪、白芷、地榆、牡丹皮、紫草、丹參、冰片15种中药,加入茶油、蜂蜡、凡士林制成的中草药烧伤膏,用于中、小面积烧烫伤及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效果明显。方中茶籽、茶叶、茶油、大黄作为主要中药成分,有清热解毒、凉血、疗疮治瘘、外治水火烧烫伤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这4种药物中含茶皂素、油酸、亚油酸、大黄素等成分有抗菌、抗炎、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等作用。其它中药成分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紫草、牡丹皮等也有清热解毒等功效,主治痈肿疮毒、水火烧烫伤,现代研究表明,这些药物成分有抗菌、抗炎、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等作用。当归、丹參、地榆等具有补血、活血、凉血、散瘀、止痛等功效;黄芪、白芷等具有消肿排脓、托疮生肌等功效;冰片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蜂蜡具有收涩、敛疮、生肌、止痛等功效;凡士林具有润肤保湿的功效,而制成的中药烧伤膏有抗菌、止痛、促进烧烫伤创面愈合的功效。经临床应用160例烧烫伤患者,疗效显著。各组分功效。
茶籽即油茶树的种子,可搾油供食用。茶籽含油30%以上,供食用,润发、调药。茶籽柏中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研究表明,油茶皂素还有抑菌和抗氧化作用。茶叶中医认为,茶叶上可清头目,中可消食滞,下可利小便,疗疮治瘘。现代研究表明茶叶有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过敏等功效。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カ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现代研究表明大黄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免疫调节等作用。当归性味归经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 扑损伤、痈疽疮疡。现代研究表明有抗炎、抗感染、镇痛等作用。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现代研究表明有抗病原微生物、解毒、抗炎等作用。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现代研究证明,黄芩主要含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甙、黄芩新素、3 -谷留醇等成分。它的抗菌谱较广,对多种细菌、皮肤真菌、钩端螺旋体等都有抑制作用。即使对青霉素等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芩仍然很敏感,有中药抗生素之称。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现代研究证明有抗病原微生物、抗溃疡等作用。金银花清热解毒,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现代研究证明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及解热作用,抗内毒素,对免疫功能的作用。黄芪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现代研究证明有抗溃疡、増加红细胞数、增强免疫等功能。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现代研究表明有抗微生物、解热、镇痛及抗炎作。地榆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现代研究表明有收敛、抗菌、抗炎、止血等作用。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现代研究表明有抑菌、抗炎、抗凝、增强免疫等功能。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清热凉血,用于麻疹,热病癍疹,湿疹,尿血,血淋,血痢,疮疡,丹毒,烧伤,热结便秘。现代研究表明有抑菌、抗炎等功能。蜂蜡收涩,敛疮,生肌,止痛,调理。外用于溃疡不敛,臁疮糜烂,创伤,烧、烫伤。现代研究表明有活性氨清除、抑菌及防腐作用。凡士林药用辅料,润滑剂,药膏基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茶油烧伤膏配方,所述烧伤膏的配方由下列中药组份按重量份配置,其中,茶籽20-40份,茶叶20-40份,大黄20-40份,当归20—40份,黄连20-40份,黄芩20-40份,黄柏20-40份,金银花10-20份,黄芪20-40份,白芷20-40份,地榆20-40份,牡丹皮20-40份,紫草15-30份,丹參20-40份,冰片5-10份,茶油1500-2500份,蜂蜡50-100份,凡士林50-100 份。
—种茶油烧伤膏的制备方法,取不锈钢桶三个,过滤筛ー个,温度计ー个,搅拌棒
一根等用烤箱去水消毒,软管用臭氧消毒机消毒备用。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下列エ艺步骤1、除冰片外,将上述中药干燥后研磨成粉,加入茶油中浸泡24-48小时;2、将加了中药的茶油加热煎炸,先高热煎炸1-2小时,后文火低热3-4小时,边加热边搅拌,至茶油变深黄色,没有气泡冒出,冷却至70-80°C,用100-200目过滤筛滤过药液,加入研磨成粉状的冰片,最后加入蜂蜡及凡士林,充分搅拌;3、冷却到50-60°C时灌入已消毒的软管中成膏。临床应用疗效观察结果经临床应用160例,浅二度、深二度、小面积三度烧伤,不需要植皮,可以愈合;表一、两组创面平均愈合天数比较(注P < 0. 05两组比较有差异)
组别例数浅二度~ 深二度三度
茶油烧伤膏 87 " 9±4. 5 18±532±7
紫花烧伤膏 7311 + 522 + 438 + 8表ニ、两组创面感染情况比较(注P < 0. 05两组比较有差异)
Ial[!SI阴性数合计I阳性率(%)~
茶油烧伤膏 256287 28.74
紫花烧伤膏.284573 38.36
合计53107160"
权利要求
1.一种茶油烧伤膏,其特征是采用茶籽、茶叶、大黄、当归、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黄芪、白芷、地榆、牡丹皮、紫草、丹參、冰片加入茶油、蜂蜡、凡士林制成中草药烧伤膏,所述烧伤膏的配方由下列中药组份按重量份配置,其中,茶籽20-40份,茶叶20-40份,大黄20-40份,当归20—40份,黄连20-40份,黄芩20-40份,黄柏20-40份,金银花10-20份,黄芪20-40份,白芷20-40份,地榆20-40份,牡丹皮20-40份,紫草15-30份,丹參20-40份,冰片5-10份,茶油1500-2500份,蜂蜡50-100份,凡士林50-100份。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茶油烧伤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下列エ艺步骤 1)除冰片外,将上述中药干燥后研磨成粉,加入茶油中浸泡24-48小时; 2)将加了中药的茶油加热煎炸,先高热煎炸1-2小时,后文火低热3-4小时,边加热边搅拌,至茶油变深黄色,没有气泡冒出,冷却至70-80°C,用100-200目过滤筛滤过药液,カロ入研磨成粉状的冰片,最后加入蜂蜡及凡士林,充分搅拌; 3)冷却到50— 60°C时灌入已消毒的软管中成膏。
全文摘要
一种茶油烧伤膏,其特征是采用茶籽、茶叶、大黄、当归、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黄芪、白芷、地榆、牡丹皮、紫草、丹参、冰片加入茶油、蜂蜡、凡士林制成中草药烧伤膏。一种茶油烧伤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下列工艺步骤除冰片外,将上述中药干燥后研磨成粉,加入茶油中浸泡24-48小时;将加了中药的茶油加热煎炸,冷却至70-80℃,用100-200目过滤筛滤过药液,加入研磨成粉状的冰片,最后加入蜂蜡及凡士林,冷却到50-60℃时灌入已消毒的软管中成膏。用于中、小面积烧烫伤及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效果明显。
文档编号A61K36/82GK102755446SQ20111011291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
发明者杨磊, 焦献功, 蒋章佳 申请人:杨磊, 焦献功, 蒋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