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小关节治疗的系统和方法
用于小关节治疗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治疗患椎关节突(小关节)关节相关的疼痛的患者的系统和方法。更具体来说,它涉及可植入系统和相应的插入方法和程序,其基于微创实现小关节解剖学结构的表面重修以将疼痛减到最小并重建或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小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在下一个十年内,有超过7千万人将加入老年人的行列。在老龄化的人口中,使骨骼能够在彼此上方平滑地移动的关节软骨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因疾病而磨损,并且与身体中许多组织一样,关节软骨具有有限的自愈能力。此时,帮助缓解严重的退变性关节痛或骨关节炎的选择包括关节置换或融合。例如,每年实施大约200,000个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和超过300,000个髋关节置换手术,而这些人造关节通常持续使用约10-15年。慢性下腰痛还会影响劳动力生产率和保健费用,而且每年在美国,目前有超过500,000个实施的外科手术, 以尽力减轻在更为保守的治疗(例如,卧床休息、疼痛和肌肉放松药疗、物理治疗或类固醇注射)失败之后仍持续的下腰痛。此疼痛的源头可能来自脊椎中包含的多个解剖学结构 (包括小关节)(如下所述)之间的功能障碍。为了理解脊椎生物力学,以及治疗中功能障碍的影响,首先考虑脊椎解剖学结构或许有所帮助。脊椎的椎骨按惯例细分成若干节段。从头部(近头侧)到尾骨部(近尾侧),这些节段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不管位置,每个椎骨形成两个椎弓根和两个椎骨板,它们组合以限定脊髓保护于其中的脊椎孔。从椎弓根侧向延伸的是两个横突。从椎骨中两个椎骨板接合处的中线延伸的是棘突。这三个突部作为韧带和肌肉的连接点。相邻椎骨被椎间盘分隔,并且相邻椎骨的表面形成两个椎骨附近以及其之间的两个小关节的部分(理解为,相对于由中间椎骨、直接相邻近头侧椎骨以及直接相邻近尾侧椎骨构成的脊椎段,中间椎骨形成四个小关节的部分;即,两个小关节与近头侧椎骨相接,且两个小关节与近尾侧椎骨相接)。依据上文的背景技术,图IA和图IB示出由上关节小面22和下关节小面M组成的小关节20。上关节小面22由椎间盘下方的椎骨平面形成(即,上关节面从椎骨板和椎弓根的接合部向上凸起),而下关节小面M由椎间盘上方的椎骨平面形成(即,下关节面向下凸起)。在上关节小面22上的是上关节面26,以及在下关节小面M上的是下关节面观。 小关节朝向矢状面倾斜定向,并且其本身的关节间隙从前向后弯曲。更朝后定位的下关节面观是凸形的,而更朝内定位的上关节面26是凹形的。小关节20是滑液关节;实际由两个相对的骨面26、28限定,它们之间有软骨30和围绕着关节20的囊32。更具体来说,滑液34被囊32包含在关节20内,另外囊32是充分包围并封闭关节20并且保持关节面沈、 28润滑的软组织和韧带的水密囊。组成滑液小关节20的骨关节小面22、24的端部正常情况下被关节透明软骨30包覆,这使骨面沈、观能够彼此相对滑移,从而提供使椎骨体彼此相对移动的灵活性。如上文所指出的,每对椎骨之间有两个小关节,从每个椎骨的上部和底部,每侧一个(位于椎骨中心线的后部和侧部)。这些关节与盘间隙组合以在每个椎骨平面上构成三
5关节复合体,并且每个关节延伸并包覆相邻椎骨小关节,从而彼此联接并因此将椎骨联接在一起。两个椎骨体、居间的脊椎盘和附着的韧带、肌肉和小关节的组合(与近尾侧方向上的下一个后续椎骨的上关节突进行关节接合的下关节突)称为“脊椎运动段”。每个运动段有助于脊椎的整体灵活性,以及有助于脊椎为躯干和头部的移动提供支撑的整体能力,并且具体来说,小关节限制扭转(扭曲)运动。当一个或多个椎骨体的关节面退变或变得损坏以致椎骨不再彼此关节接合或正确地彼此对齐时,因此产生移动性丧失和疼痛或不适。脊椎运动段中的小关节的功能作用因此涉及到对本文公开的小关节系统和方法的运作和功能优点的理解,这实现了动态稳定和移动性保护而不会在任何平面中约束运动。如上文所指出的,小关节位于脊椎的后柱上。此论述的上下文“前侧”是指在脊柱之前,以及“后侧”是指在脊柱之后;“近头侧”指朝向患者的头部(有时称为“上部”); 以及“近尾侧”(有时称为“下部”)是指更接近患者的足部的方向或位置。因为本公开内容设想通过源自经皮后方法的优选方法介入多种椎骨部件和关节,所以此通路方法上下文中限定了 “近端”和“远端”。因此,“近端”更接近于通路的开始处,并因此更接近于临床医师,而“远端”更远离通路的开始处并因此更远离临床医师。当引述介入或递送工具时,“远端”将是用来插入介入通路的一端,而“近端”是指相反一端,常常是更接近于递送工具的手柄的一端。当引述植入体时,“远端”常常将是插入到关节中的前导端,而“近端”是指尾端, 常常位于与布置工具的衔接处。小关节可能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退变、创伤或疾病而产生关节炎(例如, 包括炎症、代谢性或滑液病变的病状)。此外,骨折、韧带撕裂和椎间盘问题(例如,脱水或突出症)可全都导致异常移动和对位,从而对小关节的表面施加额外的应力。对此额外压力的生理反应是骨赘(osteophite)的生长,即骨刺。随着骨刺在小关节的边缘形成,关节增大(一种称为增生的病症),并且最终关节表面变成关节炎。当关节软骨退变或磨损时,下方骨骼暴露并与骨骼摩擦。关节因此变得发炎、肿胀且疼痛。小关节关节炎是颈痛和背痛的重要源头,并且归因于约15-30%的持久性下腰痛病症。在对小关节痛实施保守型治疗(例如荧光导引下施用的关节内类固醇/局部麻醉注射剂)失败时,患有慢性疼痛的一些患者可能最终需要对小关节关节炎进行手术治疗,包括例如小关节神经根切断术、小关节切除术以便移除小关节来减轻对出行神经根的压力; 整个关节置换或小关节的关节固定术(即,引起融合的固定,其中关节的两个关节接合表面保持固定或坚固地生长在一起,并形成单个坚实骨骼块)等。虽然这些手术程序可以缓解背痛,但是许多关节置换和所有融合均不会恢复归因于健康解剖学形态的正常生理功能和运动。相反,它们常常显著地改变脊椎的生物力学,这又转而可导致或恶化其它脊椎平面处或与脊椎运动关联的其它关节中共存的脊椎不稳定性和退变。椎间盘整合、小关节负荷和脊椎退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确切地来说,椎间盘高度随着椎间盘退变的逐渐丧失常常还会因小关节退变或脱位以及韧带失去弹性和它们的负载能力而改变小关节的机械能力。更确切地来说,随着与退变性椎间盘疾病一起频繁发生的椎间盘间隙变窄,小关节中存在增加的负荷,尤其是在小关节和关节囊增大以及伴随的退变的情况下。因为小关节的关节囊主要以弯曲和旋转状态承接负荷,并且小关节是旋转或扭转力的主要阻滞(例如,正常情况下,小关节控制约30%的轴向旋转),所以小关节退变显著地改变了脊椎移动性。
6
需要提供使疼痛减缓同时恢复并保持生理小关节的生物力学功能的微创治疗对于整个脊椎移动性是最重要的,并且迄今为止,治疗仍未充分地解决所有这些问题,正如下文所提到的。一种治疗,小关节神经根切断术,涉及切断进入小关节的少量神经的技术。该手术的目的在于停止痛觉冲动沿着这些神经的传送。使用诊断注射剂来识别该(这些)神经。 然后,外科医生插入大空心针穿过下腰中的组织。经该针插入射频探针,并使用荧光镜来将探针导引向神经。将探针缓慢地加热,直到神经被切断为止。使用脉冲射频的另一种技术实际上不是灼烧神经,而是被认为刺激神经。再一种技术涉及通过探针尖冷冻进行去神经支配,并且又一种手术涉及小心控制的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来治疗肌肉痉挛(一种在关节发炎转而又导致与脊椎平行的附近肌肉进入痉挛状态时可能发生的保护性反射)。虽然这些手术可能使疼痛减缓,但是它们未解决正在进行的关节退变(例如,关节接合表面的磨损), 这导致运动学和生物力学的功能障碍,进而可能导致其它平面处的转换综合症(即,退变和疼痛向其它关节发展)。虽然某些临床医师已经提倡对受损小关节进行整个关节假体置换,但是实践中, 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植入此类假体,这些原因包括小关节之间的小关节几何形状的多样性, 以及小关节与脊柱中其它部件之间的高水平相互作用。而且,关节置换是高度创伤性且耗时的手术,这需要关节表面的预先准备以及骨骼的移除,并且因此存在相关的风险,包括失血和致病、麻醉时间延长以及康复时间延长。小关节的相关治疗需要提供其中以帽包覆的下小关节段、相配的上小关节段或二者(即,全部或基本上全部小关节)的人造关节。Fitz的美国专利No. RE 36,758中描述一种此类装置和相关的植入方法。虽然小关节段的加帽可能可行,但是有若干可能的缺点。认为临床关注点是由骨膜与股骨头韧带(二者均对股骨头起营养释放作用)的破坏造成,从而导致该帽的骨支撑结构的缺血性坏死。小关节加帽的另一个可能缺点是,为了与小关节的解剖学形态的广泛多样性相适应,不仅个体之间,而且脊柱内的平面之间,均需要非常宽范围的帽尺寸和形状。更甚者,帽(如美国专利No. RE. 36,758中描述的那些)的植入无法基于微创来进行,并且在植入部位需要极大量的准备步骤(例如,骨移除和/或重新整形)。 至少在骨关节炎的股骨头上使用帽时,关节骨端的加帽有时经历由机械松弛而导致的临床失败。小关节的另一种治疗是使用关节突螺钉将上关节突附接到下关节突。虽然固定治疗可以缓解与退化的小关节相关的症状,但是它也牺牲了运动段的一些移动能力,并因此牺牲了脊柱以自然方式移动的一些能力。中央和侧向脊椎狭窄(关节变窄)、退变性脊椎滑脱以及退变性脊椎侧凸可能全部由前脊柱结构与后脊柱结构之间的异常机械关系所致并且引发让人衰弱的疼痛。最近,已开发一种可经皮植入的小关节稳定装置,并在美国专利申请 No. I2/238,I96 (于 2OO8 年 9 月 25 日提交,标题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et Joint Stabilization")中进行描述,该专利申请的教义通过引用并入本文。该小关节稳定装置往往需要当组合时形成外螺纹装置的上装置体和下装置体。当插入关节间隙时,上装置体与下装置体分别与小关节解剖学结构的对应下骨面和上骨面建立接合关系,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可彼此相对滑动以有助于实现接近正常小关节运动能力。虽然可行,但是仍存在改进的方面,包括固位,长期发挥作用以及插入技术。鉴于上文,存在对附加治疗的需要,该附加治疗可应用于小关节以便在缓解问题中稳定和增大小关节而不会最初就依靠以假体置换小关节和/或固定小关节的更激进治疗以及不会固有地丧失该运动段的自然移动。概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涉及用于治疗患者的小关节的系统。该小关节解剖学结构包括相对的上关节面和下关节面。对此,该系统包括上重修表面装置和下重修表面装置。该上重修表面装置具有上重修表面体,将上重修表面体配置成选择性地转变成与小关节的上关节面的形状一致的形状。相似地,该下重修表面装置包括下重修表面体,将下重修表面体经配置成选择性地转变成与小关节的下关节面的形状一致的形状。就此而言,每个重修表面体表现足够的挠性以在与典型成人小关节相关的压力的存在下,从相对平坦状态转变到插入状态,其中在插入状态中,该重修表面体与对应小关节关节表面的任何多平面曲率和凹度基本匹配。利用此构造,该系统能够通过重修表面体的关节接合表面在小关节内构建新的滑动界面,从而消除与自然解剖学结构相关的导致疼痛的骨贴骨关节界面。而且,通过与天然小关节关节表面相关的天然形状相一致,本公开内容的系统能够基于微创被插入,并且无需对天然骨骼界面进行重构(例如,移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些重修表面体是相同的,各由厚度为0. 25-4mm的盘状体构成。在相关的实施方案中,重修表面体由聚醚酮(PEK)基材料形成,例如或由聚醚醚酮(PEEK)形成。在再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这些重修表面体提供关节接合表面和多个在与关节接合表面相反方向凸起的齿;这些多个齿用于插入时构建与对应小关节关节面的衔接。根据本公开内容原理的再一些其它方面涉及用于治疗患者的小关节疼痛的方法, 并且包括将上重修表面体插入到小关节中以及插入与小关节关节解剖学结构的上关节面的衔接处中。就此而言,在插入到小关节时,响应于小关节的压力,上重修表面体从相对平坦状态转变为插入状态,插入状态基本与上小关节面的形状一致。将下重修表面体插入到小关节中以及插入到与下小关节关节面的衔接处中。作为此插入的一部分,响应小关节的压力,下重修表面体从相对平坦状态转变到插入状态,插入状态基本与下关节面的形状一致。当最终插入时,上重修表面体的关节接合表面与下重修表面体的关节接合表面可滑动地邻接,从而减轻小关节疼痛。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的特征为,无需手术移除小关节的正常骨骼,并通过经皮技术同时插入重修表面体。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再一些实施方案其它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患者的小关节的套件。该套件包括如上文描述的治疗系统(例如,具有上重修表面体的上重修表面装置和具有下重修表面体的下重修表面装置)连同插入成套工具。该插入成套工具包括递送套管和细长推进器工具。递送套管具有远端,并限定在远端开口的内部通道。推进器工具的尺寸设为可被滑动地收纳于通道内。利用此构造,该套件被配置成提供插入设置,在此插入设置中,重修表面装置和推进器工具可被滑动地收纳在通道内,其中这些重修表面装置彼此远端相抵重叠,以及推进器工具的远端区域与套管的远端相对地邻接重修表面装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些重修表面装置各形成切口,该切口的尺寸设为收纳推进器工具形成的指状件以实现选择性的衔接于其之间。附图简述
图IA是人脊椎段的简化横截面视图,其示出本公开内容的系统和方法有助于治疗的天然小关节的解剖学结构;图IB是图IA的脊椎段的一个小关节的放大视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小关节治疗系统的透视图;图3A是图2的系统的重修表面装置部件的顶视图;图3B是沿着直线3B-3B截取的图3A中重修表面装置的横截面视图;图3C是沿着直线3C截取的图3B中装置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D是图3A的重修表面装置的前视图;图4A是与本公开内容的小关节治疗系统一起使用的备选重修表面装置的透视图;图4B是与本公开内容的小关节治疗系统一起使用的另一个重修表面装置的透视图;图5是用于插入本公开内容的小关节治疗系统的插入成套工具的透视分解图;图6A是图5的成套工具的递送套管组件部件的侧面截面图;图6B是沿着直线6B-6B截取的图6A中套管组件的横截面视图;图6C是加装有图2的小关节治疗系统的图6A的套管组件的侧视图;图6D是沿着直线6D-6D截取的图6C中所加装的套管组件的横截面视图;图6E是图5的递送套管组件的局部放大顶部透视图;图7A是图5的成套工具的推进器工具部件的透视图;图7B是衔接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重修表面装置的图7A的推进器工具的远端部的放大平面图;图8A-图8C示出部署图2的小关节治疗系统时图5的成套工具的加装和操作;图9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原理为后续将重修表面装置插入到关节中进行准备时介入小关节;
图10A-10C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使用任选的扩张器和护套器具;图11A-11C示出使用图5的成套工具将图2的小关节治疗系统部署在小关节内;图IlD是其中已插入了图2的治疗系统的小关节的放大横截面视图;图12A是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小关节治疗系统一起使用的另一个重修表面装置的平面顶视图;图12B是图12A的重修表面装置的侧视图;图12C是图12A的重修表面装置的前视图;图13A是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小关节治疗系统一起使用的另一个重修表面装置的平面顶视图;图13B是图13A的重修表面装置的侧视图;图13C是图13A的重修表面装置的前视图;图14A是与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小关节治疗系统一起使用的另一个重修表面装置的平面顶视图;图14B是图14A的重修表面装置的侧视图;图14C是图14A的重修表面装置的前视图15A是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小关节治疗系统一起使用的另一个重修表面装置的平面顶视图;图15B是图15A的重修表面装置的侧视图;图15C是图15A的重修表面装置的前视图;图16A是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小关节治疗系统一起使用的另一个重修表面装置的平面顶视图;图16B是图16A的重修表面装置的侧视图;图17A是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小关节治疗系统一起使用的另一个重修表面装置的平面顶视图;图17B是图17A的重修表面装置的侧视图;图18A是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小关节治疗系统一起使用的另一个重修表面装置的平面顶视图;图18B是图18A的重修表面装置的侧视图;图19A是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小关节治疗系统一起使用的另一个重修表面装置的平面顶视图;图19B是图19A的重修表面装置的侧视图;图20A是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小关节治疗系统一起使用的另一个重修表面装置的平面顶视图;图20B是图20A的重修表面装置的侧视图;图21A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另一个小关节治疗系统的侧视图;图21B是图21A的系统的前视图;图21C是图21A的系统的平面顶视图;图22A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另一个小关节治疗系统的前透视图;图22B是图22k的系统的侧面分解视图;图23是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小关节治疗系统植入其中的小关节的截面图;图24A是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小关节治疗系统的侧面分解视图;图24B是植入到小关节的图24A的系统的截面图;图25A是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小关节治疗系统的局部透视图;图25B是图25A的系统的侧视图;以及图25C是植入到小关节的图25B的系统的简化透视图。详述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原理且对于治疗患者的小关节有用的系统40的一个实施方案。系统40包括上重修表面装置42和下重修表面装置44。下文给出关于多种部件的细节。但是,总的来说,重修表面装置42、44可以是完全相同的,其中上重修表面装置42 用作上小关节关节面(例如图IB的上关节面沈)的衬垫,以及下重修表面装置44用作下小关节关节面(例如,图IB的下关节面观)的衬垫。重修表面装置42、44能够基本与小关节解剖学结构的天然形状或曲率一致,并以实现正常或接近正常移动性的方式置换天然小关节的现存骨贴骨界面。如上文所指出,在一些构造中,重修表面装置42、44可以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下
10文对上重修表面装置42的描述可等效地应用于下重修表面装置44。另外参考图3A和3B, 重修表面装置42由重修表面体46组成。在下文描述的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以将一个或多个附加部件附接到重修表面体46或从重修表面体46延伸。无论如何,重修表面体46具有盘状形状,并且包括基网50和多个齿52 (广义地引述))。基网50限定相对的主表面54、 56(由图3B最佳示出),其中第一主表面54提供或用作关节接合表面(例如,相对于下重修表面装置44 (图2)的对应关节接合表面的关节接合),如下文所述。因此,第一主表面 54还可以称为重修表面体46的“关节接合表面”。多个齿52在一般与第一主表面54相反的方向从第二主表面56凸起。具体参考图3A,基网50限定重修表面体46的外周界58 (广义地引述),其中在一些构造中,周界58具有椭圆形的形状(相对于顶视或底视平面图而言)。更具体来说,周界58以及由此重修表面体46限定沿着其长轴的大直径MA,以及沿着其短轴的小直径Ml。 重修表面体46的整体尺寸或占用空间由周界58限定,并且可以根据治疗的小关节的尺寸而有所不同,但是尤其与常规小关节假体和/或加盖装置相比,一般相对较小。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直径MA可以在5-12mm的范围内,以及小直径MI可以在4_10mm的范围内。更甚者,可以向治疗临床医师提供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不同上重修表面装置42(以及两个或更多个下重修表面装置44)的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小关节治疗系统,这些重修表面装置各具有不同尺寸设置的重修表面体46(例如5mmX 4mm ;8mmX 6mm ; IOmmX 8mm ; IlmmX 9mm ; 12mmX IOmm等),其中治疗医师基于待治疗的小关节的评估来选择最适合的尺寸设置的重修表面装置来用于植入。作为备选,本公开内容还可设想其它尺寸。而且,周界58在形状上也不一定要是椭圆形的。相反,其它形状(例如,圆形、正方形、矩形、曲线等)也均是可接受的。出于下文解释清楚的原因,重修表面体46可以并入一个或多个特征部件,其指示优选插入朝向和/或方向(即,在特定朝向更容易将重修表面体46插入小关节,并且然后将其固定在小关节内)。相对于图3A的构造,则可以将周界58描述为一般限定前导端或远端70、尾端或近端72以及相对的侧边74、76。小直径MI与前导端70、尾端72相交,而相对的侧边74、76沿着大直径MA对齐。插入程序期间,将重修表面体46朝向设为使前导端 70最初被插入到小关节中,然后插入尾端72。除了具有与这些符号对应的结构(并由此具有下文描述的预期插入方向和朝向)的齿52外,尾端72还可以形成或限定衔接特征部件 80 (广义地引述),其促进与下文描述的单独提供的插入工具(未示出)之间期望的相互作用。例如,衔接特征部件80可以是在基网50中尾端72处形成的凹口 82。在提供凹口的情况下,凹口 82能够采用多种形状,并且在一些构造中,将其限定为分开基网50的90°凹口。凹口 82可以具有不同于示出的形状的形状,并且衔接特征部件80可以采用可以包括或不包括凹口 82的其它形式。在再一些实施方案中,省略该衔接特征部件80。具体参考图3B,在一些构造中,基网50具有相对均勻的厚度t(例如,+/"O. 05mm 的标称厚度变化)。无论如何,基网50形成高度平滑的关节接合表面54。此平滑属性至少部分是重修表面体46所采用的材料的功能,如下文所述。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以对基网 50的关节接合表面54涂覆提供增强的摩擦(即,较低摩擦系数)和磨损特征的单独层。多个齿52从基网50的第二主表面56突起,并且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齿52布设为形成或限定离散的区域或齿组,例如图3A中一般标识的齿组90、92、
1194。第一齿组90沿着基网50居中设置,在前导端70和尾端72之间延伸。第一齿组90的各个齿一般是完全相同的,图3C中更详细地示出第一齿组90的前导齿96a。更具体地来说,齿96a包括前导面98和尾面100,前导面98和尾面100从第二主表面56延伸并在尖头 102处相交。前导面98更接近于前导端70 (与尾面100相比),而尾面100更接近于尾端 72 (图:3B)。依据这些符号,将齿96a构造为限定插入方向,籍此使前导面98相对于第二主表面56形成的角度α小于尾面100相对于第二主表面56形成的角度β。换言之,与尾面 100相对于尾端72的斜度相比,前导面98相对于前导端70具有更平缓的斜度,以使齿96a 在尾面100处且沿着尾面100较前导面98更明显地衔接单独的结构,如小关节上表面(未示出)。在一些构造中,前导面98限定的角度α在20° -60°的范围内,而尾面100限定的角度β约为90°。其它角度也是可接受的。无论如何,并且返回到图3Α,第一齿组90 的其余齿在两行或更多行中彼此对齐,如图所示。第二齿组92和第三齿组94分别在相对的侧边74、76处或沿着相对的侧边74、76 形成。就此而言,虽然第二和第三组92、94的各个齿能够具有关于齿96a(图3C)而言在上文描述的非对称关系,但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与第二和第三齿组92、94的每个齿相关的外表面104构建其相对于第二主表面56的接近90°的延伸角度,如图3D中最佳所示。在这种但一个可接受的构造的情况下,第二和第三齿组92、94明显地抵制插入后重修表面体 46相对于对应小关节面的边对边移位(例如,相对于图3D的朝向来说,第二齿组92抵制重修表面体46向左移位,而第三齿组94抵制向右的移位)。在一些构造中,多个齿52的每个齿可以具有完全相同或接近完全相同的高度(或从第二主表面56的延伸)。但是,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以及具体在图:3B反映的实施方案中, 第一齿组90的齿具有与第二和第三齿组92、94(图3A)的齿比较提高的高度,并组合以限定从前导端70到尾端72的重修表面体46的逐渐变细的高度。另一方面来说,并且相对于其中第一主表面M是平坦的图示实施方案,前导齿96a的高度大于尾齿96b的高度。例如, 与第一齿组90的齿相关的尖头102组合以限定假想的平面P。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平面P 相对于第一主表面M的平面是不垂直的,与第一主表面M组合以将包含的角度Δ限定在 1° "5°的范围内。作为备选,还设想其它角度,在再一些实施方案中,齿52具有完全相同的高度。然而,在采用图3Β的一个构造的情况中,在前导端70处提供最高的齿96a,其最终与插入到小关节中的插入点相对设置。结果使前导齿96a能够如期望地构建与对应的小关节表面的更坚实衔接,以便在最终插入时明显地抵制移位。基网50和齿52组合以限定重修表面体46的整体厚度T (例如,第一主表面M与 “最高”齿96a的尖头102之间的横向距离)。正如下文更详细描述的,重修表面体46的期望的一致性特征受整体厚度T和基网厚度t的影响,因此连同其它参数一起选择整体厚度 T以实现期望的一致性程度。在一些构造中,该重修表面体46的整体厚度T在0.25-4mm 范围内,尽管还可设想其它尺寸。作为参考点,与由治疗临床医师为插入到特定小关节而选择的重修表面体46相关的整体厚度T可以因与插入相关的其它过程的功能而有所不同。 例如,在插入前无需任何明显的组织移除而将重修表面体46插入到小关节中的情况中,该整体厚度T可以在0. 5-2. 5mm的范围内。但是,如果插入程序需要首先从小关节移除软骨 (或其它组织),则可以插入更大形式的重修表面体46,以使重修表面体46的整体厚度T在 0. 5-3mm范围内。
如上文所指出的,多个齿52可以采用与所描述和图示的那些不同的多种形式。例如,图4A和图4B分别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备选重修表面体46'、46"。与上文描述的重修表面体46相比,图4A的重修表面体46'并入数量增加的齿52'。在采用图4B 的重修表面体46"的情况下,将一些齿52"设置在离散间隔的行中。在再一些其它实施例中,可以用其它特征部件(例如,表面纹理或涂层)来替代或增大这些齿,其中其它特征部件促进在小关节中的固位、骨骼内生长或二者兼而有之。返回到图2,重修表面装置42、44以及由此对应的重修表面体46各自整体由实现期望的一致性的鲁棒性材料整体形成。根据本公开内容的重修表面体46保持其结构完整性(即,很少或没有磨损),而在随着患者移动而经受小关节的典型关节接合时不会有粘着性或结合性损坏。在一些构造中,重修表面装置42、44由可植入级塑料形成,尽管其它材料如金属也是可用的。例如,重修表面装置42、44可以由聚醚酮(PEK)家族塑料制成,其具有适于插入小关节内并在小关节内长期发挥功能的强度、磨损、挠性和生物相容性特性。聚醚醚酮(PEEK)被意外地发现不仅提供下文描述的一致性属性,而且提供长期机械强度和耐磨损性。可以并入附加材料,例如表现辐射不透性特性的那些材料。例如,重修表面装置 42、44可以由载有辐射不透性矿物(例如钡)的PEK组合物形成。还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辐射不透性标记带(例如,钼标记带)来提供可视性。可以将该标记带嵌入重修表面装置 42、44内(例如,插入重修表面装置42、44中形成的孔中的辐射不透性棒);围绕着重修表面装置42、44的周界插入等。与重修表面装置42、44的每一个的重修表面体46相关的所选材料、形状和尺寸对重修表面体46赋予或构建一致性特性,足以使重修表面体46能够“匹配”与天然小关节关节面解剖学结构相关的多平面凹度。作为分类点,采用图2的重修表面装置42、44实施方案的情况下,重修表面体46形成对应的重修表面装置42、44的整体。在下文描述的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以与重修表面体46 —起包含一个或多个附加的部件,以使下文对一致性的解释特别适用于重修表面体46,但是也可以作为整体等效地应用于重修表面装置42、44。总的来说,“一致性”与插入期间重修表面体46的抗弯刚度成反比,并且可以随着重修表面体 46加热到体温而增加并且允许蠕变。从临床角度来说,重修表面体46的“一致性”需要重修表面体46与关节的C形或J形部分的曲率半径一致(例如,图IB的凹形上关节面或图 IB的凸形下关节面)。作为参考点,人小关节在横向平面中的最小曲率半径约为20mm,其中下限(百分之十)约7mm。该曲率半径将随椎骨平面和患者的特定解剖学结构和疾病状态而有所不同。插入重修表面装置42、44之前的小关节的准备也可以改变曲率半径。本公开内容的重修表面装置42、44可以适应7mm到无限大(即,平坦的小关节解剖学结构)的曲率半径范围。还可以有矢状面中的曲率;本公开内容的重修表面体46的一致性特征还能够基本上“匹配”任何矢状面曲率。依据上文的理解,重修表面体46的一致性特征足以使重修表面体46容易地从图2 所示的相对平坦状态转变到插入状态(未示出,但是在例如图IlD中予以反映),其中在插入状态中,重修表面体46基本上匹配或模仿重修表面体46所固定到的小关节面的天然形状。就此而言,小关节20 (图1B)经受或遇到多种负荷,这些负荷在上关节面26与下关节面28之间的界面区域处施加压力(图1B)。整个小关节20的这些生理压力将随着活动、姿势、身体负重和肌肉力量而变化,往往在站立时约为身体负重的7-14%。然而,在手术/植入期间的俯卧、稍微弯曲位置中,这些负荷可能小到0。当插入重修表面装置42、44(以及由此对应的重修表面体46)以及囊32 (图1B)被拉紧时将生成内力;底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压力、微屈或层间应力可能发生,并且将适应装置42、44的某种厚度,但是需要上关节面的分离/后移来适应装置42、44的集合厚度的大部分。在由于关节囊拉紧而导致上关节面的分离/后移时将生成垂直于关节面26J8且作用于整个关节面沈、28的压力负荷。重修表面体46的一致性特征使得在这些典型压力存在的情况下,重修表面体46将从相对平坦状态转变到插入状态,在此插入状态中,重修表面体46基本上匹配重修表面体46所固定到的小关节表面的几何形状(即,重修表面体46将弯曲以与该重修表面体46要施加到的天然关节面的宏观形状/轮廓相一致,但是可能与天然关节面的宏观变化不一致,例如由于软骨缺陷、骨裂导致的小偏差或关节准备期间的小孔(通常宽度在0.05-0. 5mm))。这将随着一个小关节关节表面(例如,上关节表面26)的假想凹形区域的端部与相对关节面(例如, 下关节表面28)上的对应凸形表面的中心施加的压力在重修表面体46上生成弯曲力矩,该弯曲力矩产生使重修表面体46与天然解剖学结构的应力一致。如本说明书通篇所用,在正常生理压力(例如,假定Imm净后剪切移动下每段约 180-450N/mm)下与成人小关节的最小曲率半径一致而不会与重修表面体施加到的关节表面有大于Imm的偏离的重修表面体定义为“一致的”和“基本匹配”小关节的多平面曲率。 作为备选,根据本公开内容,尺寸设为置于成人小关节内并且表现不大于100N的一致性系数(下文予以描述)的重修表面体也定义为是“一致的”以及“基本匹配”小关节的多平面曲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公开内容的重修表面体表现不大于50N的一致性系数,以及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不大于25N。意外地发现,由PEEK并且按上文所述的占用空间尺寸和厚度尺寸形成重修表面体46 (以及由此图2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重修表面装置42、44的二者任一个)在插入后实现了期望的一致性特征、长期耐磨性以及小关节的稳定。重修表面体46以及由此系统40能够通过多种器具组或系统以多种方式递送且插入到小关节内。图5中示出一种有用的插入成套工具150的部件,其包括递送套管组件152 和推进器工具154。总的来说,递送套管组件152的尺寸设为可滑动地收纳推进器工具IM 和重修表面装置42、44 (图幻,其中套管组件152和推进器工具IM可操作以将重修表面装置42、44插入到小关节中。该成套工具150还能可选地包括导引针156和固位帽15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递送套管组件152包括套管体160、导引臂162a、162b和手柄 164。套管体160形成或限定截止于远端172处的远端部分170,以及截止于近端176处的近端部分174。最后,套管体160形成在远端172与近端176之间延伸并相对于远端172与近端176开口的内部通道178(图6A和图6B)。继续参考图6A和图6B,内部通道178是根据重修表面装置42、44 (图2~)的组合尺寸和形状来设置尺寸和形状的。更具体地来说,内部通道178的尺寸设为在将重修表面装置42、44以镜像方式设置或彼此重叠时可滑动地收纳并保持重修表面装置42、44。例如,如图6C和图6D所示,将内部通道178的尺寸和形状设为,使得重修表面装置42、44保持在其中,其中上重修表面装置42的关节接合表面M与下重修表面装置44的关节接合表面M 邻接。由此,内部通道178的高度与重修表面装置42、44的组合厚度对应或稍微大于重修表面装置42、44的组合厚度。在一些构造中,套管体160形成在内部通道178内突起的一个或多个内部肋条180 (如图6B和6D最佳所示)。例如,图6B示出包括一对间隔开的上肋条180a、180b和一对间隔开的下肋条180c、180d的一个实施方案。不管数量和布置如何,肋条180相对于内部通道179纵向延伸,并且其尺寸设为(例如,就突出到内部通道178中的宽度和距离或长度而言)可滑动地被收纳于对应的重修表面装置42、44的齿52之间(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齿52中不同的齿彼此对齐以集中限定穿过重修表面装置42、44的通路,该通路的尺寸设为可滑动地收纳肋条180的其中之一)。由此,并且如图6D最佳所示,肋条180中相对的肋条之间的水平间隙(例如肋条180a、180c之间的间隙)与重修表面装置42、44的基网50的组合厚度一致或稍微大于重修表面装置42、44的基网50的组合厚度。采用此构造的情况下,肋条180用于在重修表面装置42、44穿过内部通道178纵向移动时导引重修表面装置42、44,从而防止其非期望的转动。除了上述内容外,内部通道178还由与大直径MA (图3A) —致的宽度限定。例如, 在重修表面装置42、44有Ilmm的大直径MA的情况中,内部通道178可以具有约11. 7mm的宽度。其它尺寸也是可接受的,只要能够以所示的重叠布置将重修表面装置42、44可滑动地留置在内部通道178内即可。返回图5,并且另外参考图6E,远端部分170可包括或形成在其使用和/或操作期间有助于实现成套工具150的期望定位的一个或多个特征部件。例如,可以将套管体160 限定为具有第一主表面182 (也在图6A中标识)和相对的第二主表面184。据此,在一些构造中,在远端部分170中沿着第二主表面184形成狭槽186。该狭槽186开口于内部通道178,并从远端延伸,并且相对于远端172开口。狭槽186在近端侧188与远端侧190之间延伸并截止于近端侧188与远端侧190,其尺寸设为可滑动地收纳针156 (图5)的对应部件,正如下文描述的。除了槽186外,远端部分170还提供或形成沿着第一主表面182的任选肩部192, 如图6A最佳所示。肩部192可以采用不同于附图所反映的那些多种形式,并且更广义而言, 可以在远端172处限定扩大的停止表面194。将停止表面194配置成更佳地确保插入程序中导引臂162a、162b相对于小关节的期望定位,正如下文所描述的。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以省略肩部192。返回图6E,导引臂162a、162b连接到套管体160的远端172并从此延伸,各导引臂分别截止于远端尖头196a、196b处。导引臂162a、162b是刚性但仍可柔韧的(类似于金属带),并且能够从图5和图6E的天然预先插入布置彼此偏转。采用此构造的情况下,导引臂 162a、162b能够容易地插入到受限间隙(例如,小关节),其中远端尖头196a、196b在对应的尖头196a、196b处彼此接触或几乎接触。然后,当强制重叠的重修表面装置42、44 (图6C) 进入导引臂162a、162b之间时,远端尖头196a、196b将彼此张开,其中导引臂162a、162b在套管体160的远端172处偏转。狭槽186可以截止于第二导引臂162b近端,如图所示。作为备选,第二导引臂162b 可以形成用作狭槽186的延续的狭槽段。狭槽186的远端侧(例如,远端侧190)相对于远端尖头196a、196b的布置以及狭槽186的长度选为通过套管组件152和推进器工具154实现重修表面装置42、44的最优插入(图2),如下文所述。最后,以及参考图5,手柄164从套管体160的近端176径向延伸。内部通道178 (图 6A)穿过手柄164的近端面200延伸并在手柄164的近端面200处开口。如下文所描述,将手柄164配置成不仅有助于用户操作成套工具150,而且还能够用于确保或限制推进器工
15具1 相对于套管体160的移动。图7A中更详细地示出推进器工具154,并且大致形成为细长体,其形成孔208并限定远端210和近端212。孔208的尺寸设为以摩擦方式收纳针156的部件(图5),如下文所描述,并且在与远端210隔开一定距离处形成,该距离选为有助于按期望的方式部署重修表面装置42、44(图2、。推进器工具IM的尺寸设为可被滑动地收纳于套管体160(图5) 的内部通道178(图6A)内,并因此具有与内部通道178的尺寸和形状对应的尺寸和形状。 采用其中套管体160形成内肋条180(图6B)的实施方案的情况下,推进器工具IM能够形成纵向通路214,其尺寸设为可滑动地收纳肋条180的相应肋条。将远端210配置成与重叠的重修表面装置42、44(图6D)形成界面,以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其可以并入促进与重叠的重修表面装置42、44形成更稳定界面的一个或多个特征部件。例如,远端210可以包括或形成限定在相对的沟槽218a、218b之间的中央指状件216。指状件216可以采用多种形状和尺寸,并且一般根据对应的重修表面体46的凹口 82(图3A)来设置其尺寸。沟槽218a、218b又一般根据重修表面体46的尾端72(图3A)的形状来成形。采用此构造的情况下,以及如图7B所示,上重修表面装置42的重修表面体46 的远端210与尾端72之间的邻接接触(以及下重修表面装置44的重修表面体46另外堆叠在上重修表面装置42下以及因此在图7B被隐藏)包括嵌套在凹口 82内的指状件216, 以及设置在沟槽218a、218b内的尾端72。采用此设置的情况下,重修表面体46相对于远端210的非期望转动的机会被降低,提供了远端210与重修表面体46之间的足够的表面积界面,以便能够容易地采用推进器工具1 在远端移动接触的重修表面体46 (并因此作为总体单元以在远端移动堆叠的重修表面装置42、44)。在一些构造中,指状件216设有工具 154,而且凹口 82由重修表面体46形成;作为备选,重修表面体46可以包括指状件,其中推进器工具IM形成对应的凹口。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将指状件216配置成提供推进器工具 IM与重修表面装置42、44之间的更稳固的(但可释放)附接,以便能够同时相对于推进器工具154(以及由此相对于正在重修表面的小关节)对装置42、44进行推和拉。返回到图5,任选的导引针156包括轴220和把手222。轴220的尺寸设为可穿过狭槽186插入(例如,轴220的直径小于狭槽186的宽度),并且被收纳在推进器工具IM 的孔208中并以摩擦方式留置在此处。把手222的尺寸设为大于狭槽186(例如,把手222 无法通过狭槽186),其中轴220的长度大于狭槽186形成处的套管体160壁的厚度。采用此构造的情况下,能够将轴220穿过狭槽186插入(例如,用户在把手222处手动地紧握针 156)并与推进器工具IM接合。通过推进器工具IM相对于套管体160的滑动,这样轴220 在狭槽186内滑动;当接触远端侧190时,轴220阻止推进器工具154的进一步远端移动。 可以通过从孔208手动地缩回轴220来从推进器工具154/套管体160移除导引针156。作为备选,可以将轴220形成为从推进器工具IM的永久性突起部,并除去单独的导引针156。在插入程序之前,可以将成套工具150与重修表面装置42、44(图2、装在一起。具体来说,推进器工具1 滑动地设在套管体160的内部通道178(图6B)内,其中轴220可滑动地设在狭槽186内,如图8A所示(出于解释的目的,省略了针156 (图5)的把手222 (图 5))。为了易于解释,推进器工具154的加装被描述为在重修表面装置42、44的加装之前进行。但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最初将重修表面装置42、44置于内部通道178中,然后放置推进器工具154。推进器工具IM的近端212(图幻向外突起(在近端)超过手柄164(图5)的近端面200 (图5)。而且,推进器工具154相对于套管体160设置以便使轴220与狭槽186的近端侧188相邻。因此将推进器工具154的远端210与套管体160的远端172隔开。一旦设在递送套管组件152内,推进器工具154可以通过帽158(图5)或安装于近端 212的其它结构被与之相对地捕获。帽158提供扩大的表面以供用户来紧握以用于相对于套管体160的推进器工具154的后续操纵。在针156可从推进器工具154和套管体160缩回的情况中,可以在近端经远端172或在远端经近端176 (图5)将堆叠的重修表面装置42、 44和推进器工具154插入到套管体160中。将堆叠的重修表面装置42、44插入到套管体160的内部通道178中,如图8B(以及图6C和图6D)所示。就此而言,可以将堆叠的重修表面装置42、44(在图8B中通过狭槽 186部分可见这些重修表面装置其中之一)通过远端172插入,以及在近端向推进器工具 154的远端210滑动。远端210衔接对应的重修表面体46的尾端72,如上所述,其中重修表面装置42、44因此完全位于或设在套管体160内。更具体地来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狭槽186的远端侧188与套管体160的远端172之间的距离小于或接近堆叠的重修表面装置 42,44的长度与推进器工具154的远端210和轴220之间的距离的组合。因此,通过推进器工具154设为使轴220位于狭槽186的近端侧188处的情况下,重修表面体46与推进器工具154的远端210的邻接确保了重修表面装置42、44完全被留置在套管体160内。在插入程序中,相对于递送套管组件152在远端移动推进器工具154,其中轴220 在狭槽186内滑动。如图8C所示,利用轴220邻接狭槽186的远端侧190,实现了推进器工具154相对于递送套管组件152的最远端移动。就此而言,导引臂162a、162b的远端尖头 196a、196b (应理解为在图8C的视图中仅下导引臂162b和对应的尖头196b是可见的)与狭槽186的远端侧190之间的距离对应于指状件216 (在图8C中被隐藏,但是在图7B中可见)与轴220之间的距离,以使利用位于远端侧190的轴220,在远端迫使重修表面体46 (图 8C中可见其一)的至少大部分超出远端尖头196a、196b。因此,在图8C的部署位置中,从成套工具150基本上(但不是完全地)部署重修表面体46。轴220与狭槽186的远端侧190 的衔接阻止了推进器工具154相对于套管体160进一步远端移动。因此,防止了重修表面体46在远端超出成套工具150 (以及或许超出小关节20)的过位部署(over-d印loyment)。上文描述的成套工具150仅是本公开内容设想的并且将重修表面装置42、44部署在小关节内时在其它方面有用的一种可能的构造。可以采用其它成套工具和/或部件作为插入程序的部件。实际上,本公开内容中描述的组件、工具和方法不局限于介入运动段小关节的后部的特定方法。例如,与提供给腰椎小关节的治疗相比,因为冠状面角度的原因,颈椎小关节可能需要不同的手术方法(例如,后部方法对后部侧部方法)以及修改的介入和准备工具和重修表面体尺寸。此外,将理解,虽然出于方便,如本公开内容中描述的示范工具一般为直线且刚性的,但是实际上可预期,为了有助于某些关节治疗和手术方法,可以按需以及适于曲线或可弯曲的二者其一或二者兼有地在整体上或部分地配置器械操作系统的其中一些或全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某种小关节治疗方法,在介入和准备手术部位时指示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成像系统(例如双平面荧光镜检查),以帮助保持内部/后部和横向对齐并有助于外科手术,以及利用按适合数值以毫米计的增量标识标记来使用器械操作以便有助于实现精度,以及具体来说,结合重修表面体46精确地置入小关节内并进行精确对齐。
17
在本公开内容的一些示例性方法中,将患者置于俯卧位置,并设置χ射线成像设备以提供前后(AP)平面和侧平面上的视图,以便能够在荧光检查指导下实施手术。参考图9,使用荧光镜检查或图像指导,通过穿过软组织推进导引线或针250并将导引线250 的尖头252停靠于小关节间隙20中与关节的主关节接合介入(principal articulating access)的一端对应的点,以实现介入小关节20囊和关节内间隙。可以注入对比材料以确认导引线250的位置,尤其是首先,仅利用经验,可以通过感觉和观察前后和侧向突起部来对适合的导引线位置进行确认。相对于患者,临床医师通常在腰椎中从近头侧向近尾侧实施手术以及在颈椎中从近尾侧向近头侧实施手术。皮肤进入点与在小关节20的一端处停靠之间形成的关节介入道(joint access tract)通常位于要重修表面的小关节20处,但是作为备选将远离进入点的一个至两个运动段平面加入计划重修表面的小关节20以便能够获得最优插入轨迹和置位。在更进一步退变的患者体内,可以移除后小关节上的骨赘以提供更佳的可视性,以帮助限定小关节的解剖学结构,并提供适合的表面以便能够进行本公开内容所提出的治疗。介入和准备脊椎上的后目标部位(如L5-S1段小关节的后部)以及后续部署治疗 (例如,上述部署的重修表面装置)可以在经皮进入之后实施,例如通过穿刺切口(取决于患者个体的解剖学结构,切口的位置可能有所不同),以及通过随后插入器械操作系统(包括导引线、扩张器、套管、插入成套工具),正如本文所描述的。本公开内容的上下文中,术语“经皮”意味着从患者体表的进入点经过皮肤并到后目标点,与由皮或透皮的情况一样,而不暗示来自其它医疗领域的任何特定治疗过程。然而,经皮有别于开放性手术介入,并且优选将皮肤中的经皮开口减到最小,以使其小于4cm 跨度,优选地小于2cm。经皮路径一般与从后目标点延伸经过并进入小关节20并进入关节间隙的钻孔对齐,正如通过放射照相或荧光检查设备所观察的。一旦定位小关节20,进行调整以实现穿过关节囊并进入关节间隙的最优轨迹,这通过使用荧光镜同时在AP和侧向平面中再次予以验证。沿着导引线250将具有锥形变细的远端256的套管扩张器2M推进到小关节20中的进入点中以构建用于手术通路的皮下空间。可以使用锤子或槌子将套管扩张器邪4停靠在小关节20中。将理解,例如按其它解剖学定位的关节治疗的需要,可以按序顺序地重复此过程,即通过随后插入较大直径的套管扩张器以连续地扩大介入道。可任选地沿着套管扩张器2M插入扩大的导引套管258,并将其插入到小关节20中,如图IOA所示。当从导引套管258内沿着导引线250(图9)取消停靠并从患者体内移除套管扩张器2M时,暂时将导引套管258留在原处以用作操作套管, 其提供穿过软组织介入道至手术部位的保护性入口,并且在其附近能够将后续器械穿过静脉软组织递送到目标小关节20。例如,在图IOB中,可以通过在远端将导引臂16h、162b导向到小关节20中,以沿着导引套管258插入套管体160。持续远端移动,直到肩部192接触椎骨结构位置,如图IOC所示。从套管体160中缩回导引套管258(图10B),并将治疗系统 40(图2)和推进器工具154(图5)加装到套管体160中,正如下文描述的。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以利用将套管体160插入其内的外部导引套管代替导引套管25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经沿着导引线250(图幻部署的钻子、锉子或手工具 (未示出)移除软骨或其它组织来形成进入和跨过小关节20的通道。但是,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不实施或不需要从小关节20移除组织作为重修表面系统插入程序的一部分。S卩,与小关节假体植入和/或加帽过程相比,本公开内容的方法显著地减少耗时和创伤,因为无需组织(例如骨骼)移除和/或小关节关节面重构(例如,图IB的上和/或下关节面26、 28)。而且,通过不明显地破环关节面26、28,大大地减少面26、28之间的非期望融合的可能性。不管是否实施组织移除步骤,在套管体160保留在原位的情况下,移除导引套管 258。如图IlA所示,套管体160已导向到小关节20,其中导引臂162a、162b沿着小关节20 的上和下关节面26、28且在其之间滑动(并且与其曲率一致)。继续成套工具150的远端部署,直到肩部192接触到关节囊32 (和/或包围关节囊32的骨骼)为止。由此,肩部192 用于阻止导引臂162a、162b明显地移动或置入小关节20外或超出小关节20(与进入点相反)。将重修表面装置42、44(在图IlA中被隐藏)连同推进器工具154加装到套管体160 中。经由针156和帽158相对于套管体160捕获推进器工具154,如上文所描述的。然后相对于递送套管组件152在远端驱动推进器工具154,从而从套管体160沿着导引臂162a、162b部署重修表面装置42、44,并将其部署在小关节20中,如图IlB所示 (为了易于图示,从图IlB的视图中省略了推进器工具154)。如上所述的齿52的插入朝向为,使齿52不明显地阻止对应的重修表面体46沿着所示方向插入(S卩,齿52的成角朝向与插入方向对应,以使齿52沿着对应的关节面26、28滑动)。正如上文参考图8B所描述的,通过针156接触狭槽186的远端侧190和/或通过帽158 (图5)接触手柄164来约束推进器工具154的远端移动。在推进器工具154的远端移动的一端处,重修表面体46的一部分在远端超出导引臂162a、162b的远端196a、196b。如此暴露的齿52在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与对应关节面26、28(例如包覆表面26、28的软骨30)相嵌,以便在随后抽出成套工具150 (以及具体为套管体160)(例如,从小关节20缩回导引臂162a、162b)时,导引臂 162a、162b沿着对应重修表面装置42、44滑动,并且重修表面装置42、44在小关节20内保持在原位,如图IlC所示。图IlD中反映了最后将小关节治疗系统40置入小关节20内。上重修表面装置42 的齿52以摩擦方式衔接小关节20的上关节面26 (例如包覆上关节面26的软骨30),而下重修表面装置44的齿52以摩擦方式衔接下关节面28 (例如,包覆下关节面28的软骨30)。 而且,对应重修表面体46的每个重修表面体从预插入相对平坦状态转变到所示的插入状态,其中在插入状态中,重修表面体46基本匹配或对应关节表面26、28的宏观几何形状或轮廓(例如,多平面曲率)或与其一致。另一方面来说,响应于与小关节20相关的正常压力,上重修表面装置42的重修表面体46基本匹配上关节面26的复杂形状或与其一致;下重修表面装置44的重修表面体46类似地基本匹配下关节面28的形状或与其一致。还在重修表面体46的关节接合表面54之间构建滑动界面,从而在提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小关节运动的同时消除疼痛,即骨贴骨相互作用。更具体地来说,上重修表面装置42的关节接合表面54承接下重修表面装置44的关节接合表面54,并且可相对于下重修表面装置44的关节接合表面54滑动。基网50的组合厚度重新构建小关节20的接近正常的关节间距,从而增强小关节20的整体稳定性。在期望的情况下,可以将附加的小关节治疗系统40插入到患者的其它小关节中。利用与上文描述的那些不同的小关节治疗系统能够实现本公开内容的小关节治疗益处。例如,图12A-图12C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重修表面装置300。作为参考点,还在形成如上所述的小关节治疗系统时提供可以与重修表面装置300 完全相同的第二重修表面装置(未示出)。据此,重修表面装置300与先前所述的重修表面装置42、44(图幻相似,并且由具有基网304和多个齿306的重修表面体302组成。基网304限定用作最后插入时的关节接合表面的第一主表面308。多个齿306从基网304的相对的第二主表面310突起,并且具有所示的形态和朝向。在插入重修表面体302之后,齿 306以摩擦方式和/或机械方式衔接天然小关节关节表面,从而将重修表面装置300固定在小关节内。图13A-13C中示出用作根据本内容的原理的小关节治疗系统的一部分的再一个实施方案的重修表面装置330。该重修表面装置330与先前所描述的重修表面装置42、 44(图幻相似,并且由具有基网334和多个齿336的重修表面体332组成。同样,基网334 形成或限定用作最后插入到小关节时的关节接合表面的第一主表面338。多个齿336从基网334的第二主表面340突起,并且具有所示的形态和朝向。与先前的实施方案一样,在插入时,齿336以摩擦方式和/或机械方式衔接天然小关节关节表面,从而将重修表面装置 330固定到小关节上。图14A-14C中示出用作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小关节治疗系统的一部分的再一个实施方案的重修表面装置350。该重修表面装置350与先前所描述的重修表面装置42、 44(图幻相似,并且由具有基网3M和多个齿356的重修表面体352组成。基网3M形成用作最后插入到小关节时的关节接合表面的第一主表面358。齿356从基网354的第二主表面360突起。在采用图14A-14C的构造的情况下,第二主表面360形成一系列脊部362。 齿356突起超出脊部362,并用于构建与天然小关节关节面的稳定和侵入性界面。而且,脊部362在插入到小关节时提供对重修表面体352的“退回”或后退的附加阻力。图15A-15C中示出用作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小关节治疗系统的一部分的相关实施方案的重修表面装置380。重修表面装置380由具有基网384的重修表面体382组成,基网384形成第一主表面386,第一主表面386用作最后插入到小关节时的关节接合表面。采用图15A-15C的实施方案的情况下,该关节接合表面386是凸形的。基网384的相对的第二主表面388形成具有所示朝向的一系列脊部390。更具体地来说,脊部390具有的角度朝向有助于沿着天然小关节关节表面容易地插入重修表面体382,但是明显地阻止插入后重修表面体382 “退回”。最后,基网384能够形成一个或多个孔392,其提供与分隔插入器械(未示出)的附接。虽然上文描述的重修表面体依赖于齿和/或脊部来实现与天然小关节关节表面的固定,但是在其它构造中,还可以提供附加的附接特征部件。例如,图16A和图16B示出作为根据本公开内容原理的小关节治疗系统的一部分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重修表面装置 400。重修表面装置400包括重修表面体402和翼片404。重修表面体402与上文所描述的任何一个重修表面体均相似,因此其尺寸和形状设为用于插入在小关节秒内。翼片404从重修表面体402延伸,并且配置成有助于将重修表面装置400另外固定于小关节。对此,重修表面体402包括基网406和多个齿408。基网406形成或限定用作最后插入时的关节接合表面的第一主表面410。齿408从基网406的第二主表面412突起,并且可以具有所示的形态和朝向,或上文所描述的任何其它构造。翼片404可以与重修表面体402整体形成,例如作为基网406的延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重修表面体402与翼片404之间的过渡处限定颈部区域414,这使得围绕重修表面装置400将软组织封闭。而且,可以限定沟416,这使得翼片404相对于重修表面体402 弯曲和/或用于在不需要翼片404的情况下导引切除。无论如何,翼片404任选地形成缝合孔418和/或螺孔420。缝合孔418的尺寸和位置设为能够利用一个或多个缝合(未示出)将翼片404固定,以及因此将重修表面体400固定于小关节囊或其它周围组织。这些螺孔420的尺寸各设为收纳相应骨钉(未示出),这些骨钉以其它方式将翼片404附接并因此将重修表面装置400附接到骨骼结构中或与治疗的小关节相邻。可以按如上所述的将重修表面装置400插入到小关节,并且通常需要同时插入两个重修表面装置400的堆叠布置。一旦按期望将重修表面体402定位于小关节内(例如,接触天然小关节关节表面的齿408,以及以其它方式与天然小关节的几何形状一致的重修表面体402),则将翼片404相对于正在治疗的小关节经由穿过缝合孔418的缝合(未示出) 以机械方式附接到关节囊或其它周围组织和/或穿过螺孔420设置的骨钉附接到骨骼中。 作为备选,在无需由翼片404提供的附加固定的情况下,可以从重修表面体402移除(即切除)翼片404,如上文所描述。重修表面体402可以采用本公开内容中其它地方描述的任何形式(例如,图2的重修表面体46),其中重修表面装置400更普遍地描述为提供任选的附接翼片404。即是说, 可以将翼片404(或其它地方描述的任何其它翼片部件)与本公开内容中提出的任何其它重修表面体构造合并,以及反之亦然。图17A和图17B示出类似于重修表面装置400 (即, 包括重修表面体和可有助于将装置附接到小关节的附加部件)且作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小关节治疗系统的一部分的重修表面装置420的另一个实例。重修表面装置420包括重修表面体422和翼片424,其中重修表面体422形成或提供所示的脊部426。图18A和图18B 中示出相关的实施方案的重修表面装置430,该重修表面装置430还包括重修表面体432和翼片434,其中重修表面体432形成或提供具有构建螺孔状表面的深度翅片438的龙骨结构436。最后,图19A和图19B中示出重修表面装置440,并且该重修表面装置440包括重修表面体442和翼片441,其中重修表面体442形成或提供阻止在所有方向偏移的圆形固定栅格446。图20A和20B中示出与重修表面装置400 (图16A和图16B)相似的且作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小关节治疗系统的一部分的再一个实施方案的重修表面装置450。重修表面装置450包括重修表面体452和翼片454。重修表面体452可以具有先前描述的任何形式,其中翼片454从其中突起并形成有助于重修表面装置450相对于小关节的固定的多种特征部件(例如,螺孔456)。在采用图20A和图20B的构造的情况下,翼片454以相对于重修表面体452的轴成一定角度延伸。成角度的翼片构造可以有助于将重修表面体452更容易地插入小关节内,以及将重修表面装置450捕获到小关节囊。图21A-21C中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再一个小关节治疗系统500,并且该小关节治疗系统包括上重修表面装置502和下重修表面装置504。重修表面装置502、504基本完全相同,并且各自分别由重修表面体506、508组成,并且具有基网510、512和衔接结构514、 516。将上重修表面体506的第一主表面518配置成可滑动地与下重修表面体508的对应主表面520形成界面(例如,关节接合),其中相应的基网510、512表现足够的一致性以基本匹配重修表面体506、508插入到的小关节关节面的轮廓或几何形状,正如上文所描述的。
21衔接结构514、516包括具有如图所示的形状和布置的一系列突起翅片。在采用图21A-21C 的小关节治疗系统500的情况下,插入技术可以包括对小关节预先钻孔以形成尺寸设为收纳堆叠的重修表面装置502、504的衔接结构514、516的通路。图22A和图22B中示出相关实施方案的小关节治疗系统550,并且该小关节治疗系统550包括上重修表面装置552和下重修表面装置554。如图所示,下重修表面装置5M 的重修表面体556形成具有凸起表面560的扩大的凸缘558。上重修表面装置552的重修表面体562具有对应的凹表面(视图中被隐藏),该对应的凹表面在最后插入到小关节中时相对于凸表面560可滑动地形成界面或形成关节接合。图23中示出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小关节治疗系统570,并且该小关节治疗系统570 包括上和下重修表面装置572、554。在一些构造中,重修表面装置572、574是完全相同的, 并且类似于图钉。由此,上重修表面装置572包括重修表面体576和茎干578 ;相似地,下重修表面装置574包括重修表面体582和茎干584。重修表面体576、580可以是全方位,并提供相对的关节接合表面。重修表面装置572、574通过将茎干578、582嵌入到对应的关节面骨骼中来固定在小关节20内。图24A中示出再一个实施方案的小关节治疗系统590,并且该小关节治疗系统590 包括重修表面装置592和固位装置594。小关节治疗系统590调适为用于前后插入,其中重修表面装置592提供承接表面596。固位装置594通过将其前导端598插入到重修表面装置592中形成的对应狭槽(未示出)来组装到重修表面装置592。而且,固位装置594调适为用于实现与骨结构的稳定附接,并且包括或形成外螺纹600。如图24B所示,将治疗系统590插入到小关节20需要最初将重修表面装置592插入到关节囊32中的关节面沈、观之间。通过上关节面22定向固位装置594,如图所示,其中螺纹600嵌入到上关节面22的骨骼块中。连续强使固位装置594旋入,直到前导端598 衔接重修表面装置592为止,从而构建重修表面装置592相对于小关节20的增强性固定 (positive fixation)。图25A和图25B中示出再一个实施方案的小关节治疗系统620,并且该小关节治疗系统620包括重修表面装置622和固位装置624(图25B中所示)。重修表面装置622用作下文描述的关节隔片,并且可以由多种材料形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修表面装置622 是一致的,具有与图25A中所示的形状一般相似的形状。在一些构造中,重修表面装置622 是由前导段626、中心段6 和尾段630限定的同质体。前导段6 和中心段6 —般根据小关节的预期轮廓成形。尾段630从中心段6 突起,并提供与固位装置6M形成界面的一个或多个特征部件。例如,在采用其中固位装置6M是骨钉或类似部件的实施方案的情况下,尾段630可以形成将固位装置6M收纳于其中的孔632。如图25C所示,将重修表面系统620插入到小关节20包括将重修表面装置622的一部分(例如,前导段拟6和中心段628)插入关节面22J4之间。尾段630从小关节20 突起,并通过固位装置624附接到椎骨。重修表面装置622由此用于包覆天然关节表面的其中之一(或二者),并有助于构建接近正常的关节间隙。虽然未示出,但是还可以采用相似方式将第二重修表面装置622插入到小关节20,其中这两个重修表面装置622彼此相抵与小关节20的运动形成关节接合。下文实施例和比较例还进一步描述本公开内容的重修表面体和为确定这些重修表面体的多种特征而执行的测试。提供这些实施例是出于示例性的目的,以有助于理解本公开内容,不应解释为将本公开内容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一致性系数测试重修表面装置可以具有一定范围的厚度或形式,所以对照材料特征(例如,模量),尝试将结构特性作为一致性的测量。但是,结构刚度的基本工程测量(如抗挠刚度) 是不够的,因为与解剖学形状一致可以包括变形过程的组合(例如,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蠕变、关节接合等)。依据此背景技术,构建一致性测试,其中在凸形探针和凹形沟之间偏转并挤压样本,据此可以确定该样本的一致性系数。具体来说,在抛光的不锈钢材料块中形成凹沟,并且该凹沟具有7. Imm的半径以及9mm的弦长度。作为参考点,发明人的研究发现, 典型的成人小关节的最小曲率半径是7mm,并且适合的重修表面体具有9mm的最小长度(例如,大直径)。因此,与一致性测试相关的凹沟反映“最差情况”的植入环境。沿着凹沟将要评估的重修表面体置于该材料块上。将凸端限制器(impounder)探针组装到轴向加载机器 (例如,来自 MNEden Prairie 的MTS System Corp.的 858 Mini Bionix 测试系统),并将其布置在重修表面体/凹沟上,该凸端限制器探针由硬材料(例如,Delrin )形成,具有 5. 5mm的曲率半径。然后操作该轴向加载机器以使凸形限制器将递增的负荷施加到重修表面体(例如,以0.05mm/s的速率)上,进而通过压力负载使重修表面体偏转到凹沟中。周期性地记录所施加的负荷和探针的轴向移位,持续测试,直到确保重修表面体完全移位到凹沟中和/或达到最大负荷(例如,500N)为止。从记录的数据,将一致性系数确定为重修表面体首先完全与凹沟曲率一致时所施加的负荷。就此而言,整个测试中重修表面体的移位构建由两个不同阶段表征的负荷-移位曲线1)弯曲区域,由将重修表面体到凹沟中的弯曲主导,以及2)压力区域,由沟与限制器之间的重修表面体的压力主导。虽然不一定是完全线性的,但是线性化曲线可以与这些区域的每个拟合。这两个曲线之间的“拐点”(或交叉点)表示重修表面体从弯曲转变到压缩所在的点,并因此表示对凹表面的近似初始完全一致。将与如此确定的“拐点”对应的所施加的负荷指定为应考虑的重修表面装置一致性系数。
实施例由PEEK材料制备多组三个样本重修表面体坯体(即,光滑的盘),各具有9mm的大直径。第一组三个样本的每一个样本形成0.25mm的厚度(“实施例A”)。第二组三个样本的每一个样本形成0. 38mm的厚度(“实施例B”)。第三组三个样本的每一个样本形成 0.51mm的厚度(“实施例C”)。比较实施例由PEEK材料制备一组三个样本重修表面体坯体(S卩,光滑的盘),各具有9mm的大直径以及1. 02mm的厚度(“比较实施例”)。每个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样本经历上文描述的一致性测试,并通过拐点法确定一
致性系数。在下表中给出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患者的小关节的系统,所述小关节的解剖学结构包括相对的上关节面和下关节面,所述系统包括上重修表面装置,其包括上重修表面体,将所述上重修表面体配置成选择性地转变成与小关节的上关节面的形状一致的形状;以及下重修表面装置,其与所述上重修表面装置分开且包括下重修表面体,将所述下重修表面体配置成选择性地转变成与小关节的下关节面的形状一致的形状;其中每个重修表面体表现足够的挠性以在典型的成人小关节的压力的存在下,从相对平坦状态转变到插入状态,在所述插入状态中,所述重修表面体与所述对应小关节关节面的任何多平面曲率基本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将每个重修表面体配置成响应于由成人体重、肌肉组织和囊韧带施加到所述对应重修表面体的主表面的法向力,选择性地从所述相对平坦状态转变到所述插入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将每个重修表面体配置成在所述插入状态中与至少20mm的曲率半径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重修表面体限定锚定表面和关节接合表面, 将所述系统配置成使得插入到小关节时,所述关节接合表面在滑动界面中彼此邻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重修表面体限定由5-13mm范围内的大直径和 4-1 Imm范围内的小直径限定的盘状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重修表面装置的至少其中之一还包括从所述对应的重修表面体延伸的翼片,以用于附接到所述小关节的所述上关节面和下关节面之间的界面区域外的骨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重修表面体是完全相同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重修表面体具有0.25-4mm范围内的整体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重修表面体表现不大于100N的一致性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重修表面体由塑料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塑料是聚醚酮基塑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重修表面体包括形成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基网;以及从所述第二主表面突起的多个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齿的至少其中之一由前导面和尾面限定, 由所述前导面与所述第一主表面的平面限定的角度小于由所述尾面与所述第一主表面的平面限定的角度,以使至少一个齿比在第二相反方向更明显地抵制所述对应的重修表面体相对于所述对应小关节关节面在第一方向的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齿包括第一组齿,所述第一组齿的每个齿限定相对于所述第二主表面的第一延伸角度;以及第二组齿,所述第二组齿的每个齿限定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表面的不同于所述第一延伸角度的延伸角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基网具有限定具有前导端、尾端和相对侧边的周界的椭圆形形状,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组齿在所述前导端和尾端处形成和在其之间形成,以及所述第二组齿在所述相对的侧边的其中之一处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齿还包括在所述相对的侧边的另一个侧边处形成的第三组齿。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组齿的每个齿包括更接近所述前导端的前导面和更接近所述尾端的尾面,所述前导面与尾面在与第一主表面相对的尖头处相交,以及其中所述前导面的长度大于所述尾面的长度,以使所述对应的齿限定从所述前导段到所述尾端插入所述对应的重修表面体的方向。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基网限定基本均勻的厚度,并且所述多个齿包括接近所述前导端的第一齿和接近所述尾端的第二齿,所述第一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齿的高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基网形成沿着所述尾端的凹口。
20.一种治疗患者的小关节的方法,所述小关节的解剖学结构包括相对的上关节面和下关节面,所述方法包括将上重修表面体插入到所述小关节中并插入到与所述上关节面的衔接处中,所述上重修表面装置包括限定关节接合表面的上重修表面体,其中插入所述上重修表面体包括,响应于所述小关节的压力,所述上重修表面体从相对平坦状态转变到插入状态,所述插入状态基本与所述上关节面的形状一致;以及将下重修表面体插入到所述小关节中并插入到与所述下关节面的衔接处中,所述下重修表面装置包括限定关节接合表面的下重修表面体,其中插入所述下重修表面体包括,响应于所述小关节的压力,所述下重修表面体从相对平坦状态转变到插入状态,所述插入状态基本与所述下关节面的形状一致;其中当最终插入时,所述上重修表面体的关节接合表面可滑动地与所述下重修表面体的所述关节接合表面邻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没有手术移除所述小关节的正常健康骨骼。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插入所述重修表面体的步骤之前,移除不正常的骨骼形成,包括骨赘。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插入所述上重修表面体和下重修表面体的步骤同时进行。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插入所述上重修表面体和下重修表面体的步骤以经皮方式执行。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修表面体是完全相同的,各具有由 5-13mm范围内的大直径、4_llmm范围内的小直径和0. 25_4mm范围内的厚度限定的盘状形状。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重修表面体由聚醚酮基材料形成。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重修表面体包括限定对应的关节接合表面的基网和相对的第二主表面,以及从所述相应的第二主表面突起的多个齿,以及其中插入所述上重修表面体包括将所述对应的齿与所述小关节的所述上关节面衔接;以及插入所述下重修表面体包括将所述对应的齿与所述小关节的所述下关节面衔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堆叠布置将所述上重修表面装置和下重修表面装置加装到递送套管的内部通道中, 所述递送套管组件具有远端并将所述内部通道限定为在所述远端处开口; 将细长推进器工具滑动地设在所述通道中;其中所述推进器工具的远端部分与所述上重修表面装置和下重修表面装置邻接; 将所述递送套管组件的所述远端递送到所述小关节;以及在远端使所述推进器工具在所述通道内滑动以将所述重修表面体从所述远端弹出并进入所述小关节。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重修表面体形成凹口并且所述推进器工具的所述远端部分形成指状件,以及其中当所述指状件设在所述套管组件内时,所述指状件被设置在每个凹口内。
30.一种用于治疗患者的小关节的套件,所述小关节的解剖学结构包括相对的上关节面和下关节面,所述套件包括上重修表面装置,其包括上重修表面体,将所述上重修表面体配置成选择性地转变成与小关节的上关节面的形状一致的形状;下重修表面装置,其与所述上重修表面装置分开且包括下重修表面体,将所述下重修表面体配置成选择性地转变成与小关节的下关节面的形状一致的形状;其中每个重修表面体表现足够的挠性以在典型成人小关节的压力存在下,从相对平坦状态转变到插入状态,在所述插入状态中,所述重修表面体与所述对应小关节关节面的任何多平面曲率基本匹配;以及插入成套工具,所述插入成套工具包括 递送套管,其具有远端并限定在所述远端处开口的内部通道, 细长推进器工具,其尺寸设为可被滑动地收纳于所述通道内; 其中将所述套件配置成提供插入设置,在所述插入设置中,所述重修表面装置和所述推进器工具被滑动地收纳在所述通道内,所述重修表面装置相邻于所述远端彼此堆叠,以及所述推进器工具的远端区域相对所述远端与所述重修表面装置邻接。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套件,其中所述重修表面体是完全相同的,各具有由 5-13mm范围内的大直径、4_llmm范围内的小直径和0. 25_4mm范围内的厚度限定的盘状形状。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套件,其中每个重修表面装置由聚醚酮基材料形成。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患者的小关节的系统,包括上重修表面装置和下重修表面装置。所述上装置包括配置成与上小关节面的形状一致的重修表面体,以及所述下装置包括配置成与下小关节面的形状一致的重修表面体。每个重修表面体表现足够的挠性以在压力存在下,从相对平坦状态转变到插入状态,在插入状态中,所述重修表面体与对应小关节面的任何多平面曲率基本匹配。采用此构造,所述系统能够在小关节内构建新的滑动界面,并且能够基于微创被插入。该重修表面体可以由PEEK形成,并且可以包括衔接对应的小关节面的齿。
文档编号A61F2/44GK102438555SQ201080016464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4日
发明者尤金·A.·迪克哈德, 布莱恩·P.·鲍勃恩, 罗伯特·阿塞尔 申请人:正格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