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提取物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85632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丹参提取物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丹参提取物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利用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 共聚物包裹丹参提取物制备纳米颗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药物(nanodrug)是以纳米粒(nanoparticle,NP)、纳米球(nanosphere, NS) 或纳米囊(nanocapsule,NC)等纳米微粒作为载体系统,与药效粒子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 起后制成的药物,其粒径范围在Ι-lOOnm,也可以是直接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的纳米粒。纳 米药物与常规药物相比,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反应活性高、活性中心多、吸附能力 强等特性,因此具有许多常规药物难以比拟的优点。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减少药用量,减 轻或消除毒副作用;改变膜运转机制,增加药物对生物膜的透过性,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 及细胞内药效的发挥;增加药物溶解度;有利于药物的局部滞留,增加药物与肠壁接触的 时间和面积,提高口服药物吸收利用度,防止胃蛋白酶等对药物的水解,提高药物胃肠稳定 性,有利于存储。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材料,它作为一种良好 的药物载体材料被广泛研究。聚乳酸纳米微球可实现药物缓释和被动靶向作用,但它表面 疏水,易于吸附蛋白质,并被体内的网状内皮系统识别而清除,在体血液循环时间短,药物 的生物利用率不高。聚乙二醇(PEG)是应用最广泛的微粒表面修饰材料,实现修饰的方法 大多是预先将PEG与聚乳酸化学结合,然后再制备纳米粒。它显著提高了聚乳酸纳米微球 在体血液循环的时间,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并利于实现靶向释放。PEG接枝改性聚乳 酸(PPLA,

图1)是一种合成新型材料,其优点为不破坏聚乳酸的主链结构而在侧链改性, PEG的接枝率易调控,分子量小、生物相容性好。 PPLA 结构式有研究报道以PEG的单体环氧乙烷和丙交酯(LA)开环共聚,形成多嵌段共聚物, 也有以PEG-PLA双嵌段共聚物作为蛋白质药物转运载体的做法,此纳米微球在胃肠液中稳 定,并且能够穿透胃粘膜屏障,在体内表现出强而持久的免疫应答。在大分子药物修饰中,聚乙二醇作为载体材料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在药学和 生物技术应用上得到了成功应用。随着各种载体材料的发展,用生物活性成分作为药物的 载体极大的增加了药物的传输效率。特别是将其应用到抗心脑血管药物领域,将使得高分子药物载体在药物修饰中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自1987年以来,心脑血管药物一直位居世界药品市场首位。由于丹参在治疗冠心 病、胸闷、心绞痛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常用药。因而,丹参制剂具有良 好的市场前景,市场潜力大。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能够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 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或抗血栓、改善微循环作用。特别是在近20年里,丹参治疗冠心病的研 究报道甚多。故临床上把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片列为心脑血管病的理想药物。近年 来研究发现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IDLPO)在脑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 丹参中的丹酚酸B是很好的铁螯合剂,能有效抑制IDLPO作用,故可对抗脑损伤。有报道用高速离心剪切粉粹法把丹参原药材粉粹成纳米颗粒,以明胶和羟甲基纤 维素钠盐为壁材物质,以丹参纳米粒子为芯材物质,采用粉碎技术结合喷雾干燥技术制 备了丹参微囊,研究结果显示,纳米丹参中有效成分丹参酮IIA的溶出量与原粉相比增加 了 25. 62%,丹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大鼠服用丹参原粉和纳米粉后,丹参酮 IIA在体内的达峰时间明显小于丹参原粉组的达峰时间,且峰浓度也明显增高,表明纳米粉 在体内能够更快更多地被吸收,从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得到了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PPLA)包裹丹参提取物得 到的纳米颗粒。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制备上述纳米颗粒的方法。本发明实现过程如下一种丹参提取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与丹参水溶 性成分或丹参脂溶性成分重量比为(4 9) (1 5),优选的重量比为(5 8) (2 4)。所述的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中乳酸与聚乙二醇的重量比为(7 10) (1 3),聚乙二 醇的分子量为 400 8000,如 PEG-400,PEG-600,PEG-4000、 PEG-8000。所述的丹参提取物纳米颗粒尺度为20-500纳米,优选的为100-300纳米。所述的丹参水溶性成分选自丹参酸A、B、C,丹参酚酸A、B、C、D、E、G,丹参素,迷迭 香酸,原儿茶醛,咖啡酸,紫草酸。所述的丹参脂溶性成分选自丹参酮I、IIA、IIB,隐丹参酮,异丹参酮I、IIA,异隐 丹参酮,羟基丹参酮IIA,左旋二氢丹参酮I,丹参新醌甲、乙、丙,丹参酸甲酯、紫丹参素。上述丹参提取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溶于四 氢呋喃或水中,向其中相应的加入丹参水溶性成分或丹参脂溶性成分,室温搅拌形成纳米 胶束,挥发溶剂得到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包裹的丹参提取物纳米颗粒。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为胶束把丹参水溶性或脂溶性 成分包裹成纳米颗粒,形成的纳米颗粒具有比表面积大和功能基团多的特点,可与多种用 于诊断和治疗的分子形成共轭物,使颗粒具有特异性和选择性,纳米尺寸范围的载药胶束 可顺利通过毛细血管网和脾静脉窦状隙,穿过血脑屏障,亲水性表面能避免网状内皮系统 (reticulo endothelial system, RES)吞噬,捕捉并延长其在血液循环系统的时间,利用REP效应、病变组织的特殊结构、受体-配体特异性相互作用实现药物载体的被动或主动靶 向,增强其疗效,为丹参临床应用和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开辟新的更为广阔的途径。
具体实施例方式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的制备参考文献(李继航,PLA-b-PEG共聚物膜的制 备与性能研究,应用化工,2009,38 (6) =819-822.)公开方法,具体如下取IOg乳酸、2g的PEG、催化剂辛酸亚锡(1 % w)和30ml 二甲苯作为溶剂放入 IOOmL三颈烧瓶中,安装恒温加热系统、搅拌系统、冷凝系统和分水系统。先通N2保护,在 100°C下磁力搅拌反应2h,令乳酸生成低聚物,再升温至180°C反应至预定时间。反应结束 后将聚合物溶于三氯甲烷中,用分液漏斗以一定的速度滴加进无水乙醇中,沉淀提纯,抽滤 得到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乙醇洗涤12h,在30°C电热鼓风干燥箱干 燥至恒重得最终产物PLA-PEG。丹参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有效成分分为脂溶性成分及水溶性成分。采用的提取方法 不同各种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不同,造成制得的丹参制剂的质量不同。为保证丹参制剂的疗 效,应根据制剂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工艺,在此水溶性成分选用丹参素,脂溶性成分选用丹 参酮IIA为指标来衡量。丹参水溶性成分提取方法取丹参加12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5h的煎煮方法, 提取后其水溶性成份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较高,脂溶性成份丹参酮IIA含量较低。丹参脂溶性成分提取方法取丹参加95%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 2h,第二次1.5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丹参醇提后药渣水溶液(8倍量)煮提3次,第 一次、第二次1. 5h,第三次lh,过滤,滤液浓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0%,醇沉,过滤,滤液浓 缩,与乙醇提取液合并,其脂溶性成份丹参酮IIA含量较高。实施例1将乳酸和聚乙二醇按重量比m (PLA) m(PEG) = 9 1,PEG分子量为600进行聚 合得PPLA。称取20mg PPLA,溶于2mL四氢呋喃(THF)中,经超声分散后,滴加20mL丹参水 性溶液中,在室温下以300r/min的速率磁力搅拌lh,待THF挥发完全,得到PPLA纳米微球 乳液。实施例2将乳酸和聚乙二醇按m(PLA) m(PEG) = 10 2,PEG分子量为1000进行聚合 得PPLA。称取20mg PPLA,溶于2mL四氢呋喃(THF)中,经超声分散后,滴加25mL丹参水性 溶液中,在室温下以300r/min的速率磁力搅拌lh,待THF挥发完全,得到PPLA纳米微球乳液。实施例3将乳酸和聚乙二醇按m (PLA) m(PEG) = 8. 5 1. 5,PEG分子量为4000进行聚 合得PPLA。称取20mg PPLA,溶于20mL水中,经超声分散后,滴加IOmg丹参脂溶性成分,在 室温下以300r/min的速率磁力搅拌2h,得到PPLA纳米微球乳液。实施例4将乳酸和聚乙二醇按m (PLA) m(PEG) =8.5 1. 5,PEG分子量为900进行聚合 得PPLA。称取20mg PPLA,溶于20mL水中,经超声分散后,滴加IOmg丹参脂溶性成分,在室温下以300r/min的速率磁力搅拌1. 5h,得到PPLA纳米微球乳液。实施例5将乳酸和聚乙二醇按m(PLA) m(PEG) =8 2,PEG分子量为900进行聚合得 PPLA0称取20mg PPLA,溶于20mL水中,经超声分散后,滴加12mg丹参脂溶性成分,在室温 下以300r/min的速率磁力搅拌lh,得到PPLA纳米微球乳液。实施例6 动物体内的代谢性对比分析将实施例1制取的纳米颗粒在大鼠禁食8_12h后,灌服,灌胃后10.0,20.0,30.0, 45. 0,60. 0, 75. 0,90. 0,120. 0,180. 0,300. 0,480. 0,720. Omin 取血,按最佳的样品处理条件
制备空白及含药血浆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以丹参素为对象研究药代动力学及血 浆样品中相关物质,测定其变化。发现纳米丹参中有效成分丹参素的溶出量与原粉相比增 加了 21. 32%,丹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大鼠服用丹参原粉和纳米粉后,丹参 素在体内的达峰时间明显小于丹参原粉组的达峰时间,且峰浓度也明显增高,表明纳米粉 在体内能够更快更多地被吸收,从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得到了提高。实施例7 动物体内的代谢性对比分析在大鼠禁食8_12h后,灌服实施例5制取的纳米颗粒,灌胃后10. 0,20. 0,30.0, 45. 0,60. 0, 75. 0,90. 0,120. 0,180. 0,300. 0,480. 0,720. Omin 取血,按最佳的样品处理条件
制备空白及含药血浆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以丹参酮IIA为对象研究药代动力学 及血浆样品中相关物质,测定其变化。发现纳米颗粒中有效成分丹参酮IIA的溶出量与原 粉相比增加了 27. 83 %,丹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大鼠服用丹参原粉和纳米 粉后,丹参酮IIA在体内的达峰时间明显小于丹参原粉组的达峰时间,且峰浓度也明显增 高,表明纳米粉在体内能够更快更多地被吸收,从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得到了提高。
权利要求
一种丹参提取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与丹参水溶性成分或丹参脂溶性成分重量比为(4~9)∶(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丹参提取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 聚物与丹参水溶性成分或丹参脂溶性成分重量比为(5 8) (2 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丹参提取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聚乙二醇接枝聚乳 酸共聚物中乳酸与聚乙二醇的重量比为(7 10) (1 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丹参提取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 400 80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丹参提取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丹参提取物纳米 颗粒尺度为20-500纳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丹参提取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颗粒尺度为100-300纳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丹参提取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丹参水溶性 成分选自丹参酸A、B、C,丹参酚酸A、B、C、D、E、G,丹参素,迷迭香酸,原儿茶醛,咖啡酸,紫草酸。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丹参提取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丹参脂溶性 成分选自丹参酮I、IIA、IIB,隐丹参酮,异丹参酮Ι、ΙΙΑ,异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ΙΙΑ,左旋 二氢丹参酮I,丹参新醌甲、乙、丙,丹参酸甲酯、紫丹参素。
9.权利要求1所述的丹参提取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乙二醇接枝 聚乳酸共聚物溶于四氢呋喃或水中,向其中相应的加入丹参水溶性成分或丹参脂溶性成 分,室温搅拌形成纳米胶束,挥发溶剂得到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包裹的丹参提取物 纳米颗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包裹丹参提取物制备得到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与丹参水溶性成分或丹参脂溶性成分重量比为(4~9)∶(1~5),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中乳酸与聚乙二醇的重量比为(7~10)∶(1~3)。具体制备方法为将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溶于四氢呋喃或水中,向其中相应的加入丹参水溶性成分或丹参脂溶性成分,室温搅拌形成纳米胶束,挥发溶剂得到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包裹的丹参提取物纳米颗粒。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能够穿透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增强其疗效的特点,为丹参临床应用和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开辟新的更为广阔的途径。
文档编号A61K47/34GK101919907SQ20101022671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5日
发明者于洁, 王世祥, 赵新锋, 郑晓晖 申请人:西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