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甲型肝炎的中药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的药物,具体是治疗甲型肝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甲型肝炎是由通过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发病多以青少年及儿童,成人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是我国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在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及感染率最高。人感染甲肝病毒后,通常约有一个月的潜伏期,此时没有症状,之后可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发烧、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皮肤发黄,有的病人有腹胀或腹泻,尿呈褐色,大便色浅,检查肝脏有肿大和触痛或叩痛的体征。肝功能检查显示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异常。患者血清甲肝抗体呈阳性或滴度明显升高,症状轻重各异,轻症病程1-2周,重症可致数周或更长。甲型肝炎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甲肝治病机制是肝炎病毒在肝脏复制,导致肝脏细胞损害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如发烧、厌油、厌食、腹痛、腹泻、黄疸等。它不但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并且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一定损失,特别是爆发甲型肝炎大流行,对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定造成很大影响。甲型肝炎饮食传染难以完全预防,目前全世界各国推荐最有效手段是接种甲肝疫苗,通过甲肝疫苗的接种,可使儿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患了甲型肝炎可以通过中、西医不同方法治疗,但还会有部分患者病症较重,极重者可能发生肝昏迷,不及时抢救,或治疗不当极易死亡。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甲型肝炎的中药,该药应能有效地治愈甲型肝炎,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治疗费用低的特点。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甲型肝炎的中药,包括的成分及重量份为雀梅根24份、茵陈1份、白芍2.33.5份、金银花2份、山栀枝1.52.5份、焦神粬23份、黄连11.5份,加水煎15-30分钟,取液汁,加白砂糖适量。包括的成分及重量份为雀梅根3份、茵陈1份、白芍3份、金银花2份、山栀枝2份、焦神粬3份、黄连1份,白砂糖适量。该中药制成糖浆剂型供患者服用,一日三次,每次IO毫升,饭后服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雀梅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植物(鼠李科植物),因此取材容易,价格不高,患者治疗费用较低;而其地下根中的活性有效成分对于甲型肝炎患者有独特的医疗效果;而且见效快(IO天左右就能看到明显效果),治愈率高(总有效率达到95%以上)。具体实施例方式据文献记载,雀梅(Sageretiatheezans)有降气化痰、祛风湿、补筋骨等作用,能治疗疥疮、水肿、鹤膝风等病症。发明人以雀梅的地下根为主要成分,配以适量辅药,合成治疗甲型肝炎的中药制剂。为测定本发明的疗效,发明人与浙江省建工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杭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杭州市石桥卫生院、杭州市小河卫生院、临安市人民医院等八家医院组成协作组,对该中药制剂进行临床服用研究。该中药制剂(定名为苏肝口服液I号)包括的成分及重量份为雀梅根3份、茵陈1份、白芍3份、金银花2份、山栀枝2份、焦神粬3份、黄连1份;加水煎15-30分钟,取液汁,加适量白砂糖。并以湖北省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产品"金酸苹糖浆"(称作苏肝口服液II号)作为对照品,进行临床观察。现将480例临床资料小结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按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选择病例。本文480例均确诊为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二、一般材料全部病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大多数病例为住院观察治疗。治疗组370例均用苏肝I号,对照组110例用苏肝II号,合计480例。其中男性352例,女性128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71岁,以20-39岁青壮年居多;发病时间最短3天,最长38天,大部分6_15天。(详见表1、2)表1配对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例概况<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表2扩大治疗组病例概况<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三、症状和体征全部病例均有皮肤、巩膜黄染,其它如食欲减退、乏力、腹胀、肝痛、恶心呕吐、肝肿、尿黄和大便异常亦为常见症征。(详见小结)四、实验室主要指标实验室检查主要以黄疸指量(TT)和谷丙转氨酶(G、P、T)为依据。(见表3、4)表3两组TT情况<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表4两组G、P、T情况<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从表3中看出绝大多数病例TT在20-49u之间,其中50u以上高黄疸病例为47例;表4中绝大多数病例G、P、T在121u以上。观察方法共治疗480例,苏肝I号与苏肝II号随机分组,各治疗110例,均采用双盲法。进一步苏肝I号扩大治疗260例。两组药物剂型、包装、服法完全相同。每瓶150cc,成人一日二次,每次20cc,小儿(15岁以下)减半。15天为一疗程,共观察三个疗程。凡属验证对象均停服其它护肝药物。疗效判断标准分显效、有效、无效三级。1、显效凡治疗172月内,临床症状消失,肝脾回縮至正常,肝功能检查11、胆红质和G、P、T二项同时恢复正常者。2、有效经治疗172月,临床症状好转,肝脾有所回縮,肝功能检查II和胆红质正常,但G、P、T降到原来水平2/3者。3、无效经治疗172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肝脾回縮与肝功能检查变化不大,甚或反有上升者。验证结果—、苏肝I号的临床疗效1、各临床单位疗效情况(详表5)表5各临床单位疗效统计<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从八单位考核结果看出,总有效率均在91.7%以上,表明本药临床疗效基本一致。共验证370例,其中显效291例,占总病例数的78.6%,有效65例,占总病例的17.6%,总有效率为96.2%。2、疗程与肝功能恢复正常的关系(详表6)表6疗程与肝功能恢复正常例数<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由表6看出TT和G、P、T恢复正常的病例大多出现在第二疗程。3、起效时间观察本药退黄起效时间最快为4天,一般在10天左右就能看到明显效果。降酶起效时间最快为7天,绝大部分病例15天左右即有下降趋势,少数病人可恢复正常。4、副作用观察370例中有125例在治疗前后分别作血常规、尿常规、血小板等方面检查对比,均无明显异常变化,全部病例中有3例开始服药时有轻微恶心,1例开始服药时出现轻微腹泻,但均能忍受。其余病例均无任何不良反应。5、HBsAg转阴情况370例病人经反向被动血凝法测定HBsAg(+)病人为92例,接受治疗后发现13例暂时转阴,但由于观察时间短,难于作出确切的评价。二、随机分组临床疗效比较1、两组临床总疗效(详表7)表7疗效及百分比<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X2=10.52,P<0.01。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表明苏肝I号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苏肝II号。2、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对比(详表8)表8治疗前后肝功能对比<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X2=3.0,P>0.05,X2=4.01,P<0.05。降低II的效果二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降低G、P、T效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表明存在显著差异。<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扩大组苏肝I号与苏肝II号对比,经统计学处理,亦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临床小结与体会—、临床验证结果表明,苏肝I号(雀梅根)不论在改善症状或降低TT和G、P、T方面均有显著效果。用目前国内定型生产的金酸苹糖浆作对照,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考核,苏肝I号总有效率96.4%,其中显效80.0%;有效16.4%。苏肝II号总有效率81.8%,其中显效50.0%;有效31.8%。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表明苏肝I号疗效明显高于苏肝II号。苏肝I号扩大临床260例,总有效率96.2%,其中显效78.1%,有效18.1%。扩大组苏肝I号与苏肝II号对比,经统计学处理亦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也说明苏肝I号临床疗效明显高于苏肝II号。二、本药发现退黄起效时间最快为4天,最慢为32天,一般在10天左右即能看出明显效果。而苏肝II号最快时间为7天,最慢为48天。一般在15天左右方能看出明显效果。观察证明苏肝I号起效时间较苏肝II号为快。三、对125例治疗前后测定血常规、血小板和尿常规,结果表明无明显异常变化,且临床验证无明显副作用。疗效高,又无有害作用。四、苏肝I号是主要采用雀梅根的制剂,药源十分丰富。本次验证表明雀梅根对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疗效显著,是否与其有疏肝利胆、清热利湿作用有关,尚待进一步观察。典型病例病例一钱xx,男性,ii岁,小学生。畏寒、发热38t:-39t:,全身乏力,厌食、恶心、头痛,上感状痛,尿黄、大便溏稀。功能检查黄疸指数(II)为41,G、P、T为120,确诊为甲肝。治疗用该中药组分苏肝口服液I号,一日2次,每次10毫升,15天为一疗程。服药四天后,皮肤黄色转浅,病人精神好转。15天后基本恢复,食欲正常,大、小便色正常,次数也趋正常。20天后检查,黄疸指数(II)〈20,G、P、T〈40,继续留院一周,康复后出院。病例二庄XX,男性,12岁,小学生。体检发现皮肤巩膜黄染,自述食欲不振,乏力、腹胀,肝区痛、恶心、尿黄,大便异样。肝功能检查黄疸指数(II)为45,G、P、T为125,遂确诊为甲型肝炎。住院服苏肝口服液I号一周后症状明显好转,15天后检查皮肤巩膜黄色退尽,大、小便正常,肝功能检查黄疸指数(II)〈20,G、P、T〈40,嘱服药留院一周后,巩固疗效,20天后身体恢复正常,康复后出院。病例三楼XX,女,20岁,高中生。发热、厌食、头痛、腹胀、尿黄、大便异常三天,就诊后,做肝功能检查,黄疸指数(II)>45,G、P、T>125,HBsAg+,诊断为甲型肝炎。嘱服药一天2次,每次20毫升,一周后症状改善。15天后自述,大、小便正常,腹胀、发热消失。20天后检查肝功能黄疸指数(II)<20,G、P、T<40。嘱继续服药IO天,巩固疗效,体检正常后出院。病例四黄XX,女35岁,干部。因发热、腹胀、泻、乏力、厌油、恶心三天,到门诊就医,体检发现皮肤巩膜黄染,大便溏稀,小便黄,肝功能检查,黄疸指数(II)为45,G、P、T为125,诊断为甲型肝炎。嘱服药,每天2次,每次20毫升。一周后病情好转,体温正常,皮肤巩膜黄色退尽,大、小便正常。二周后,腹胀消失,肝区无压痛,功能检查,黄疸指数(II)<20,G、P、T<40,嘱留院服药至30天后体检正常出院。权利要求一种治疗甲型肝炎的中药,包括的成分及重量份为雀梅根2~4份、茵陈1份、白芍2.3~3.5份、金银花2份、山栀枝1.5~2.5份、焦神粬2~3份、黄连1~1.5份,加水煎15-30分钟,取液汁,加白砂糖适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甲型肝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包括的成分及重量份为雀梅根3份、茵陈1份、白芍3份、金银花2份、山栀枝2份、焦神粬3份、黄连1份,白砂糖适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甲型肝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成糖浆剂型供患者服用。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的药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药应能有效地治愈甲型肝炎,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治疗费用低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甲型肝炎的中药,包括的成分及重量份为雀梅根2~4份、茵陈1份、白芍2.3~3.5份、金银花2份、山栀枝1.5~2.5份、焦神粬2~3份、黄连1~1.5份,加水煎15-30分钟,取液汁,加白砂糖适量。包括的成分及重量份为雀梅根3份、茵陈1份、白芍3份、金银花2份、山栀枝2份、焦神粬3份、黄连1份,白砂糖适量。文档编号A61K36/744GK101780162SQ20101013613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申请日期2010年3月26日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发明者钱永涛申请人:浙江满堂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