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丹参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涉及一种丹参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的干燥根及根茎。苦微寒,归心、肝经。根主含二 萜醌类色素,丹参酮(tanshinone) II A,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异丹参酮 (isot雄hi丽es),异隐丹参酮(lsocryptot雄hi丽e),丹参新酮(milti皿e),丹参酸 甲酯(methyltanshinonate),羟基丹参酮II A (hydroxytanshinone)等。除二鹏醌类化合 物外,尚含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aldehyde)、 P-谷甾醇和D (十)P_ (3,4一二羟基 苯基)乳酸(即丹参素,丹参酸甲),以及縮羧酸化合物(salvianolicacids)A,E等。丹酚酸 B为三分子丹参素与一分子咖啡酸縮合而成,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丹酚酸之一,对心、脑、肝、 肾等器官均具有重要药理作用。
丹参的药理作用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① 强心加强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脏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② 对血管作用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扩张外周血管,血流增加;脑血流量下
降
③ 抗血栓形成提高纤溶酶活性;延长出、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小板 内cAMP水平抑制TXA2合成);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血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縮短)
④ 改善微循环
(二)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作用
①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丹参制剂治疗坏死心肌清除快;纤维母细胞分化、胶 原纤维形成较明显;肉芽形成比较成熟。局部淤血减轻、血液循环改善,愈合时间縮短。
②抑制过度增生对过度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有抑制作用。 (三)保肝改善肝微循环。(四)抗菌丹参制剂中含有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对体外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变性杆菌有抑制作用。 丹参片问世已经多年,用于临床治疗,疗效确切,活血化瘀,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 胸痹,症见胸部疼痛、痛处固定、舌质紫暗;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但是,片剂存在有 效成分溶液出慢,不能及时起效等缺陷的问题。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10155513. 6公开了一种丹参软胶囊及其制备工艺,它是以 丹参提取物及适量的药用辅料构成内容物包裹于软胶囊囊壳中制成软胶囊。虽然其剂量合
3理,起效快,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但是其在提取过程中的干燥、粉碎工序中,温度 高,时间长,能源消耗大,有效成分遭到破坏。 中国专利号02111976. 7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复方丹参胶囊及制备方法"的 发明专利。它是将丹参、三七和冰片组合在一起而制成的硬胶囊或软胶囊。但其中活性成 分萃取液由丹参、三七经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后与冰片混合获得,虽然没有干燥 的操作工艺,但是其生产过程对设备要求高,生产条件局限性大,能源成本高等不利因素。
综上所述,丹参制剂的制备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下
1、丹参制剂的提取过程中,经过醇提、水提二步骤,提取后回收乙醇、浓縮、干燥,制成 浸膏。在上述过程中的收膏干燥工序所需温度高,时间长,使药材中的一些对光、热不稳定 的成分遭到破坏,造成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的损失。同时在收膏和干燥过程中存在部分焦化 现象。 2、上述提取过程中,尤其是干燥等工序多,流程长,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大。
3、以丹参为主要成分的丹参注射液、丹参片、丹参胶囊已由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生 产,但注射液携带,给药均不方便;片剂、胶囊存在有效成分溶液出慢,不能及时起效等缺 陷。 4、现在中药软胶囊应用越来越多,对中药的挥发性、光不稳定性、不良气味性的成 分都得了良好的改善。但是现在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其稳定性差,放置久了软胶囊 的崩解不合格,因此,丹参软胶囊也存在稳定性不好,有效期短等问题。 在本发明的研究过程中,解决的主要难题为了实现丹参提取物制备成软胶囊,针 对现有丹参提取工艺中存在的不利工序进行了大量的试验。 一方面,软胶囊的囊壳决定了 药液所用的稀释剂不能是水、乙醇及一些毒性较大的有机溶剂,最为理想的是油脂类物质 与药物组合成液体或混悬液;另一方面,丹参中有效成份对光、热不稳定,在长时间的干燥 过程中,再加上粉碎过程,造成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的损失。最终实现了以丹参提取液直接与 适量辅料混合制备内容药液的新工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获得有效 成份含量高、起效快、稳定性好的一种新的丹参软胶囊,以及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丹参软胶囊,其特征在于该丹参软胶囊是由丹参提取液、聚乙 二醇400、甘油、丙二醇、焦亚硫酸钠、山梨醇、聚乙二醇6000制成的,丹参提取液与聚乙二 醇400、甘油、丙二醇、焦亚硫酸钠、山梨醇、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比为19 :76 :5 :0. 00001 : 0.000006 :0.000004 :0.00012。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一种丹参软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 骤
(l)丹参提取液的制备
取丹参1000g,加90%乙醇4000ml回流1. 5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适量;药渣加
4水适量(例如4000ml)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稠膏合并,减压浓縮,至相对密度为 1. 2-1. 30 (40°C ),即得丹参提取液95g,备用。
(2)辅料液的制备
另取聚乙二醇400 380g、甘油25g、丙二醇0. 00005g、焦亚硫酸钠0. 00003g、山梨醇 0. 00002g、聚乙二醇6000 0. 00006g混匀即得辅料液,备用。
(3)内容物混合液的制备
将丹参提取液与辅料液混合均匀,即得内容物混合液。
(4)软胶囊的制备
将配好的内容物混合液,倒入药液斗中,用已经配好的明胶液(例如可加有遮光剂与 色素),采用软胶囊制造机压制软胶囊,将灌装成的软胶囊置入不锈钢干燥转笼中,干燥定 形,灯检选丸,磨光,除去不合格的软胶囊,经质量检验合格后包装,制成1000粒(每粒装量 0. 5g,每粒含丹参酮n A为O. 8-0. 2mg、丹酚酸B为18-11mg)。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组份量(g)
丹参10000
聚乙二醇4003800
甘油250
丙二醇0. 0005
焦亚硫酸钠0. 0003
山梨醇0. 0002
聚乙二醇60000. 0006
以上实施例丹参软胶囊的制备工艺为 (l)丹参提取液的制备
取丹参10000g,加90%乙醇35000ml回流1. 5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适量; 药渣加水45000ml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稠膏合并,减压浓縮,至相对密度为 1. 2-1. 30 (40°C ),即得丹参提取液950g,备用。
(2)辅料液的制备
另取聚乙二醇400 3800g、甘油250g、丙二醇0. 0005g、焦亚硫酸钠0. 0003g、山梨醇 0. 0002g、聚乙二醇6000 0. 0006g混匀即得辅料液,备用。
(3)内容物混合液的制备
将丹参提取液与辅料液混合均匀,即得内容物混合液。
(4)软胶囊的制备
将配好的内容物混合液,倒入药液斗中,用已经配好的明胶液(例如可加有遮光剂与色 素),采用软胶囊制造机压制软胶囊,将灌装成的软胶囊置入不锈钢干燥转笼中,干燥定形,灯 检选丸,磨光,除去不合格的软胶囊,经质量检验合格后包装,制成10000粒(每粒装量0. 5g)。
经检验丹参软胶囊每粒含丹参酮II A为0. 42mg、丹酚酸B为13. 5mg。
实施例2 :
组份量(g)
丹参10000
聚乙二醇4003800
甘油250
丙二醇0. 0005
焦亚硫酸钠0. 0003
山梨醇0. 0002
聚乙二醇60000. 0006
以上实施例丹参软胶囊的制备工艺为 (l)丹参提取液的制备
取丹参lOOOOg,加90%乙醇40000ml回流1. 5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适量; 药渣加水40000ml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稠膏合并,减压浓縮,至相对密度为 1. 2-1. 30 (40°C ),即得丹参提取液950g,备用。
(2)辅料液的制备
另取聚乙二醇400 3800g、甘油250g、丙二醇0. 0005g、焦亚硫酸钠0. 0003g、山梨醇 0. 0002g、聚乙二醇6000 0. 0006g混匀即得辅料液,备用。
(3)内容物混合液的制备
将丹参提取液与辅料液混合均匀,即得内容物混合液。
(4)软胶囊的制备
将配好的内容物混合液,倒入药液斗中,用已经配好的明胶液(例如可加有遮光剂与色 素),采用软胶囊制造机压制软胶囊,将灌装成的软胶囊置入不锈钢干燥转笼中,干燥定形,灯 检选丸,磨光,除去不合格的软胶囊,经质量检验合格后包装,制成10000粒(每粒装量0. 5g)。
经检验丹参软胶囊每粒含丹参酮II A为0. 45mg、丹酚酸B为12. 5mg。
本发明的丹参软胶囊具有的显著优点(本发明给出的新型丹参软胶囊与现有技术的 丹参软胶囊相比)
现有技术的丹参软胶囊以公开专利号为200410155513. 6中的实施例1为例,描述如 下药物5份;聚乙二醇400 2. 79份;聚乙二醇6000 0. l份;枸椽酸O. 05份;吐温80 0.06 份;基质的制备取聚乙二醇400 558g,加入聚乙二醇6000 20g,枸椽酸10g,吐温80 12g, 混合均匀,得软胶囊基质共600g。软胶囊的制备取丹参1000g,加90%乙醇回流1. 5小时, 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药渣加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上述滤液,减压浓縮至适量后干燥粉 碎,药粉与适量药用辅料混匀,包裹于软胶囊囊壳中形成软胶囊剂,即得。
本发明给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取1000g丹参药材,打成粗粉,加90%乙醇回流 1.5,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适量;药渣加水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醇提液合并,继 续减压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2-1.30(40°C ),即得丹参提取液,备用。另取聚乙二醇400 380g、甘油25g、丙二醇0. 00005g、焦亚硫酸钠0. 00003g、山梨醇0. 00002g、聚乙二醇6000 0. 00006g混匀即得辅料液,备用。将丹参提取液与辅料液混合均匀,即得内容物混合液。将 配好的内容物混合液,倒入药液斗中,用已经配好的明胶液(加入遮光剂与色素),采用软胶囊制造机压制软胶囊,将灌装成的软胶囊置入不锈钢干燥转笼中,干燥定形,灯检选丸,磨
光,除去不合格的软胶囊,经质量检验合格后包装,即得。 比较以上两种工艺过程,改进之处
1、取消了干燥过程。
2 、制备稳定性好的软胶囊剂。
改进后带来的好处是
1、不仅可以避免了高温带来的破坏,同时避免了在收膏和干燥过程中焦化现象,尽可 能大量的保留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故适合对于湿、热、光敏感性药物(本制剂的丹参)提取, 采用这样的操作流程能够克服原提取干燥工序对湿、热、光敏感性成分的破坏。而且减少了 工序、流程短、效率高,能够降低能源,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2、本发明的丹参软胶囊,避免了片剂、胶囊有效成分溶出慢,不能及时起效等缺 陷。相对公开的中药软胶囊,尤其是丹参软胶囊,大大提高了其稳定性,提高了丹参软胶囊 的有效期。丹参软胶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观效果和口感好,疗效显著的特 点,更适用于临床应用。
结果如下表所示。 本发明的丹参软胶囊与现有技术丹参软胶囊有关项目比较表
本发明的丹梦软R囊 (異体设成见本W Bfi的实 她劉l0;>::'艰有扭卡w丹梦软胶n1 i.Atf坦成见w上 f'i ,力2xxo'畫:>:;:'f:3 e+ 的实线俩r)
提戰方法无Sfi干燥,瞎宵?5JS千淨、tft碎 1
i 0丄
驟工序.維 干;if"6间 ::'!'::6,)
歸g铜:h)
-、驗扭歸赠1 變,学£,,割 — -一, ,i 「々,敏1 h言'ru3 i辋i;占、8r::, 乙o
7如上表结果可知,本发明的丹参软胶囊,在提取工艺中省去了高温干燥和粉碎的工序, 消耗的电能只有10. 2kwh,节省了 65. 3kwh的电能。避开了这两道工序,提取物有效成分破 坏少,而且无焦化的部分,故丹参出膏中的有效成分比例更大,因此在10%的出膏量基础上 还能得到高含量的丹参酮II A,与现有技术的30%出膏量相当或稍强。另外,本发明的确定 处方是经过大量的实验筛选出来的能最好保护囊皮的内容物配方,更好的防止明胶囊皮被 氧化,提高了其稳定性,经过长期考察放置28个月,其崩解时间为46min,虽然时间变长了, 但是其崩解时限还是合格的(要求不大于1小时)。现有技术的稳定性在13个月就不合格
了。
权利要求
一种丹参软胶囊,其特征在于该丹参软胶囊是由丹参提取液、聚乙二醇400、甘油、丙二醇、焦亚硫酸钠、山梨醇、聚乙二醇6000制成的,丹参提取液与聚乙二醇400、甘油、丙二醇、焦亚硫酸钠、山梨醇、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比为197650.000010.0000060.0000040.000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丹参软胶囊,其特征在于该丹参软胶囊是由下列方法制得的(1) 丹参提取液的制备取丹参1000g,加90%乙醇回流1. 5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适量;药渣加水煎煮1 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稠膏合并,减压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2-1. 30 (40°C ),即得丹参提 取液,备用;(2) 辅料液的制备另取聚乙二醇400 380g、甘油25g、丙二醇0. 00005g、焦亚硫酸钠0. 00003g、山梨醇 0. 00002g、聚乙二醇6000 0. 00006g混匀即得辅料液,备用;(3) 内容物混合液的制备将丹参提取液与辅料液混合均匀,即得内容物混合液;(4) 软胶囊的制备将配好的内容物混合液,倒入药液斗中,用已经配好的明胶液(例如可加有遮光剂与色 素),采用软胶囊制造机压制软胶囊,将灌装成的软胶囊置入不锈钢干燥转笼中,干燥定形, 灯检选丸,磨光,除去不合格的软胶囊,经质量检验合格后包装,制成1000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丹参软胶囊,其特征在于该丹参软胶囊每粒软胶囊每粒 装量O. 5g,并每粒胶囊含丹参酮n A为O. 8-0. 2mg、丹酚酸B为18-llm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丹参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丹参软胶囊是由丹参提取液、聚乙二醇400、甘油、丙二醇、焦亚硫酸钠、山梨醇、聚乙二醇6000制成的,解决的主要难题是针对现有丹参提取工艺中存在的不利工序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克服了光、热对不稳定有效成份的影响,避免了有效成分的大量损失,最终实现了以丹参提取液直接与适量辅料混合制备内容药液的新工艺,获得有效成份含量高、起效快、稳定性好的一种新的丹参软胶囊,同时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A61K9/48GK101732409SQ201010111049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2日
发明者王艳, 董宇, 陈闯 申请人:辽宁盛生医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