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修复支架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66768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颌骨修复支架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医疗临床的颌面部下颌骨缺损修复手术中使用的植入结构体
物件,特别是一种能够符合大面积下颌骨缺损形态修复等要求的下颌骨修复支架。
背景技术
由于肿瘤切除或创伤等原因,造成了下颌骨的缺损,同时也影响了患者口腔内部 的基本功能,给患者的基本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目前临床上一般利用不同型号的人工髁突 及重建钛板或移植自体骨来进行修复。但是此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有较大局限, 一般适 合于修复小部分缺损,且人工髁突及重建钛板为统一规格产品,形态修复远远满足不了临 床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符合大面积下颌骨 缺损形态修复等要求的下颌骨修复支架。所述下颌骨修复支架兼具形态修复和功能修复的 作用,从而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下颌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颌骨形支架本体,所述下颌骨形支架本体具
有依次连续分布的髁突区、下颌升支区、下颌角区、下颌植骨区和骨连接区;所述下颌角区
和下颌植骨区均带有通孔阵列结构,所述骨连接区带有沉孔阵列结构。 所述沉孔阵列结构中的沉孔直径范围为1. 0mm 5. 0mm,所述通孔阵列结构中的
通孔直径范围为1. Omm 5. Omm。 所述沉孔阵列结构中的沉孔与沉孔的中心距范围为1. Omm 5. Omm,所述通孔阵 列结构中的通孔与通孔的中心距范围为1. Omm 5. Omm。 所述下颌骨形支架本体采用永久性植入颅颌面骨修复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所述下颌骨形支架本体采用满足13810标准的外科植入物用纯钛或钛合金材料,
或者采用满足ISO或ASTM标准的六铝七铌钛合金材料。 所述下颌骨修复支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采集患者包括下颌骨区域的CT或MRI图像,获取DICOM格式的图像数据; B.利用所述DICOM格式的图像数据结合三维重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在重建
图像的基础上进行下颌骨修复支架的设计; C.所述下颌骨修复支架的设计要求内表面要和所重叠的骨面贴合,外表面要符合 修复所需的形态; D.将所述下颌骨修复支架的设计完成的数据转换为可加工数据,然后采用数控中
心或数控铣床进行数字化加工,加工出上颌骨修复支架的雏形; E.对上颌骨修复支架进行后期加工处理,其中包括打孔,打磨工序。 医学中的CT全称computed tomography, CT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它
3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 MRI是Magnetic Res薩e Iamging的简称,中文为磁共振成像。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縮写,即计算机辅助设计。 DICOM是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的英文縮写,艮卩医 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在DICOM标准中详细定义了影像及其相关信息的组成格式和交换 方法,利用这个标准,人们可以在影像设备上建立一个接口来完成影像数据的输入/输出 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下颌骨修复支架能够符合大面积下颌骨缺损形态修复,兼具形态修 复和功能修复的作用,从而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下颌骨修复支架,不仅具有个性化特点,而且兼具形态修复和功能 修复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下颌骨修复支架主要针对于下颌骨的大面积缺损修复,为其提 供一种整体解决方案。修复支架整体形态和患者下颌形态相拟合,支架具有植骨槽,便于医 生进行自体骨的移植和种植牙等一系列的手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下颌骨修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下颌骨修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下颌骨修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颌骨修复支架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列示如下 1-髁突区,2-下颌升支区,3-下颌角区,4-下颌植骨区,5-骨连接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下颌骨修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 种下颌骨修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下颌骨修复支架的结构示意 图。如图1 、图2和图3所示,下颌骨修复支架,包括下颌骨形支架本体,所述下颌骨形支架 本体具有依次连续分布的髁突区1、下颌升支区2、下颌角区3、下颌植骨区4和骨连接区5 ; 所述下颌角区3和下颌植骨区4均带有通孔阵列结构,所述骨连接区5带有沉孔阵列结构。 所述沉孔阵列结构中的沉孔直径范围为1.0mm 5.0mm,所述通孔阵列结构中 的通孔直径范围为1. Omm 5. Omm。所述沉孔阵列结构中的沉孔与沉孔的中心距范围为 1. Omm 5. Omm,所述通孔阵列结构中的通孔与通孔的中心距范围为1. Omm 5. Omm。所述 下颌骨形支架本体采用永久性植入颅颌面骨修复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所述下颌骨形支架 本体采用满足13810标准的外科植入物用纯钛或钛合金材料,或者采用满足ISO或ASTM标 准的六铝七铌钛合金材料。 所述下颌骨修复支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采集患者包括下颌骨区域的CT或MRI图像,获取DICOM格式的图像数据; B.利用所述DICOM格式的图像数据结合三维重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在重建
4图像的基础上进行下颌骨修复支架的设计; C.所述下颌骨修复支架的设计要求内表面要和所重叠的骨面贴合,外表面要符合 修复所需的形态; D.根据所述下颌骨修复支架的设计加工出雏形后,对雏形进行后期加工处理,包 括打孔,打磨工序。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颌骨修复支架的使用状态图。由此可见下颌骨修复支架安装 在患者缺损部位的情形。 下颌骨修复支架中各结构部分的作用如下 1、髁突区——模拟恢复患者的下颌关节形态,与患者的下颌关节窝配合构成髁突 区结构,恢复患者下颌的上下张合功能。 2、下颌升支区——模拟恢复患者的下颌升支功能形态,用于支撑患者软组织,恢 复患者面部形态。 3、下颌角区——带有通孔结构,模拟恢复患者的下颌角功能形态,用于支撑患者 的软组织,恢复患者面部形态。 4、下颌植骨区——带有通孔结构,形态可呈"L"或"U"型,一可用于支撑患者下颌 软组织,恢复患者面部形态,二可给患者日后的植骨、植牙等后续功能修复提供支架。 5、骨连接区——带有沉孔结构,用于连接整个修复支架与残留下颌骨。 个性化的下颌骨修复支架可用如下材料制作加工 1、满足13810标准的外科植入物用纯钛及钛合金材料。 2、满足ISO或ASTM标准的六铝七铌等钛合金材料。 3、单项钛合金TLM和TLE等(目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正在申请加入外科植入物 用钛及钛合金加工材国家标准)。 4、其他可用于永久性植入颅颌面骨修复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下颌骨修复支架中通孔结构和沉孔结构的功能作用如下 修复支架(修复体)上按一定距离布有通孔及沉孔。通孔用于减轻修复体重量, 并且可促进修复体周围组织的愈合生长,使得修复体与自体组织结合更牢固。沉孔为钉孔, 用于放置钛钉等来连接修复体与自体组织。通孔及沉孔的直径范围为1. 0mm 5. Omm,中心 距范围为1. Omm 5. Omm。 个性化的下颌骨修复支架的加工流程 1、采集患者CT或MRI图像,获取DICOM格式的图像数据。 2、利用相关三维重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在重建图像的基础上进行修复支架 的设计。 3、设计特征包括内表面要和所重叠的骨面密切贴合,外表面要符合修复所需的形 态。 4、将所述下颌骨修复支架的设计完成的数据转换为可加工数据,然后采用数控中
心或数控铣床进行数字化加工,加工出上颌骨修复支架的雏形; 5、对下颌骨修复支架进行后期加工处理,其中包括打孔,打磨等工序。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
创造,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创造。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创造进行修改 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 本发明创造专利的保护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下颌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颌骨形支架本体,所述下颌骨形支架本体具有依次连续分布的髁突区、下颌升支区、下颌角区、下颌植骨区和骨连接区;所述下颌角区和下颌植骨区均带有通孔阵列结构,所述骨连接区带有沉孔阵列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阵列结构中的沉孔 直径范围为1. 0mm 5. Omm,所述通孔阵列结构中的通孔直径范围为1. 0mm 5. 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阵列结构中的沉孔 与沉孔的中心距范围为1. Omm 5. Omm,所述通孔阵列结构中的通孔与通孔的中心距范围 为1. Omm 5. O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骨形支架本体采用 永久性植入颅颌面骨修复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骨形支架本体采用 满足13810标准的外科植入物用纯钛或钛合金材料,或者采用满足ISO或ASTM标准的六铝 七铌钛合金材料。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符合大面积下颌骨缺损形态修复等要求的下颌骨修复支架,所述下颌骨修复支架兼具形态修复和功能修复的作用,从而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颌骨形支架本体,所述下颌骨形支架本体具有依次连续分布的髁突区、下颌升支区、下颌角区、下颌植骨区和骨连接区;所述下颌角区和下颌植骨区均带有通孔阵列结构,所述骨连接区带有沉孔阵列结构。
文档编号A61L27/04GK201469460SQ20092017328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7日
发明者刘灿, 姜谦, 归来, 李晓峰, 武星 申请人:北京吉马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