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6043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
背景技术
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在文献特别是中国专利文献中已有较多的报道,例如实用新 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782100Y推荐有多功能胸腹穿刺负压引流器,由穿刺针、三通管和 引流管(专利称引流器)构成,由于引流容器为一单纯的皱褶体构造,因此在压瘪后存在 舒张(伸长)困难之虞, 一方面会造成计量不准,特别是在引流容器内未满积液时,无法 确认由胸腔排出的液量;另一方面因强度差而致变形系数大,给计量造成困惑;再一方面, 即使针对同一病人而言,再次使用效果差,因为经过第一次的使用,在倒除引出液后极有 可能使引流容器的壁体粘结在一起。
又如CN2848232Y介绍了一种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相对于前一专利,引流容器变 为可压縮的气囊,具体的技术手段是在引流容器内置入弹簧;还如CN201064579Y公开 了医用胸腔负压引流器,该专利与CN2848232Y具有异曲同工之效果。所谓的异曲是指前 者的引流容器本身仍为皱褶体,而后者则摒弃了皱褶体;所谓的同工是指以相同的设置方 式将相同结构的弹设置于引流容器的容腔中。申请人认为前者的结构略逊色于后者,因为 将引流容器本身设计为皱褶体会毫无必要地增大弹簧的作用力。但两者都存在有共同的欠 缺其一,由于引流容器的形状均为圆桶体或称筒形体,耐折腾效果差,易出现破裂,而 且后者的抗破裂程度远低于前者,例如在经过多次压縮与伸张后,引流容器的强度会显著 降低乃至变形;其二,两者的弹簧既存在结构上的不合理,也存在与引流容器的配合不合 理,所谓的弹簧结构不合理是指弹簧均为S形或称之字形结构,当压迫引流容器以便使引 流容器内的空气驱除时,弹簧并不会而且也不可能表现出上下及中部的整体受力,往往会 出现因扭曲而致弹簧的中部膨出的情形。所谓的弹簧与引流容器的配合不合理是指弹簧的 上、下端均与引流容器的顶、底壁点接触,因此弹簧的上下端的端点极易造成对引流容器 的顶底壁的刺破,引发漏液;其三,操作不便,两项专利结构在使引流容器收縮(捏瘪) 时,通常需要双手操作;其四,两项专利的引流管(前一专利称橡胶软管)与针头(后一专利称穿刺针)的结构并不合理,具体表现为只能由针头将胸腔积液经引流管引至引流 容器内,这种引流方式由于是单点式引流,即仅由针头引出,因而引流过程冗长,不利于 缩短对患者的治疗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引流容器的结构合理且强度好而可避免破裂的、弹 簧自身结构合理并且与引流容器配合理想而不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扭曲现象的、仅用单手 甚至还可使用脚使引流容器收縮而藉以体现操作方便的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还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缩短引流过程的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
为体现完成本实用新型的首要任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胸腔穿 刺负压引流器,包括一引流容器和一设在引流容器内的弹簧以及一与所引流容器联结的用 于将患者的胸腔内的积液引入到引流容器中的引流管,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容器包括一 第一球冠体和第二球冠体,第一、第二球冠体彼此对置固定,在第一球冠体的中央的内壁 突设有一第一弹簧座,而第二球冠体的中央的内壁同样突设有一与所述的第一弹簧座位置 相对应的第二弹簧座,所述的弹簧为螺旋形弹簧,该弹簧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弹簧座上, 另一端置于所述第二弹簧座上,其中,在第一球冠体上具有至少一个进液接咀和一排液接 口,在第一球冠体或第二球冠体上联结有一用于与所述的排液接口相盖配的盖和一用于提 拿或挂置第一、第二球冠体的挂襻,所述的引流管与所述的进液接咀配接。
为了体现完成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任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引 流管在使用状态下置入患者胸腔内的一端的管体上间隔开设有引流孔,并且在开设有引流 孔的引流管的一端端部插接联结有一穿刺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球冠体的中央具有一平坦的第一 脐,而所述的第二球冠体的中央具有一同样为平坦的并且与所述的第一脐相对应的第二 脐,所述的第一弹簧座位于第一脐上,而所述的第二弹簧座位于所述的第二脐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球冠体用于与所述第二球冠体 对置固定的部位构成有一圈包络突缘,而所述的第二球冠体用于与所述第一球冠体对置固 定的部位形成有一圈法兰边,所述的包络突缘包络在法兰边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球冠体是由聚氯乙烯制成的,并且第一球冠体是透明的,其中第一球冠体为硬质聚氯乙烯,而第二球冠体为弹 性聚氯乙烯。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球冠体上设有用于揭示液量的 计量标记。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穿刺刀与所述引流管相联结的一 端设有用于增进联结的可靠性的螺纹,而在穿刺刀的另一端的刀刃上套置有一用于对刀刃 保护的刀刃护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盖和挂襻联结在所述的第二球冠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挂襻上开设有挂置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液接咀有一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之一,由第一、第二球冠体构成引流容器,第 一、第二球冠体犹如一对彼此倒扣的碗,有利于改善强度,避免破裂;之二,弹簧采用螺 旋形并且将两端分别置于第一、第二球冠体的第一、第二弹簧座上,在使用时弹簧能整体 压縮或释放,不会出现扭曲膨出现象;之三,因第一、第二球冠体的形状合理,在使引流 容器收縮时,能满足用单手操作或由脚踩及收縮,因而操作方便,选择性好。此外,由于 在引流管上开设了引流孔,能起到烟咀式引流的作用而縮短引流时间。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査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 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 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 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实施例
请见附图,引流容器l是由两者的材料均为聚氯乙烯的第一、第二球冠体ll、 12构
成的,这里所讲的第一、第二球冠体11、 12的概念是根据它们的形状而言的,因此也可称它们为第一半球体和第二半球体。从图中所示的形状可知,第一、第二球冠体11、 12 犹如一对彼此对扣的碗。第一球冠体ll由透明的硬质聚氯乙烯制成,第二球冠体12为弹 性聚氯乙烯制成。第一、第二球冠体11、 12的配合能起到洁具行业常用的例如用于疏通 下水道的"皮老虎"的效应,负压效果十分理想。
在第一球冠体11的中央形成有一平坦区域,申请人将其定义为第一脐115,与之相 对应地,在第二球冠体12的中央区域也同样形成有一平坦区域,申请人称其为第二脐123, 该第二脐123与第一脐115对应,按压第一脐115时,因第二脐123受力,使整个第二球 冠体12压缩。在第一球冠体ll的中央的内壁,更具体地讲在前述的第一脐115的内壁构 成有一第一弹簧座111,而在第二球冠体12的中内的内壁即前述的第二脐123的内壁形成 有一与第一弹簧座111位置对应的大小相同的第二弹簧座121。并且,在第一球冠体ll与 第二球冠体12相对置固定的部位形成有包络突缘114,与此相适配地,在第二球冠体12 与第一球冠体11对置固定的部位形成有一法兰边122,通过热熔融焊接(高频焊接)方式 使包络突缘114包络于法兰边122上,两者之间应当充分地保障密封。在第一球冠体11 上以印刷或以模制的方式形成有计量标记116。本实施例中的计量标记116随第一球冠体 11模制成型时一起成型,以及进液接咀112和排液接口 113也随第一球冠体11 一起成型。 申请人:之所以安排一对进液接咀112,是因为考虑到一旦其中的一个进液接口 112损坏, 那么启用处于备用状态的另一个进液接口 112。
在本实施例中,申请人将盖4和具有挂置孔51的挂襻5安排在了第二球冠体12上, 并且盖4和挂襻5的材料与第二球冠体12的材料相同,即均为弹性聚氯乙烯。如果有人 刻意将盖4和挂襻5联结于第一球冠体11上,那么应当视为简单的位置变更,而不能视 为有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盖4与前述的排液接口 113的出液孔1131相 配合,该出液孔1131还同时起到排气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推荐的技术方案的还一技术要点,将弹簧2选用螺旋形弹簧,并且 将其一端套置到前述的第一弹簧座lll上,另一端套置于前述的第二弹簧座121上。当挤 压第一脐115时,弹簧2的受力是十分均匀的,不会产生扭曲膨出情形。因此,相对于已 有技术中的S形的弹簧而言,既能体现与第一、第二球冠体ll、 12的良好的接触效果, 又能起到保护第一、第二球冠体ll、 12。因为已有技术中的弹簧的两端与引流容器的定位表现为点接触,靠钩合固定来实现,存在由弹簧刺透引流容器以存在因扭曲而膨损引流容 器之虞。
继续见附图,引流管3采用医用PVC制作,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和柔软性,该引流管 3的一端与前述的进液接咀112插接配合,另一端也即在使用状态下引入到患者胸腔中的 一端间隔开设有孔形不受图示限制的引流孔31,并且在该端的端部配接有穿刺刀6的一 端,穿刺刀6上设计有螺纹61,以便使穿孔机刺刀61与引流管3的管孔32可靠定位,避 免分脱现象,穿孔机刺刀6的另一端为刀刃62。在非启用状态下,用刀刃护套621对刀刃 实现保护。由于在引流管3上开设了引流孔31,因此引流方式表现为医学上所称的烟咀式 (过滤咀式)引流,相对于已有技术中的针尖引流而言,具有引流速度快,縮短对患者的 引流时间。 应用例
当要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时,首先,开启盖4,将引流管3与 进液接咀112接续,然后用手掌或用脚(依据具体状况)按压第一脐115,弹簧2压縮, 第二球冠体12朝着第一球冠体11收瘪,从而使引流管容器1中的空气从排液接口 113的 出液孔1131中排出,紧接着将盖4插塞到出液孔1131上。由手术医生手持穿刺刀6对患 者胸腔穿刺,穿刺动作完成后,由于引流管3的开有引流孔31的一端由穿刺刀6携至于 胸腔中,因此胸腔中的积液经引流孔31进入引流管3的管腔,进而经过液接咀112引入 引流容器1中,实施负压引流。当引流容器l内满液时,第一、第二球冠体ll、 12表现 为图示的状态,弹簧2伸长,将引流管3从进液接咀112上暂时拔除,记录液量后,由陪 护人员或护士将引流容器l内的液体倒除,具体是开启盖4。若需继续引流,则重复上述 过程,只需将引流管3再度插置进液接咀112上(无需重复穿刺)。
权利要求1、一种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包括一引流容器(1)和一设在引流容器(1)内的弹簧(2)以及一与所引流容器(1)联结的用于将患者的胸腔内的积液引入到引流容器(1)中的引流管(3),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容器(1)包括一第一球冠体(11)和第二球冠体(12),第一、第二球冠体(11、12)彼此对置固定,在第一球冠体(11)的中央的内壁突设有一第一弹簧座(111),而第二球冠体(12)的中央的内壁同样突设有一与所述的第一弹簧座(111)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弹簧座(121),所述的弹簧(2)为螺旋形弹簧,该弹簧(2)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弹簧座(111)上,另一端置于所述第二弹簧座(121)上,其中,在第一球冠体(11)上具有至少一个进液接咀(112)和一排液接口(113),在第一球冠体(11)或第二球冠体(12)上联结有一用于与所述的排液接口(113)相盖配的盖(4)和一用于提拿或挂置第一、第二球冠体(11、12)的挂襻(5),所述的引流管(3)与所述的进液接咀(112)配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3)在使 用状态下置入患者胸腔内的一端的管体上间隔开设有引流孔(31),并且在开设有引流孔 (31)的引流管(3)的一端端部插接联结有一穿刺刀(6)。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球冠体(ll) 的中央具有一平坦的第一脐(115),而所述的第二球冠体(12)的中央具有一同样为平坦的并 且与所述的第一脐(115)相对应的第二脐(123),所述的第一弹簧座(111)位于第一脐(115) 上,而所述的第二弹簧座(121)位于所述的第二脐(123)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球冠 体(11)用于与所述第二球冠体(12)对置固定的部位构成有一圈包络突缘(114),而所述的第 二球冠体(12)用于与所述第一球冠体(11)对置固定的部位形成有一圈法兰边(122),所述的 包络突缘(114)包络在法兰边(122)上。 —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球 冠体(ll、 12)是由聚氯乙烯制成的,并且第一球冠体(ll)是透明的,其中第一球冠体(ll) 为硬质聚氯乙烯,而第二球冠体(12)为弹性聚氯乙烯。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球冠体(ll) 上设有用于揭示液量的计量标记(116)。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刺刀(6)与所 述引流管(3)相联结的一端设有用于增进联结的可靠性的螺纹(61),而在穿刺刀(6)的另一 端的刀刃(62)上套置有一用于对刀刃(62)保护的刀刃护套(621)。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4)和挂襻(5) 联结在所述的第二球冠体(12)上。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襻(5)上开设 有挂置孔(51)。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接咀(112) 有一对。
专利摘要一种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属于医用器材技术领域。包括引流容器和设在容器内的弹簧以及引流管,所述的引流容器包括第一球冠体和第二球冠体,在第一球冠体的内壁突设有第一弹簧座,第二球冠体的内壁突设有第二弹簧座,弹簧的一端置于第一弹簧座上,另一端置于第二弹簧座上,在第一球冠体上具有至少一个进液接咀和一排液接口,在第一球冠体或第二球冠体上联结有盖和挂襻,引流管与进液接咀配接。优点改善强度,避免破裂;在使用时弹簧能整体压缩或释放,不会出现扭曲膨出现象;操作方便,选择性好;能缩短引流时间。
文档编号A61M1/00GK201399110SQ200920045169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8日
发明者吴小东, 婷 周, 周洪保, 张建军 申请人:常熟市康宝医疗器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