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槽式活检针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211043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槽式活检针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检验时从活体取样的反槽式活检针。
背景技术
许多疾病的确诊需要做病理切片检査,为获得病理组织,尤其是隐藏在身体 内部的病理组织,需要进行穿刺取样,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活检针,包括同轴设 置的并相配合的针芯和针套,在针芯上靠近针芯端部设有轴向槽,针套端部为向内收縮的刃口,在活检取样时,将针芯和针套同时推入活体组织内部,经B超等 显像手段确认针芯到达病理位置,病理组织会嵌入到轴向槽内,此时,将针套迅 速推向针尖,针套上的刃口将嵌入轴向槽内的病理组织切下一小块,然后退出针 芯和针套,取出病理组织即可进行切片检査,该活检针在实际应用中虽然取得了 -定的积极效果,但是在切割时由于针套与针芯相对运动,对轴向槽内的病理组 织的冲压较大,易出现细胞因受挤压而破损的现象,影响病理检验结果,而且所 取组织块也较小,不能完全满足病理检验要求。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卜.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反槽式活 检针,该活检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取出的组织块较大,对组织块损伤较小等特点。木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反槽式活检针,包括其端 部为斜切口的针套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套的前端开有长槽,所述长槽延至针 套端部边缘。所述长槽的凹面与针套端部的凹面相对。所述长槽的凹面与针套端部的凹面相交。所述长槽的凹面与针套端部的凹面相背。所述长槽的长度为0.5—2厘米。所述长槽的截面弧长大于针套的截面周长的二分之一,且小于针套截面的周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1、取组织块时,前刺并旋转针套,被旋切的组织块直接进入长槽内,组织块因没有管壁的束缚,因而细胞破损较小,得出的病理检验结果更准确。2、 长槽因暴露在组织块中,压力与组织块内部基本相同,因而被旋切的组织 块会比较容易地进入长槽内,则取出的组织块较多,能满足病理检验要求。3、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图1是现有技术针套斜切口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长槽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反槽式活检针,包括其端部1为斜切口的针 套2等,在针套2的前端开有长槽3,长槽3延至针套端部1的边缘,以针套端部 1的斜切口为参照,长槽3的凹面与针套端部1的凹面呈相对状态,其长槽3的长 度为1厘米。如图5所示,长槽3的截面弧长为针套2的截面周长的三分之二, 原因是在取出针套2时能够使组织块完整地停留在长槽2内。针芯和针套2同轴 设置并相配合,针芯的尖端部的形状选用三棱锥形或者斜切面。使用时,针芯的尖端部略微伸出针套端部l,并将针芯和针套2同时推入活体 组织内,经B超等显影手段确认针尖到达病理位置,向外拔出针芯,向前推进并 旋转针套2,同时,当被旋切的组织块充满长槽2时,利用注射器,使得针套2 内部呈负压状态,然后拔出针套2,再用针芯把组织块推出并固定于准备好的固定 液中送检。实施例二、如图1和图3所不,以针套端部1的斜切口为参照,长槽2的凹 面与针套端部1的凹面呈相交状态,并使针套的尖端作刃化处理。当旋转针套2 时,顺着针套端部1斜切口的刃部旋转,这样才能旋切组织块。其它与实施例一 相同。实施例三、如图1和图4所示,以针套端部l的斜切口为参照,长槽2的凹 面与针套端部i凹面呈相背状态8,其针套端部1为呈V字形状,并使针套的两 个尖端作刃化处理,针芯的尖端部的形状选用三棱锥形。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用新型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按照通常活检针的加工方法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他均为本技术领域内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反槽式活检针,包括其端部为斜切口的针套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套的前端开有长槽,所述长槽延至针套端部边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的凹面与针套端部的 凹面相对。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的凹面与针套端部的凹面相交。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的凹面与针套端部的 凹面相背。
5、 根据权利要求l一4任何一项所述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丁-所述长槽的长度 为0.5—2厘米。
6、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何一项所述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的截面 弧长大于针套的截面周长的一分之一,且小于针套截面的周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槽式活检针,属于医疗器械,包括其端部为斜切口的针套等,其特点是在针套的前端开有长槽,其长槽延至针套端部边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取出的组织块较大,对组织块损伤较小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检验时从活体取样的操作。
文档编号A61B10/02GK201098152SQ200720027769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5日
发明者张传秀, 张传荣, 费洪钧, 费立聪, 坤 郑 申请人:费洪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