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盖容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3274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盖容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对容器主体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盖的容器。
技术背景产业用的灭菌装置或食品设备由压力容器构成。在为压力容器的 情况下,盖(也称为"门扇")为能承受压力变化的重物。因此,产 业用的灭菌装置或食品设备的操作者希望在被处理物的送入送出时能 容易地进行盖的开闭作业。作为对较重的盖进行开闭的机构,公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 样具有可相对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上下滑动的盖的容器。在该专利文 献1中,设置滚子或与盖平衡的配重等,来进行盖的滑动开闭,但配 重的平衡困难,而且需要设置复杂的滑动机构,所以难以以简单的结 构实现盖的开闭。此外,也存在具有能沿左右方向滑动的盖的容器。但是,具有滑 动式盖的容器在使盖沿左右方向滑动时,由下侧的引导轨(也称为"导 轨,,)承受盖的自重,在盖的底面和下侧的引导轨的上表面接触时, 摩擦阻力变大。为了回避该摩擦阻力,有在盖的上端悬桂的机构,但 引导机构会变复杂。专利文献l:特开2001-262925号公报 发明内容本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 进行开闭的盖的容器。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前述课题而作出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 其特征在于,具备容器主体,在垂直面上设置有开口部;盖,在将 前述开口部封闭的封闭位置、和设置在该封闭位置的左右方向上的将 前述开口部敞开的敞开位置之间滚动;引导机构,对该盖的前述滚动 进行引导。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借助引导机构的引导,盖沿左右方向在
敞开位置和封闭位置之间在容器主体的开口部上滚动,所以可以简单 的结构,容易地进行盖对容器的开闭。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中,具备笫 一限制机构,限制前述盖相对于前述开口部的开口面向垂直方向移 动。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1的效果外,由于借助第 一限制才几构,限制盖相对于开口部的开口面向垂直方向移动,所以可 防止盖向垂直方向打开。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中,前述引 导机构兼用作前述第一限制机构。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1或2的效果外,由于兼 用作引导机构和第一限制机构,所以不需要另外设置笫一限制机构, 可使容器结构变得更简单。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或3中,具 备在前述封闭位置密闭前述盖和前述开口部之间的密闭机构、和使前 述容器主体内为正压的加压机构,通过前述第一限制机构,限制加压 时的前述盖的移动。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2或3的效果外,可利用 密闭机构在封闭位置将盖密闭,设置获得正压(高于大气压的压力) 的加压机构,在加压时通过笫一限制机构限制盖的移动,由此实现能 承受正压的压力容器。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中,具备第 二限制机构,限制前述盖从前述封闭位置向前述敞开位置的方向滚 动。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4的效果外,通过第二限 制机构限制正压时盖向敞开位置方向的滚动,由此即使想要强制地使 盖向敞开位置方向滚动,盖也不会滚动。由此,可确保操作的安全性。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技 术方案中,具备在前述封闭位置密闭前述盖和前述开口部之间的密闭 机构、和使前述容器主体内为负压的减压机构。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1 ~ 3中任一技术方案的效 果外,可利用密闭机构在封闭位置将盖密闭,设置获得负压(低于大 气压的压力)的减压机构,由此实现能承受负压的压力容器。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6中任一技 术方案中,具备定位机构,在前述盖的左右方向上将前述盖的封闭位 置定位。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1~6中任一技术方案的效 果外,可防止在封闭位置盖向左右方向打开。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技 术方案中,具备检测前述盖的封闭位置的盖检测机构。根据技术方案8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1~7中任一技术方案的效 果外,由于可通过盖检测机构,检测在盖处于封闭位置的情况下容器 主体是否处于封闭状态,所以可准确地进行盖的封闭位置定位。根据本发明,可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进行容器的盖的开闭。


图l是实施例1的烹调装置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实施例1的烹调装置的概略立体图。图3是实施例1的烹调装置的从正面方向观察的概略构成图。图4是实施例1的烹调装置的从右侧面方向观察的概略构成图。图5是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主视图。图6是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主视图。图7是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俯视图。图8是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俯视图。图9是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截面的右侧视图。图IO是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截面的右侧视图。图11是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截面的右侧视图。图12是表示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的变形例的概略主视图。图13是表示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的变形例的概略主视图。图14是实施例2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主视图。图15是实施例2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主视图。图16是实施例2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主视图。图17是实施例3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主视图。图18是实施例3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主视图。
图19是实施例4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主视图。 图20是实施例4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主视图。 图21是实施例4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俯视图。 图22是实施例5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俯视图。 图23是实施例5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主视图。 图24是实施例5的主要部分截面的左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 5开口部7烹调槽(容器主体) 8门扇(盖) 9引导机构 9 '引导机构11蒸汽产生机构(加压机构) 12减压机构18前方侧部(第一限制机构) 18'前方侧部(第一限制机构) 19封闭位置定位部件(定位机构) 19'封闭位置定位部件(定位机构) 31密闭才几构46封闭位置定位辅助部件(定位机构)48封闭位置圆弧槽(定位机构)49左方侧限制部件(第一限制机构)50右方侧限制部件(笫一限制机构)52左方侧限制部件(第一限制机构、定位机构)5 3非接触式传感器(盖检测机构)55滚动限制部件(第二限制机构)55'滚动限制部件(笫二限制机构)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从能进行小容量收纳的小 型容器到能进行大容量收纳的大型容器,都能使用本发明的有盖容器。本实施方式的有盖容器特征在于,具备容器主体,在垂直面上 设置有开口部;盖,在将前述开口部封闭的封闭位置、和设置在该封 闭位置的左右方向上的将前述开口部敞开的敞开位置之间滚动;引导 机构,对该盖的前述滚动进行引导;第一限制机构,限制前述盖相对 于前述开口部的开口面向垂直方向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容器主体的垂直面上设置开口部, 一边 通过前述第一限制机构限制盖相对于前述开口部的开口面向垂直方向 移动, 一边通过前述引导机构使盖向左右方向转动而沿着前述垂直面 及其延长面在前述开口部的封闭位置和前述开口部的敞开位置之间移 动。由此,前述盖和前述引导机构之间的摩擦阻力小,可容易地进行 有重量的盖的开闭。接着,对该实施方式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前述容器主体在垂 直面上设置开口部,具有能收纳物品并使物品进出的区域(也称为"领 域,,或"空间,,),可称为室、房间、槽等。这里所称的"垂直面" 是相对于水平面垂直的面,是包括前述容器主体的正面、背面及左右 两侧面的概念。即,前述开口部的开口面与前述垂直面重叠。而且, 设置在垂直面上的开口部可以仅设置在一面上,但也可设置在多面 上。此外,前述容器主体的材质可根据用途进行适当变更。进而,作 为前述容器主体的形状可为多边形、圆形等。前述盖可完全封闭前述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并在前述封闭位置和 前述敞开位置之间滚动,可称为门扇、门等。这里所称的"滚动"意 味着"通过回转而左右移动"或"通过滚转而左右移动"。前述封闭 位置指通过前述盖将前述开口部完全封闭的位置。此外,前述敞开位 置指通过前述盖将前述开口部完全敞开的位置。该封闭位置和敞开位 置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水平方向即左右方向。而且,前述盖构成为,可 通过前述引导机构在前述封闭位置和前述敞开位置之间滚动。作为前 述盖的形状,形成为圆板状。该圆板状不仅仅指整周圆,而是包括能 在前述封闭位置和前述敞开位置之间滚动的圆弧形状在内的概念。前述引导机构使前述盖在左右方向上滚动,在借助该盖封闭前述 开口部的前述封闭位置或前述敞开位置之间对盖进行引导(导引)。 该引导机构优选形成前述盖能在其上滚动的引导槽,且在上下方向上 成对设置。前述第一限制机构限制前述盖相对于开口面向垂直方向、即开口 面的前后方向移动,具体而言,防止前述盖从开口面向外方远离、即 前述盖打开或倒下的情况。前述引导机构优选地兼用作该第一限制机 构,即将前述引导机构设置为前述第一限制机构。更具体而言,在引 导部件的作用下限制前述盖向从开口面向外方远离的方向的移动。由 此,不必另外设置前述第一限制机构。此外,前述第一限制机构在兼 用作前述引导机构而不设置前述引导机构的情况下,需要以前述盖能 在其上滚动、即不妨碍滚动的方式设置,但设置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前述第一限制机构可设置在前述盖上而限制前述容器主体的开 口面和前述盖之间的移动,也可设置在前述容器主体上而限制开口面 和前述盖的移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可在将前 述盖从前述敞开位置滚动到前述封闭位置时,在前述封闭位置准确地 封闭。该定位机构是令前述盖滚动而停止于前述封闭位置的机构,只 要能停止于前述封闭位置即可,并没有特别限定。通过配备前述定位 机构来对前述盖进行开闭,可更容易且准确地进行前述盖的开闭作 业。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具有在前述盖从前述敞开位置 滚动到前述封闭位置时检测前述盖位于前述封闭位置这一情况的盖检 测机构,由此,可通过前述盖可靠地使前述开口部封闭。该盖检测机 构优选使用非接触式传感器(非接触式开关)等,但只要能检测前述 盖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此外,前述盖检测机构的设置部位只要能 检测前述盖位于前述封闭位置这一情况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 能在前述封闭位置上的前述盖的左右上下方的任意一个部位或多个部 位进行检测。本实施方式适用于前述容器主体内为正压的压力容器、和为负压 的压力容器。(正压压力容器)正压压力容器具有前述容器主体、前述盖、前述引导机构、前 述第一限制机构、在前述封闭位置将前述盖和前述开口部之间密闭的 密闭机构、使前述容器主体内为正压的加压机构,通过前述第一限制
机构限制加压时的前述盖的移动,从而可多样化地进行使用。在该正压压力容器中,通过前述密闭机构密闭前述盖和前述开口 部之间的间隙,并通过前述加压机构对前述容器主体内的区域进行加 压,由此使前述容器主体内为正压。这里所称的"正压"指比大气压 高的压力。由于前述盖在加压时有向与前述开口面垂直的方向、特别 是从开口面向外方远离的方向移动的趋势,所以其移动将由前述第一 限制机构限制。该第 一 限制机构能阻挡前述加压引起的前述盖的移 动。例如,在前述引导机构兼用作前述第一限制机构的情况下,也可 加厚该引导机构的一部分,而使其能承受前述加压。该正压压力容器的前述容器主体及前述盖为了能应对正压的压力 变化而优选为金属(不锈钢等)制成。特别是可用于具有通过将被处 理物收纳在前述容器主体内并以密闭(可称为"密封")状态借助加 压介质加压而烹调被处理物的功能的食品设备、或具有杀菌或灭菌功 能的杀菌或灭菌装置。前述密闭机构是在前述封闭位置堵塞前述盖和前述开口部之间而 使前述容器主体内成为密闭状态的机构。该密闭机构优选具有形成在 前述容器主体上的填密槽、安装在该填密槽中的填密部件、将该填密 部件向前述盖推压的推压机构。前述加压机构将前述容器主体内加压到正压,作为加压介质有蒸 汽等。前述正压压力容器在将蒸汽用作加压介质的情况下,可用于以 蒸汽对被处理物进行蒸或煮的蒸煮机、蒸箱等蒸汽烹调装置、或以高 压蒸汽对被处理物进行加热灭菌的灭菌装置等蒸汽加热处理装置。该正压压力容器可设置第二限制机构,限制在前述容器主体内的 加压时,前述盖从前述封闭位置向前述敞开位置的方向滚动。该第二 限制机构优选设置在前述引导机构(在兼用作前述引导机构和前述第 一限制机构的情况下,为笫一限制机构)上,但没有特别的限定。前 述第二限制机构在前述容器主体内的加压时,有令前述盖强行向前述敞开位置滚动的趋势的情况下限制前述盖的滚动。由此,该正压压力 容器的操作者不会因加压介质的喷出而受伤,可确保安全性。 (负压压力容器)负压压力容器具有前述容器主体、前述盖、前述引导机构、前 述第一限制机构、在前述封闭位置将前述盖和前述开口部之间密闭的
密闭机构、使前述容器主体内为负压的减压机构,由此,可多样化地 进行使用。在该负压压力容器中,通过前述密闭机构密闭前述盖和前述开口 部之间的间隙,并通过前述减压机构对前述容器主体内的区域进行减 压,由此使前述容器主体内为负压。这里所称的"负压,,指比大气压 低的压力。另外,前述第一限制机构没有如正压时那样阻挡前述盖的 必要,所以不需要与正压压力容器相同。该负压压力容器的前述容器主体及前述盖为了能应对负压的压力 变化而优选与前述正压压力容器同样地为金属(不锈钢等)制造。由 此,可用于通过将被处理物收纳在前述容器主体内并以密闭状态减压 而减压汽化来冷却被处理物的、具有真空冷却功能的食品设备。前述密闭机构可设为与前述正压压力容器的密闭机构相同的构成。前述减压机构是通过将前述容器主体内的空气向外部吸引排出而 对前述容器主体内减压的机构。该减压机构具有真空泵,或代替真空 泵而具有蒸汽喷射器或水喷射器,或者,具有真空泵、和蒸汽喷射器或水喷射器。前述减压机构经由排气管路与前述容器主体连接,在该 排气管路的中途,可具有使从前述容器主体内排出的蒸汽和空气的混 合流体冷凝的热交换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作成有盖容器,无论前述容器主体内 为负压还是为正压,该盖都能承受。由此,可用于更多样化的用途中, 例如,也可用于在借助蒸汽以正压对被加压物加热后减压而设为负压 从而进行冷却的蒸煮冷却机那样的食品设备中。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有盖容器,由于借助前述引导机构的 引导使前述盖滚动而进行前述开口部的敞开或封闭,所以可以简单的 结构容易地进行开闭作业,并且,由于具有前述第一限制机构,所以 前述盖不会向对前述盖进行开闭的操作者一侧倒下,可安全地进行前 述盖的开闭作业。 [实施例1]下面,基于附图对将本发明用于烹调装置的具体实施例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烹调装置的实施例1的图,图l 及图2是实施例1的概略立体图,图3及图4是实施例1的概略构成
图。此外,图5及图6是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主视图。图7及 图8是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俯视图。图9~图ll是实施例1的 主要部分截面的右侧视图。图12及图13是表示实施例1的主要部分 的变形例的概略主视图。本实施例1的烹调装置是使用饱和蒸汽(以下简称为"蒸汽") 对被处理物(以下称为"食材")进行加热烹调的蒸汽烹调装置、即 蒸煮装置。如图1或图2所示,蒸煮装置1的主体,周面被面板2、 2……覆 盖。此外,在其正面右上部具备具有触摸面板(省略附图标记)和各 种操作按钮(省略附图标记)等的操作部3。进而,在右侧面的前述面 板2上,具有在进行该面板2内的各结构的维修时打开的门4。该蒸煮装置1如图3及图4所示,作为主要部分而具备作为容 器主体的烹调槽7,在作为垂直面的前表面(正面)具有开口部5而收 纳处理对象的食材6;作为盖的门扇8,向该烹调槽7的左右方向滚动 而开闭;引导机构9、 9',引导该门扇8的移动;作为加热(加压) 机构的蒸汽产生机构ll,对前述烹调槽7内贮存的水10加热而使其蒸 汽化来对食材6进行加热;减压机构l2,对前述烹调槽7内的空气进 行吸引排气;外部气体导入机构13,将外部气体导入减压了的前述烹 调槽7内;排出机构14,将前述烹调槽7内的水、蒸汽或冷凝水排出。前述烹调槽7如图1或图2所示,配置在前述蒸煮装置1内的左 侧,并且为了提高作业性而配置在与人的胸部高度大致相同的位置。 前述烹调槽7以形成为圆筒形中空状的金属制罐体形式构成。前述烹 调槽7为了以低于大气压的压力(以下称为"负压")到高于大气压 的压力(以下称为"正压")的蒸汽对内部进行加热,而形成为耐压 性的压力容器。例如如图3所示,在前述烹调槽7上,在食材6放入 取出的正面设置有圆形的前述开口部5。前述开口部5的周围设为前述 门扇8关闭时该门扇8抵接的门接触面15。前述门扇8如图1或图2所示,是形成为圆板状的金属制的板。 该门扇8以能承受前述烹调槽7内的压力变化的厚度形成。这样,前 述门扇8构成为圆板状,能通过该门扇8自身的滚动而对前述开口部5 进行开闭。此外,前述门扇8安装成,能借助前述引导机构9、 9'在 封闭位置和敞开位置之间滚动、并在前述封闭位置与前述门接触面15 接触。进而,在前述门扇8上,设置有作为滚动辅助机构的圆型手柄 16。该蒸煮装置1的操作者可通过使该手柄16向左右方向旋转来滚动 前述门扇8自身。前述引导机构9、 9'例如如图4所示,引导前述门扇8对前述开 口部5的开闭,是具有引导槽l7、 1"的纵截面形状大致呈凹字状的 部件。该引导机构9、 9'以其引导槽17、 17'对置的方式配置,在前 述烹调槽7的上下方向上对称。而且,前述门扇8在该引导槽17、 17 '内滚动。结果,前述门扇8设置在前述引导机构9、 9'的前方侧部 18、 18'和前述烹调槽7的前述开口部5之间。该前方侧部18、 18'作为限制机构而起作用,限制(也称为规制) 前述门扇8相对于前述开口部5的开口面向垂直方向移动。特别是防 止前述门扇8向前方方向(正面方向)打开或倒下。此外,如图5或图6所示,在前述引导槽17、 17'上,焊接设置 有定位在完全封闭前述开口部5的位置上的封闭位置定位部件19、 19'、和定位在向该封闭位置的右方完全敞开前述开口部5的位置上 的敞开位置定位部件20、 20'。前述门扇8沿左右方向在该封闭位置 定位部件19、 19'和敞开位置定位部件20、 20之间滚动。前述烹调槽7内如图3或图4所示,在比上下方向中心部稍稍靠 下部的位置设置大致矩形的隔壁21,将内部空间上下分隔。该隔壁n 由金属制的板构成,被水平地支承为能相对于前述烹调槽7装卸。由 此,在前述烹调槽7内,在比前述隔壁H靠上部的位置形成第一区域 22,在比前述隔壁21靠下部的位置形成第二区域23。在前述隔壁21上,例如如图3或图4所示,左右分别形成有前后方向上细长的大致矩形的连通孔24、 24.......前述第一区域22和前述笫二区域23经由该左右的连通孔24、 24……而相互连通。在前述第一区域22中,例如如图3或图4所示,设置有用于收纳 食材6的搁板(在实施例1中为两层)25、可在该搁板25上收纳食材 6。在前述第二区域23中,如图3或图4所示,设置有前述蒸汽产生 机构U。该蒸汽产生机构11由向前述第二区域23内供给水1,0的加热 用水供给机构26、和对水10进行加热的加热器27、 27构成。前述加 热用水供给机构26中,供水配管28的一端与前述烹调槽7连接,另
一端与供水箱(省略图示)连接,并且在前述供水配管28的中途设置 有供水阀29和供水泵(省略图示)。前述加热器27、 27对来自前述 加热用水供给机构26的水(例如自来水或纯水等)IO进行加热,由纵 长状的多根构成,沿前述烹调槽7的进深方向水平地浸渍在水10中。 此外,参照图4,在前述第二区域23的入口侧(放入取出食材6的一 侧),具有分隔板30,防止前述门扇8处于打开状态时贮存的水10 从前述入口侧泄漏。该实施例1中,如图4所示,为了在前述门扇8的封闭位置将前 述烹调槽7和前述门扇8之间密闭,而设置有密闭机构31。该密闭机 构31如在图9 ~图11中详细表示的那样,包括形成在前述门接触面 15上的环状的填密槽32、出没自如(进退自如)地收纳在该填密槽32 内的呈凹形的环状填密部件33、与前述填密槽32连接的推压机构34。 该填密部件33可通过前述推压机构34的动作,而使前述填密槽32内 被加压,朝向前述门扇8施力,由此将前述烹调槽7和前述门扇8之 间的间隙密封,而将前述烹调槽7内设为气密状态。前述减压机构12将前述烹调槽7内减压为负压,如图3或图4所 示,包括真空吸引用的减压配管3、控制减压度的减压控制阀36、和 减压器37,该减压器37通过将设置在前述减压配管35上的喷射器、 热交换器、真空泵(都省略图示)的一个或多个组合而构成。前述喷 射器(省略图示)可为蒸汽喷射器或水喷射器。前述外部气体导入机构13将减压为负压的前述烹调槽7内恢复为 大气压,如图3或图4所示,包括 一端与前述烹调槽7连接的外部 气体导入配管8、设置在该配管38中的外部气体导入控制阀39、空气 清洁用过滤器40及止回阀41。前述排出机构14如图3或图4所示,将前述第二区域23的水IO、 蒸汽或冷凝水向前述烹调槽7外排出,并且将正压的前述烹调槽7内 恢复压力,包括 一端与前述烹调槽7的下部连接并将来自前述第二 区域23的水10、蒸汽或冷凝水向槽外排出的排出配管42、和控制排 出的排出控制阀43。本实施例1的排出机构14兼用作水10、蒸汽或 冷凝水的排出配管,但也可分别设置。此外,在前述烹调槽7上,设置有检测其内部的压力的压力传感 器(省略图示),根据需要还可以具有检测食材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此外,前述蒸煮装置1具有控制前述烹调槽7内的食材6的烹调的控 制器(省略图示)。该控制器(省略图示)输入来自前述压力传感器 (省略图示)的信号,按照既定的处理顺序(烹调程序),控制前述 供水泵(省略图示)、前述加热器27、前述各阀29、 36、 39、 43、前 述推压机构34及前述减压器37等。前述各阀29、 36、 39、 43可以为能调整开度的电磁阀、马达阀或比例控制阀。前述烹调程序包括向前述第二区域23内供给水10的供水工序、 排除前述烹调槽7内的空气的空气排除工序、在空气排除工序后一边 向前述笫一区域22供给蒸汽而控制为既定的压力一边进行加热烹调的加热烹调工序、在加热烹调工序后主要将前述烹调槽7内的蒸汽排出 并恢复为大气压的压力恢复工序等。下面,对该蒸煮装置1的一系列 动作进行说明。[烹调前食材的送入]在烹调前食材的送入前,前述门扇8处于封闭位置(图1、图5及 图7所示的前述门扇8的位置),前述推压机构34未动作。此时,借 助前述前方侧部18、 18'限制前述门扇8向垂直方向的移动(图9的 状态)。首先,若前述蒸煮装置1的操作者握住前述手柄16而使其从 前述门扇8的前述封闭位置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前述门扇8滚动。 然后,前述门扇8若继续前述滚动,则停止于前述敞开位置定位部件 20、 20'处,停止在前述敞开位置(图2、图6及图8所示的前述门扇 8的位置)。此时,前述开口部5通过前述手柄16自身旋转120度而 完全敞开。然后,前述操作者将食材6收纳到前述烹调槽7内,再次 握住前述手柄16而使其从前述门扇8的前述敞开位置向逆时针方向旋 转120度。然后,前述门扇8停止于前述封闭位置定位部件19、 19' 处,以前述开口部5被完全封闭的状态停止在前述封闭位置(图1、图 5及图7所示的前述门扇8的位置)。[供水工序]接着,在利用前述操作部3输入期望的运转条件后,接通运转开 关(省略附图标记),开始前述供水工序。在前述供水工序中,首先, 前述控制器(省略图示)使前述供水泵(省略图示)动作,并且打开 前述供水阀29。由此,水10从前述供水箱(省略图示)经由前述供水 配管28而流入前述第二区域23。前述控制器(省略图示)通过检测机 构(省略图示)检测到贮存了一定水量或经过了一定时间,则使前述供水泵(省略图示)的动作停止,并且关闭前述供水阀29。 [空气排除工序]接着,在前述空气排除工序中,前述控制器(省略图示)使前述 推压机构34动作,将前述填密部件33从填密槽32推出,而使其与前 述门扇8的背面抵接。然后,前述控制器(省略图示)在密闭了前述 烹调槽7内的状态下,使前述减压器37动作,打开前述减压控制阀36, 而将前述烹调槽7内的空气向外部吸引排出,使前述烹调槽7内减压 (图IO的状态)。此时,前述控制器(省略图示)使前述供水阀29、 前述外部气体导入控制阀39、前述排出控制阀43关闭。由此,前述烹 调槽7内的空气通过前述减压配管35而排出到槽外。此外,在该空气排除工序中,前述控制器(省略图示)使前述加热器27动作而使前述 烹调槽7内的水10变成蒸汽,由此可提高前述烹调槽7内的空气的排 除速度。然后,前述控制器(省略图示)在前述烹调槽7内的前述压 力传感器(省略图示)检测的检测压力到达设定值时,使前述加热器 27或/和前述减压器37停止,并且关闭前述减压控制阀36,结束该空气排除工序,向前述加热烹调工序转移。 [加热烹调工序]接着,在该加热烹调工序中,前述控制器(省略图示)紧接着前 述空气排除工序使前述推压机构34动作,使前述填密部件33与前述 门扇8的背面抵接,设为密闭状态。在该加热烹调工序中,在将前述 烹调槽7内设为正压而进行正压加热烹调的情况下,前述控制器(省 略图示)在前述各阀29、 36、 39、 43关闭了的状态下,使前述加热器27动作,从而从前述第二区域23通过连通孔24、 24……向前述第一 区域22连续进行蒸汽供给,加压到设定值(例如2000hPa)而使前述 烹调槽7内为正压状态。此时,借助前述前方侧部18、 18'限制前述 门扇8向前方方向打开或倒下(图ll的状态)。然后,前述控制器(省 略图示)在检测到到达设定值后,紧接着调整前述加热器27,以维持 设定压力值的方式向前述第一区域22内供给蒸汽,并进行食材6的蒸 煮。在经过了设定的加热烹调运转时间后,前述控制器(省略图示) 使前述加热器27的动作停止,结束前述加热烹调工序,向前述压力恢 复工序转移。 [压力恢复工序〗在该压力恢复工序中,将前述烹调槽7内的压力从前述加热烹调 工序结束时的压力恢复到大气压。若前述压力恢复工序开始时前述烹 调槽7内为正压状态,则前述控制器(省略图示) 一边调整前述排出 控制阀43的开度, 一边将前述烹调槽7内的冷凝水排出并使前述烹调 槽7内恢复压力(减压)。此外,若前述烹调槽7内为负压状态,则 前述控制器(省略图示)一边调整前述外部气体导入控制阀39的开度, 一边将前述外部气体导入控制阀39打开而进行外部气体导入,从而使 压力恢复。然后,前述控制器(省略图示)在前述烹调槽7内的压力 恢复到大气压后,关闭前述外部气体导入控制阀39,而结束前述压力 恢复工序。然后,前述控制器(省略图示)在前述烹调槽7内的压力 恢复到大气压后,关闭前述排出控制阀43。结束前述压力恢复工序。 然后,前述控制器(省略图示)使前述推压机构34的动作停止,成为 前述填密部件33被引入填密槽32内的状态,从而将前述烹调槽7内 的密闭解除(图9的状态)。[烹调后食材的送出]烹调后食材的送出与向前述烹调槽7送入食材6时同样,前述操 作者握住前述手柄16,使其从前述门扇8的封闭位置(图1、图5及 图7所示的前述门扇8的位置)向顺时针方向旋转120度。然后,前 述门扇8若继续前述滚动,则停止于前述敞开位置定位部件20、 20' 处。然后,前述操作者将前述烹调槽7内的食材6取出。然后,前述 操作者再次握住前述手柄16,使其从前述门扇8的敞开位置(图2、 图6及图8所示的前述门扇8的位置)向逆时针方向旋转120度,而 将前述门扇8关闭即可。在以上的实施例1的动作中,食材6的送入送出时通过使前述门 扇8滚动来进行前述开口部5的开闭,所以前述门扇8和前述引导槽 17、 17'之间的摩擦阻力极小。因此,前述操作者不必施加较大的力, 便能容易地对前述门扇8进行开闭。在本实施例1中,例如如图6所示,前述滚动辅助机构为圆形的 手柄16,但可以适当形式进行变更。例如,可以为图12所示那样的杆 状的手柄44,或者可以为图13所示的把手(例如三处)的手柄45。进而,本实施例1的前述蒸煮装置1如图2所示,在前述门扇8
的前述敞开位置,在前述门4和前述门扇8之间、即在前述门扇8的 后方形成空间S,由此,可在前述门扇8的敞开位置进行前述门扇8的 背面的清洗,可始终保持前述烹调槽7内卫生。 [实施例2]接着,基于图14 ~图16对实施例2进行说明。图14~图16是实 施例2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主视图。此外,以下虽然对实施例2~5进行 说明,但对与前述实施例1中说明过的图1~图13相同的构成要素, 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在本实施例2中,例如如图W所示,为了防止前述门扇8在前述门扇8的封闭位置向左右方向错开而打开,还可以设置封闭位置定位 辅助部件46。该封闭位置定位辅助部件46焊接配置在与设置在下侧的 前述引导槽17上的前述封闭位置定位部件19隔开一定间隔的前述引 导槽17上。在设置该封闭位置定位辅助部件46的情况下,需要在前 述门扇8的上端和上侧的前述引导槽17,之间,预先设置在前述门扇8 滚动时跨上前述封闭位置定位辅助部件"用的间隙。前述操作者若握 住前述手柄16而使其从前述门扇8的敞开位置(图14所示的前述门 扇8的位置)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前述门扇8滚动而跨到前述封闭 位置定位辅助部件46上(图15所示的前述门扇8的位置),然后, 可使前述门扇8停止于前述封闭位置定位部件19、 19'处、即前述封 闭位置(图16所示的前述门扇8的位置)。由此,在前述门扇8的封 闭位置进行定位,可不会发生向左右方向特别是向右方的移动地将前 述开口部5封闭。 [实施例3]接着,基于图17及图18对实施例3进行说明。图17及图18是 实施例3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主视图。在本实施例3中,也可代替例如如图6所示设置前述封闭位置定 位部件19、 19'及前述敞开位置定位部件20、 20',而例如如图l7 所示,在下侧的前述引导槽17的成为前述敞开位置和前述封闭位置的 部位,设置前述门扇8嵌合的敞开位置圆弧槽47、封闭位置圆弧槽48。 由此,前述操作者若握住前述手柄16使其从前述门扇8的一部分嵌入 前述敞开位置圆弧槽47的前述敞开位置(图17所示的前述门扇8的 位置)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前述门扇8从前述敞开位置圆弧槽47脱
离而被前述引导机构9、 9'引导并滚动。前述门扇8继续前述滚动时, 与前述封闭位置圓弧槽48嵌合,即停止于前述封闭位置(图18所示 的前述门扇8的位置)。由此,不必设置前述封闭位置定位部件19、 19'、以及前述敞开位置定位部件20、 20',便可以简单的结构对前 述开口部5进行开闭,使得前述门扇8处于前述封闭位置或前述敞开 位置时不会向左右方向移动。 [实施例4]接着,基于图19~图21,对实施例4进行说明。图19及图20是 实施例4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主视图,图21是实施例4的主要部分的概 略俯视图。在本实施例4的前述门扇8的前述封闭位置,虽然借助前述引导 机构9、9'(具体地说,是前述前方侧部18、 18')在上下两个部位 限制前述门扇8相对于前述开口部5的开口面向垂直方向移动,但是 也可如图19 ~图"所示,在前述门扇8的前述封闭位置的前述门扇8 的左右方向的一个部位或者两个部位,即合计三个部位或四个部位进 行限制。前述门扇8的前述封闭位置的左侧,例如如图19所示,通过 在前述引导机构9、9'(具体地说是前述前方侧部18、 18')的上下 间设置左方侧限制部件49,可利用前述门扇8的前述封闭位置的左端 限制垂直方向的移动。此外,前述门扇8的前述封闭位置的右侧例如如图21所示,通过 将凹字状的右方侧限制部件50局部焊接或者螺紋固定在前述门扇8 上,而利用前述右方侧限制部件50将前述烹调槽7的一部分夹入在前 述门扇8的前述封闭位置,可借助前述门扇8的前述封闭位置的右端 限制垂直方向的移动。此外,在下侧的前述引导机构9上,形成有收 纳前述右方侧限制部件50的收纳槽51,以便前述门扇8能滚动。由此, 通过设置前述左方侧限制部件49或/和前述右方侧限制部件50,可应 对前述加热烹调工序的高压力(正压)烹调。[实施例5]接着,基于图22 ~图24对实施例5进行说明。图22是实施例5 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主视图,图23是实施例5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主视 图,图24是实施例5的主要部分截面的左侧视图。本实施例5不是如前述实施例4中说明的图19 ~图21所示那样的左方侧限制部件49,而可设置图22和图23所示的凹字状的左方侧限 制部件52,使该凹字状的左方侧限制部件52局部焊接或螺紋固定在前 述门接触面15的左方侧。该左方侧限制部件52在前述门扇8处于前 述封闭位置时,将前述门扇8的左方部夹入凹字状的凹部中。由此, 前述门扇8的左方部在前述引导机构9、 9'的上下之间沿垂直方向的 移动被限制。此外,前述左方侧限制部件52可通过将前述门扇8的左端夹入到 凹字状的凹部中,而进行前述门扇8的封闭位置定位。由此,由于前 述左方侧限制部件52进行前述门扇8的封闭位置定位,所以不需要设 置例如如图19所示那样的前述封闭位置定位部件19、 19'。此外,该左方侧限制部件52在左侧面开设有螺紋孔,在这里拧入 作为门扇检测机构的非接触式传感器53。该非接触式传感器53如图 22所示,通过检测前述门扇8的侧周面54,而检测前述门扇8的开闭。 例如,在检测到前述门扇8的侧周面54邻近的情况下,判断为前述门 扇8处于前述封闭位置、前述开口部5被封闭。此外,在前述门扇8 的侧周面54不邻近的情况下,判断为前述门扇8处于向前述敞开位置 滚动的过程中或位于前述敞开位置、前述开口部5没有被封闭。由此, 可容易且可靠地检测前述门扇8。此外,本实施例5的前述门扇8在将前述烹调槽7内设为正压而 进行正压加热烹调的情况或前述烹调槽7内有微量的蒸汽的情况下, 成为借助前述前方侧部18、18'限制向前方方向打开或倒下的状态(图 24的状态)。前述操作者若在该正压状态时握住前述手柄16使其从前 述门扇8的前述封闭位置(图23所示的前述门扇8的位置)向顺时针 方向强行旋转,则有前述烹调槽7敞开而因蒸汽的喷出而受伤的可能。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而在前述引导槽17、 17'上,设置滚动限制部件 55、 55'。该滚动限制部件55、 55'沿着前述前方侧部18、 18'而从 能限制前述封闭位置的前述门扇8的滚动的位置朝向前述敞开位置设 置。由此,前述门扇8在前述烹调槽7内为正压状态时,即使想使前 述门扇8从前述封闭位置向前述敞开位置的方向旋转,也会触碰到前 述滚动限制部件55、 55'的左端部56、 56'而停止,不能使其旋转,所以可确保前述操作者的安全性。前述滚动限制部件55、 55'可兼用作在前述门扇8向敞开位置的 方向旋转时、防止前述门扇8和前述前方侧部18、 18'接触的緩冲件。 此外,前述限制部件55、55'如图22和图23所示设为前述引导槽17、 17'的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但只要能限制前述封闭位置的前述门 扇8的滚动即可,不限定为该形状。例如,也可为较短形状或销状。进而,本实施例5的敞开位置定位部件20、 20'不限于例如实施 例1的图5 ~图7所示的形状,也可如图22 ~图24那样为圆柱状。
权利要求
1.一种有盖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容器主体,在垂直面上设置有开口部;盖,在将前述开口部封闭的封闭位置、和设置在该封闭位置的左右方向上的将前述开口部敞开的敞开位置之间滚动;引导机构,对该盖的前述滚动进行引导。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盖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限制机 构,限制前述盖相对于前述开口部的开口面向垂直方向移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盖容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引导机构兼 用作前述第一限制机构。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有盖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在前述封闭位置密闭前述盖和前述开口部之间的密闭机构、和使前述容器主 体内为正压的加压才/L构,通过前述第一限制机构,限制加压时的前述盖的移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盖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二限制机 构,限制前述盖从前述封闭位置向前述敞开位置的方向滚动。
6.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盖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在前述封闭位置密闭前述盖和前述开口部之间的密闭机构、和使前述 容器主体内为负压的减压机构。
7.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盖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定位机构,在前述盖的左右方向上将前述盖的封闭位置定位。
8.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盖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检测前述盖的封闭位置的盖检测机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以简单的结构容易进行开闭的盖的容器。具备容器主体(7),在垂直面上设置有开口部(5);盖(8),在将前述开口部(5)封闭的封闭位置、和设置在该封闭位置的左右方向上的将前述开口部(5)敞开的敞开位置之间滚动;引导机构(9、9′),对该盖(8)的前述滚动进行引导。
文档编号A61L2/26GK101152577SQ20071015325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9日
发明者三浦正敏, 松川泰三, 松本宏典, 松林浩司, 牟田淳一, 若狭晓 申请人:三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