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制剂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制剂,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肝脏疾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 较高,起病缓慢,容易复发、慢性化等特点。临床上按乙肝病毒感染程度分为无症状携带者、 急性、慢性、重型肝炎;按病理学分为急性、轻度、中度、重度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 化。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常见传染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是危害人民健康最严 重的常见传染病之一。我国约10Q/。的人为乙型肝炎HBsAg携带者,约有1000万慢性肝炎病 人,全世界共有乙肝病毒携带者3.5亿,我国占1/3。我国每年新发病例200万,其中20~25% 为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发病后,大部分痊愈,约10%的病人转为慢性肝炎,并与肝硬化、肝 癌密切相关。 '乙型肝炎病毒属嗜肝DNA病毒,有包膜,病毒颗粒为直径42nm的圆球形。在病毒感染 者的外周血中还有直径22nm的圆形和管形颗粒。这种颗粒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没有核酸, 无传染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有四个基因翻译产物,分别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核心抗原(HBEAg), X抗原(HBxAg)和DNA多聚酶。HBcAg为病毒的核心蛋白,x蛋白 为基因调节蛋白,具有增强基因表达的功能,是乙肝病毒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我国1万多种药用植物资源,蕴藏着大量新药化学成分。近年来,由于超高灵敏度大型 谱仪应用,可以从中草药测出所含化学成分的数量、结构类型及生物有效成分等多种信息。 从天然产物中寻找生物有效成分开发抗传染病的新药,已成为研发的焦点。叶下珠为产于西 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天然植物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苦味叶下珠(P^/!Vw^/ims^加"r"s),又名珠 子草,傣名雅海巴,是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治疗黄疸、肝炎、痢疾、毒虫咬伤等疾病的传统 傣药。因研究乙肝病毒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Blumbeyg教授领导的美印研究协作组的研究 结果证实珠子草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对乙肝病毒复制有显著 的抑制作用。叶下珠提取物经体内病毒研究表明,在乙型肝炎动物模型试验中,在鸭体内对 鸭乙型肝炎病毒转DNA (DHBV-DNA)复制有十分显著的抑制作用。叶下珠体外抗HBV的 作用在比较筛选不同植物抗HBV活性时发现,叶下珠抗HBV表现最优秀。叶下珠体外抗 HBV-DNA的作用试验证实了叶下珠具有明显的抑制HBV-DNA和DNA聚合酶活性,能够 抑制2.2.15细胞株HBsAG和HBEAg的表达,其抑制活性呈剂量依赖关系。叶下珠能明显减
轻CCU引起的小鼠肝脏病理损害。试验结果显示叶下珠能抑制CCU和D-半乳糖所致的 ALT(血清谷丙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升髙和肝细胞坏死,明显降低CCU引起的小鼠血清ALT 的升高,抑制肝脏MDA(丙二醛)的生成,能阻止CCU体内引起的大鼠肝细胞膜流动性的降低, 抑制肝细胞[Ca"]的升高,提示叶下珠的抗CCl4肝损伤作用机制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 阻止[C^+]升高有关,从而保护了肝细胞膜正常流动性和完整性。通过检测各组动物肝脏转氨 酶ALT, AST和肝脏病理指标,说明叶下珠能明显拮抗CCl4所致大鼠的急性肝损伤,起到 了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国内对叶下珠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毒理的研究,充分显示了叶下 珠的抗乙型肝炎病毒和保肝活性,且毒副作用低微。从叶下珠中分离出的新化合物去氡诃子 次酸甲脂和短叶苏木酚酸甲脂己初步证实其明显的抗病毒和抗乙肝表面活性的作用。叶下珠 是一种安全、有效、有发展前景的抗HBV植物药。
研究表明,苦豆子生物碱对化学性和免疫性肝损伤引起的血清转氨酶升髙有明显的抑制 作用,并可改善肝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速 立特。HBV感染一旦发生,对于清除细胞内的病毒,T淋巴细胞是最主要的效应细胞。T细 胞受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刺激后分化增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以抵抗细胞内的病毒。 苦豆子生物碱可促进T细胞的增殖,有利于体内病毒的清除和增强机体抵抗力。肿瘤坏死因 子具有双重生物学效应,既可活化炎性细胞杀伤微生物,又能刺激单核细胞和其他细胞产生 包括IL-1, IL-6等在内的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引起机体发热和产生急性炎症反应,并损伤受 感染的细胞。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TNFa含量较高,并与肝组织病变重度相关,在肝衰竭时 更是明显增高,提示与肝细胞坏死密切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苦豆子生物碱能明显降低血清中 TNF。水平,可能是其缓解炎症反应、减少肝细胞坏死的重要原因。抗乙肝病毒、保肝降酶和 免疫调节是临床治疗乙型肝炎的三要素,苦豆子生物碱对多种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免疫调节 作用,在治疗乙型肝炎方面可能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甘草酸(GL)是从甘草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它以18H两种构异差向异构体存在(即ot体和P 体),p体为甘草中的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a体。甘草酸二铵(DG)为a体制剂, 具有明显的降酶、抗炎和保肝作用。
发明内容
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发明了一种用于治疗已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制剂,具体地讲, 它是由叶下珠1 100份、苦豆子1 100份、甘草1 100份组成的;具体地讲,它是由叶下 珠1 50份、苦豆子1 50份、甘草1 50份组成的;具体地讲,它是由叶下珠1 10份、 苦豆子1 10份、甘草1 10份组成的;具体地讲,它是由叶下珠6份、苦豆子3份、甘草l份组成的;具体地讲,叶下珠6g、苦豆子3g、甘草lg。经现代化提取工艺提取得到有效的 药物组合,并按特定工艺制成高效、剂量小、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a. 处方叶下珠6g苦豆子3g甘草lg
b. 将以上三味药按处方量称重,备用;
c. 向叶下珠中加入6 8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 2小时,滤过, 得滤液A,回收乙醇,浓縮得B液,备用,药渣备用;
d. 向苦豆子、甘草和叶下珠的药渣中加入8 10倍量的水,加热提取2 3次,每次1 2小时,放置过夜,倾出上清液,浓縮得C液,备用;
e. 将B液与C液合并,与任选的药学上可接受的基质相混合,按特定工艺制成药物制 剂。
以下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000片 '
a. 处方叶下珠660g苦豆子330g甘草110g
b. 将以上三味药按处方量称重,备用;
c. 向叶下珠中加入6 8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 2小时,滤过, 得滤液A,回收乙醇,浓縮得B液,备用,药渣备用;
d. 向苦豆子、甘草和叶下珠的药渣中加入8 10倍量的水,加热提取2 3次,每次1 2小时,放置过夜,倾出上清液,浓缩得C液,备用;
e. 将B液与C液合并,浓縮至稠膏,加入淀粉混匀,干燥,制成颗粒,压成1000片, 即得。
实施例2 5000片
a. 处方叶下珠3300g苦豆子1650g甘草550g
b. 将以上三味药按处方量称重,备用;
c. 向叶下珠中加入6 8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 2小时,滤过, 得滤液A,回收乙醇,浓縮得B液,备用,药渣备用;
d. 向苦豆子、甘草和叶下珠的药渣中加入8 10倍量的水,加热提取2 3次,每次1~ 2小时,放置过夜,倾出上清液,浓縮得C液,备用;
e. 将B液与C液合并,浓縮至稠裔,加入淀粉混匀,干燥,制成颗粒,压成5000片, 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叶下珠1~100份、苦豆子1~100份、甘草1~100份组成的;
2. 根据权利要求l, 一种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叶下 珠1 50份、苦豆子1 50份、甘草1 50份组成的;
3. 根据权利要求l, 一种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叶下 珠1 10份、苦豆子1 10份、甘草1 10份组成的;
4. 根据权利要求l, 一种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叶下 珠6份、苦豆子3份、甘草l份组成的;
5. 根据权利要求l, 一种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叶下 珠6g、苦豆子3g份、甘草lg份组成的;
6. 根据权利要求l, 一种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 技术方案实现的a) 将以上三味药按处方量称重,备用;b) 向叶下珠中加入6 8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 2小时,滤过, 得滤液A,回收乙醇,浓缩得B液,备用,药渣备用;c) 向苦豆子、甘草和叶下珠的药渣中加入8 10倍量的水,加热提取2 3次,每次 1 2小时,放置过夜,倾出上清液,浓縮得C液,备用;d) 将B液与C液合并,与任选的药学上可接受的基质相混合,按特定工艺制成药物 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叶下珠1~100份、苦豆子1~100份、甘草1~100份组成的。经现代化提取工艺提取得到有效的药物组合,并按特定工艺制成高效、剂量小、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文档编号A61K36/489GK101147755SQ20061015295
公开日2008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1日
发明者李玉娟, 王翰斌 申请人:北京琥珀光华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