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巴曲酶的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剂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09349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有巴曲酶的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剂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含有巴曲酶为特征的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剂和恶性肿瘤组织包膜化(encapsulating)剂。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外科手术、放疗或化疗的应用去除原发癌的成功率得到提高,从而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稳步的进展。但是,即使是早期的恶性肿瘤,也常见恶性肿瘤细胞向相邻组织、器官的局部浸润、扩散。此时,即使在外科上去除了原发病灶的恶性肿瘤组织,也会由于残存的浸润恶性肿瘤细胞而引起恶性肿瘤复发,结果导致死亡的情况也并不少见。特别是被浸润的器官为重要器官时,由于不能将浸润的恶性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一起去除,因此恶性肿瘤的复发率高,死亡率也升高。此外,在重要器官中产生恶性肿瘤时,若摘除了包括应该避免局部浸润的正常组织在内的宽范围的组织,则会引起重要器官功能丧失的问题。此外,像黑色素瘤、肺癌、肝癌和胰腺癌等恶性程度高的肿瘤难以早期发现,当被诊断为肿瘤时,已存在广泛的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例非常多。
对于这些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放疗未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此外,目前的现状是,临床中所使用的阿霉素(adriamycin)等化疗药物几乎都是直接攻击恶性肿瘤细胞来发挥药效的,所以也同时靶向正常细胞,副作用大,成为临床上的实际问题。因此,期待新的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剂的出现。
一般认为恶性肿瘤的发展阶段与局部浸润具有下述关系。
(1)在恶性肿瘤的早期阶段中,由于细胞分裂,引起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肿瘤生长。这是以异型增生(dysplasia)的形式被观察到。在该阶段中,病理组织学上显示增殖的恶性肿瘤细胞是局限性地存在,可以明确地与周围的正常组织相区别。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在恶性肿瘤组织的周围有包膜样组织(capsule-like tissue)的形成。
包膜样组织是通过恶性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缔组织,其将恶性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分隔,看起来如同是包膜将恶性肿瘤组织包围的组织。被包膜样组织包围的恶性肿瘤,很容易通过外科手术摘除,并且,由于手术时恶性肿瘤细胞的遗漏较少,摘除后恶性肿瘤几乎不会复发。
(2)但是,随着恶性肿瘤的进展,则包膜样组织消失,引起由恶性肿瘤组织向相邻的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局部浸润,导致恶性肿瘤在大范围内扩散。若至此阶段,则难以通过外科摘除来进行治疗。
鉴于上述恶性肿瘤进展阶段和局部浸润的关系,提示开发促进包膜样组织形成这样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是有应用价值的。但实际上,仅着眼于恶性肿瘤局部浸润,研究恶性肿瘤周围的包膜样组织形成及开发促进其形成药物的工作并没有被进行(例如,参照ClinExpl Metastasis 7277-282,1989)。这是因为,在该技术领域中,一般认为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是恶性肿瘤转移过程的一部分,只要是抑制恶性肿瘤转移的药物,也能够抑制局部浸润。
但是,最近在很多恶性肿瘤中发现不包含局部浸润过程的肿瘤转移路径(例如,参照BMC Medicine,2(9)1-8,2004)。例如,有文献报告,在临床上确认了未见局部浸润而发生转移的恶性肿瘤(例如,参照Virchows Arch Pathol Anat 390121-126,1981以及Surgery Today25369-372,1995)。再者,也有文献报告,对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抑制有效而对转移无效,相反促进转移的药物(例如,参照Breast CancerRes Treat 40209-223,1996)。相反地,也文献报告,抑制恶性肿瘤的转移而不抑制局部浸润的药物的体内实验研究(例如,参照Clinical &Experimental Metastasis 1995-105,2002)。这些报告提示了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过程并不被编织在肿瘤转移过程之中,局部浸润和转移是通过不同的过程而产生的现象。
除了上述观点之外,很多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示了恶性肿瘤和血液凝固纤溶系统有紧密的关系。例如,已知在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增加、血液粘度的增加以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等血液凝固纤溶系统的异常,引起微循环障碍。此外,有报告指出,由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增加或恶性肿瘤细胞本身分泌纤维蛋白原,在恶性肿瘤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中产生纤维蛋白原或纤维蛋白的沉积,其作为细胞外基质的一员对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以及转移起促进作用(例如,参照Cancer Research 602033-2039,2000、Ann N Y Acad Sci936406-425,2001和Blood 963302-3309,2000)。
鉴于上述恶性肿瘤和血液凝固纤溶系统的关系,有报告指出,来源于Bothrops atrox moojeni的毒液的丝氨酸蛋白酶类的类凝血酶——巴曲酶与其它的丝氨酸蛋白酶类的类凝血酶——安克洛酶(Ancrod)一样,均可抑制恶性肿瘤的增殖和转移(例如,参照Eur J Cancer16919-923,1980)。但是,该报告中,采用肿瘤重量作为恶性肿瘤增殖抑制效果的评价指标,采用转移靶器官中的转移病灶数作为恶性肿瘤转移的评价指标,对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完全未作评价。
此外,对于恶性肿瘤的转移和血液凝固纤溶系统的关系,有报告指出,在使用纤维蛋白原缺损的小鼠实验模型中,虽然恶性肿瘤转移依赖于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但恶性肿瘤的增殖和局部浸润并不依赖于纤维蛋白原(例如,参照Blood 963302-3309,2000)。但是,并未提及巴曲酶和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之间的关联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抑制恶性肿瘤局部浸润的新药以及能够在恶性肿瘤组织周围形成包膜样组织或促进包膜样组织形成的新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对体内(in vivo)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进行了精心研究,结果发现,巴曲酶可以抑制恶性肿瘤局部浸润,还可以在恶性肿瘤组织的周围形成包膜样组织或促进其形成。本发明是基于该发现而完成的。
即,本发明涉及(1)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含有巴曲酶,以及(2)恶性肿瘤组织包膜化剂,其特征在于含有巴曲酶。


图1是未给予巴曲酶的B16-BL6黑色素瘤荷瘤小鼠的实体癌组织的显微镜照片。
图2是给予巴曲酶的B16-BL6黑色素瘤荷瘤小鼠的实体癌组织的显微镜照片。
图3是未给予巴曲酶的LA795肺癌荷瘤小鼠的实体癌组织的显微镜照片。
图4是给予巴曲酶的LA795肺癌荷瘤小鼠的实体癌组织的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剂和恶性肿瘤组织包膜化剂的特征在于含有巴曲酶作为有效成分。
巴曲酶是来源于Bothrops atrox moojeni毒液的丝氨酸蛋白酶类的类凝血酶。巴曲酶从纤维蛋白原中仅游离纤维蛋白肽A(fibrinopeptideA),生成去A肽(Des A)纤维蛋白(也称为纤维蛋白I)(例如,参照ThrombHaemost 369-13,1976和Tromb Diath Haemorrh 45 Suppl63-68,1971)。此外,巴曲酶的一级结构已经确定(例如,参照J Biol Chem262(7)3132-3135,1987)。
巴曲酶,与凝血酶一样地,是丝氨酸蛋白酶。但是,巴曲酶与凝血酶的不同点在于,巴曲酶从纤维蛋白原中仅游离纤维蛋白肽A而生成去A肽纤维蛋白,而凝血酶从纤维蛋白原中游离纤维蛋白肽A和纤维蛋白肽B而生成纤维蛋白。此外,它们的不同点还在于,巴曲酶不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以外的凝血因子,而凝血酶也作用于其它的凝血因子。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巴曲酶可以是天然物,也可以是基因重组产物。
巴曲酶本身是公知的物质,例如,可以根据日本特公昭57-10718号公报(日本专利第1118129号)中所记载的方法制备。此外,能够容易地从市场(东菱药品工业株式会社(日本东京)及其子公司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Beijing Tobishi Pharmaceutical Co.,Ltd.),中国北京正产)获得。
本发明的对象为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根据其来源组织可以大致分为上皮性恶性肿瘤和非上皮性恶性肿瘤。非上皮性恶性肿瘤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来源于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以及未分化细胞的恶性肿瘤。下文举出各恶性肿瘤的具体例子。
上皮性恶性肿瘤腺癌(来源于腺上皮的癌瘤,发生于胃、肠、胰脏、气管、肺、乳腺、卵巢、子宫、前列腺等机体的各处,推测占人类癌症的70~80%)、鳞状上皮癌(来源于复层鳞状上皮、例如表皮、唇、舌、咽喉、食道、肛门、外阴、子宫颈部等上皮组织发生的癌、分类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肺鳞状上皮癌)、基底细胞癌(来源于皮肤及附件的基底细胞)、移行上皮癌(来源于移行上皮,例如膀胱癌)、肝细胞癌(来源于肝实质细胞)、肾细胞癌(来源于肾上皮)、胆管癌(来源于胆管)、绒毛癌(来源于胎盘上皮)。
非上皮性恶性肿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纤维肉瘤(来源于结缔组织和纤维组织)、脂肪肉瘤(来源于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软骨肉瘤(来源于结缔组织和软骨组织)、骨肉瘤(来源于结缔组织和骨组织)、血管肉瘤(来源于血管)、淋巴管肉瘤(来源于淋巴管)、骨髓性白血病(来源于造血细胞)、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来源于造血细胞)、恶性淋巴瘤(来源于淋巴组织)、淋巴性白血病(来源于淋巴组织)、浆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来源于淋巴组织)、霍金(Hodgkin)氏细胞瘤(来源于淋巴组织)、平滑肌肉瘤(来源于平滑肌)、横纹肌肉瘤(来源于横纹肌)夹源干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来源于神经母细胞)、髓母细胞瘤(来源于髓母细胞)、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来源于星形胶质细胞)、视网膜母细胞瘤(来源于视网膜母细胞)、胶质母细胞瘤(来源于胶质母细胞)、恶性神经鞘瘤(来源于许旺细胞)、黑色素瘤(来源于神经外胚层)未分化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畸胎瘤(来源于全能干细胞)、肾母细胞瘤(来源于肾母细胞)、肝母细胞瘤(来源于肝母细胞)、混合肿瘤(来源于多种细胞)在这些恶性肿瘤中,本发明的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剂和恶性肿瘤组织包膜化剂,对上皮性恶性肿瘤、以及非上皮性恶性肿瘤中来源于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特别是黑色素瘤和肺癌,可以发挥出色的效果。
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是指肿瘤细胞破坏被膜,向周围的脂肪组织或其它的结缔组织浸润,与广范围的浸润(由原发病灶连续性地向其它器官浸润)相区别。
恶性肿瘤组织的包膜化是指在恶性肿瘤组织的周围形成包膜样组织。包膜样组织是通过恶性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缔组织,其将恶性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分隔,看起来如同是包膜将恶性肿瘤组织包围的组织。
由于在恶性肿瘤组织的周围有包膜样组织的形成,所以在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时可以缩小摘除范围,很容易地进行手术。再者,由于包膜化,完全摘除恶性肿瘤组织成为可能,从而可以防止由于残留的浸润恶性肿瘤细胞所导致的肿瘤复发。此外,即使是在重要器官中发生恶性肿瘤时,根据本发明,通过在恶性肿瘤组织的周围形成包膜样组织,在最小范围内摘除恶性肿瘤组织成为可能,所以能够避免重要器官的功能丧失。
对于作为本发明有效成分的巴曲酶所具有的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作用和恶性肿瘤组织包膜化作用的因果关系,由于即使未观察到恶性肿瘤组织的包膜化,也有抑制局部浸润的例子(参照下述实施例),所以认为恶性肿瘤组织的包膜化不是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的必要条件。但认为恶性肿瘤组织的包膜化对于恶性肿瘤局部浸润的抑制至少具有促进作用。
本发明的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剂和恶性肿瘤组织包膜化剂可以由巴曲酶单体构成,也可以与其它的活性物质相组合而成。
作为其它的活性物质,可以举出,氟尿嘧啶(Fluorouracil)等代谢拮抗剂、阿霉素等抗肿瘤抗生素制剂、氮烯咪唑胺(dacarbazine)等烷化剂、紫杉醇(Paclitaxel)等来源于植物的抗癌剂等。
作为本发明的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剂和恶性肿瘤组织包膜化剂的剂型,可以适用于日本药局方制剂总则中的任何剂型,可以举出例如,直接用于体内的注射剂(包括混悬剂、乳剂);软膏剂(包括油脂性软膏、乳剂性软膏(霜)、水溶性软膏等)、吸入剂、液体制剂(包括滴眼剂、滴鼻剂等)、栓剂、贴剂、糊剂、洗剂等外用剂;或片剂(包括糖衣、薄膜、胶衣)、液体制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包括细粒剂)、丸剂、糖浆剂、含片等内服剂等。这些制剂可以通过日本药局方制剂总则等记载的方法制备。
此外,本发明的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剂和恶性肿瘤组织包膜化剂,根据剂型,也可以含有医药上能够允许的固体或液态载体或介入治疗材料。作为医药上能够允许的固体或液态载体,可以举溶剂、稳定剂、防腐剂、助溶剂、乳化剂、悬浊剂、缓冲剂、等渗剂、着色剂、基质、增稠剂、赋形剂、润滑剂、粘合剂、崩解剂、包衣剂、矫味剂等。
作为具体例子,可列举水、乳糖、白糖、果糖、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等糖·糖醇类;结晶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钙、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基甲基乙基纤维素、乙酸邻苯二甲酸纤维素等纤维素及其相关衍生物;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大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糊精、预胶化淀粉、部分预胶化淀粉、羟丙基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环糊精、支链淀粉等淀粉及其相关衍生物;琼脂、藻酸钠、阿拉伯胶、明胶、胶原、虫胶、黄蓍胶、黄原胶等天然高分子(海藻类、植物粘质、蛋白质等);聚乙烯吡咯烷酮、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羧基乙烯基聚合物、聚乙烯醇、二甲基聚硅氧烷等合成高分子;橄榄油、可可豆油、巴西棕榈蜡、牛油、硬化油、大豆油、芝麻油、山茶油、石蜡、液体石蜡、黄蜂蜡、白凡士林、椰子油、微晶蜡等油脂类;硬脂酸、硬脂酸铝、硬脂酸钙、硬脂酸镁、柠檬酸三乙酯、三乙酸甘油酯、中链脂肪酸三甘油酯、硬脂、肉豆蔻酸异丙酯等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甘油、硬脂醇、鲸蜡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等醇和多元醇;氧化锌、磷酸氢钙、沉降碳酸钙、合成硅酸铝、硅酸酐、高岭土、干燥氢氧化铝凝胶、合成水滑石、氧化钛、滑石、膨润土、硅酸铝镁、硫酸铝钾、次没食子酸铋、次水杨酸铋、乳酸钙、碳酸氢钠等无机物质和金属盐化合物;蔗糖脂肪酸酯、硬脂酸聚烃氧酯、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二醇、倍半油酸脱水山梨醇酯、三油酸脱水山梨醇酯、单硬脂酸脱水山梨糖醇酯、单棕榈酸脱水山梨醇酯、单月桂酸脱水山梨醇酯、聚山梨醇酯、单硬脂酸甘油酯、十二烷基硫酸钠、聚桂醇等表面活性物质;色素;香料等。
作为介入治疗材料,可以举出支架、人工血管等。
本发明的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剂和恶性肿瘤组织包膜化剂的给药量通常根据患者的体重、疾病的性质和状态而变化,例如,对成人每日给药一次时,作为巴曲酶,为1~20巴曲酶单位(Batroxobin Unit,简称为BU)。
巴曲酶单位是表示巴曲酶的酶活性量的单位,在37℃的温度下下,向0.3ml柠檬酸钠抗凝的标准人血浆中加入0.1ml巴曲酶溶液时,在19.0±0.2秒使其凝固的活性量规定为2BU。
作为本发明的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剂和恶性肿瘤组织包膜化剂的给药方法,最好是适当稀释巴曲酶后进行静脉点滴给药、静脉给药、动脉给药、肌肉给药或局部给药。
巴曲酶对于小鼠、大鼠、家兔和狗的急性毒性(LD50(BU/kg))如下述表1所示。急性毒性试验是根据Pharmacometrics(应用药理)25339-346,1983中所记载的方法,通过巴曲酶的静脉给药来进行评价。
表1.巴曲酶的急性毒性(i.v.)

以下举出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定。
巴曲酶对黑色素瘤局部浸润的抑制效果将用C57BL/6j小鼠(Animal Institute of Academy of MedicalSciences,Beijing,China)传代的局部浸润性高的来源于小鼠的B16-BL6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实体癌细胞,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Sciences,Beijing,China)悬浮于生理盐水中,制备浓度为5×106细胞/ml的黑色素瘤细胞悬浮液。将所得到的黑色素瘤细胞悬浮液0.2ml接种到7周龄(体重18~20g)的雄性C57BJ/6j小鼠的右侧背部皮下,制备荷瘤小鼠模型。
将所制备的荷瘤小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巴曲酶组(10只),进行给药。在巴曲酶组,从肿瘤细胞接种后4天起到20天,隔日1次腹腔注射40BU/kg巴曲酶。在对照组,腹腔注射同体积量的生理盐水(2ml/kg)来替代巴曲酶。实验结束后(肿瘤接种后20天),采集含有实体癌的肿瘤组织、周围皮肤和肌肉的组织标本,用福尔马林固定后进行石蜡包埋,制备苏木素-伊红染色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所制备的标本,评价巴曲酶对恶性肿瘤局部浸润的抑制效果。
(1)通过显微镜的观察图1所示对照组的显微镜图像(倍率×200倍)。图2表示巴曲酶组的显微镜图像(倍率×100倍)(上图肿瘤组织周围的包膜化图像,下图肿瘤组织周围的包膜化图像(不同的小鼠))。
在对照组中,黑色素瘤细胞(T)和周围皮肤或肌肉(M)紧密相接,形成黑色素瘤组织和肌肉几乎不能分离的状态(图1),这表明未形成包膜样组织。
另一方面,在巴曲酶组中,于黑色素瘤细胞(T)和肌肉(M)之间可见包膜样组织(结缔组织)。由于所述包膜样组织的存在,黑色素瘤细胞(T)的浸润得到限制,几乎未见到向皮下结缔组织和胁腹肌的局部浸润。(图2,上图和下图)。此外,巴曲酶组中,由于存在包膜样组织,不发生黑色素瘤组织与周围皮肤和肌肉的紧密相接,而可以容易地将肿瘤组织从皮肤和肌肉中分离,从而可完整地摘除肿瘤组织。
(2)局部浸润的定量评价通过有无向胁腹肌层的局部浸润(有局部浸润阳性)来评价黑色素瘤细胞的局部浸润。再者,对于黑色素瘤组织周围有无包膜样组织(有包膜样组织阳性)也进行了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巴曲酶对皮下移植的B16-BL6黑色素瘤局部浸润的抑制效果

*P<0.05;与对照组比较由表2可知,对照组和巴曲酶组之间在局部浸润抑制和包膜样组织形成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由该结果可知,巴曲酶可以有效地抑制黑色素瘤的局部浸润,还可以使包膜样组织形成于黑色素瘤组织的周围或促进其形成。
巴曲酶对肺癌局部浸润的抑制效果将用雄性T739小鼠(Animal Institute of Academy of MedicalSciences,Beijing,China)传代的局部浸润性高的来源于小鼠的LA795肺腺瘤细胞(实体癌细胞,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China)悬浮于生理盐水中,制备浓度为5×106细胞/ml的肺癌细胞悬浮液。将所得到的肺癌细胞悬浮液0.2ml接种于7周龄(体重18~20g)的雄性T739小鼠的右侧背部皮下,制备肺癌荷瘤小鼠模型。
将所制备的肺癌荷瘤小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18只)和巴曲酶组(18只),进行给药。在巴曲酶组,从肿瘤细胞接种后2天起到18天,隔日1次肌肉注射40BU/kg巴曲酶。在对照组,肌肉注射同体积量的生理盐水(2ml/kg)来替代巴曲酶。实验结束后(肿瘤接种后19天),采集含有实体癌的肿瘤组织、周围皮肤和肌肉的组织标本,用福尔马林固定后进行石蜡包埋,制备苏木素-伊红染色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所制备的标本,评价巴曲酶对恶性肿瘤局部浸润的抑制效果。
(1)通过显微镜的观察图3表示对照组的显微镜图像(倍率×200倍)。图4表示巴曲酶组的显微镜图像(倍率×100倍)(上图癌组织周围的包膜化图像,下图癌组织周围的包膜化图像(不同的小鼠))。
在对照组中,肺癌细胞(T)和周围的肌肉(M)紧密相混,形成肺癌实体癌组织和肌肉几乎不能分离的状态(图3)。这表明未形成包膜样组织。
另一方面,在巴曲酶组中,于肺癌细胞(T)和肌肉(M)之间可见包膜样组织(结缔组织)。由于所述包膜样组织的存在,肺癌细胞(T)的浸润得到限制,几乎未见到向皮下结缔组织和胁腹肌的局部浸润。具体地说,处于图4上图的右上的为肺癌实体癌细胞(T),夹着包膜样组织、在照片中央倾斜排列的组织为肌肉组织(M)。图4下图的上半部分为肺癌实体癌组织(T),下方为肌肉组织(M)。在该癌组织和肌肉组织之间可见包膜样组织。此外,在巴曲酶组中,由于存在包膜样组织,不发生癌组织与周围皮肤和肌肉的紧密相接,而可以容易地将癌组织从皮肤和肌肉中分离,从而可以完整地摘除肿瘤组织。
(2)局部浸润的定量评价通过有无向胁腹肌层的局部浸润(有局部浸润阳性)来评价肺癌细胞的局部浸润。再者,对于肺癌组织周围有无包膜样组织(有包膜样组织阳性)也进行了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巴曲酶对皮下移植的LA795肺癌局部浸润的抑制效果

*P<0.05;与对照组比较由表3可知,对照组和巴曲酶组之间,在局部浸润抑制和包膜样组织形成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由该结果可知,巴曲酶可以有效地抑制肺癌的局部浸润,还可以使包膜样组织形成于肺癌组织的周围或促进其形成。
工业实用性如上述实施例所示,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抑制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并且可以使包膜样组织形成于恶性肿瘤组织的周围或促进其形成。因此,在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时,由于通过抑制局部浸润可以进一步缩小摘除范围,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手术。再者,由于能够在恶性肿瘤组织的周围形成包膜样组织,可以有助于完全摘除恶性肿瘤组织,从而可以有利地用于预防由于传统手术不能完全摘除肿瘤、而因残留的浸润恶性肿瘤细胞所导致的肿瘤复发。此外,在放疗时,由于能够减少放射线照射范围,所以可以减少放射线剂量。
因此,本发明可作为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剂和恶性肿瘤组织包膜化剂而利用。
权利要求
1.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含有巴曲酶。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剂,其中,所述恶性肿瘤是上皮性恶性肿瘤。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剂,其中,所述恶性肿瘤是非上皮性恶性肿瘤。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剂,其中,所述恶性肿瘤是来源于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剂,其中,所述恶性肿瘤是黑色素瘤或肺癌。
6.恶性肿瘤组织包膜化剂,其特征在于含有巴曲酶。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恶性肿瘤组织包膜化剂,其中,所述恶性肿瘤是上皮性恶性肿瘤。
8.权利要求6所述的恶性肿瘤组织包膜化剂,其中,所述恶性肿瘤是非上皮性恶性肿瘤。
9.权利要求6所述的恶性肿瘤组织包膜化剂,其中,所述恶性肿瘤是来源于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
10.权利要求6所述的恶性肿瘤组织包膜化剂,其中,所述恶性肿瘤是黑色素瘤或肺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通过含有巴曲酶,可以抑制恶性肿瘤局部浸润的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抑制剂以及可以在恶性肿瘤组织周围形成包膜样组织或促进其形成的恶性肿瘤组织包膜化剂。
文档编号A61P35/00GK1980690SQ20058002114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4日
发明者千贺博文, 万永玲, 常立水 申请人:东菱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