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微电子创可贴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刺激物理疗法的微型电子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电流刺激加快皮肤及皮下组织伤口愈合速度的创可贴。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创可贴都是采用药物成分对皮肤及皮下软组织损伤进行治疗,但是由于皮肤极易受伤,而且需要较长的生长恢复周期,所以对于传统的药物治疗而言存在周期长、效率低、不易达到病灶的缺点。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生物物理学的进步,人们已经能在分子量级上对人体进行研究,特别是生物电学和生物磁学的研究发展很快,在电刺激与组织兴奋性方面已有较好的研究基础。目前在医疗治疗领域电子医疗设备已经投入使用,但电子医疗设备以中型、大型为多数,例如脉冲超短波治疗仪、低周波治疗仪、中频离子导入治疗仪等,这类仪器主要用于医院等医疗机构,主要使用于大规模烧伤、手术后切口痛、骨科疼痛、内脏疼痛、腰背痛、关节炎、神经源性疼痛等,它存在体积大、不宜移动和不便携带的缺点。现有的此类仪器中缺乏针对小面积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仪器,现有的大型仪器不适合家庭及个人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电流刺激加快皮肤及皮下组织伤口愈合速度的微电子创可贴,用以解决传统创可贴药物治疗周期长、效率低以及现有的电子医疗设备体积大、不易携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含胶带1、药物棉垫2、第一石墨电极3-1、第二石墨电极3-2、脉冲发生电路4、第一导电片7-1和第二导电片7-2,胶带1有粘性的一面的中部粘贴有药物棉垫2,第一石墨电极3-1和第二石墨电极3-2固定在药物棉垫2的上表面上,第一导电片7-1与第一石墨电极3-1连接,第二导电片7-2与第二石墨电极3-2连接,脉冲发生电路4的一个输出端连接第一导电片7-1,脉冲发生电路4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第二导电片7-2。本实用新型在保留传统创可贴的药物成分基础上,通过植入由555定时器U1构成的脉冲发生电路4而产生经调制的低频矩形波脉冲电流,依靠微电流刺激效应,加快软组织创面的愈合速度,以达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与普通创可贴相同,将其置于伤口处,产生的脉冲电流通过与皮肤相贴的第一石墨电极3-1和第二石墨电极3-2输入人体,从而能够对伤口及其周边部位产生刺激作用,并且促进药物作用于患处,促使伤口愈合;药物棉垫2、胶带1和电池可在使用后进行更换以保持卫生状态,还可以反复利用以控制成本。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面积皮肤损伤的治疗,而且采用低功耗CMOS元件电路设计,使电池能够长时间维持电路的供电,而且体积小便于携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脉冲电路4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第一石墨电极3-1和第二石墨电极3-2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和图3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
由胶带1、药物棉垫2、第一石墨电极3-1、第二石墨电极3-2、脉冲发生电路4、第一导电片7-1和第二导电片7-2组成,胶带1有粘性的一面的中部粘贴有药物棉垫2,第一石墨电极3-1和第二石墨电极3-2固定在药物棉垫2的上表面上,第一导电片7-1与第一石墨电极3-1连接,第二导电片7-2与第二石墨电极3-2连接,脉冲发生电路4的一个输出端连接第一导电片7-1,脉冲发生电路4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第二导电片7-2。脉冲发生电路4由直流电源5、单向开关6、555定时器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三极管T1组成;直流电源5的正极端与单向开关6的动端连接,单向开关6的静端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555定时器U1的脚8、555定时器U1的脚4、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端与直流电源5的负极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555定时器U1的脚1、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和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端、555定时器U1的脚7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555定时器U1的脚2和555定时器U1的脚6连接,555定时器U1的脚5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555定时器U1的脚3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电片7-2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1的基极和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1的发射极和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一导电片7-1连接。555定时器U1采用ICM7555型号;直流电源5采用CR1216扣式锂锰电池,电压为3V;第一石墨电极3-1和第二石墨电极3-2之间的中心距L1为1.3~1.7cm,最优L1为1.5cm;第一石墨电极3-1的长度L2与第二石墨电极3-2的长度L3相等,且第一石墨电极3-1的长度L2为0.6~1.4cm,最优L2为1cm;脉冲发生电路4产生的脉冲波形为双相不对称波形。
权利要求1.微电子创可贴,它包含胶带(1)、药物棉垫(2),胶带(1)有粘性的一面的中部粘贴有药物棉垫(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第一石墨电极(3-1)、第二石墨电极(3-2)、脉冲发生电路(4)、第一导电片(7-1)和第二导电片(7-2);第一石墨电极(3-1)和第二石墨电极(3-2)固定在药物棉垫(2)的上表面上,第一导电片(7-1)与第一石墨电极(3-1)连接,第二导电片(7-2)与第二石墨电极(3-2)连接,脉冲发生电路(4)的一个输出端连接第一导电片(7-1),脉冲发生电路(4)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第二导电片(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子创可贴,其特征在于脉冲发生电路(4)由直流电源(5)、单向开关(6)、555定时器(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三极管(T1)组成;直流电源(5)的正极端与单向开关(6)的动端连接,单向开关(6)的静端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555定时器(U1)的脚8、555定时器(U1)的脚4、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端与直流电源(5)的负极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555定时器(U1)的脚1、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和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端、555定时器(U1)的脚7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555定时器(U1)的脚2和555定时器(U1)的脚6连接,555定时器(U1)的脚5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555定时器(U1)的脚3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电片(7-2)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1)的基极和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1)的发射极和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一导电片(7-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子创可贴,其特征在于第一石墨电极(3-1)和第二石墨电极(3-2)之间的中心距(L1)为1.3~1.7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子创可贴,其特征在于第一石墨电极(3-1)的长度(L2)与第二石墨电极(3-2)的长度(L3)相等,且第一石墨电极(3-1)的长度(L2)为0.6~1.4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子创可贴,其特征在于第一石墨电极(3-1)和第二石墨电极(3-2)之间的中心距(L1)为1.5c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电子创可贴,其特征在于第一石墨电极(3-1)的长度(L2)为1cm。
专利摘要微电子创可贴,它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电流刺激加快皮肤及皮下组织伤口愈合速度的创可贴,它解决了传统创可贴药物治疗周期长、效率低以及现有的电子医疗设备体积大、不易携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胶带1有粘性的一面的中部粘贴有药物棉垫2,第一石墨电极3-1和第二石墨电极3-2固定在药物棉垫2的上表面上,第一导电片7-1与3-1连接,第二导电片7-2与3-2连接,脉冲发生电路4的一个输出端连接7-1,脉冲发生电路4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7-2。本实用新型能促进药物作用于患处,促使伤口愈合,适用于小面积皮肤损伤,便于携带。
文档编号A61M37/00GK2782135SQ20052002074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9日
发明者李轶凡 申请人:李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