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烧烫伤创面早期处理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烫伤创面早期处理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临床突发性疾病之一,人体被各种原因热损伤后引起了皮肤、皮下组织及全身各系统在不同时段的发病及病理修复变化,如烧伤早期的变化;在伤后30分钟内多数创面属休克状态,此时正是稳定和控制伤情的最佳时段,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延长至1小时后余热则快速损伤皮肤细胞,各类创面均在每时每刻加深、加快组织坏死,红肿热痛的浅度创面开始形成水疱,深度创面也有紫红转为白色,白色也逐渐转为皮革样干燥。慢性热损伤可延长至24小时后甚至到72小时。
因热损伤引发的血管张力降低和内皮细胞病变,在伤后30分钟内血小板呈高聚集状态,伤后1小时血粘度上升,伤后4-6小时微循环栓塞形成;而被损伤的毛细血管未稍确表现为极度扩张,更因血回流不畅导至大量液体渗漏,使创面形成水泡,创面周围形成炎性水肿,皮损处液体外渗。远离创面的组织器官也受不同程度影响,如大面积烧伤后,病人心排血量开始明显下降,伤后30分钟可下降50%,此时段如乱用无科学依据的方法处理创面,会使病人机体应激反应加重,带来不良后果。
目前我国治疗烧伤的方法很多,有沿用传统的落后治疗法,也有先进的系统方法,多为已定型的伤情全程治疗法,有削痂植皮术的“烧伤外科”、有用膏剂不包扎的“湿润暴露疗法”,也有用含鞣质成伤的药物,如地榆、酸枣树皮、五倍子、鞣酸等中药配伍制备成散、膏、液、酊、涂膜剂敷在创面上,使烧伤早期创面干燥结痂,再痂下液化分离坏死组织的“干燥疗法”。我国近代治疗烧伤的单方、验方和专利文献的方剂中大多含鞣质成伤和收敛性药物,国内外许多烧伤专家从40年代至今曾不断报道“含有收敛性及鞣质成伤的药物治疗烧伤不但加深创面延长治疗期,还对肝脏有极大损害。”我国烧伤专家一代宗师黎鳌院士生前用五倍子作动物试验,结果多数动物肝中毒死亡。
北京积水潭医院曹大鑫教授用地榆和酸枣树皮进行烧伤创面试验结果;用药4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至215u,28天升高至500u。
为征集烧伤早期处理的方法和药物,我国于2002年7月在广州佛山召开了“全国烧伤早期处理专题研讨会”,多数专家介绍了深度烧伤早期削痂植皮术的经验,没征集到一首新药处方,有两篇论文报道冷水疗法,冷水疗法原于北欧急救烧伤古老方法。
国外已产销KOLD W RAP冷疗敷料,用后可使创面冷却8小时,因进口价格昂贵,国内未公开使用。
烧伤创面早期用冷水疗法,是因为没有理想的药物,所以用就地取材的古老方法,冷水不是配方药,没有标本兼治的理想效果,国内许多专家认为冷疗使用不当,则为抗损伤过度,又转为严重损伤。赵耀华等编《烧伤救治指导》“冷疗后可加剧机体应激反应,干扰机体内环境平衡,反而加重伤情,所以不主张应用。”清、吴谦等编《医宗金鉴》烫烧伤;“汤烫火烧,初终禁用冷水或井泥溻伤处。”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烫伤后立即进行创面处理的早期治疗药物,以阻止水泡的形成或减轻伤面症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该中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药物选用黄芩、花椒、栀子、川芎、黄芪、当归、三七、芒硝、赤芍、冰片和鲜生姜为主要原料药相配伍,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有效早期治疗烧烫伤创面的效果。其中黄芩、栀子合用有清热解毒之功,同时能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单味黄芩就能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它是中草药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抑制作用最强者之一,对人体创疡、痈肿、疮毒所产生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首选黄芩清燥热,消肿毒,黄芩甙元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拮抗过敏性脬肿及炎症。栀子能抑制发热中枢,能加速被损伤软组织的愈合,用栀子治疗烧伤感染,跌扑外伤性损伤扭伤等引发的青、紫有瘀、郁化热红肿止痛。花椒表面麻醉效力稍弱于地卡因,浸润麻醉效力则强于普鲁卡因。
川芎、黄芪、当归、赤芍、三七合用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行气通络,止血止痛之功,川芎能上行巅顶,下通血海、旁达四肢、走而不守,川芎还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减少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作用。黄芪补气行滞,人体血管内血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用黄芪补气行血,有助于栓塞的微循环畅通,黄芪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当归补血活血止痛。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破瘀,消散皮中脬肿。三七止血散瘀和营通络,行瘀而敛新血,有利于创面修复,还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抗力芒硝能清热除湿、消肿止痛、外敷可加快淋巴生成,芒硝味咸还能软化死组织。带皮生姜能散皮热行皮水,生姜性温味辛,伍用有清热解毒的寒凉性药,寒温并用互缓药性,尤其重用川芎、黄芪等补气活血药,能更好地扩散余热而不敛寒邪,使微循环畅通而液体少丢失,大剂量姜汁温性凉用更显妙功。
诸药伍用,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杀菌抑菌、止血消肿之功;在创面上施用,能吸收扩散创面余热,减轻血栓形成,减少液体丢失,软化坏死组织,激活新生组织,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使浅层烧伤创面在2-4小时内治愈,能使深层烧伤创面的坏死组织早软化、液化、分离,使创面周围的红肿热痛症状早日消退,能缓解,伤情阈值,提前治愈时间50%,减少愈后落疤率。
本发明药物的配伍组方是发明人经过反复多次试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药在下述重量份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黄芩6-8份、花椒2-6份、栀子2-6份、川芎4-15份、黄芪2-15份、当归2-6份、三七6-8份、芒硝4-10份、赤芍4-8份、冰片4-10份、鲜生姜800-1200份。
优选为黄芩6份、黄柏4份、栀子4份、川芎10份、黄芪8份、当归4份、三七6份、芒硝6份、赤芍6份、冰片8份、鲜生姜1100份。
本发明中所述鲜生姜为带皮鲜生姜。
本发明药物最佳剂型为液剂、主要用于阻止或减轻烧烫伤后水泡的生成。其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各种原料药黄芩、花椒、栀子、川芎、黄芪、当归、三七、赤芍、芒硝、冰片和鲜生姜,备用;(2)将所述重量配比的黄芩、花椒、栀子、川芎、黄芪、三七、当归和赤芍8味原料药加水煎煮两次,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滤液静置48小时后取上清液,将上清液浓缩至所需重量得浓缩液备用;(3)将生姜洗净后压榨取汁,过滤后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的姜汁;(4)将步骤(2)得的浓缩液和步骤(3)所得姜汁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液;(5)将冰片用乙醇溶化后与芒硝同加入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即得本发明药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药物适用于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烧烫伤后的创面立即进行处理,可大大减轻烧烫伤病情,浅II度烧烫伤后30分钟或2小时内使用可在2-4小时内治愈。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及制备方法。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的液剂。
黄芩60g、花椒40g、栀子40g、川芎100g、黄芪80g、当归40g、赤芍60g、三七60g、芒硝60g、冰片80g、鲜生姜11000g。
制备方法(1)将黄芩、花椒、栀子、川芎、黄芪、当归、三七、赤芍加水4000g煎煮1小时,除渣得滤液,将药渣加水3000g,再煎煮1小时除渣得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后静置48小时后取上清液,将上清液文火浓缩至4000g浓缩液;(2)鲜生姜洗净榨汁,过滤后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约8000g;(3)将冰片用乙醇溶化;(4)将4000g浓缩液、8000g姜汁与溶化冰片与芒硝同时混合均匀得成品。为延长保存期,可适量加入防腐剂。
实施例2液剂黄芩40g、花椒40g、栀子40g、川芎150g、黄芪80g、当归60g、赤芍60g、三七80g、芒硝100g冰片80g、鲜生姜12000g。
制备方法(1)将黄芩、花椒、栀子、川芎、黄芪、当归、三七、赤芍加水4000g加水煎煮1小时,除渣得滤液,将药渣加水3000g,再煎煮1小时除渣得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后静置48小时后取上清液,将上清液文火浓缩至4000g浓缩液;(2)鲜生姜洗净榨汁,过滤后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约9000g;(3)将冰片用乙醇溶化;(4)将4000g浓缩液、9000g姜汁与溶化冰片与芒硝同时混合均匀得成品。为延长保存期,可适量加入防腐剂。
试验例用本发明药物对烧烫伤后创面的立即处理的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共观察63例,其中红肿热痛25人,深2度和浅三度创面25人,深3度创面13人。
2、使用方法使用方法是烧烫伤后利用本发明的药液在创面上不停的涂抹,浅层烧伤在未起水泡之前的红肿热痛症状消失,不见新生长的水泡,转为正常肤色时停用。深浅混合创面和深度创面也应立即不停地涂用,直至创面周围的红肿热痛症状消失,创面余热被吸收扩散,使深度的坏死组织软化,一般需要10分钟至1小时。
3、临床疗效利用本发明在烧烫伤早期使用表皮深层真皮浅层损伤的创面30分钟内至1小时内使用,用后3-10分钟痛止,10分钟内肿热开始消退,1小时-4小时红肿热痛消失转为正常肤色,无需其它方法治疗,更无从谈起落疤。深度创面用药用3-10分钟止痛,可使创面,创周的红肿热症状10分钟开始消退,1-4小时红肿热痛症状消失,能避免或减轻常规疗法在3天内的炎性水肿,能阻止坏死组织干燥,有利于治疗期间创面的坏死组织从上至下的液化分离,避免了早期用干燥疗法坏死组织再从痂下液化分离坏死组织时出现的许多并发症,利用新生组织早日再生,利于皮肤附件早日恢复正常功能,可使深度烧伤用本药比早期不用该药处理,提前50%的时间恢复。
4、治疗效果(一)用本发明的药物处理烧伤早期50人1、红肿热痛25人,用药后3-10分钟,止痛红肿消退10分钟5人,30分钟-3小时内18人,4小时后2人,均不用抗生素和麻醉剂。
2、深2度和浅3度创面25人,用药后3-10分钟止痛,创面周围红肿消退10分钟4人,30分钟至4小时20人,4小时后1人。坏死组织4天开始液化,10-16天愈合,无疤痕。
3、深3度创面13人的坏死组5天开始液化,18-35天愈合,无明显疤痕,治疗期间无明显炎性水肿,中小面积不用抗生素,大面积用抗生素1周后停用或对症用药。
(二)对照组1烧伤后24小时内不用控泡液处理创面,在1-24小时内均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形成,并发明显的炎性水肿。
(三)对照组2,早期用含鞣质类药物或酊散涂用包扎,24小时内均成为皮革样干痂,周围极度炎性水肿,25天-35天后才开始从痂下液化分离坏死组织,6周-20周后愈合,均有黑白明显的疤痕。全程利用大剂量抗生素或联合用药,直至创面愈合才停用抗生素。
权利要求
1.一种烧烫伤创面早期处理的药物,其特征是它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黄芩 6-8份花椒4-8份栀子 2-6份川芎4-15份黄芪 2-15份 当归2-6份三七 6-8份芒硝4-10份赤芍 4-8份冰片4-10份鲜生姜 800-20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是各原料药的用量为黄芩6份、花椒4份、栀子4份、川芎10份、黄芪8份、当归4份、三七6份、芒硝6份、赤芍6份、冰片8份、鲜生姜1100份。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1)称取各种原料药黄芩、花椒、栀子、川芎、黄芪、当归、三七、芒硝、赤芍、冰片和鲜生姜,备用;(2)将所述重量配比的黄芩、花椒、栀子、川芎、三七、黄芪、当归和赤芍8味原料药加水煎煮两次,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滤液静置48小时后取上清液,将上清液浓缩至所需重量得浓缩液备用;(3)将生姜洗净后压榨取汁,过滤后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的姜汁,备用;(4)将步骤(2)得的浓缩液和步骤(3)所得姜汁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液;(5)将冰片用乙醇溶化后加入混合液中再加入芒硝搅拌均匀即得本发明药物液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烫伤早期处理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以黄芩、栀子、川芎、黄芪、当归、三七、赤芍、花椒、芒硝、生姜、冰片为原料药,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成液剂,烧伤后立即在创面上涂用,能即刻止痛,红肿消失,可控制水泡形成。阻止或减轻深度创面微循环栓塞,减轻或控制炎性水肿,缓解或消失各种烧伤早期症状,浅度创面在伤后30分钟-2小时内使用,可在1-4小时内治愈,深度创面早期使用还可防止坏死组织干硬,利于坏死组织早日从上至下的液化分离,利于新生组织早日再生,促使皮肤附件早日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可提前50%的时间恢复。
文档编号A61P17/00GK1679818SQ20051003822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0日
发明者王来义 申请人:王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