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用于防止针刺伤害的带翼护罩的医用针头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87799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用于防止针刺伤害的带翼护罩的医用针头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防止针刺伤害的带翼护罩的医用针头装置,其中在使用后可将套管安全地收藏起来。
背景技术
常规地,由于注射针头或穿刺针头的针刺伤害而导致的污染和感染是医疗器械中的一个问题。特别是最近以来,由于B型肝炎、C型肝炎和HIV(人体免疫缺失病毒)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强烈需要一种积极防止意外针刺伤害的装置。
作为防止针刺伤害的装置,已经提出了多种注射针头装置,其中在使用后收回注射针头或穿刺针头时用一个盖盖住套管。大部分用于防止针刺伤害的这种装置都有一个用于防止使用后针刺伤害的圆柱形保护盖(下面称作“护罩”),该护罩可相对于注射针头滑动。也就是说,根据护罩的滑动状态,注射针头或者暴露,或者由护罩盖住。
另一方面,用于输液或输血或者体外血液循环的措施,广泛使用了带翼输液针头装置。带翼输液针头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翼安装在针座上,其中输液针头固定在前端,其后部与一个输液管联接。因此具有带翼注射针头的用于防止针刺伤害的装置需要一种特殊结构。也就是说,结构必须是这样,使翼不妨碍护罩的滑动。为此,将常规的结构划分成其中翼连接到输液针头或针座上的类型,或者其中翼连接到护罩上的类型。
在JP H06-7861B、WO91/04761或US专利5088982中描述了后一种结构的例子。在这些常规例子中,翼连接到可滑动管状护罩的外圆周表面上,翼滑动到一起,护罩位于输液针头的外侧。为了防止在输液针头使用后的针刺伤害,输液针头的末端可通过滑动护罩而覆盖。
在使用翼连接到护罩上的这种输液针头装置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用于将输液针头临时保持在相对于护罩的一个预定位置并将二者装配在一起的机构。另外,如下面所述,为了防止针刺伤害,期望在穿刺操作与将注射针头收藏在护罩中的储存操作之间相对于护罩保持针头的效果有所不同。
当进行穿刺操作时,抓住护罩来完成该操作,因而需要用护罩牢固地保持针头。另一方面,当进行收藏针头的操作时,用于保持护罩的力应当更弱,以易于其操作。当保持力过强时,在护罩内滑动针头的操作变得较困难,且存在导致不期望的意外的危险。另一方面,当针头固定在患者身上时,靠近穿刺部分将护罩紧固到患者的皮肤上,因而在这种情形下如果针头容易在护罩内移动,则存在针头容易从患者身上拉出的危险。因此如果在针头固定过程中保持力过强将不方便。总之,优选地在穿刺操作之后,在注射针头或针座上施加一个弱于穿刺操作时的适当的保持力。
但在具有带翼护罩的常规注射针头装置中,在穿刺操作时和穿刺操作之后(即在固定针头和取出针头的过程中),由同一机构完成注射针头的保持,不能获得一个在穿刺操作和储存操作中都可用的适当的保持力。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针头装置,其中在穿刺操作过程中以及穿刺操作之后,都可相对于带翼护罩用最佳的保持力保持医用针头,并可用该装置安全和容易地完成将医用针头储存到护罩中的操作。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基本结构中,一种医用针头装置包括一个用于防止针刺伤害的带翼护罩,具有一个基本上圆柱形的护罩管和一对连接到该护罩管的前端侧的翼;一个针座,该针座插入护罩管的一个内孔中,使它能够在轴向方向移动;和一个套管,该套管安装到针座的前端部,使套管可收藏在护罩管的内孔中,盖住套管的前端。其中翼具有从位于翼底部区域的各翼表面突出的翼突起。护罩管具有至少一个位于其管状侧壁上的通孔和一个形成在其内圆周表面上的前端突起,该通孔定位成使翼突起可插入,前端突起定位在基本上对应于通孔的一个轴向位置。针座具有一个主管部分和一个靠近主管部分的前端定位的保持部分,该保持部分具有一个大直径部分,其直径大于主管部分的直径,从而由大直径部分的后端表面形成一个台阶部分。护罩管的前端突起可与针座的台阶部分配合,在这种配合状态下,翼突起可通过沿护罩管侧壁弯曲两个翼而与台阶部分配合,从而使翼突起穿过通孔。在套管从护罩管前端突出一个预定长度的情况下,通过使前端突起或翼突起与针座的台阶部分配合而保持针座不在护罩内部朝底端移动。
根据这种结构,可将穿刺操作过程中以及穿刺操作之后用于将医用针头保持到带翼护罩上的各保持力设定成最佳力。
在这种医用针头装置中,优选地,在两个翼沿护罩管侧壁弯曲而使翼突起与针座的台阶部分配合的情况下,通过在翼突起的位置夹紧两个翼并向它们施加压力,可将作用于针座上的保持力提高到超过通过前端突起与针座的台阶部分的配合而产生的保持力。
优选地,在护罩管的两个侧壁上分开地形成一对对应于该对翼突起的通孔。
优选地,形成一对前端突起,每个前端突起分别在护罩管的内圆周方向设置在该对通孔之间。
优选地,该通孔具有在护罩管的两个侧面的范围内的一个沟槽的形状。
优选地,翼的底部区域薄于翼的端部区域。
优选地,护罩管的外表面的底部是平的。
优选地,护罩管还包括一个形成在护罩管的后端部分内圆周表面上的后部互锁部分,该后部互锁部分的内径小于针座保持部分的大直径部分的直径,该后部互锁部分在轴向方向中间部分设有一个环形沟槽。通过相对于护罩管在轴向方向朝后端移动针座,位于针座保持部分的大直径部分可与位于护罩管后部互锁部分的环形沟槽配合。由于该配合,针座被护罩管保持,套管储存在护罩管的内孔中。
在具有上述基本结构的医用针头装置中,优选地,针座的保持部分还包括一个位于大直径部分后面的向外环形突起,在大直径部分与向外环形突起之间在针座的外表面上形成一个环形沟槽。通过使护罩管的前端突起或翼突起与针座中的环形沟槽配合,能够获得与基于台阶部分的保持功能相似的功能。
优选地,护罩管还包括一个形成在护罩管后端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后部互锁部分,该后部互锁部分具有一个向内环形突起。可通过相对于护罩管在轴向方向朝底端移动针座而使该向内环形突起与针座的环形沟槽配合。由于该配合,针座被护罩管保持在这样一个状态,其中套管被储存在护罩管的内孔中。
在具有上述基本结构的医用针头装置中,优选地,在护罩管的上侧形成一个保持翼片。通过将一个手指置于保持翼片上,医师可防止操作过程中护罩管移动,从而有利于操作而在护罩中移动针头或针座。
优选地,上述医用针头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护罩管底端部分上的辅助保持机构;和一个设置于针座后部的辅助保持部分。该辅助保持机构由一个连接到护罩管底端部分外表面上的可弯曲条带、一个设置于该可弯曲条带上的辅助突起和一个设置于护罩管中的通孔构成,通过旋转可弯曲条带可将辅助突起插入护罩管的内孔中。辅助保持部分由形成于针座外表面中的一个辅助环形沟槽或辅助环形突起构成。在套管从护罩管的前端伸出一个预定长度的情况下,可通过使穿过通孔的辅助突起与针座的辅助环形沟槽或辅助环形突起配合而向护罩管施加一个用于将针座保持到护罩管上的辅助保持力。
附图简介

图1是一个剖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带翼医用针头装置的平面形状。
图2A是一个剖视图,表示图1中带翼医用针头装置的带翼护罩的平面形状。
图2B是图2A中沿A-A所取的剖视图。
图3是图2A中沿B-B所取的剖视图。
图4A是图1中带翼医用针头装置的针座的前视图。
图4B是沿针座的轴向方向所取的前视图。
图5A至5C是前视图,表示图1中装置的带翼医用针头的操作。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带翼医用针头装置的带翼护罩的侧视图。
图7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带翼医用针头装置的带翼护罩的平面图。
图7B是图7A中沿D-D所取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带翼医用针头装置的针座的前视图。
图9是一个剖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带翼医用针头装置的平面形状。
图10是一个剖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5的带翼医用针头装置的平面形状。
实现发明的最佳方式图1是一个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带翼医用针头装置的平面形状的剖视图。数字1表示一个套管,该套管紧固到由塑料制成的针座2的前端部上。管3联接到针座2的后端部上。数字4表示一个带翼护罩,该护罩由护罩管4a以及左右翼5和6构成,该护罩管4a由塑料制成并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形状。套管1和针座2插入护罩翼4a的内孔中,并可在轴向方向移动。左右翼5和6设置在护罩管4a的前端部,即套管1突出侧的端部。翼5和6耦接到护罩管4a的圆周表面的两侧,可以是对称形状,护罩管4a的轴向位于中心。可将一针头帽18安装到针座2的前端部,盖住套管1。
翼5和6可分隔成端部区域5a和6a以及底部区域5b和6b(与护罩管4a连接)。在底部区域5b和6b上分别形成翼突起7和8。在对应于翼突起7和8的左右侧壁中形成通孔9和10。可在端部区域5a和6a中形成棒状肋11和12以及沟槽13和14。
图2A表示带翼护罩4的截面形状。图2B表示沿图2A中A-A的剖面。翼5和6的底部区域5b和6b比端部区域5a和6a薄。
图3表示沿图2A中B-B在护罩管4a轴向方向的剖面。可在护罩管4a的前端周围的内表面顶部和底部形成前端突起15和16。前端突起15和16在轴向方向的位置大致与通孔9和10的位置一致。在护罩管4a后端内表面上形成一个后端互锁部分17。后端互锁部分包括在圆周方向形成的一个小直径部分17a和一个向内环形突起17b。向内环形突起17b相对于小直径部分17a以一个预定间距成形,从而形成一个环形沟槽17c。
图4A表示针座2的外部形状。图4B是沿轴向方向所取的剖视图。针座2包括一个在轴向方向位于中心部分的主管部分2a,一个形成在其前端部的保持部分2b,和一个形成在后端部的限制部分2c。主管部分2a的外径小于护罩管4a的小直径部分17a和向内环形部分17b的内径。因此在主管部分2a面对小直径部分17a和向内环形突起17b的范围内,护罩管4a可相对于套管2在轴向方向自由移动。位于保持部分2b前部和位于限制部分2c后部的部分具有与主管部分2a相同的直径。
针座2的限制部分2c的外径大于护罩管4a的小直径部分17a的内径。因此当形成在限制部分2c与主管部分2a之间边界部的台阶部分压靠小直径17a即护罩管4a的后端时,可防止针座2朝护罩管4a的前部进一步移动。因而可防止套管1从护罩管4a突出超过一个预定长度。
针座2的保持部分2b由一个大直径部分2d、一个环形沟槽2e和一个向外环形突起2f构成。大直径部分2d和向外环形突起2f的外径略大于护罩管4a的前端突起15和16之间在径向方向上的间距。
为了将带翼护罩4安装在针座2上,将针座2从护罩管4a的前端插入,并朝底端移动。首先,限制部分2c压靠互锁部分17的后端。如图中所示,限制部分2c的后端侧为锥形,从而由于塑料的柔韧性,它可容易地穿过后端互锁部分17。几乎同时,针座2的向外环形突起2f压靠前端突起15和16。通过朝底端强制移动针座2,前端突起15和16被推动经过向外环形突起2f,前端突起15和16与环形沟槽2e配合。
由于上述,实现了图1中所示的情形。图1中的针座2位于其使用位置,并实现了这样一个状态,其中套管1从护罩管4a的前端突出一个预定长度。通过前端突起15和16与环形沟槽2e的配合,可防止针座在护罩管4a内部在轴向方向移动,从而将针座2保持在护罩管4a中。在图1中所示的情形中,通过限制部分2c与小直径部分17a的配合,可防止套管1在轴向方向朝前端进一步移动。因此前端突起15和16与环形沟槽2e的配合提供了保持针座2的主要功能,从而使它不移动到护罩管4a的底端。
将针座2保持在使用位置具有在套管1置于患者身上并固定后防止发生意外的功能,如防止套管1在带翼护罩4中朝底端侧移动并从患者身上移走。另一方面,为了在使用之后丢弃医用针头装置,将套管1收缩到护罩管4a中,以防止针刺伤害。为此,将针座2朝护罩管4a的后端移动,从而当使用位置的保持力过强时,该操作难以进行。因此使用位置的保持力应当设定为这样一个范围,其中针座2的保持不太容易去除,且收藏套管1的操作不太困难。
本实施例中,与针座2的环形沟槽2e配合的前端突起15和16部分形成在护罩管4a的内圆周上的顶部和底部。从而将由于配合引起的保持力调节成一个相对较弱的力。但对于以这种方式限定前端突起15和16的形成范围没有限制,且还可通过其它结构调节保持力,如通过改变前端突起15和16的突出量。
大直径部分2d和向外环形突起2f的外径大于护罩管4a的小直径部分17a和向内环形突起17b的内径。因此当针座2从图1中的情形朝护罩4a的后端移动时,前端突起15和16与环形沟槽2e脱离配合,当针座2进一步朝后部移动时,则向外环形突起2f首先压靠向内环形突起17b。由于向外环形突起2f如图4中所示在其后端具有一个锥形,且由于其外径仅略大于向内环形突起17b的内径,可通过强制移动针座2而很容易地使其经过向内环形突起17b。当向外环形突起2f经过向内环形突起17b时,向外环形突起2f与环形沟槽17c配合。另外,向内环形突起17b还与环形沟槽2e配合。由于这种配合,可防止针座2在护罩管4a中轴向移动,并实现了这样一个状态,其中针座2被保持在护罩管4a中其储存位置。在该储存位置,套管1储存在护罩管4a中,并实现了可防止针刺伤害的一个状态。
将针座2保持在该储存位置的力应当足够强,因为一般来讲,不需要在套管1伸出的方向将针座2从防止针刺伤害的储存状态移动出来,期望可靠地将针座2保持在储存位置。用上述结构将针座2保持在储存位置的保持力充分大于使用位置的保持力。其原因在于,与前端突起15和16不同,针座2的保持部分与护罩管4a的后端互锁部分17之间的配合是由于环绕整个内表面形成的一个环形突起而产生的。
后端互锁部分17还可具有这样一个结构,其中小直径部分17a由向内环形突起17b代替。也就是说,在这种结构中,在护罩管4a的后端仅形成向内环形突起17b,而没有形成环形沟槽17c。在这种情况下,针座2的保持部分2b与护罩管4a的后端互锁部分17之间的配合仅通过向内环形突起17b与环形沟槽2e之间的配合来实现。
图5A至5C示出设置于翼5和6上的翼突起7和8的功能。图5A至5C是沿图1中C-C所取的剖视图。但为了有利于理解,省略了除针座2之外的全部阴影线。使用翼5和6的操作是在刺入过程中完成的。为此,需要将针座2设置在图1中所示的使用位置,针座2的环形沟槽2e与通孔9和10相对。一般地,医用针头装置用于图1中所示的情形中,在刺入过程中套管1相对于带翼护罩4位于一个适当位置,因而在使用过程中不必对其定位。另外,通过该实施例,图1中的情形是通过环形沟槽2e与前端突起15和16之间的配合而保持的,从而可防止在刺入操作之前移动。
如图5A中所示,当翼5和6沿护罩管4a的外表面向上抬起时,翼突起7和8与通孔9和10相对。如图5B中所示,当翼5和6进一步向上抬起时,翼突起7和8插入通孔9和10中,延伸穿过护罩管4a的壁,并伸入内孔中。结果,翼突起7和8的前端突起与针座2的环形沟槽2e配合。从而由带翼护罩4保持针座2,也就是套管1。
如图5C中进一步图示的,当两个翼5和6重叠时,棒状突起11和12装配到棒状沟槽13和14中。因而两个翼5和6重叠,使它们的相对位置之间有一个预定关系。因此,即使当翼突起7和8没有如图5B中所示正确插入通孔9和10中时,也能够校正它们的相对位置并可靠地实现上述配合。
为了翼突起7和8的平稳插入,必须以高精度设定翼突起7和8与通孔9和10的相对位置。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向底部区域5b和6b提供薄壁,翼5和6在向上抬起时能够更容易地沿护罩管4a的外表面弯曲。
这个操作是在刺入过程中进行的,从而由于翼突起7和8与环形沟槽2e之间的配合而产生的针座2的保持力应当足够强。也就是说,必须作用这样一个保持力,该保持力比通过上述前端突起15和16与环形沟槽2e之间的配合而产生的保持力强。刺入操作进行的同时,在翼突起7和8与针座2的环形沟槽2e配合的状态下用手指将两个翼5和6压在一起,从而易于获得一个足够的保持力。但需要注意精确地设定环形沟槽2e与翼突起7和8的形状和尺寸。
优选地,翼突起7和8的形状和尺寸使得它们容易插入通孔9和10中。另外,如果突起7和8的直径略小于通孔9和10的直径,则可提高可用性,因而当压力释放时,翼突起7和8马上从通孔9和10中脱离。
本例中,突起11和沟槽13形成在翼5中,突起12和沟槽14形成在翼6中,突起11与沟槽14配合,而突起12与沟槽13配合,但对于这种组合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还可以在一个翼上形成一个突起,在另一个翼上形成一个对应的沟槽,或者在一个翼上形成两个突起,在另一个翼上形成两个对应的沟槽。
优选地,护罩管4a中内孔的形状对应于针座2的外表面的形状。例如,如果针座2垂直于其轴线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则优选地护罩管4a的内孔同样为圆形,或者至少一部分内孔为圆形。本实施例中,护罩管4a的内孔为圆形,但还可以在内孔的上侧设置一个对应于针座2的外表面形状的弧形表面,而内孔表面的底部是平的。另外,将护罩管4a的外表面的底部制成平的。特别优选的是,护罩4a的外表面的底部制成平的,从而可将其牢固地定位在患者的皮肤上。
关于护罩管的尺寸,不必说,其长度应当使套管的末端能够完全收藏起来,但对于其它尺寸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地,护罩管的内孔的直径略大于针座的最大外径。例如可将其构造成使针座的最大直径部分刚好大致要接触护罩管的内孔表面,针座和套管可在护罩管内孔中通过滑动而轴向移动。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医用针头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为了使用,如图1中所示,带翼护罩4安装在其上已经连接套管1的针座2上,抓住针头帽盖住套管1的医用针头装置。医师抓住两个翼5和6,用一只手将它们保持在一起,用另一只手从套管1上取下针头帽18。然后如图5B和5C中所示,抬起两个翼,在翼突起7和8的部分抓住翼5和6。在这种情形下,翼突起7和8穿过通孔9和10,与针座2的环形沟槽2e配合。因此保持套管1和针座2,使它们不能在护罩管4a中自由移动。在这种情形下,将套管1设定在患者身上。
当套管1设定在患者身上时,已经重叠的两个翼5和6伸展分开,并用胶粘带紧固在患者的皮肤上。在这种情形下,翼突起7和8不与针座2配合,但护罩管4a的前端突起15和16与针座2的环形沟槽2e配合,保持力比使用翼5和6时弱,但针座2保持在护罩管4a内部。因此可防止套管1在护罩管4a中在轴向方向朝底端移动,从而造成套管1从患者身体上脱离。
当药液等已经注入患者体内后,在护罩管4a的底端方向拉动管3,而翼5和6仍然紧固到位,或者用手压下翼5和6。这样松开了前端突起15和16与环形沟槽2e之间的配合,其保持较弱,底端2变成可移动。另外,当在底端方向拉动管3时,套管1一直储存在护罩管4a中的其前端部,并实现了这样一个状态,其中可防止针刺伤害。与此同时,针座2的保持部分2b与护罩管4a的后部互锁部分17配合,将针座2牢固地保持在护罩管4a内部的储存位置。
实施例2
图6示出作为根据实施例2的医用针头装置一部分的带翼护罩。除实施例1的结构之外,该带翼护罩还在护罩管4a的上表面设有一个保持翼片20。如上所述,在使用医用针头装置之后,在护罩管4a的底端方向拉动与针座联接的管,将管保持在护罩管4a内部防止针刺伤害的一个位置。为此,用保持翼片20紧固护罩管4a,使它不能移动。也就是说,通过将一个手指放在保持翼片20上抵消拉动管的力,有利于在护罩管4a的底端方向拉动针座的操作。
实施例3图7示出作为根据实施例3的医用针头装置一部分的带翼护罩。除了实施例1的结构之外,该带翼护罩还在护罩管4A的底端部设有一个包括可弯曲条带21的补充保持机构。图7A是其平面图,图7B是沿图7A中D-D的剖面图。可弯曲条带21在其纵向方向一侧紧固到护罩管4a上。另一侧可环绕护罩管4a的轴线旋转,并具有一个突起22。紧固部分设有一个通孔23。护罩部分4a的管状壁设有一个与通孔23相连的通孔。
图8示出针座2,该针座2与图7中所示的护罩管4a结合使用。针座2的后部设有一个由环形突起24和环形沟槽25构成的补充保持部分。该针座2插入图7中的带翼护罩中,限制部分2c压靠护罩管4a的底端,也就是说,在上述使用状态下,补充保持部分的环形沟槽25的位置与可弯曲条带21的通孔23的位置一致。
在这种情形下,通过缠绕可弯曲条带21并将突起22插入通孔23中,突起22的前端与环形沟槽25配合。从而可施加一个保持力,该保持力相对于护罩管4a保持针座2。除了通过护罩管4a的前端突起15和16与针座2的环形沟槽2e之间的配合而获得的保持力之外,还补充地施加该保持力。如果不需要被保持力,或者当使用后将针座2储存在护罩管4a中时,则从通孔23中取出可弯曲条带21的突起22。
如果突起22和通孔23的直径适当设定,并将突起22压配合到通孔23中,则能够固定这种状态。另外,还可以仅用环形突起24和环形沟槽25中的一个来实现相似的保持功能。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补充刺入操作之后相对较弱的保持力,且在针头保持以及针头储存过程中可获得不同的保持力,因而可设定两个水平的保持力。
实施例4图9示出根据实施例4的医用针头装置。在该装置中,针座2的保持部分仅由一个大直径部分2d构成。护罩管4a的后端部仅设有一个小直径部分17a。该结构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通过这种结构,通过形成在针座2的大直径部分2d与位于其后部的部分之间的边界上的台阶部分26,实现了使用过程中的保持效果。也就是说,通过使护罩管4a的翼突起7和8或前部突起(图9中未图示)与台阶部分26配合,可防止针座2从图中所示的位置朝护罩管4a的后端移动。因而如实施例1中那样,在刺入操作过程中可由翼突起7和8保持针座2,而在刺入操作之后可由护罩管4a的前部突起保持它。
图9没有示出将针座2保持在其储存状态的结构,但可用任何适当的公知结构来获得保持效果。
实施例5图10示出根据实施例5的医用针头装置。在该装置中,针座2的保持部分仅由向外环形突起2f构成。设置向外环形突起2f来代替图1中的大直径部分2d。结构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在该结构中,通过形成在针座2的向外环形突起2f与位于其后部的部分之间的边界上的台阶部分27实现了保持效果。也就是说,通过使护罩管4a的翼突起7和8或前部突起(图10中未图示)与台阶部分27配合,可防止针座2从图中所示的位置朝护罩管4a的后端移动。因而如实施例1中那样,在刺入操作过程中可由翼突起7和8保持针座2,而在刺入操作之后可由护罩管4a的前部突起保持它。
另外,在收藏针座2的状态下,向外环形突起2f与形成于护罩管4a的后端互锁部分17中的环形沟槽17c配合。因而可将针座2保持在其储存状态。
工业实用性通过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医用针头装置,其中在刺入操作过程中以及刺入操作之后都将保持力设定为最佳,该保持力用于将医用针头保持在带翼护罩上。因而在刺入操作过程中可牢固地保持医用针头,在使用后可容易地将医用针头移动到储存位置,通过将医用针头储存在带翼护罩中可防止针刺伤害的一个位置,可以安全和容易地完成保持这种状态的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针头装置,包括一个用于防止针刺伤害的带翼护罩,该带翼护罩具有一个基本上圆柱形的护罩管和一对连接到该护罩管的前端侧的翼;一个针座,该针座插入护罩管的一个内孔中,使它能够在轴向方向移动;和一个套管,该套管安装到针座的前端部,使套管可收藏在护罩管的内孔中,盖住套管的前端;其中所述翼具有从位于翼底部区域的各翼表面突出的翼突起,护罩管具有至少一个位于其管状侧壁上的通孔和一个形成在其内圆周表面上的前端突起,该通孔定位成使翼突起可插入,前端突起定位在基本上对应于通孔的一个轴向位置,针座具有一个主管部分和一个靠近主管部分的前端定位的保持部分,该保持部分具有一个大直径部分,其直径大于主管部分的直径,从而由大直径部分的后端表面形成台阶部分;其中护罩管的前端突起可与针座的台阶部分配合,在这种配合状态下,翼突起可通过沿护罩管侧壁弯曲两个翼而与台阶部分配合,从而使翼突起穿过通孔;及其中在套管从护罩管前端突出一个预定长度的情况下,通过使前端突起或翼突起与针座的台阶部分配合而保持针座不在护罩内部朝底端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针头装置,其中在两个翼沿护罩管侧壁弯曲而使翼突起与针座的台阶部分配合的情况下,通过在翼突起的位置夹紧两个翼并向它们施加压力,可将作用于针座上的保持力提高到超过通过前端突起与针座的台阶部分的配合而产生的保持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针头装置,其中在护罩管的两个侧壁上分开地形成对对应于该对翼突起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针头装置,其中形成一对前端突起,每个前端突起分别在护罩管的内圆周方向设置在该对通孔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针头装置,其中该通孔具有在护罩管的两个侧面的范围内的一个沟槽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针头装置,其中翼的底部区域薄于翼的端部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针头装置,其中护罩管的外表面的底部是平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针头装置,其中护罩管还包括一个形成在护罩管的后端部分内圆周表面上的后部互锁部分,该后部互锁部分的内径小于针座保持部分的大直径部分的直径,该后部互锁部分在轴向方向中间部分设有一个环形沟槽;及其中通过相对于护罩管在轴向方向朝后端移动针座,位于针座保持部分的大直径部分可与位于护罩管后部互锁部分的环形沟槽配合,且由于该配合,针座被护罩管保持,套管储存在护罩管的内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针头装置,其中针座的保持部分还包括一个位于大直径部分后面的向外环形突起,在大直径部分与向外环形突起之间在针座的外表面上形成一个环形沟槽;及其中通过使护罩管的前端突起或翼突起与针座中的环形沟槽配合,能够获得与基于台阶部分的保持功能相似的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用针头装置,其中护罩管还包括一个形成在护罩管后端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后部互锁部分,该后部互锁部分具有一个向内环形突起,其中可通过相对于护罩管在轴向方向朝底端移动针座而使该向内环形突起与针座的环形沟槽配合,且由于该配合,针座被护罩管保持在这样一个状态,其中套管被储存在护罩管的内孔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针头装置,其中在护罩管的上侧形成一个保持翼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针头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护罩管底端部分上的辅助保持机构;和一个设置于针座后部的辅助保持部分;其中该辅助保持机构由一个连接到护罩管底端部分外表面上的可弯曲条带、一个设置于该可弯曲条带上的辅助突起和一个设置于护罩管中的通孔构成,通过缠绕可弯曲条带可将辅助突起插入护罩管的内孔中,辅助保持部分由形成于针座外表面中的一个辅助环形沟槽或辅助环形突起构成;且其中在套管从护罩管的前端伸出一个预定长度的情况下,可通过使穿过通孔的辅助突起与针座的辅助环形沟槽或辅助环形突起配合而向护罩管施加一个用于将针座保持到护罩管上的辅助保持力。
全文摘要
一种医用针头装置,设有一个具有圆柱形护罩管4a的带翼护罩,连接到护罩管前端侧的翼5和6,一个插入护罩管中的针座,和一个套管。翼具有翼突起7和8。翼具有位于其管状壁上的通孔9和10,以及在对应于通孔的一个轴向位置形成在其内圆周表面上的前端突起15和16。针座具有形成在前端部的外表面上的台阶部分。前端突起可与针座的台阶部分配合,翼突起可通过沿护罩管侧壁弯曲两个翼而与台阶部分配合,从而使翼突起穿过通孔。在套管从护罩管前端突出一个预定长度的情况下,通过使前端突起或翼突起与针座的台阶部分配合而保持针座不在护罩内部朝底端移动。
文档编号A61M5/158GK1522162SQ0281316
公开日2004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0日
发明者国富纯, 司, 土井隆司 申请人:株式会社Jm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