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防雨防盗存放袋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631886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帽防雨防盗存放袋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摩托车用安全帽的存放袋,在安全帽未使用时可将其整个放入袋体内收存,经由其特殊结构设计,而可牢固的扣合于摩托车的油箱或坐垫上,防止日晒雨淋,且不易被盗走。
骑乘摩托车要戴安全帽,原本就是要保护骑士及乘坐者的安全。虽以往执行效果不佳。
观察现今的安全帽,必须以帽带直接锁扣在车上,但只要稍微旋动帽体,即可轻松地将安全帽取走,这样易于被偷,造成大部份使用者不放心将安全帽放在摩托车上,而须随身携带非常不方便。在较大型摩托车的置物箱中虽可放入骑士的安全帽,但因置物箱的容积有限,若用来放置安全帽,便很难放置其他物品,且至多仅能放入一顶安全帽。但如有两人共骑,要收容两顶安全帽就更为困难了。
还有一般安全帽锁扣在摩托车上放置于室外时,如果突然变天下雨,将会造成安全帽内衬被浸湿,而无法配戴于头上,这也是一般安全帽使用上常遇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在针对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安全帽防雨防盗存放袋。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系在提供一种在不使用时,可将整个存放袋卷成极小体积,易于收存的安全帽防雨防盗存放袋。
本实用新型主要系具有一个容纳安全帽的袋体,其底缘开口设有双头拉链,并在底缘中间位置设有一可覆盖拉链头的扣合块,其内部并设置有网状钢丝;在袋体两侧端则延伸出可调整长度的调整带,而两调整带末端则设有可相互扣合的锁具;自上述袋体开口置入安全帽后,可将双头拉链拉合至中间,再将上述扣合块覆盖拉链头,藉由调整带绕过摩托车油箱或座垫且锁具扣合后,将袋体开口完全压在油箱上,他人无法打开取走,并经由袋体的防水材质设计,可达到防雨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锁具部份也可以一组插扣体取代。藉由袋体收容安全帽后,两调整带绕过摩托车座垫内部而扣合,当座垫回复原位后,结合的插扣体正好位于座垫下方,而不会被他人轻易打开偷走;并经一钩体设于调整带上,及一钩座固设于摩托车坐垫内,使得紧扣在座垫上的袋体不会被移动,而不易被盗走。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帽防雨防盗存放袋,在不使用袋体时,可将整个存放袋卷成极小体积,易于收存。且由于收折后的整个体积极小,很容易将两个本实用新型收存在任何大小型摩托车的置物箱内,这样,即使是两个人共骑时,也容易将两顶安全帽锁固于摩托车座垫上,不会发生存放两顶安全帽空间不足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可将袋体拿下,作为携带用背包,将安全帽背在背上,一起行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简易的安全帽防盗存放袋,主要包括了一网状钢丝,其足以包覆一顶安全帽;上述网状钢丝两侧端则分别延伸出可调整长度的调整带;上述调整带末端则分别设置有可相互扣合的插扣体;上述网状钢丝包覆安全帽后,藉由两调整带绕过摩托车座垫扣合,而将安全帽完全压在座垫上,而扣合的插扣体则在座垫下方隐藏。
以下将结合附图列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操作功能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代表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2系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卷外观图;图3系为本实用新型使用于油箱在前方的摩托车上示意图;图4系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其中以插扣取代锁具;图5系为本实用新型使用于可掀起式摩托车坐垫上的剖视图;图6系为本实用新型锁合于摩托车上示意图;图7系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实施例,其仅以网状钢丝取代袋体。
请参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安全帽防雨防盗存放袋」,主要系具有一个可容纳安全帽的袋体1,其底缘开口13设有双头拉链2,并在底缘中间位置设有一可覆盖拉链头的扣合块3;在袋体1两侧端11、12则延伸出可调整长度的调整带41及42。两调整带末端则分别有可相互锁合的锁头71及锁扣72,可以钥匙自锁头71的钥匙孔711解除锁持状态。另在袋体1的内部车缝内衬,二层布料中夹着数条交错成网状的钢丝16,如
图1中的虚线所示;此一设计,是为防止刀剪的破坏;如图中所示,钢丝16被延伸连接至调整带41及42,藉由调整带拉动钢丝所构成网状面的下拉力,使袋体及安全帽紧压油箱上不会松动,他人无法将其翻转打开拉链,而达到较佳的防盗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先将袋体1的底缘开口13拉链2拉开,即可将整个安全帽放入袋体1内。之后,将拉链头拉到开口13的中间位置,并将扣合块3向上翻折,使扣合块3上的粘扣块31与袋体上粘块14粘合,而把拉链头予以包覆并收紧袋体,使盗贼无法找到拉链头打开袋体。参阅图3所示,装好安全帽5(参见图5)的袋体1被绕在摩托车油箱的上方,而两调整带41及42则绕过摩托车油箱下方而相互锁合。因为调整带41、42的长度可任意调整,使用者只需调至拉紧环绕于油箱外围即可,这样盗贼就无法将拉链头强行拉出而打开。由于网状钢丝16在袋体1内将整个安全帽包覆,且调整带41及42在扣合时拉动网状钢丝16所产生的拉力,使安全帽紧压在摩托车油箱上不会松动,外人是无法将袋体1翻转打开拉链2,偷走袋体内的安全帽。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不使用时,可将袋体1的两侧11及12向中心翻折,然后将调整带41及42也放入,并可将整个存放袋卷成如图所示的极小体积,极易于收存于摩托车狭小的箱子中;而利用扣合块3上的粘扣块31与袋体1背面所设的粘块15粘合,使整体结构收合成图2所示的形状。因为收折后的袋体体积很小,在要骑摩托车载人时,使用者只要将两个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袋体放入摩托车上,在下车后,可将自己与被载者使用的安全帽分别以不同的袋体扣合于摩托车油箱或座垫上即可,使用上十分方便,充分改善了一般摩托车无法存放两顶安全帽的缺点,实具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
图1所示的调整带41及42系延伸入袋体1内部,如虚线所示,使得调整带在扣于摩托车油箱下方时,藉由两调整带的下拉力,而可使袋体的拉链完全被压在油箱上而不显露,很难打开。
另外,请参阅图4所示,系以插扣取代锁具,主要系具有一个可容纳安全帽的袋体1,其底缘开口13设有双头拉链2,并在底缘中间位置设有一可覆盖拉链头的扣合块3;在袋体1两侧端11、12则延伸出可调整长度的调整带41及42。两调整带末端则分别有可相互扣合的插扣体411及421。另在袋体1的内部车缝内衬,二层布料中夹着数条交错成网状的钢丝16;钢丝16被延伸连接至调整带41及42,藉由调整带拉动钢丝所构成网状面的下拉力,使袋体及安全帽紧压座垫上不会松动,他人无法将其翻转打开拉链。
此一实例在使用时,可先将袋体1的底缘开口13拉链2拉开,即可将整个安全帽放入袋体1内。之后,将拉链头拉到开口13的中间位置,并将扣合块3向上翻折,使扣合块3上的粘扣块31与袋体上粘块14粘合,而把拉链头予以包覆并收紧袋体,使盗贼无法找到拉链头打开袋体。参阅图5所示,装好安全帽5的袋体1被绕在摩托车座垫6的上方,而两调整带41及42则绕过摩托车座垫6下方而相互扣合。因为调整带41、42的长度可任意调整,使用者只需调至拉紧环绕于座垫外围即可,当摩托车的座垫6回复原位后,插扣体411、421位于摩托车座垫6下方,这样盗贼就无法将插扣强行拉出而打开。
另外,本实用新型经由一设置于调整带上的钩体43,及一钩座44固设于摩托车坐垫6内,这一设计的目的,是让扣紧的袋体不会移动,以克服各种摩托车的座垫不同大小设计而本实用新型皆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也可将整个袋体取下,背负于使用者身上,以当作背包,将安全帽背在背上,一起行动。
当然因为袋体1的材料是防水性材料,才可防止雨水流入安全帽的内衬,达到防雨的效果。
在制造上,如不管防水效果或为节省材料时,也可不使用袋体1,如图7所示仅以网状钢丝16取代了袋体,将安全帽锁固于摩托车油箱或座垫上,达到本创作的主要目的及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了袋体将安全帽锁固于摩托车油箱或座垫上的创新设计,改善一般摩托车无法放置两顶安全帽的缺点,是为极具实用进步效果的新设计,故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帽防雨防盗存放袋,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了一以防水材料制造的软质袋体,足以收容一顶安全帽;袋体的底缘设有双头拉链形成的开口,并在底缘中间位置设有一可盖覆拉链头的扣合块;上述袋体两侧端则分别延伸出可调整长度的调整带,上述调整带末端则分别设置有可相互扣合的锁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防雨防盗存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内部设有网状钢丝以包覆收容的安全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帽防雨防盗存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状钢丝延伸连接至调整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防雨防盗存放袋,其特征在于调整带末端的锁具系以一组插扣取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帽防雨防盗存放袋,其特征在于调整带上设置有一钩体,并在摩托车座垫内部固定有一钩座,藉由钩体及钩座的接合,使得扣紧的袋体不会在座垫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防雨防盗存放袋,其特征在于两条调整带分别系延伸入上述袋体内部,使得上述调整带在扣于摩托车油箱或座垫下方时,藉由两调整带的下拉力使袋体的拉链完全被压在油箱或座垫上。
7.一种安全帽防盗存放袋,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了一网状钢丝,其足以包覆一顶安全帽;上述网状钢丝两侧端则分别延伸出可调整长度的调整带;上述调整带末端则分别设置有可相互扣合的插扣体。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安全帽防雨防盗存放袋,主要系具有一个容纳安全帽的袋体,其底缘开口设有双头拉链,并在底缘中间位置设有一可覆盖拉链头的扣合块;在袋体两侧端则延伸出可调整长度的调整带,而两调整带末端则设置有可相互锁合的锁具;袋体内设有网状钢丝,且延伸至调整带。藉由袋体收容安全帽将拉链锁上后,两调整带绕过摩托车油箱或穿过座垫内部而锁合。在不使用时,可将整个存放袋卷成极小体积,易于收存于摩托车置物箱内。
文档编号A42B3/00GK2301079SQ9721598
公开日1998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20日
发明者张仁本 申请人:张仁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