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伞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682344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伞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伞。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为现有一种自动伞,包含一个中棒单元1、一个伞槽单元2、一个弹簧单元3、数个伞骨支架4、一个设置于所述伞骨支架4的伞面5,及一个握把单元6。该中棒单元1具有一根外管101、一根插接于该外管101的中管102、一根插接于该中管102的内管103、一个设置于该中管102顶端的弹性卡扣片104,及一个设置于该内管103顶端的弹性卡扣片105。该伞槽单元2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外管101顶端的上槽201、一个能移动地套接于该外管101的中槽202,及一个能移动地套接于该外管101的下槽203,该下槽203具有一个供限位用的嵌卡孔204。该弹簧单元3具有一个设置于该外管101内并与该中管102顶端抵接的外管弹簧301、一个设置于该中管102内并与该内管103顶端抵接的中管弹簧302,及一个套设于该外管101并抵接于该中、下槽202、203之间的开伞弹簧303。每一个伞骨支架4同时与该上、中、下槽201、202、203枢接。该握把单元6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内管103底端的握把601、一个可横向移动地设置于该握把601的操作按键602,及一个抵接于该握把601与该操作按键602之间的弹簧603,该操作按键602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嵌卡孔204的卡钩部604。藉此,如图1所示,当该自动伞在该中棒单元1收缩且该伞面5被束住的收伞状态下,所述弹性卡扣片104、105是分别沉入该中、内管102、103,并不会产生任何嵌卡限位的作用,因此,该自动伞只能靠该该操作按键602的卡钩部604嵌卡于该下槽203的嵌卡孔204,而将该中棒单元1限位于收缩状态,如此,即便在该伞面5被束住的收伞状态下,使用者只要不小心误触到该操作按键602,而让该卡钩部604退出该嵌卡孔204,则该中棒单元1的中、内管102、102即会因该外、中管弹簧301、302的弹性恢复力的释放,而马上弹出,造成此种该自动伞在收伞状态下,常常也会发生该中棒单元1意外弹出伤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中棒单元在收伞状态下意外弹出的自动伞。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伞,包含一个中棒单元、一个伞槽单元、一个弹簧单元、一个伞骨单元,及一个握把单元。该中棒单元沿一个轴向延伸,并具有一根外管、一根沿该轴向可移动地插接于该外管的中管、一根沿该轴向可移动地插接于该中管的内管、一个设置于该中管的第一弹性定位装置,及一个设置于该内管的第二弹性定位装置,该外管具有一个第一顶端部、一个第一底端部、一个设置于该第一底端部的第一定位孔,及一个介于该第一顶、底端部之间且错开该第一定位孔的第一安全限位孔,该中管具有一个第二顶端部、一个第二底端部、一个设置于该第二底端部并沿该轴向对准于该第一安全限位孔的第二定位孔,及一个介于该第二顶、底端部之间并沿该轴向对准于该第一安全限位孔的第二安全限位孔,该内管具有一个第三顶端部,及一个第三底端部,该第一弹性定位装置设置于该第二顶端部,该第二弹性定位装置设置于该第三顶端部,该中棒单元在一个收缩装态与一个伸长状态之间变换,在该收缩状态时,该第一、二安全限位孔互相交迭,该第二弹性定位装置穿过该第一、二安全限位孔,并凸出该第一安全限位孔,在该伸长状态时,该第一、二弹性定位装置分别嵌卡于该第一、二定位孔。该伞槽单元具有一个设置于该第一顶端部的上槽、一个沿该轴向可移动地套接于该外管的中槽,及一个沿该轴向可移动地套接于该外管的下槽。该弹簧单元,具有一个设置于该外管内并介于该第一、二顶端部之间的第一弹簧、一个设置于该中管内并介于该第二、三顶端部之间的第二弹簧,及一个套设于该外管并抵接于该中、下槽之间的张伞弹簧。该伞骨单元具有数个间隔地枢设于该伞槽单元的伞骨支架,每一个伞骨支架与该上、中、下槽枢接,在该收缩状态时,该中槽在该轴向上低于该第一、二安全限位孔,在该伸长状态时,该中槽在该轴向上高于该第一安全限位孔。该握把单元具有一个设置于该第三底端部的握把,及一个设置于该握把的操作装置,在该收缩状态时,该操作装置卡掣该下槽,在该伸长状态时,该操作装置释放该下槽。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伞,该中槽具有一个围绕出一个套接孔的内周面,该内周面具有一个沿该轴向设置的平面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伞,该套接孔具有一个大孔径段,及一个与该大孔径段连接且在该轴向上高于该大孔径段的小孔径段,该平面部位于该小孔径段。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伞,在该伸长状态时,该中、下槽在该轴向上高于该第一安全限位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伞,该中管还具有一个设置于该第二顶端部的开孔,该第一弹性定位装置具有一个插置于该第二顶端部的栓件、一个可移动地设置于该栓件并指向该开孔的卡扣片,及一个抵接于该卡扣片与该栓件之间的弹簧。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伞,该内管还具有一个设置于该第三顶端部的开孔,该第二弹性定位装置具有一个插置于该第三顶端部的栓件、一个可移动地设置于该栓件并指向该开孔的卡扣片,及一个抵接于该卡扣片与该栓件之间的弹簧。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伞,该下槽具有一个嵌卡孔,该操作装置具有一个可移动地设置于该握把的操作按键,及一个抵接于该操作按键与该握把之间的弹簧,该操作按键具有一个卡钩部,在该收缩状态时,该卡钩部嵌卡于该嵌卡孔,在该伸长状态时,该卡钩部脱出该嵌卡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伞,该自动伞还包含一个伞面,及一个帽盖,该伞面设置于该伞骨单元,该帽盖设置于该上槽,并与该上槽配合夹紧该伞面中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该中棒单元收缩且该伞面被束住的收伞状态下,利用该卡扣片穿过该第一、二安全限位孔,并凸出该第一安全限位孔,以阻止该中棒单元意外弹出。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累述。

[0015]图1是现有一种自动伞在收伞状态下且该自动伞的一个中棒单元收缩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该自动伞在收伞状态下且该中棒单元弹出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伞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中棒单元在一个收缩状态,且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伞面被束缚;图4是该中棒单元在一个伸长状态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中槽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6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一类似于图3的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握把单元的一个操作装置被按压;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是一类似于图3的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在开伞的过程中,该中槽上移至抵压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第二弹性定位装置的一个卡扣片;图11是图1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2是该较佳实施例在开伞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伞进行详细说明。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参阅图3、4、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自动伞,该自动伞包含一个中棒单元10、一个伞槽单元20、一个弹簧单元30、一个伞骨单元40、一个伞面50、一个帽盖60,及一个握把单元70。如图3、4所示,该中棒单元10沿一个轴向X延伸,并具有一根外管11、一根沿该轴向X可移动地插接于该外管11的中管12、一根沿该轴向X能移动地插接于该中管12的内管13、一个设置于该中管12的第一弹性定位装置14,及一个设置于该内管13的第二弹性定位装置15。如图3、4、6、7所示,该外管11具有一个第一顶端部111、一个第一底端部112、一个设置于该第一底端部112的第一定位孔113,及一个介于该第一顶、底端部111、112之间且错开该第一定位孔113的第一安全限位孔114。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定位孔113与该第一安全限位孔114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3、4、6、7所示,该中管12具有一个第二顶端部121、一个第二底端部122、一个设置于该第二底端部122并沿该轴向X对准于该第一安全限位孔114的第二定位孔123、一个介于该第二顶、底端部121、122之间并沿该轴向X对准于该第一安全限位孔114的第二安全限位孔124,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二顶端部121的开孔125。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定位孔123及该第二安全限位孔IM均与该第一安全限位孔114在同一直线上。如图3、6所示,该内管13具有一个第三顶端部131、一个第三底端部132,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三顶端部131的开孔133。[0034]如图7所示,该第一弹性定位装置14设置于该第二顶端部121,并具有一个插置于该第二顶端部121的栓件141、一个可移动地设置于该栓件141并指向该开孔125的卡扣片142,及一个抵接于该卡扣片142与该栓件141之间的弹簧143。如图6所示,该第二弹性定位装置15设置于该第三顶端部131,并具有一个插置于该第三顶端部131的栓件151、一个移动地设置于该栓件151并指向该开孔133的卡扣片152,及一个抵接于该卡扣片152与该栓件151之间的弹簧153。该中棒单元10可在一个收缩装态(见图3、6)与一个伸长状态(见图4、7)之间变换。如图3、6所示,在该收缩状态时,该第一、二安全限位孔114、1M互相交迭,该第二弹性定位装置15的卡扣片152从该开孔133穿过该第一、二安全限位孔114、124,并凸出该第一安全限位孔114,同时,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弹性定位装置14的卡扣片142在此状态下则会沉入该开孔125(见图7);相反地,如图4、7所示,在该伸长状态时,该第一弹性定位装置14的卡扣片142经由该开孔125而嵌卡于该第一定位孔113,同时,该第二弹性定位装置15的卡扣片152经由该开孔133 (见图6)而嵌卡于该第二定位孔123。如图3、5所示,该伞槽单元20具有一个设置于该第一顶端部111的上槽21、一个沿该轴向X可移动地套接于该外管11的中槽22,及一个沿该轴向X可移动地套接于该外管11的下槽23。该中槽22具有一个围绕出一个套接孔222的内周面221,该内周面221具有一个沿该轴向X设置的平面部223。在本实施例中,该平面部223与该外管11的外周面抵接。该套接孔222具有一个大孔径段224,及一个与该大孔径段2M连接且在该轴向X上高于该大孔径段224的小孔径段225,该平面部223位于该小孔径段225。该下槽23具有一个嵌卡孔23。 如图3所示,该弹簧单元30具有一个设置于该外管11内并介于该第一、二顶端部111、121之间的第一弹簧31、一个设置于该中管12内并介于该第二、三顶端部121、131之间的第二弹簧32,及一个套设于该外管11并抵接于该中、下槽22、23之间的张伞弹簧33。在本实施例中,当该中棒单元10在该收缩状态时,该第一、二弹簧31、32与该张伞弹簧33均被压缩。如图3所示,该伞骨单元40具有数个间隔地枢设于该伞槽单元20的伞骨支架41,每一个伞骨支架41同时与该上、中、下槽21、22、23枢接。当该中棒单元10在该收缩状态(见图3)时,经由所述伞骨支架41的带动,该中槽22在该轴向X上低于该第一、二安全限位孔114、124(见图6);相反地,如图12所示,当该中棒单元10在该伸长状态时,经由所述伞骨支架41的带动,该中、下槽22、23在该轴向X上高于该第一安全限位孔114。如图3所示,该伞面50设置于该伞骨单元40。如图3所示,该帽盖60设置于该上槽21顶端,并与该上槽21配合夹紧该伞面50中央。如图3所示,该握把单元70具有一个设置于该第三底端部132的握把71,及一个设置于该握把71的操作装置72。该操作装置72具有一个可移动地设置于该握把71的操作按键721,及一个抵接于该操作按键721与该握把71之间的弹簧722,该操作按键721具有一个朝向该下槽23的嵌卡孔231的卡钩部723。当该中棒单元10在该收缩状态(见图幻时,该卡钩部723嵌卡于该嵌卡孔231,该操作装置72卡掣该下槽23 ;相反地,如图12所示,当该中棒单元10在该伸长状态时,该卡钩部723脱出该嵌卡孔231,该操作装置72释放该下槽23。藉此,如图3、8、9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在该中棒单元10收缩且该伞面50被束住(例如用钩与环可分离式粘扣带,图未示)的收伞状态下,即便使用者不小心误触该操作按键721,让该卡钩部723退出该嵌卡孔231,此时,由于该卡扣片152从该开孔133穿过该第一、二安全限位孔114、124,并凸出该第一安全限位孔114,因此,该第二弹簧32在稍微推动该内管13朝下移动一个微小距离的情形下,该卡扣片152即会立即抵住该第一、二安全限位孔114、124的下缘,而阻止该内管13继续朝下弹出,同时,该中管12也不会朝下弹出,如此,该中棒单元10在该伞面50被束住的收伞状态,即不会发生意外弹出伤人的问题。再者,如图10、11、12所示,当使用者要开伞使用时,则可先将该伞面50的束缚解开,接着再按压该操作按键721,让该卡钩部723退出该嵌卡孔231,此时,被压缩的该张伞弹簧33即会释放弹性恢复力,并朝上推动该中槽22而连动所述伞骨支架41展开,在此过程中,该中、下槽22、23会相对于该外管11朝上移动,则当该中槽22经过凸出于该第一安全限位孔114的卡扣片152时,该中槽22的平面部223即会将该卡扣片152压入该第一安全限位孔114,此时,该第一弹簧31的弹性恢复力即可克服该卡扣片152朝下的导斜面抵接于该第一安全限位孔114的阻力,而将该中管12弹出该外管11,同时,该第二弹簧32的弹性恢复力也可克服该卡扣片152朝下的导斜面抵接于该第二安全限位孔124的阻力,而将该内管13弹出该中管12,如此,该中棒单元10即可定位于该伸长状态,且使所述伞骨支架41展开该伞面50。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再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归纳如下当本实用新型在该中棒单元10收缩且该伞面50被束住的收伞状态下,由于该卡扣片152从该开孔133穿过该第一、二安全限位孔114、124,并凸出该第一安全限位孔114,因此,即便使用者不小心误触该操作按键721,让该卡钩部723退出该嵌卡孔231,该卡扣片152也会立即抵住该第一、二安全限位孔114、124的下缘,而阻止该内管13与该中管12朝下弹出,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该中棒单元10在该伞面50被束住的收伞状态,完全不会发生意外弹出伤人的问题。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伞,不但可有效防止中棒单元在伞面被束住的收伞状态下意外弹出,且可正常开伞使用,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惟以上所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伞,包含一个中棒单元、一个伞槽单元、一个弹簧单元、一个伞骨单元,及一个握把单元,其特征在于该中棒单元,沿一个轴向延伸,并具有一根外管、一根沿该轴向可移动地插接于该外管的中管、一根沿该轴向可移动地插接于该中管的内管、一个设置于该中管的第一弹性定位装置,及一个设置于该内管的第二弹性定位装置,该外管具有一个第一顶端部、一个第一底端部、一个设置于该第一底端部的第一定位孔,及一个介于该第一顶、底端部之间且错开该第一定位孔的第一安全限位孔,该中管具有一个第二顶端部、一个第二底端部、一个设置于该第二底端部并沿该轴向对准于该第一安全限位孔的第二定位孔,及一个介于该第二顶、底端部之间并沿该轴向对准于该第一安全限位孔的第二安全限位孔,该内管具有一个第三顶端部,及一个第三底端部,该第一弹性定位装置设置于该第二顶端部,该第二弹性定位装置设置于该第三顶端部,该中棒单元在一个收缩装态与一个伸长状态之间变换,在该收缩状态时,该第一、二安全限位孔互相交迭,该第二弹性定位装置穿过该第一、二安全限位孔,并凸出该第一安全限位孔,在该伸长状态时,该第一、二弹性定位装置分别嵌卡于该第一、二定位孔;该伞槽单元,具有一个设置于该第一顶端部的上槽、一个沿该轴向可移动地套接于该外管的中槽,及一个沿该轴向可移动地套接于该外管的下槽;该弹簧单元,具有一个设置于该外管内并介于该第一、二顶端部之间的第一弹簧、一个设置于该中管内并介于该第二、三顶端部之间的第二弹簧,及一个套设于该外管并抵接于该中、下槽之间的张伞弹簧;该伞骨单元,具有数个间隔地枢设于该伞槽单元的伞骨支架,每一个伞骨支架与该上、中、下槽枢接,在该收缩状态时,该中槽在该轴向上低于该第一、二安全限位孔,在该伸长状态时,该中槽在该轴向上高于该第一安全限位孔;及该握把单元,具有一个设置于该第三底端部的握把,及一个设置于该握把的操作装置,在该收缩状态时,该操作装置卡掣该下槽,在该伸长状态时,该操作装置释放该下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伞,其特征在于该中槽具有一个围绕出一个套接孔的内周面,该内周面具有一个沿该轴向设置的平面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伞,其特征在于该套接孔具有一个大孔径段,及一个与该大孔径段连接且在该轴向上高于该大孔径段的小孔径段,该平面部位于该小孔径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伞,其特征在于在该伸长状态时,该中、下槽在该轴向上高于该第一安全限位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伞,其特征在于该中管还具有一个设置于该第二顶端部的开孔,该第一弹性定位装置具有一个插置于该第二顶端部的栓件、一个可移动地设置于该栓件并指向该开孔的卡扣片,及一个抵接于该卡扣片与该栓件之间的弹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伞,其特征在于该内管还具有一个设置于该第三顶端部的开孔,该第二弹性定位装置具有一个插置于该第三顶端部的栓件、一个可移动地设置于该栓件并指向该开孔的卡扣片,及一个抵接于该卡扣片与该栓件之间的弹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伞,其特征在于该下槽具有一个嵌卡孔,该操作装置具有一个可移动地设置于该握把的操作按键,及一个抵接于该操作按键与该握把之间的弹簧,该操作按键具有一个卡钩部,在该收缩状态时,该卡钩部嵌卡于该嵌卡孔,在该伸长状态时,该卡钩部脱出该嵌卡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伞,其特征在于该自动伞还包含一个伞面,及一个帽盖,该伞面设置于该伞骨单元,该帽盖设置于该上槽,并与该上槽配合夹紧该伞面中央。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伞,包含一个具有一根外管、一根中管、一根内管、一个设置于中管的第一弹性定位装置与一个设置于内管的第二弹性定位装置的中棒单元、一个具有一个上槽、一个中槽与一个下槽的伞槽单元、一个弹簧单元、一个伞骨单元及一个握把单元,外管具有一个第一定位孔及一个第一安全限位孔,中管具有一个第二定位孔及一个第二安全限位孔,第二定位孔与第二安全限位孔沿一个轴向对准于第一安全限位孔,在一个收缩状态时,第一、二安全限位孔互相交迭,第二弹性定位装置凸出第一安全限位孔,中槽在轴向上低于第一、二安全限位孔,在一个伸长状态时,第一、二弹性定位装置分别嵌卡于第一、二定位孔,中槽在轴向上高于第一安全限位孔。
文档编号A45B25/16GK202286688SQ20112037836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刘永祥 申请人:谭宏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