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矿用气动降温服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气动降温服装,尤其适用于高温矿井作业人员的作装。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高温热害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据统计,国有重点煤 矿平均采深年增加9m,采深大于700m的矿井有50多处,最深矿井已超过1000m,预计煤炭 资源总量的53%埋深大于lOOOm。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由此出现 的机械散热也愈来愈大。高温高湿等热害问题,将显得越来越突出,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 效率、安全和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以保证井下有适宜的人员 工作环境。 工人在深井生产中可能遇到各种不利的微气候,其中主要是矿井的高温、高湿。高 温,是指井下气温超过3(TC ;高湿,是指相对湿度超过80%。在高温作业环境中,由于热害 机体可能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变例如可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发生障碍,盐代谢出现紊 乱,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病变等。 在高温环境中,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容易失调,从而感到精神恍惚、疲劳、周身无力、 昏昏沉沉,这种精神状态成为诱发事故的原因。在高温矿井中,一般生产率均较低,有的矿 山其相对劳动效率仅为30 40%。例如我国鹤壁六矿回采工作面风温高达32t:;相对湿度 达99%以上,1984年8月30日, 一个班就有四名矿工中暑倒在工作地点;根据日本全国调 查统计,30 4(TC气温的工作面,比低于30°C时的事故率高3. 6倍;南非多年的调查统计,当 矿内作业地点的空气湿球温度达到28. 9t:时(相当于干球温度30°C ),开始出现中暑死亡 事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提出了大量的解决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空调降温 法,包括非制冷和制冷空调降温。目前非制冷空调降温的应用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多,面对大 深度矿井效果的达成有一定困难;制冷空调降温虽然可以较好地保证空调效果,但系统的 花费及其高昂。据统计 一个回采面的降温工程投资为200-250万元,一个矿井的降温工 程投资高达1000-2500万元。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吨煤降温成本达4-6元。因此,如何经济 有效地提供良好的井下工人工作环境,是矿井降温技术研究的难点。 此外目前国内已经有高温矿井水冷降温服的专利,但是水冷系统相对于空气冷却 技术存在下列问题(l)系统笨重。降温服装充水后,同等情况下其自重显然比气冷系统要 大;水冷降温服装工作时需要同时配备供水管和回水管,这种结构相对笨重而且复杂;此 外井下还要单独配备防爆制冷机组,这给系统的应用带来了困难;(2)泄漏问题不易解决。 水冷技术必须使用特殊设计的双自封接头,以保证服装与冷源分离后冷却水无泄漏,但在 井下作业的恶劣环境中这种结构复杂的双自封系统难以保证可靠性,而气冷系统就不受这 一条件限制。(3)水冷系统无排汗能力,只能采用内衣吸汗,相对舒适性差。
发明内容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降温效果好, 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矿用气动降温服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降温服从里至外有四层,依次由强化布层、多根塑料管 盘成的降温层、填充保温棉的保温层和耐磨保护外套组成,降温服的前部设有前袋,肩部设 有肩部束紧带和连接在肩部束紧带上肩部搭扣,降温服的一侧面上设有腹部束紧带和连接 在腹部束紧带上的腹部搭扣,另一侧内部设有铝制冷气分流模块,降温层中的多根塑料管 通过铝制冷气分流模块与冷气干管相连接,冷气干管经一弯头连接有涡冷管;涡冷管的冷 气输出口设有背部涡冷管袋和消音器,涡冷管上连接有与气源相连的外部压縮空气管,外 部压縮空气管中部设有调节阀,端部设有快速自封接头。 所述的降温层的塑料管由内径约为3mm的聚乙烯塑料管组成;所述的降温服后背 的上部设有背部救生提把;所述的降温服的前面设有前胸反光条,后背面设有背部反光条。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井下高温环境中,能提供对人体躯干的冷却。兼顾了散 热和工作灵活性的需要,降温效果好,穿着作业灵活性。服装的穿脱方便,可以快速束紧穿 脱并束紧衣服,方便井下工作。服装冷量的获得采用脐带管方式完成,从压縮空气源来的压 縮空气首先进入快装自封接头,接着进入压縮空气管,通过调节阀门进入服装右侧下摆处 的涡冷管,在那里产生冷气。冷气通过专门的冷气分流模块,被分流供应服装的各个冷却区 域,用于人体降温和排汗。在压縮空气管上的调节阀接可以调节压縮空气的流量进而调节 制冷量,管接头为可快速接头,便于人员紧急逃生。整套供冷空气系统被设计在服装的右 侧,主要是方便操作者用右手进行连接管快装接头的拔、插。连高压气管上的快装自封接头 为顶开式锁闭结构,当外部插头插入时接口被顶开使空气路通畅;插头拔下时,靠弹簧弹力 自动封闭管口,因此在与外界冷空气源连接时非常方便。井下压縮空气源的供气点布置有 空气过滤器,可以保证压縮空气的清洁。此外该处还可根据现场生产实际布置盘管器,盘管 器可以自动收放压縮空气软管,避免软管缠绕、打结等不良影响。系统的压縮空气源完全来 自目前煤矿井下现有的压縮空气系统,无需单独铺设管路,管路也无需保温,仅当用气量较 大时需要在地面增设空气压縮机。系统的整体实施非常方便。可以对高温矿井环境下(温 度35 451:,湿度> 80% )工作的工人进行体温调节,从而克服高温矿井开采过程中高 温、高湿环境对工人的不利影响,保证井下矿工的正常生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服装前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服装后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服装前部剖视;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服装背部剖视。 图中1-前袋,2-肩部搭扣,3-前胸反光条,4-肩部束紧带,5-腹部束紧带,6-腹 部搭扣,7_背部涡冷管袋,S-背部救生提把,9-背部反光条,10-压縮空气连接管,11-强化 布层,12-降温层,13-保温层,14-耐磨保护外套,15-铝制冷气分流模块,16-连接冷气干 管,17-弯头,18-涡冷管,19-消音器,20-外部压縮空气管,21-压縮空气管中部调节阀, 22-快速自封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所示,矿用气动降温服从里至外有四层,依次由强化布层11 、多根塑料管盘成 的降温层12、填充保温棉的保温层13和耐磨保护外套14组成,降温层12的空气管缝制在 强化布层11上,为了保持温度,空冷降温层12外覆盖保温棉的保温层13,服装外围由耐磨 保护外套14包裹。降温层12的塑料管由内径约为3mm的聚乙烯塑料管组成。降温服的前 部设有前袋1,肩部设有肩部束紧带4和连接在肩部束紧带4上肩部搭扣2,降温服的一侧 面上设有腹部束紧带5和连接在腹部束紧带5上的腹部搭扣6,另一侧内部设有铝制冷气分 流模块15,降温服后背的上部设有背部救生提把8,降温服的前面设有前胸反光条3,后背 面设有背部反光条9。降温层12中的多根塑料管通过铝制冷气分流模块15与冷气干管16 相连接,冷气干管16经一弯头17连接有涡冷管18 ;涡冷管18的冷气输出口设有背部涡冷 管袋7和消音器19,涡冷管18上连接有与气源相连的外部压縮空气管20,外部压縮空气管 20中部设有调节阀21,端部设有与压縮空气连接管10相连的快速自封接头22。 使用矿井降温服装时,穿衣时首先打开服装左侧和左肩的搭扣,然后将右手伸入 服装右侧短袖中,从左向右将服装套在身上。之后扣紧左肩带和左侧的搭扣,使衣服紧贴身 体。最后穿着劳动布长裤。在服装着装完毕后佩戴腰带、蓄电池、呼吸器、矿灯等部件,确保 扎上腰带后压縮空气软管、调节阀、快装接头均暴露出来并且操作自如。最后穿上胶皮筒 靴、安全帽等,着装就完毕了。 当工人进入高温矿井后,根据具体的工种,工人可以使服装与不同地点的压縮空 气源相连接。如果活动范围较大,可以配备盘管器以防止过长的压縮空气管缠绕、打结。
权利要求一种矿用气动降温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服从里至外有四层,依次由强化布层(11)、多根塑料管盘成的降温层(12)、填充保温棉的保温层(13)和耐磨保护外套(14)组成,降温服的前部设有前袋(1),肩部设有肩部束紧带(4)和连接在肩部束紧带(4)上肩部搭扣(2),降温服的一侧面上设有腹部束紧带(5)和连接在腹部束紧带(5)上的腹部搭扣(6),另一侧内部设有铝制冷气分流模块(15),降温层(12)中的多根塑料管通过铝制冷气分流模块(15)与冷气干管(16)相连接,冷气干管(16)经一弯头(17)连接有涡冷管(18);涡冷管(18)的冷气输出口设有背部涡冷管袋(7)和消音器(19),涡冷管(18)上连接有与气源相连的外部压缩空气管(20),外部压缩空气管(20)中部设有调节阀(21),端部设有快速自封接头(22)。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矿用气动降温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层(12)的塑料管 由内径约为3mm的聚乙烯塑料管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气动降温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服后背的上部设 有背部救生提把(8)。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气动降温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服的前面设有前 胸反光条(3),后背面设有背部反光条(9)。
专利摘要一种矿用气动降温服,降温服从里至外有四层,依次由强化布层、多根塑料管盘成的降温层、填充保温棉的保温层和耐磨保护外套组成,降温眼的一侧面上设有腹部束紧带和连接在腹部束紧带上的腹部搭扣,另一侧内部设有铝制冷气分流模块,降温层中的多根塑料管通过铝制冷气分流模块与冷气干管相连接,冷气干管经一弯头连接有涡冷管;涡冷管的冷气输出口设有背部涡冷管袋和消音器,涡冷管上连接有与气源相连的外部压缩空气管,外部压缩空气管中部设有调节阀,端部设有快速自封接头。压缩空气源完全来自目前煤矿井下现有的压缩空气系统,无需单独铺设管路,特别适用于对高温矿井中工作人员的个体降温,穿着方便,易实施。
文档编号A41D13/005GK201451453SQ20092004834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5日
发明者彭伟, 陈宁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