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外合伞具构造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合伞具构造,特别涉及一种将数个主伞骨一端可枢转的 连接于一滑动件,并将数个副伞骨的二端分别可枢转的与固定轮毂及主伞骨相 连接,如此有效减少进行打开或收合动作时残余水滴喷溅至使用者身上的可能 性的外合伞具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伞具构造,如中国台湾专利第395195号"雨伞构造改良"新型 专利所述,其包含一主杆、 一手把、 一固定轮毂、 一滑动件、数个主伞骨、数 个副伞骨及一伞布。该主杆的二端分别设置该手把及固定轮毂。该固定轮毂的 外周缘放射状的设有数个枢转支点。该滑动件可动的套设于该主杆的中段,且 该滑动件的外周缘也放射状的设置数个枢转支点。该主伞骨于其中段的适当位 置设有一枢转支点,且该主伞骨的一端利用该固定轮毂的枢转支点可枢转的与 该固定轮毂相连接。该副伞骨的二端可枢转的分别与该滑动件及主伞骨的枢转 支点相连接。该伞布以该固定轮毂为中心点,且该伞布的外周缘与该数个主伞 骨呈放射状分散的外侧端相连接。
一般而言,现有技术的上述伞具构造具有下列缺点,例如由于残留于该 伞部外表面的水滴也容易于进行开启及收合动作时,沿伞面逸流或喷溅至使用 者身上。因此,使用者必须预留较大的回避空间以避免该伞具上的水滴喷洒至 身上。另外,当该伞具进行打开动作时,其接近设置该手把的一端必须预留一 较大范围的操作空间,以供该主伞骨利用该固定轮毂的枢转动支点为基点枢转 动作,进而撑开该伞布。基于上述原因,确实有必要进一步改良上述现有技术 的伞具构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合伞具构造,其将数个主伞骨可枢转的连接 于一滑动件,并将数个副伞骨的二端分别可枢转的与固定轮毂及主伞骨相连接 ,以降低使用者被伞布的残余水滴喷溅的可能性,且本发明于进行打开及收合 动作时不需在靠近一手把处预留一操作空间,使得本发明具有提升使用便利性 及实用性的功效。
本发明的外合伞具构造,包含 一主杆体,其设有一固定轮毂及一滑动件 ,该固定轮毂固设于该主杆体的一端,该滑动件套置于该主杆体且设有至少一 枢转凸件;至少一主伞骨,其与该滑动件的枢转凸件相枢接,该主伞骨另提供 一枢接点;及至少一副伞骨,该副伞骨的一端枢接于该固定轮毂,其另一端则 枢接于该主伞骨的枢接点,其中,该滑动件移动该固定轮毂时,该主伞骨为展 开状态;该滑动件远离该固定轮毂时,该主伞骨为收合状态。
本发明改良现有技术的缺点,将数个主伞骨的一端可枢转的连接于一滑动 件,并将数个副伞骨的二端分别可枢转的与固定轮毂及主伞骨相连接,使本发 明于进行打开及收合动作时不需在靠近一手把处预留一操作空间。另外,由于 当进行收合动作时一伞布将残余水滴向内包覆收束,因此可降低使用者被伞布 的残余水滴喷溅的可能性。所以,本发明确实有效提升使用便利性及实用性。
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外合伞具构造在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2: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外合伞具构造在完成收合动作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 明的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较佳施例的外合伞具构造包含一主杆体1、数个伞
骨件2及一伞布3。该主杆体l包含一固定轮毂ll、 一手把12、 一滑动件13、
一弹性组件14及一卡掣件15。该固定轮毂11设置于该主杆体1的一端;该手
把12相对该固定轮毂11设置于该主杆体1的另一端;该滑动件13可滑动的套 设于该主杆体1的中段,且该滑动件13设有数个枢转凸件131及一卡掣孔132 ,其中该数个枢转凸件131环设于该滑动件13的外周缘;该弹性组件14穿设 于该主杆体1,且其一端固设于该固定轮毂11的一侧;该卡掣件15对应该卡掣 孔132的径向位置设于该主杆体1接近该弹性组件14处,且该卡掣件15具有 一弹性单元(未绘示),以便该卡掣件15可透过按压或释放操作縮入或伸出该 主杆体l。
请再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数个伞骨件2呈放射状的环设于 该主杆体1的外周侧。该伞骨件2包含一主伞骨21及一副伞骨22。该主伞骨 21设有一枢接点211,且该主伞骨21的一端可枢转的组合于该滑动件13的枢 转凸件131,其另一端用以固定该伞布3;该副伞骨22的一端可枢转的结合于 该枢接点211,以便该副伞骨22可相对该主伞骨21进行枢转,且该副伞骨22 相对结合于该枢接点211的另一端可枢转的结合于该固定轮毂的外周侧。此外 ,该副伞骨22的长度较佳为大于该滑动件13至该枢接点211的距离。
请再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伞布3至少选择以该固定轮毂11 及该伞骨件2的一端作为固定端,由该固定轮毂11沿该副伞骨22及主伞骨21 延伸至该主伞骨21的一端。该伞布3的外周缘对应该主伞骨21的一端另设有 数个套筒31,该套筒31可套设于该主伞骨21的一端,进而可稳固的定位该伞 布3于该主伞骨21的一端。此外,该伞布3除可固定于该固定轮毂11及该伞 骨件2 —端,也可选择固定于接近该枢接点211的主伞骨21及副伞骨22之一。
请再参照图1所示,当进行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外合伞具构造的打开动作 时,该滑动件13受到推力沿该主杆体1向该固定轮毂11移动。当该滑动件13 通过该卡掣件15时,该卡掣件15受该滑动件13压迫而弹性迫入该主杆体1内 。最后当该滑动件13推抵并压縮该弹性组件14,且该滑动件13的卡掣孔132 位于该卡掣件15上方时,该卡掣件15利用弹性复位弹出并卡掣定位于该卡掣
孔132。此时,该枢转凸件131的水平位置较高于该枢接点211,以使该主伞骨 21的末端相对该固定轮毂11呈倾斜向下的状态,进而可导引滴落于该伞布3的 水滴沿该伞布3滑落。
请参照图2所示,当进行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外合伞具构造的收合动作时 ,该卡掣件15受外力按压而縮入该主杆体1内,此时该弹性组件14可协助使 用者节省施力,利用其恢复力推抵该滑动件13沿该主杆体1向该手把12移动 。最后,使用者可移动该滑动件13至接近该手把12使该伞布3收束,以便该 伞布3于打开状态时的承雨面(也即上表面)向内收束,进而将附着于该承雨 面上的水滴包覆于内。此外,可于接近该手把12处另设置一卡掣件16,其对应 该卡掣孔132的径向位置设于该主杆体1的外周面,以供该卡掣孔132于收合 状态时容置该卡掣件16,进而使该外合伞具构造稳固的保持于收合状态。
如上所述,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伞具构造仅能利用该固定轮毂的枢转支点为 基点枢转动作该主伞骨,导致其必须于靠近把手处预留一较大的操作空间以进 行该伞具的打开及收合动作;此外,该伞具于收合状态下,其外露的残余水滴 也容易喷溅至使用者身上。图1的本发明通过将数个主伞骨21可枢转的连接于 一滑动件13,并将数个副伞骨22的二端可枢转的分别与固定轮毂11及主伞骨 21相连接,使本发明于进行打开及收合动作时不需在靠近一手把处预留一操作 空间。另外,由于当进行收合动作时一伞布将残余水滴向内包覆收束,所以可 降低使用者被伞布的残余水滴喷溅的可能性。因此,本发明确实有效提升使用 便利性及实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外合伞具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主杆体,其设有一固定轮毂及一滑动件,该固定轮毂固设于该主杆体的一端,该滑动件套置于该主杆体且设有至少一枢转凸件;至少一主伞骨,其与该滑动件的枢转凸件相枢接,该主伞骨另提供一枢接点;及至少一副伞骨,该副伞骨的一端枢接于该固定轮毂,其另一端则枢接于该主伞骨的枢接点,其中,该滑动件移动该固定轮毂时,该主伞骨为展开状态;该滑动件远离该固定轮毂时,该主伞骨为收合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合伞具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副伞骨及主伞骨 的上表面设有一伞布,且该伞布以该固定轮毂及该主伞骨的一端作为固定端, 该外合伞具于收合状态时该伞布的一承雨面向内收束包覆该伞布上的水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合伞具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伞布选择固定于 该主伞骨及副伞骨之一,其固定的位置接近该枢接点。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合伞具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副伞骨的长度大 于该枢转凸件至该枢接点间的最大距离。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合伞具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主杆体另设置一 卡掣件,该卡掣件的位置接近该固定轮毂,该卡掣件卡掣定位该滑动件,且通 过选择按压及释放方式操作该卡掣件相对该主杆体的卡掣状态。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合伞具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滑动件另设一卡 掣孔,且使该卡掣孔可与该主杆体的卡掣件进行卡掣。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合伞具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主杆体另设有一 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套设于该主杆体且一端固设于该固定轮毂的一侧。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合伞具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主杆体相对于该 固定轮毂的另一端设有一手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合伞具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主杆体另设一卡 掣件,该卡掣件设置相对远离该固定轮毂,该卡掣件卡掣定位该滑动件维持该 伞具的收合状态,且通过选择按压及释放方式操作该卡掣件相对该主杆体的卡 掣状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合伞具构造。目的在于降低使用者被伞布的残余水滴喷溅的可能性,且在进行打开及收合动作时不需在靠近一手把处预留一操作空间。其包含一主杆体、数个伞骨件及一伞布。该主杆体设有一固定轮毂、一滑动件及一手把,该固定轮毂及该手把设于该主杆体的两端,该滑动件可滑动的套设于该主杆体的中段。该各伞骨件设有一主伞骨及一副伞骨,该主伞骨的一端可枢转的连接于该滑动件,该副伞骨的二端分别枢转的连接该固定轮毂及设置于该主伞骨的一枢接点。该伞布至少选择以该固定轮毂及该伞骨件的一端作为固定端,该伞布铺设于该副伞骨及主伞骨的上表面。以此,该外合伞具构造减少进行打开或收合动作时残余水滴喷溅至使用者身上的可能性。
文档编号A45B25/06GK101099613SQ20061009037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3日
发明者王煌麟 申请人:王煌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