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用弹簧本体和上面装有这种弹簧本体的滑动件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32892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链用弹簧本体和上面装有这种弹簧本体的滑动件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用弹簧本体和一种上面装有弹簧本体的滑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拉链用弹簧本体和一种上面装有弹簧本体具有自停功能的滑动件,由此滑动件得以小型化,材料成本降低,外观设计也得到改善。
背景技术
按照惯例,具备自停功能的拉链滑动件在许多情况下得到使用,其中自停功能系以这样的方式使滑动件本体的运动停止,即通过针对用来连接、脱开拉链齿列的滑动件本体操纵拉手,使长而小的弹性金属板料制成的弹簧本体的爪部与拉链齿列的一部分啮合。例如,由本申请人事先提出的10-127313号日本专利公示就公开过这种滑动件的一例结构。在此公示中公开的滑动件中,在滑动件本体上前后造出前装配柱和后装配柱,在前装配柱顶面上耸起一突出件部分,在后装配柱的前面形成一爪孔,并使拉手导向表面朝邻接爪孔的前面逐步向下倾斜。在拉手导向表面上,一拉手销轴是横跨后装配柱安的,弹簧本体则是安在拉手销轴上的。
在此弹簧本体上,由一长部构成的爪部在弹性金属板件的一端弯曲,由短部构成的勾部与爪部同向在另一端弯曲,并通过对弹簧片中部进行切制设置一切口。此弹簧本体的勾部通过弹簧本体的切口被自由地纳入前装配柱的凸部以便被勾在其上,同时,弹簧本体的爪部通过滑动件本体的爪孔在拉链的齿间得到啮合。然后,夹持拉手的盖体顶着弹簧本体的弹力盖住弹簧本体而被支承和固定在前装配柱和后装配柱上。
根据如上述所装配的滑动件的作用,当使用者用手拾起拉手时,弹簧本体就顶着弹簧片的弹力被托起,使弹簧本体的爪部离开拉链之齿。在此状态下,滑动件本体被自由地移到前面以便接合拉链的齿列(toothrows)。然后放下拉手,因弹簧本体之弹簧片的作用,爪部被自动置入拉链的齿间以便停止滑动件的运动。此外,如果将拉手往后拉,拉手的销轴就沿着滑动件本体的拉手导向表面提起,这就使得弹簧本体顶着弹簧片的弹力被拉起,就使弹簧本体的爪部离开拉链之齿。此时,滑动件本体可自由地往后运动,以离开两边拉链齿列。
此时,一形成这种弹簧片,当将弹簧片基部从弹性金属板料的纵向中部直接向上斜切并形成一马蹄形切口时,弹簧片的摆动范围就窄同时缺少柔性。因此,当整个弹簧片受摆且此弹簧片被纳入此弹簧片的切口中并被钩在切口中时,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即弹簧片不再回到初始状态,滑动件的自停功能也就丧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在本申请人事先提出的46-35376号日本实用新型公示中公开了一例弹簧本体,并将它加到具备自停功能的拉链的滑动件里。在此公示中公开的弹簧本体具有一对在长而小的弹性金属板料的前后向下斜弯的前后斜平部;一对与相应斜平部相关连向下直弯的前后腿部;一对在前端腿部两侧伸出的左右啮合凸部;一个在后端腿部伸出的爪部;以及一个位于弹性金属板料横向中部的梯形弹簧片,该片系通过向上切开板料的一部分制成且其左右侧面呈楔形。在此弹簧片上,其基部朝前端下弯一阶以上至高于一棱线部上表面的一个位置,此棱线系位于切口之弹簧片上升侧。整个弹簧片是绕基部向上斜着延伸的,并在一具有上升侧棱线部的平面上形成所要求的间隙。
在此惯常的弹簧本体中,弹簧片的基部弯曲并上升一次,弹簧片的前端部系以所要求的与切口之弹簧片上升侧棱线部的间隙斜着向上延伸,使得在弹簧本体受摆动时,在弹簧片的切口和左右侧表面之间有一间隙,就防止了弹簧片嵌在切口中。此外,在弹簧片前端部的左右二侧表面具有楔状梯形外廓,且在压弯加工后切口之弹簧片上升侧棱线部与弹簧片之间形成一扁平的间隙,使得有可能防止上升侧棱线部和弹簧片在弹簧片摆动时彼此搭接。
此外,另一例弹簧本体具有一爪部,该部系与一拉链的齿列的一部分啮合或脱开,此例被公开在,例如,本申请人预先提出的61-27449号日本实用新型公示和62-490号日本实用新型公示中。在这些公示中公开的弹簧本体中,有一预定横截面的长弹簧片系通过切开加工由弹性金属材料板制成。
同时,在上述10-127313号日本专利公示和46-35376号日本实用新型公示中公开的弹簧本体,系作为具有一预定横截面且其弹簧片以一相应于下述金属材料制成切口之长宽尺寸制成的长件,用金属材料如具有弹性的不锈钢和铜合金制成。然而,由于弹簧本体为一数毫米之小件,沿此件的外周端缘切开的长度和宽度就更小。因此,例如,当弹簧件由强弹性金属材料塑造时,如果非常小的部分如弹簧片大为需要切开加工和压弯加工,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即在加工或在冲切冲床刀片的磨损加快时,弹簧片要受时有断裂之害。换言之,如果加在弹簧片前端部的力过大,弹簧片就受切损坏或受时有开裂之害。因此,不可能改善弹簧片前端部的加工精度以待外形稳定,此外,以高精度制造大量产品也存在着限制。
另外,为了通过切开加工获得具有弹簧片的弹簧本体,如在上述61-27449号日本实用新型公示和62-490号日本实用新型公示中公开的那样,就单独需要一沿弹簧片的外围端缘形成的切口。因此,应将为切出切口所需的弹性金属材料的板宽设置得至少大于将切口宽度加到弹簧片宽度上所得尺寸。此外,按此切开加工,不可能塑造出弹簧本体而不通过切开产生破碎的端头、破碎的废物等,不可能不因塑造弹簧本体时的切开产生许多碎屑如破碎的端头等。
因此,这种结构很费料,这也限制了整个弹簧本体的尺寸减小(downsizing)和微型化。另外,需要各种设施来处置碎屑,这就导致一个缺点,即使得设备费用增加,由于设备费用增加,管理费用也增加。加之,如果许多小的破碎料端在空气中乱飞,就可能造成健康上的问题。
通常,当弹簧本体宽度加大时,拉手夹持体的外形尺寸也应被制得大于弹簧本体的尺寸,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整个滑动件尺寸的增大。此外,由于滑动件整体尺寸增大,拉手夹持体和滑动件本体自然被制得更大,制造模具的费用就增加,另外,材料用量等也就增加,一个缺点也随之而来,即使得材料费用很高,滑动件无法低成本生产。而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即滑动件的外观也因拉手夹持体和滑动件本体尺寸增大而受损,其商业价值也就降低。
这样,在上述10-127313号日本专利公示和46-35376号日本实用新型公示中公开的技术在根据弹簧本体尺寸高精度大量生产弹簧件上存在着限制,按照61-27449号日本实用新型公示和62-490号日本实用新型公示中公开的技术,拉手夹持体和滑动件本体的尺寸不可避免地受到弹簧本体尺寸的限制。因此,在塑造弹簧本体时强烈要求简单、缩减尺寸(downsizing)和小型化。如果这些要求得到满足,就有可能有效利用和惯常情况下尺寸相同的滑动件本体和拉手夹持体的内部空间,甚至当装配弹簧本体时也是这样。
考虑到上述各问题而作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少材料费用和制造费用并能实现稳定优良生产率的拉链用滑动件,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其中装有一弹簧本体具有自停功能的滑动件,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它可在保证自停功能稳定、良好的同时小型化,由此可获得优良的外形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簧本体,该体被支承和固定在一滑动件本体的上部用以接合和脱开拉链的齿列,具有一要被弹性设置在拉手和拉手夹持体背面之间用以保持一拉手在拉手夹持体和滑动件本体上表面之间可运动的弹簧片,并具有要通过操纵拉手基于弹簧片的弹性变形穿入穿出滑动件本体当中与拉链的齿列接合和脱开的爪部,其中弹簧本体由在其一端侧具有一窗状开口部并在另一端侧的前伸端具有一爪部的板料制成,弹簧片则具有一种外形,它以这样一种方式被切开并被拉起至预定高度处,即将板料从窗状开口部的端部向外切开以便加以压弯。
按照本发明,弹簧本体以这样一种方式加以制造,首先,与板料弹簧片前端表面相邻的区域被切开使形成一作为窗状开口部的切口,然后,弹簧片左右侧端缘通过冲裁切断,同时对弹簧片施以切开加工。切开加工后,对弹簧片进行压弯加工以便使弹簧片下弯一阶以上并使其拉起至预定高度处。此时整个弹簧本体横向大致呈C形完工。
同时,按照本发明,在弹簧本体中最好是在采用一板料如铜合金或不锈钢板对待加工弹簧片施以切开加工之前,分别预先冲裁与弹簧片前端表面相邻的区域和弹簧片根部处爪部的一部分以形成具有所需形状的冲孔。
按照本发明,既然弹簧片如上所述是经作为窗状开口部的切口被拉起的,由于切口的存在,弹簧片的切开和拉起高度可根据板料更加足够高地形成,弹簧片即可简单地得到塑造,并可获得很强的弹性。
此外,按照上述配置,有可能将板料的尺寸设定为最起码的最小值(bare minimum measurement)最小净尺寸。因此,不仅可有效形成具有所要求尺寸的弹簧片,而且可通过减少板料的损失节省材料费用,从而可使产品的产率得到提高。另外,无需专置各种辅助设施和外围设备,可采用简单的现有加工设备提高生产率,从而可使处置成本、制造成本等得到降低。
在弹簧本体中,最好是以被制成逐步缩向其前端的楔形面形成弹簧片的横向两侧端表面。在压弯加工后,在弹簧片的前端部外围和通过将弹簧片向外切开形成的切口之间形成一间隙。因此,即使弹簧片受弹性变形时被纳入切口中,弹簧片也不被勾在切口上,从而有可能使弹簧片顺利可靠地返回其初始状态。因此,可长期稳定地保证滑动件的自停功能。
此外,最好是弹簧本体另有一倒棱部并使该部朝一方向倾斜,即,朝此方向通过将弹簧片向外切开形成切口的弹簧片的两侧外面之二脊线部彼此得以接近。
在对弹簧片施以切开加工之前通过沿弹簧片外廓对左右二端缘进行冲制,从位于邻近弹簧片前端表面的主体的侧面的端部到板料的纵向中部形成二坡口从而形成倒棱部。因此,就一点不怕弹簧片被纳入切口而不弹性返回初始状态。换言之,切口表面不接触弹簧片外侧的脊线部。另外,由于弹簧片的工作范围加大,就有可能有效地保证允许弹簧片弹性变形的空间。
另外,在对弹簧片施以冲开加工之前沿弹簧片外廓对左右两侧端缘施以冲制加工,一冲弹簧片,弹簧片的左右侧缘就断开。因此,不同于惯常情况,不因弹簧件前端部受力过大而受损或受时有断裂之害,弹簧片可简洁顺利地加以塑造,弹簧件的前端外形得以稳定以便可靠地使之成形。因此,有可能以预定尺寸精制弹簧本体,从而以高精度实现稳定、良好的生产率。
不同于以上所述,本发明不必具备在板料切口弹簧片的外侧二面的二脊线部形成的倒棱(倒角)部,也不必具备作为在侧向大致呈C形而整体形成的板料的一个端部具有大致为矩形的窗状开口部的弹簧本体在弹簧片的两侧端部处形成的楔形面。并且,有可能获得这样的弹簧本体,它具有简洁和造价低廉的结构,可在保证自停功能稳定良好的同时得以小型化,并凭借以下结构的任何一个而具有优良的外形设计,它们是倒棱部和楔形面或是其与其他因素如弹簧本体长度和宽度、弹簧片的外形和尺寸等相关联的任意组合。
上述弹簧本体可被有效用于多种滑动件。在各种滑动件中,用于拉链的滑动件的典型结构可包括一滑动件本体和一拉手夹持体,滑动件本体用来连接和脱开拉链的齿列,拉手夹持体则被支承和固定在滑动件本体的上部,并保持拉手可在拉手夹持体和滑动件本体的上表面之间运动,其中弹簧本体的弹簧片被弹性设置在拉手夹持体的背面和拉手之间,弹簧本体的爪部则通过操纵拉手基于弹簧片的弹性变形啮合及脱开通过滑动件本体的当中的拉链的齿列的一部分脱开。
本发明滑动件与惯常情况相同,包括四个构件,即滑动件本体、拉手、拉手夹持体和弹簧本体。然而,本发明滑动件与在其中形成弹簧本体的弹簧片的惯常滑动件有很大区别,它以这样一种方式被切开和拉起至预定高度处,即板料的纵向中部在开窗状开口部的主体处从端部向外被切开。因此,有可能有效使用拉手夹持体和滑动件本体的内部空间,可获得最多能的弹簧本体,可获得与滑动件本体的外形相对应的优良外形设计,并可充分提高滑动件的商业价值。
最好是,滑动件在滑动件本体的上表面前后具有第一和第二柱部;拉手夹持体由一侧向大致为C形的盖体组成,该体具有在一平直上壁部前后形成的前后壁部,使以理想的曲率平滑成形;相应壁部前端部处的内表面则宜具有啮合件以便与在柱部形成的锁定部弹性啮合。
当将拉手夹持体的啮合件与柱部的锁定部相互啮合时,被拉手夹持体的背面和上叶片的上表面围着的空间就成为用来运作拉手的销轴和弹簧本体的工作空间部分。可以最起码的最小厚度形成拉手夹持体,从而使滑动件可得以小型化和减薄。
既然拉手夹持体的左右叶片系伸出于第一和第二柱部之间并将二柱部之间空间的一部分密封,如果将拉手上拉,拉手的销轴就与左右叶片接触,拉手销轴的向上运动之量也受到限制。因此弹簧片的过大变形就无从产生,弹簧片也不被勾在切口上,滑动件的自停功能就可通过使弹簧片平顺可靠地弹性回到初始状态而长期稳定地得到保证。
另外,最好是,滑动件在左右叶片的根部具有二凹部,且在柱部形成的突出部被纳入凹部并与之啮合。
拉手夹持体的啮合件系与滑动件本体的锁定部弹性啮合,拉手夹持体的凹部则与滑动件本体的突出部相配并与之啮合。因此,刚一将拉手夹持体安入滑动件本体的上部,就可将拉手保持体凭借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任何力无摆动、牢固可靠地连接到滑动件本体上,这样拉手的销轴和弹簧本体就可可靠地得到保持以便稳定地长期保证滑动件的质量。
此外,可予以配置的是,滑动件具有建造在第一和第二柱部左右端缘的支承壁,至少拉手夹持体的前后端部被安在和支承在其上;另将位于弹簧本体爪部一侧的端部和位于相反一侧的端部安在左右支承壁之间。
安在拉手销轴上的弹簧本体的爪部被安在和置入第二柱部的左右支承壁之间,爪部的相反一侧则被安在和置入第一柱部的左右支承壁之间。拉手夹持体顶着弹簧片的弹力从弹簧本体上方被安在和支承在第一和第二柱部的左右支承壁上。
按照上述配置,整个弹簧本体被保持在第一和第二柱部的左右支承壁的相对各面之间,至少拉手夹持体的前后端部被装配和支承在其间,从而有可能使弹簧片在拉手夹持体的背面和第一、第二柱部的左右支承壁的相对各面之间形成的空间顺畅可靠地弹性变形。结果就可防止弹簧片的断裂、不良变形和失效,并有可能长期保证弹簧本体的坚固耐用。
虽然支承壁系简单地构成以便安置和固定拉手夹持体的前后部,一将他们安置固定,就作为一个整体形成了弹簧本体不致分离,从而有可能显著改善装配性能、可靠性等并可轻巧地处理滑动件。因此,可用手也可用自动机简单、稳定和可靠地进行这一装配。另外,至少拉手夹持体的前后端部被安在和支承在第一和第二柱部的左右支承壁的相对各面之间,这样,可将拉手夹持体设置在与第一和第二柱部的上表面这一相同的平面上,同时,可将拉手夹持器的厚度制得更薄。结果,滑动件就可变得轻巧微型,并可有效地获得具有优良外形设计的滑动件及其高度的商业价值。
此外,最好是,弹簧本体具有一个在其一端弯曲的勾部,勾部被勾在形成于第一柱部左右支承壁之间的突出件部分上,位于弹簧本体爪部一侧的端部则宜低于勾部一侧并完全地倾斜。
按照上述配置,弹簧本体的勾部可可靠地得到设置,弹簧本体的摆动可基于勾部平顺地进行以便通过操纵拉手而动作。同时有可能在拉手夹持体的背面和滑动件本体的第一、第二柱部之间获得工作空间,它足够宽裕,使拉手的销轴和弹簧本体活动得开。
此外最好是,滑动件在滑动件本体的上表面上前后端部处具有第一和第二柱部,拉手夹持体由一具有平顶壁部、前后侧壁部和在其上有一缺口在其中部形成的左右侧壁部的矩形盒体构成;拉手夹持体被外装于滑动件本体的第一和第二柱部;拉手夹持体封住滑动件本体的上部并被固定在上部。
按照这种配置,被拉手夹持体的背面和滑动件本体的第一、第二柱部围着的空间成为供拉手的销轴和弹簧本体活动的工作空间部分。这样,按照本发明,通过在窗状开口部主体侧面从端部向外将板料的纵向中部切开,有可能有效使用具有下述弹簧片的最多能的弹簧本体,该弹簧片在各种滑动件中均被压弯一阶以上、被切开并被拉起至预定高度处。
最好是,滑动件在第一柱部的上部有一突出件部分,突出件部分被自由地装在要在其上被勾的弹簧本体的窗状开口部中,位于弹簧本体爪部一侧的另一端部则低于窗状开口部的一侧并且是完全倾斜的。
按照这一配置,由于整个弹簧本体是从窗状开口朝位于爪部一侧的另一端部向下倾斜地保持和装配在滑动件本体上的,就有可能获得一工作空间部分,该部分足够宽裕,使拉手的销轴和弹簧本体在拉手夹持体的背面和滑动件本体的第一、第二柱部之间活动得开。
操纵拉手时,与拉手的动作相关连,使弹簧本体的弹簧片绕弹簧本体勾部摆动,勾部是自由地装在和勾在突出件部分上的,突出件部分则是在第一柱部的上部耸起的,与此同时,使弹簧本体的爪部沿一方向弹性变形以便得以啮合或脱开接合元件。当使弹簧本体摆至运动极限位置时,爪部即与接合元件啮合或脱开。这样,通过拉手的动作,有可能使弹簧片平顺轻巧地弹性变形,从而可避免弹簧片的断裂、不良变形和失效,使得有可能使弹簧片更加耐用。


图1为示出零件处于拆开状态的透视图,作为典型的第一实施例,各件按本发明组成了具有自停装置的拉链滑动件;图2为一透视图,示出构成滑动件一部分的弹簧本体;图3为弹簧本体的平面图;图4为示出滑动件装配次序的主部纵剖面图;图5为示出将滑动件装配后一例内部结构的主部纵向剖面图;图6为滑动件的透视图;图7为示出滑动件弹簧本体处于脱扣状态的说明用图;图8为示出弹簧本体的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图9为该弹簧本体的平面图;图10为示出装配下述滑动件的程序的主部纵向剖面图,图8中所示的弹簧本体是安在该滑动件上的。
图11为示出将该滑动件装配后一例内部结构的主部纵向剖面图;图12为示出该滑动件弹簧本体处于脱扣状态的说明用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拟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作具体描述。
图1至7阐明了本发明具有代表性的第一实施例。图1为一透视图,示出了构成具有自停功能的拉链的滑动件的零件被拆开的状态;图2为一透视图,示出构成滑动件一部分的弹簧本体;图3为弹簧本体的平面图;图4为一主部纵向剖视图,示出滑动件的一种装配次序;图5为一主部纵向剖视图,示出将滑动件装配后之一例内部结构;图6为滑动件的透视图;图7则为一说明用图,示出滑动件弹簧本体处于脱扣状态。同时,按本发明,滑动件的肩部开口一侧称为前部,滑动件的后开口一侧称为后部。
图1所示具有本发明自停装置的拉链其滑动件10由四部件组成,即,一滑动件本体20,一拉手30,一拉手夹持体40和一弹簧本体50。滑动件本体20和拉手30系采用金属材料如铝基合金和锌合金通过压铸造型制成。拉手夹持体40和弹簧本体50系采用长而小的弹性金属板料如铜合金和不锈钢通过压力加工制成。同时,包括滑动件本体20、拉手30和拉手夹持体40的三件分别由金属材料代用品热塑树脂如聚酰胺、聚丙烯、或聚醛、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对酞酸盐和加有耐磨性增强剂的热塑树脂材料制成,它们是用注模法制造的。
滑动件本体20具有一上叶片21,一下叶片22和一用来连接上下叶片21和22前端部的连接柱23。上下叶片21和22分别具有从它们的后端到它们的大致中部位置的上下凸缘21a和22a,并在上下叶片21和22之间形成一Y形接合元件导向通道。
在滑动件本体20上叶片21上表面上的前后部,前后装配柱24和25作为第一和第二柱部将作为一窄板状盖体的拉手夹持体40连接到其上,前后装配柱在上叶片21的上表面上形成与之成一体并隆起在其上。在前后装配柱24和25之间存有预定的间隔,以便形成足以容纳拉手夹持体40、弹簧本体50和拉手30一部分的空间。
位于滑动件后开口一侧的后装配柱25(图4左侧)设置有一对左右后支承壁25a、25a,它们系以与拉手夹持体40外廓相当的间隔分开。在这两个后支承壁25a的相对两面,形成阶形段25c,该段有一从上端缘下落一预定高度的梯级,留下凸出部分25b处于前端角部。此阶形部分25c的阶形平面是作为拉手夹持体40的接触表面形成的,目的是防止拉手夹持体40卡在后支承壁25a、25a之间时卡得更深。设置得使拉手夹持体40一装上,凸出部25b的顶端表面就与拉手夹持体40的上表面高度相同。
在接近二支承壁25a后部的相对两面上,整体形成一直线状锁定部(linear locked portion)25d,锁定部在左右两侧表面间从这头延伸到那头。锁定部25d被制成阶形,有一倾斜的导向平面沿左右阶形部分25c的阶形平面平滑地下落,并有一要与拉手夹持体40啮合脱开的边缘部分的啮合表面。在支承壁25a前方相对两面,形成一在左右两侧表面间从这头延伸到那头的衬垫拉手导向部25e,其位置低于锁定部25d。
在拉手导向部25e前端表面上,一用来引导拉手30销轴32的拉手导向表面25e-1由一沿支承壁25a前端表面逐步下倾的斜面形成。一动拉手30,拉手导向表面25e-1就将拉手从拉手导向部25e的前根部朝弹簧本体50的运动极限位置引导。在锁定部25d的前根部和拉手导向部25e的后根部之间,使弹簧本体50的爪部55置入其中或从中脱离的长方形爪口部25f系上下贯穿上叶片21切制而成,使爪口部25f与一接合元件导向通道得以互通。
在滑动件的肩部开口一侧的前装配柱24(图4中的右侧)配置有一对被设置得与后装配柱25宽度相同的左右前支承壁24a、24a。在二前支承壁24a的相对两面,与后支承柱25同,形成一阶形部分24c,它有一以预定高度从上端边缘下落的梯级,起落的突出部24b则处于后端角部。此阶形部分24c的阶形平面系作为拉手夹持体40的接触表面而形成,在支承壁24a的前方相对两面,整体地形成一横跨左右两侧表面延伸的直线状锁定部24d。
此锁定部24d被制成阶形,具有一沿左右阶形部分24c的阶形平面平滑下落的倾斜导向平面和一要与拉手夹持体40啮合脱离的边缘部分的啮合表面。在此支承壁24a前部二相对的面的中间,在上叶片21的上面,耸起一对具有弧度适度曲形横截面的左右板状突出件部分24e,并使突出件部分24e的上表面形成为弹簧本体50装在其上的面。在支承壁24a的二相对的面之间,在上叶片21上表面宽度方向上的中间,在突出件部分24e和锁定部25d之间形成一凹槽部24f。
如图1所示,拉手30系形为一带形板状料。拉手30在其一端侧具有一柄部31,在其另一端侧则具有一近似方形孔33a的环形夹持部33,可将后装配柱25装入孔中。此环形夹持部33的前端部象桥一样被形成为具有一圆形横截面的销轴32。销轴32的长度被设置得大于后装配柱25的宽度,一装上拉手,销轴32就受导并被纳入横跨后装配柱25的拉手导向部25e。
如图1所示,拉手夹持件40系由一薄长板料成形即形为具有前后壁部41和42的侧向大致为C形的罩体,41和42在扁平上壁部前后以相同的曲率被制成平滑的曲面。在位于这些壁部41和42的端部内表面上,分别伸出啮合段41a和42a,它们系与相应装配柱24和25的锁定部24d和25d的边缘部分啮合表面弹性地啮合及脱开。在拉手夹持体40上壁部左右,伸出左右宽边叶片43、43以便封闭和覆盖前装配柱24和后装配柱25之间的空间的一部分,它们的上表面向下弯曲,具有曲率相同的伸出曲面。在上壁部和这些左右叶片43的脊线(角部),分别形成要使之与前装配柱24和后装配柱25的一对突出部24b和25b相配和啮合的凹部44。凹部44是以从左右叶片43二直线侧端表面凹入的梯级形成的。
左右叶片43是以与前装配柱24和后装配柱25间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形成的,也是短于壁部41和42的长度而形成的。因此,在某种状态即滑动件本体20和拉手夹持体40相互啮合时,这些左右叶片43和下端表面是与上叶片21上表面分开的,从而形成供拉手30的销轴32动作的空间。当滑动件本体20和拉手夹持体40相互啮合时,由拉手夹持体40背面和上叶片21上表面围绕的空间成为供拉手30的销轴32和弹簧本体50活动用的工作空间部分。
按照上述配置,拉手夹持体40被装配和支承在前后装配柱24和25的支承壁24a和25a的相对各面之间,此拉手夹持体40可与支承壁24a和25a的上表面设置在相同平面上。因此,拉手夹持体40可以起码的最小厚度形成,滑动件10就可小型化和减薄,从而有可能获得具有优良外形设计和高商业价值的滑动件。此外,拉手夹持体40的啮合段41a和42a系与前后装配柱24和25的锁定部24d和25d弹性啮合,拉手夹持体40的凹部44则是与前装配柱24和后装配柱25的一对突出部24b和25b相配和啮合的。结果,可借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任何力无摆动地将拉手夹持体40稳固可靠地连接到滑动件本体上,使得弹簧本体50的弹簧片52可平滑可靠地得到夹持,以便长期稳定地保证滑动件10的质量。
本发明有特色的主要部分为弹簧本体50的结构。作为本发明最独特的一例结构,弹簧本体50具有由铜合金或不锈钢一类板料制成的主体和位于主体纵向一端缘的矩形窗状开口部51,在主体纵向另一端缘前伸端有一爪部55的弹簧本体50则是侧向大致成C形而整体形成的。在此弹簧本体50上,形成一扁平弹簧片52,它是以这样一种方式予以切开、压弯并上拉至预定高度的,即在窗状开口部51的主体从端部将板料的纵向中部向外切开。
为了向外切出弹簧片52,板料可以最起码的最小尺寸予以设置,进而可节省板料的用量,从而可提高产品的产率。另外,无需各种专用辅助设施和外围设备,可采用现有加工设备以提高生产率,从而可使处置成本、制造成本等得到降低。
如图2和3所示,弹簧片52的两侧端部由楔形面52a形成,楔形面朝滑动件肩部开口方向逐步向前端收缩,而在弹簧本体50上,与通过向外切出弹簧片52制成的外廓相对应的切口53则跨越板料的纵向中部,连同一朝着主体的横向外侧的梯级,在位于窗状开口部51的主体一侧的端部贯通形成。
在弹簧本体50的前后端部,扁平短部和扁平长部分别相对于弹簧片52的对面下弯,从而相互平行地整体形成。此扁平短部是作为一要置于前装配柱24的一对左右耸起部24e、24e之上的勾部54形成的。此勾部54包括窗状开口部51的一部分,勾部54是以能置于一对耸起部24e之间所需的尺寸和形状设置的。扁平长部的前端是作为用来阻止滑动件本体20相对拉链接合元件(未示出)运动的爪部55形成的。
位于此爪部55前端之一侧部是窄于弹簧本体50主体的宽度形成的,并穿插于邻接后装配柱25锁定部25d的前近端部在上叶片21上表面上形成的爪孔部25f,位于此爪部55前端之一侧部是以能插入和脱离接合元件导向通道所要求的尺寸和外形形成的。弹簧片52的近端部从爪部55上端呈肘形以距切口53的预定高度前伸出。
同时,虽然按本实施例,弹簧片52整体大致呈肘形向前伸出,本发明不受限于此。例如,照例,弹簧片52可通过对弹簧片52施行压弯加工使之下弯一阶以上而在预定高度处向外预以切出。
此弹簧片52的前端是照能弹性接触拉手夹持体40背面那样来下弯和形成的,一扁平的间隙则在弹簧片52前端部和切口53因弹簧片52上升形成的侧面的脊线之间得以形成。即使弹簧片52当它受弹性变形时被纳入切口53,弹簧片52也不被勾在切口53上,从而可通过使弹簧片平滑可靠地弹性返回原始状态而使滑动件10的自停功能长期稳定地得到保证。
制造弹簧本体50时,首先,在对要受加工的弹簧片52施以切开和拉拔加工之前,邻接板料弹簧片52的前端表面的一区域是预先切开,以便形成作为窗状开口部51的切口的,同时,形成板料爪部55处一部分也是预先切掉的。其次,在将左右侧端缘沿外廓通过冲裁切断时,它从邻接弹簧片52前端表面的切口主体的一侧端部到板料的纵向中部是朝弹簧片52的前端逐步收缩的,与此同时,通过窗状开口部51对弹簧片施以切开加工。在此切开加工之后,对弹簧片52施以压弯加工,使具有窗状开口部51的整个弹簧本体最后制成侧向大致成C形,弹簧片是呈肘状拉起至预定高度处的。
这样,由于窗状开口部51的存在,弹簧片52可通过窗状开口部51拉起,从而获得弹簧片52相对板料的所需拉起高度,不因加工时加在弹簧片52前端部的力过大而致亏损或受时有破裂之害,有可能简单可靠地形成具有理想弹性的弹簧本体50。
如图4所示,为了装配上述那样配置的滑动件10,首先,将拉手30的环形夹持体33穿入滑动件本体20的后装配柱25,并使拉手30的销轴32接触后支承壁25a的拉手导向部25e的拉手导向表面而使整个拉手30近似水平地就位。其次,从拉手30的销轴32上方安放弹簧本体50。此时,将弹簧本体50的爪部55配合并插入后装配柱25的爪孔部25f,并将位于爪部55对面的勾部54勾在装配柱24的突出件24e上,当被安装于拉手30的销轴32上时其位置也就高于爪孔部25f。弹簧本体50从爪孔部25f朝突出件24e的侧面上斜,被设置在上叶片21的上表面,弹簧片52的前端部则被设置在前后装配柱24和25的支承壁24a和25a的相对各面之间。其次,将拉手夹持体40从弹簧本体50上方置于前后装配柱24和25的当中。
在将拉手夹持体40装配于前后装配柱24和25当中时,随着拉手夹持体40的装配,拉手夹持体40的啮合段41a和42a在沿扩张打开的方向弹性变形的同时顶着弹簧片52的弹性力在前后装配柱24和25的锁定部24d和25d的倾斜导向平面上滑动并通过这些倾斜导向平面的前端倾斜平面。此时如图5所示,就使啮合段41a和42a沿收缩方向弹性复原,使啮合段41a和42a与锁定部24d和25d的边缘啮合表面得到啮合。
因此,在拉手夹持体40的装配极限位置,拉手夹持体40的凹部44与前后装配柱24和25的相应突出部24b和25b相配并啮合如图6所示,拉手夹持体40的上表面完全地纳入前后装配柱24和25当中而得到包掩,拉手夹持体40的左右叶片43、43的下表面与上叶片21上表面分离地封闭用来操作弹簧本体50的工作空间的一部分和拉手30的一部分。这样,滑动件10的装配得以完成。
当滑动件本体20和拉手夹持体40在这种简单结构中相互啮合使得拉手夹持体40的啮合段41a和42a同前后装配柱24和25的锁定部24d和25d相配并固定时,弹簧本体50得以整体形成,不使与其分离,此装配可用手或用自动机简单、稳定和可靠地进行。另外,弹簧片52可在拉手夹持体40背面和前后装配柱24和25的相对各面之间形成的空间平滑可靠地弹性变形,弹簧片52的断裂、不良变形和失效可得以防止,从而有可能保证弹簧本体50长期坚固耐用。
图7阐明了用来将弹簧本体50的爪部55从图5所示的状态脱扣的操作。弹簧本体50的爪部55与接合元件(未示出)脱离啮合时,首先,如图5所示,如果用手上拉与滑动件本体20平行地加以配置的拉手30,拉手30的销轴32就沿拉手导向部25e的拉手导向表面25e-1上升。与拉手30的上升相关连,弹簧本体50的弹簧片52在使弹簧本体50的爪部55朝脱开爪部55与接合元件(未示出)啮合的方向弹性变形时围绕拉手30的销轴32前窜。当拉手30的销轴32趋至弹簧本体50的运动极限位置时,爪部55径上叶片21的爪孔部25f与接合元件得以分离如图7所示,使得爪部55和接合元件的啮合得以脱开。
啮合刚一脱开,滑动件10就可自由地向滑动件肩部开口侧面(图7右侧)或后开口侧面(图7左侧)运动,通过自由移动滑动件10,拉链的齿列(未示出)可得以相互啮合和打横地分开。在此所想要的操作之后,如果将拉手30松开,顶压弹簧本体50弹簧片52的弹力产生的变形就由于拉手30销轴32沿拉手导向部25e的拉手导向表面25e-1下落而得以弹性返回原始状态,弹簧本体50的爪部55则经上叶片21的爪孔部25f自动置于拉链的齿间。弹簧本体50的爪部55和接合元件相互啮合,在此啮合状态,滑动件受阻不再运动,滑动件10就被保持处于停止状态。
图8和9阐明本发明弹簧本体50之一变型例。图8为示出弹簧本体的透视图,图9为弹簧本体的平面图。在这些图中,变型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为不同的是,在弹簧本体50一端部形成的窗状开口部51从滑动件后开口的端部跨越板料的纵向中部更长地得到设置;扁平弹簧片52呈肘形切开和上拉至要求的高度处;弹簧片52上升产生的侧面的脊线部具有倒棱部53a。因此,在这些图中,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的件被赋予相同的件名和参考数码。
图中阐明的弹簧本体50的窗状开口部51是呈板料纵向上较长的长方形而形成的,带有从对应于弹簧片52的外廓的切出口53的前端表面向外设置的梯级。在切口53因弹簧片52上升产生的侧面的脊线部,形成了倒棱部53a,它是朝着当中向下倾斜的。由于倒棱部53a的存在,解决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此问题为使得弹簧片52当它受弹性变形却未得以弹性返回原始状态时被嵌入切口53且弹簧片52的面与切口53上弹簧片52上升产生的侧面的脊线部相接触,从而使供弹簧片52弹性变形用的空间得到充分的保证。
在弹簧本体50的前端,一扁平短部是作为要被勾在前装配柱24突出件24e上的勾部54形成的,短部是在弹簧片52对置的一侧平滑地下弯形成的。另外,在弹簧本体50的后端部,扁平长部是作为用来阻止滑动件本体相对接合元件(未示出)运动的爪部55形成的,也是以比扁平短部更锐的角度压弯形成的。爪部55的前伸端两侧都是从弹簧本体50主体宽度逐渐变窄形成的。
按图8和9所示变型实施例,弹簧本体50在以下一点上与图2和3所示弹簧本体50相同在对要受加工弹簧片52施以切开加工前,邻近板料弹簧片52前端面的一个区域预先加以冲裁以便形成作为窗状开口部51的切口,板料的爪部55所在处一部分也预先被冲裁以使断开。而按此变型实施例制造弹簧本体50的方法与图2和3所示的方法大为不同之处在于,对弹簧片52的左右二侧缘倒棱是在当沿外廓对位于左右二侧缘处的板料施以冲压加工而使二坡口形成时进行的,所述外廓则是朝弹簧片52的前端逐渐收缩以形成切口53的倒棱部53a的。
在对弹簧片52左右两侧缘施以倒棱之后,与制造图2和3所示弹簧本体50的方法相同,在弹簧片52左右两侧缘通过切开冲裁断开的一刻,即施以冲裁加工。在此冲裁加工后通过施以压弯加工,具有窗状开口被切开和呈肘形拉起至预定高度处的整个弹簧本体就最终以侧向大致呈C形的外形完工。
这样,在对弹簧片52施以冲裁加工之前,在通过对弹簧片52左右二侧缘施以冲压加工形成二坡口时就进行了倒棱,然后,弹簧片52左右二侧端缘一冲即断,从而可使冲裁简单准确地得到定位,弹簧片52可简单顺利地得到塑造,弹簧片52的前端外形也得以稳定。因此,有可能以预定的尺寸良好地完成弹簧本体50的加工。此外,按照图8和9所示弹簧本体50的变型实施例,按例,可采用与图2所示弹簧本体50的制造方法大体相同的方法明显地获得上述工作效果。然而,由于比图2和3所示的弹簧本体50更长的窗状开口部51的存在,弹簧片52的切开和拉起高度可更高地形成,具有理想的强弹性的弹簧片52的塑造性能可以较高精度可靠地得到改善。
其次,参考图10至12,下面将描述其上装有图8和9所示弹簧本体的滑动件本体20的内部结构例。图10至12阐明了本发明滑动件的第二实施例。图10为一主部纵向剖视图,示出滑动件的一种装配程序,图11为一主部纵向剖视图,示出将滑动件装配后的一例内部结构,图12为一说明用图,示出滑动件弹簧本体的脱扣状态。同时,在这些图中,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的件被赋予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件名和参考数码。因此,有关这些件的详述此处从略。
在这些图中,本实施例在以下两点上与第一实施例大为不同第一,弹簧本体50的窗状开口部是置入突出在要被支承在其上的前端支承头124的顶表面上的突出件部分124e上的;第二,形为具有平直上表面的块体的前后装配柱124和125是以完全纳入拉手夹持体140当中的形式封闭的。因此,代替扁平的拉手夹持体,该拉手夹持体形如长方箱体。
在位于滑动件肩部开口一侧(图10右侧)的立体前装配柱124上表面的中部,耸起突出件部分124e,它被垂直地设置,高于后装配柱125。在前装配柱124的后壁表面上,以下述形式形成一用来安弹簧的斜面,它从突出件部分124e根部朝滑动件10的后开口一侧逐渐向下倾斜。因此,有可能在使其装卡位置稳定的同时牢固地保持弹簧本体50。
在前装配柱124的前壁表面的下部,在上翼板121上表面的前端缘形成的阶形部分127的阶形平面作为拉手夹持体140安放面而形成,使一间隙得以在拉手夹持体140前板状部的内表面与前装配柱124之间形成。此间隙的作用是使置于拉手夹持体140前板状部的内表面与前装配柱124之间的弹簧本体51活动自如如图11和12所示。在位于一滑动件后开口一侧的立体后装配柱后壁表面的下部(图10中左侧),在上翼板121上表面的后端缘形成的阶形部128的阶形平面作为拉手夹持体140的安放面而形成。
在前装配柱124后壁表面的下部,突出的拉手导向部125e低于后装配柱125。在拉手导向部125e的前端表面上,用逐步向下倾斜的斜面引导拉手30销轴32的拉手导向表面125e-1得以形成。另外,在拉手导向部125e的后根部和后装配柱125的前根部,穿过上叶片121,垂直地伸出一长方爪孔部125f,在其中弹簧本体50的爪部55被置入和脱离接合元件导向通道。
拉手夹持体140由以下三部分配置而成近似平直地形成的顶壁部140a;前后侧壁部140b、140b,它们是在zz顶壁部140a前后形成的,它们的外侧表面则以大致相同的曲率呈弧形内弯;一对位于相对两侧的左右侧壁部140c、140c,用来连接顶壁部140a和前后侧壁部140b、140b。拉手夹持体140所环绕的空间部分充分宽裕可供弹簧本体50和拉手30的一部分活动。在对应拉手30的销轴32的拉手夹持体140左右侧壁部140c的下端缘上的位置,中凹的切口部140d得以形成。当将滑动件120和拉手夹持体140相互啮合时,就使中凹的切口部140d与上叶片21的上表面分开,形成供拉手30的销轴活动的空间部分。
另外,在相应于弹簧本体50的弹簧片52的顶壁部140a背面上的位置,形成一中凹槽部140e。由于所形成的顶壁部140a薄于前后侧壁部140b、140b,当使弹簧本体50的弹簧片弹性变形时,扭曲、损坏等就得到防止,弹簧本体50也不横向窜动,从而有可能顺利可靠地使弹簧本体50与拉链的接合元件(未示出)啮合和脱开。
如图10所示,在安装按上述配置的滑动件10时,拉手夹持体140、弹簧本体50和拉手30的置入并不与第一实施例显著不同。然而,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弹簧本体50勾部54的窗状开口部51系外配要被支承在其上的前端支承头124的突起件部分124e;拉手夹持体140要顶着弹簧片52的弹力与要被固定在那里的弹簧本体50完全接触,这样它从弹簧本体50上方围裹前后装配柱124和125。此拉手夹持体140是用惯常习知的固定方式固定的。例如,按此固定方式,例如,与上述10-127313号日本专利公示中公开的技术相同,将突出在拉手夹持体140后侧壁部140b的下端表面上的小突出部(未示出)置入滑动件本体120的凹槽(未示出),拉手夹持体140的左右侧壁部140c、140c就得以压缩并固定在前后装配柱124和125上。
图12阐明了将弹簧本体50爪部55从图11所示状态脱扣的操作。在使弹簧本体50的爪部55和接合元件(未示出)间的啮合脱开时,首先,如图12所示,当用手拉起置于与之平行的滑动件120上的拉手30时,与沿拉手导向部125e的拉手导向表面125e-1升起拉手30的销轴32相关连,弹簧本体50的弹簧片52在使弹簧本体50的爪部55沿与接合元件脱开啮合的方向上使弹簧本体50的爪部55弹性变形的同时围绕着由前装配柱124的突出件部分124e外置的弹簧本体50的勾部54得以向前摆动。
当拉手30的销轴移动至弹簧本体50的运动极限位置时,如图12所示,弹簧本体50的爪部55经上叶片121的爪部125f与接合元件(未示出)得以分离,此时啮合状态即被解除脱开。刚一脱开,拉链的齿(未示出)就可得以连接,或者,它们可通过使滑动件10自由地相对接合元件滑动得以打横地分离。如果拉手30被松开,顶着弹簧本体50弹簧片52的弹力的变形就弹性返回到原始状态,爪部55就经上叶片121的爪部125f被自动置入拉链的接合元件之间从而使滑动件10保持在停止状态。这样,通过在窗状开口部51的主体的侧面从端部将板料的纵向中部向外切开,就有可能有效地使用具有下述弹簧片52的最为多能的弹簧本体50,此弹簧片在各种滑动件中系被压弯一阶以上、被切开并被拉起至预定高度处。
按照上述相应的实施例,弹簧本体50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装配的,即使整个弹簧本体从窗状开口部51到爪部55的侧面向下倾斜地保持在滑动件20或120上。因此,可在拉手夹持体140的背面和滑动件本体20或120的前装配柱24、25或124、125之间获得一部分空间,它足够宽裕可供拉手30的销轴32和弹簧本体50活动。这样,滑动件本体20和120同拉手夹持体40和140的内部可得到有效使用,从而可获得相应于滑动件本体20和120外形的优良外观设计,滑动件的商业价值也可得到有效提高。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如上述。例如,与上述不同,不必设置在板料切口53因弹簧片52上升产生的侧面的脊线部形成的倒棱部53a,也不必设置作为具有侧向大致呈C形整体形成在板状料一端部处具有大致长方的窗状开口部51的弹簧本体50而在弹簧片52两侧端部形成的楔形面52a。此外,按例,本发明的目的可由倒棱部53a和楔形面52a或与其他因素如弹簧本体50的宽度、长度和材料、弹簧片52a的尺寸和外形等相关的任意组合充分地达到。因此,很自然,本发明不受限于各相应实施例和变型实施例,本发明的设计在相应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作出各种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拉链用弹簧本体(50),它被支承和固定在滑动件本体(20、120)的上部用于接合和脱开拉链带的齿列,并具有要被弹性设置在拉手(30)和拉手夹持体(40、140)的背面之间用来将拉手(30)可移动地保持在拉手夹持体和滑动件本体(20、120)的上表面之间的弹簧片(52),弹簧本体(50)是由具有位于其一端侧的窗状开口部(51)和位于其另一端侧前端的爪部(55)的板料构成的,爪部(55)则是要通过操纵拉手(30)基于弹簧片(52)的弹性变形与通过滑动件本体(20、120)的内部的拉链带齿列的一部分啮合以及脱开的;其特征在于,弹簧片(52),它以这样一种方式被切开、弯曲和拉起至一预定高度处,使得板料的纵向中部从窗状开口部(51)之一端部被向外切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弹簧本体,其特征在于,弹簧片(52)的横向两侧端表面是呈楔形面(52a)形成的,楔形面则是朝其前端逐步收缩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用弹簧本体,其特征在于,另包括沿一方向倾斜的倒棱部(53a),通过向外切开弹簧片(52)形成的切口之在弹簧片(52)上升侧之脊线部是沿此向相互趋近的。
4.一拉链用滑动件,包括用于接合和脱开拉链带齿列的滑动件本体(20、120);以及拉手夹持体(40、140),它被支承和固定在滑动件本体(20、120)的上部并将拉手(30)可动地保持在拉手夹持体(40、140)和滑动件本体(20、120)的上表面之间,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弹簧本体(50)的弹簧片(52)被弹性设置在拉手夹持体(40、140)背面和拉手(30)之间,且弹簧本体(50)的爪部(55)通过操纵拉手(30)基于弹簧片(52)的弹性变形与通过滑动件本体(20、120)当中的拉链带的齿列的一部分啮合和脱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用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滑动件在滑动件本体的上表面前后具有第一和第二柱部(24、25);拉手夹持体(40)由具有前后壁部(41、42)的侧向大体呈C形的盖体构成,壁部则在平直的上壁部前后形成;位于相应壁部(41、42)前端部的内表面具有啮合段(41a、42a)以便与锁定部(24d、25d)得以弹性啮合,锁定部(24d,25d)则是在头部(24、25)形成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链用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拉手夹持体(40)具有左右叶片(43、43),左右叶片(43,43)是从上壁部左右向下伸出以覆盖和封闭第一柱部(24)和第二柱部(25)间的空间部分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链用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滑动件在左右叶片(43、43)近端部具有凹部(44),在柱部(24、25)处形成的突出部(24b、25b)与凹部(44)相配合并啮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链用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滑动件具有在第一和第二柱部(24、25)的左右端边缘建造的支承壁(24a、25a),且至少拉手夹持体(40)的前后端部是配合并支承在其上的;位于弹簧本体(50)爪部(55)一侧的端部和位于其相对一侧的端部则是配合于左右支承壁(24a、25a)之间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链用滑动件,其特征在于,弹簧本体(50)具有在其一端弯曲的勾部(54),勾部(54)被勾在形成于第一柱部(24)的左右支承壁(24a、24a)之间的突出件部分(24e)处,位于弹簧本体(50)的爪部(55)一侧的端部则被设置得低于勾部(54)一侧并且是完全地倾斜的。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用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滑动件在滑动件本体的上表面前后具有第一和第二柱部(124、125),拉手夹持体(140)由具有一顶壁部(140a)、前后侧壁部(140b、140b)和左右侧壁部(140c、140c)的矩形盒体构成,在侧壁部上一凹部(140d)在其中部形成;滑动件是与滑动件本体(120)的第一和第二柱部(124、125)外部相配的;滑动件将滑动件本体(20)的上部封闭以被固定在上部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拉链用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滑动件在第一柱部(124)的上部具有突出件部分(124e),突出件部分(124e)被制成自由地配合在要被勾在其上的弹簧本体(50)的窗状开口部(51)内,位于弹簧本体(50)爪部(55)一侧的另一末端则被设置得低于窗状开口部(51)的一侧并且是完全地倾斜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链用弹簧本体和一种上面安有弹簧本体的滑动件,包括由在爪部(55)相对的一侧具有一窗状开口部(51)的板料构成的弹簧本体(50),它是整体形成的,侧向大致呈C形;包括具有这样一种外形的弹簧片(52),即多步地将板料的纵向中部从窗状开口部主体的一侧端部向外切开以便将其拉起至所要求的高度处,弹簧片(52)被置于拉手夹持体(40)背面与拉手(30)之间并同它们弹性接触,爪部(55)则是穿入穿出滑动件本体(20)当中通过操纵拉手(30)而与连接件列的一部分啮合或脱开的。因此,有可能得到这种弹簧本体(50),它能降低材料和制造成本,实现稳定优良的生产率;并能得到一种具有自停功能、能获得简单和造价低廉的结构、能实现结构小型化且装配简单的滑动件。
文档编号A44B19/24GK1572170SQ20041004539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1日
发明者岩濑裕一, 槻庆一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