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贝类体内麻痹性贝毒排出的方法

文档序号:830429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贝类体内麻痹性贝毒排出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贝类水产品生物毒素脱毒的技术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贝类体内麻痹性贝毒排出的方法。
技术背景
[0002]近年来,有害赤潮在全球近岸海域频繁暴发,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的重大海洋生态灾害之一。其中部分有毒赤潮可产生藻毒素,并通过食物链传递至贝类体内后经生物转化生成成分更复杂的贝毒素,潜在威胁贝类水产品食用安全和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麻痹性贝毒是一类毒性强、分布广、衍生物多的贝毒素,曾多次引发消费者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严重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并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麻痹性贝毒成为贝类水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的必检项目之一。
[0003]贝类养殖在我国海水养殖企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我国沿海近年来多次发生较大规模有毒甲藻赤潮,海水养殖环境受到藻毒素的污染,直接威胁贝类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我国渤海、北黄海、东海等海域养殖的虾夷扇贝、紫贻贝、厚壳贻贝等经济贝类中均曾检出高浓度的麻痹性贝毒。我国福建宁德、莆田、厦门、江苏盐城等地区均发生过麻痹性贝毒中毒事件,导致多人死亡。
[0004]目前国内外研宄人员尝试了不同的方法脱除贝类体内麻痹性贝毒,主要是将沾染毒素的贝类放于清洁海水中自净,并辅助温度刺激、臭氧处理、氯化处理等方法,以提高贝类的脱毒效率。但这些方法均不完善,有些方法效率低,耗时长;有些方法净化不彻底,贝类体内毒素残留量较大;有些经济可行性差;有些甚至存在不安全隐患。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有效去除贝类麻痹性贝毒的技术,以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贝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贝类体内麻痹性贝毒排出的方法,用于染毒贝类样品上市或深加工处理之前的脱毒净化,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6]本发明的方法,是在沾染麻痹性贝毒的贝类的养殖水体中投放活性炭颗粒来完成的。
[0007]所述的活性炭颗粒,其粒径优选为38?48 μ m ;
[0008]上述活性炭颗粒的制备方法,是将木质活性炭粉碎、研磨,用300?400目网孔的筛子分选,获得粒径为38?48 μ m的活性炭颗粒。
[0009]本发明的促进贝类体内麻痹性贝毒排出的方法,一种具体操作如下:
[0010]将沾染麻痹性贝毒的贝类放于洁净的海水中,并进行曝气供氧,添加活性炭颗粒到贝类培养海水中,并每隔约3?4小时再添加活性炭颗粒,添加活性炭颗粒的质量与培养水体的体积比约为50mg/L。
[0011]本发明所采用的木质活性炭是以小薪材为原料,经炭化和高温蒸汽活化,再经去杂除铁等工艺生产而成,价格低廉,活性炭颗粒的研磨、筛选过程简单,添加活性炭颗粒的质量可根据贝类培养水体的体积适当增减、操作简便,可明显促进贝类的脱毒效率,且在摘除贝类内脏团后食用或深加工,不影响产品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通过具体的实验结果对发明的技术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0013]实施例1:不同材质的活性炭对麻痹性贝毒的吸附
[0014]实验步骤:
[0015]1.选取10中不同材质的活性炭,即99-3椰壳活性炭、椰壳加强型活性炭、99_1型枣壳活性炭、99-2型杏壳活性炭、糖用活性炭、木质活性炭、II型原煤活性炭、煤质溶剂回收活性炭、竹炭、玉米芯活性炭。将这些活性炭粉碎、研磨并过100目筛网,分装在10个不同的自封袋中密封保存。其中本实施例所用的木质活性炭购买自烟台通用活性炭有限公司。
[0016]2.分别称取0.0lg不同材质活性炭颗粒加入到40mL麻痹性贝毒藻提取液中,震荡30so
[0017]3.用ImL的针管吸取震荡后的溶液,过0.22 μ m水系滤膜,采用AOAC颁布的标准方法(AOAC method 959.08)测定溶液麻痹性贝毒的毒性大小。通过分析活性炭吸附麻痹性贝毒前后的毒性变化,计算出不同材质活性炭吸附麻痹性贝毒的能力。
[0018]实验结果:
[0019]不同材质的活性炭对麻痹性贝毒的吸附结果见图1所示,其中木质活性炭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率达到65.0% ;而玉米芯的吸附效果最差,吸附率为47.9%。
[0020]实施例2:不同粒径的木质活性炭对麻痹性贝毒的吸附
[0021]实验步骤:
[0022]1.根据实施例1,选取吸附麻痹性贝毒能力最强的木质活性炭进行粉碎、研磨,再分别过100目、200目、300目和400目筛网,获得粒径为75?150 μm、48?75 μm、38?48 μ m和小于38 μ m的活性炭颗粒。
[0023]2.按照实施例1中的操作步骤操作,计算出不同粒径的木质活性炭吸附麻痹性贝毒的能力。
[0024]实验结果:
[0025]不同粒径的木质活性炭对麻痹性贝毒的吸附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粒径为38?48 μ m的木质活性炭对麻痹性贝毒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率达到58.0%。
[0026]实施例3:好夷扇贝的脱毒效果分析
[0027]实验步骤:
[0028]1.将木质活性炭粉碎、研磨,分别过孔径为300目和400目的筛网,获得粒径为38?48 μ m的活性炭颗粒,密封保存。
[0029]2.向虾夷扇贝培养箱内投喂麻痹性贝毒的产毒藻(塔玛亚历山大藻),连续喂食一周,获得麻痹性贝毒的染毒贝类样品。随机取5只虾夷扇贝,用小鼠生物测试法测得的毒性值约为4300MU/100g。
[0030]3.取40只染毒的虾夷扇贝,分别随机放入四个5L的烧杯中,每个烧杯中放10只扇贝,并加入4L的0.45 y m滤膜过滤的新鲜海水。其中两只烧杯添加活性炭颗粒,另两只烧杯不添加活性炭颗粒(对照组),均曝气供氧。添加活性炭颗粒的实验组分别于每日8:00、11:30、15:00及18:30加入约0.2g活性炭颗粒,于22:00加入0.4g活性炭颗粒,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在脱毒进行至24h和72h时,分别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取出10只扇贝,进行毒性测定。
[0031]4.将虾夷扇贝去壳解剖,取出消化腺组织,沥水,用匀浆器充分匀浆,加入一定量0.1N HCl (每Ig消化腺加入ImL 0.1N HCl),搅拌并调节其pH〈4,继而加热煮沸5min,待冷却后于3000rpm转速条件下离心5min,取其上清液,采用AOAC颁布的标准方法(A0ACmethod 959.08)测定麻痹性贝毒的毒性大小。
[0032]实验结果:
[0033]扇贝经活性炭颗粒处理24h和72h后,消化腺组织内残留的毒性与对照组样品中残留的毒性相比,分别降低了 28.5%和24.6%。这说明应用活性炭颗粒可以有效地促进扇贝排出麻痹性贝毒毒性的过程。
[0034]实施例4:紫贻贝的脱毒效果分析
[0035]实验步骤:
[0036]1.和实施例3的处理过程相同,获得38?48 μ m的木质活性炭颗粒,并密封保存。
[0037]2.向紫贻贝培养箱内投喂麻痹性贝毒的产毒藻(塔玛亚历山大藻),连续喂食一周,获得麻痹性贝毒的染毒贝类样品。随机取10只紫贻贝,用小鼠生物测试法测得的毒性值约为 2300MU/100g。
[0038]3.取60只染毒的紫贻贝,分别随机放入四个5L的烧杯中,每个烧杯中放15只贻贝,并加入4L的0.45 μ m滤膜过滤的新鲜海水。其中两只烧杯添加活性炭颗粒,另两只烧杯不添加活性炭颗粒(对照组),均曝气供氧。添加活性炭颗粒的实验组分别于每日8:00、11:30、15:00及18:30加入约0.2g活性炭颗粒,于22:00加入0.4g活性炭颗粒,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在脱毒进行至24h和72h时,分别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取出15只贻贝,进行毒性测定。
[0039]4.将紫贻贝去壳解剖,取出消化腺组织,用实验一中相同的方法测定麻痹性贝毒的毒性大小。
[0040]实验结果:
[0041]紫贻贝经活性炭颗粒处理24h和72h后,消化腺组织内残留的毒性与对照组样品中残留的毒性相比,分别降低了 41.4%和77.0%。这说明应用活性炭颗粒可以有效地促进紫贻贝排出麻痹性贝毒毒性的过程。比较虾夷扇贝和紫贻贝的脱毒效果可见,应用木质活性炭颗粒能更有效地促进紫贻贝排出麻痹性贝毒的过程,脱毒效果更好。
【主权项】
1.一种促进贝类体内麻痹性贝毒排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在沾染麻痹性贝毒的贝类的养殖水体中投放活性炭颗粒来完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颗粒,其粒径为38?48μπ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颗粒,是将木质活性炭粉碎、研磨,用300?400目网孔的筛子分选,获得粒径为38?48 μ m的颗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的操作如下: 将沾染麻痹性贝毒的贝类放于洁净的海水中,并进行曝气供氧,添加活性炭颗粒到贝类培养海水中,添加活性炭颗粒的质量与培养水体的体积比为50mg/L。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添加活性炭颗粒到贝类培养海水中后,每隔约3?4小时再次添加活性炭颗粒。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木质活性炭颗粒促进虾夷扇贝和紫贻贝排出体内麻痹性贝毒的方法。从10种不同材质的活性炭中,筛选出一种高效吸附麻痹性贝毒的木质活性炭。将其研磨后过筛,获得粒径为38~48μm的活性炭颗粒;每隔一段时间向沾染麻痹性贝毒的贝类培养体系中添加一定量的活性炭颗粒,并搅拌均匀;应用小鼠生物测试法监测贝类体内残留毒素的毒性。结果表明:与染毒贝类在0.45μm滤膜过滤的海水中自然净化的对照组相比,添加活性炭颗粒的实验组中虾夷扇贝在暴露24h和72h后的脱毒效率分别提高28.5%和24.6%,紫贻贝在暴露24h和72h后的脱毒效率分别提高41.4%和77.0%。
【IPC分类】A23L1-015, A22C29-00
【公开号】CN104621228
【申请号】CN201510036506
【发明人】李爱峰, 邱江兵, 樊华, 梁夏, 刘婷
【申请人】中国海洋大学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