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菌小培养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389720阅读:27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真菌小培养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实验中一种真菌小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真菌(fungus ;eUmyCeteS)的培养方法在微生物教学中占一定的比例。常见的真 菌细胞器有细胞核,线粒体,微体,核糖体,液泡,溶酶体,泡囊,内质网,微管,鞭毛等;常 见的内含物有肝糖,晶体,脂体等。在实验教学中大都以小培养法来观察其形态变化。真菌 小培养法很多,如玻片琼脂法、悬滴培养法、郭氏钢圈法、回形针法。,这些方法主要用于生 长较快的真菌,就以郭氏钢圈法为例,使用者对玻片法进行了改进,使用铜圈(外径2cm,内 径1. 7cm,厚约0. 4cm,侧面有一直径约0. 25cm的小孔)法替代单纯玻片法,观察时间可延 长至3 4周。具体方法是将载玻片、盖片和铜圈等消毒,用镊子将铜圈在火焰上加热后 双面均放在蜡块上浸蜡少许后立即将其放在载玻片上,小孔侧要位于玻片的窄侧边,用盖 片轻轻加热后置于铜圈上,由此形成了一个除小孔几乎密闭的小室。待冷却后用注射器将 熔化的培养基从侧面的小孔中注入,量约为铜圈小室的1/2,沿载玻片横向放置并稍倾斜至 冷却凝固。接种时通过小孔分别在靠近载玻片和盖玻片两侧的培养基上,注意左右适当错 开以便观察。该方法虽然相对密闭,适用于生长较慢的暗色真菌等菌的观察。但是制作过 程相对复杂繁琐;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实验室来讲,污染指数高。并且,操作难度大;外观 不漂亮;不可再利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率高、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的真菌小培养装置, 具有科学、简洁、经济、方便、准确、快速的特点。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真菌小培养装置,包括载玻片,其特征在于,该载玻片上设有带有透孔的模 板,透孔与载玻片形成真菌培养腔,所述载玻片与模板置于一个托板上,一起植入一个无盖 矩形盒中固定。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无盖矩形盒内底面四周设有弹簧,两边外侧对称设有活页卡 子,当载玻片、模板及托板一起植入无盖矩形盒中时,托板将弹簧压紧,活页卡子将模板固 定在无盖矩形盒上面。所述模板透孔周围有一个配套的橡胶密封圈,模板下表面涂凡士林与载玻片上表 面密封。所述模板、托板厚度均为5mm。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无盖矩形盒底四周设有弹簧,两 边外侧对称设有活页卡子,当载玻片、模板及托板一起植入无盖矩形盒中时,托板将弹簧压 紧,活页卡子将模板固定在无盖矩形盒上面。取出时,将活页卡子移走,托板及载玻片、模板 在弹簧的作用力下自动脱出无盖矩形盒。二是外观美观,密封性能好,三是载玻片再利用率 高,节省资源。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立体图。图1图2中1、模板;2、透孔;3、载玻片;4、托板;5、弹簧;6、活页卡子;7、无盖矩
形盒;8、真菌培养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真菌小培养装置,包括载玻片3,该载玻片上设有带有透孔2 的模板1,透孔2与载玻片3上表面形成真菌培养腔8,载玻片与模板置于一个托板4上,一 起植入一个无盖矩形盒7中固定。模板1、托板4厚度均为5mm,与载玻片3等大,模板中央透孔2的直径为20mm圆 孔,孔周围有一个配套的橡胶密封圈,模板下表面涂凡士林与载玻片3(上表面)密封。无盖矩形盒内底面四周设有弹簧5,两边外侧对称设有直角型活页卡子6,当载玻 片3、模板1及托板4 一起植入无盖矩形盒7中时,托板4(下表面)将弹簧5压紧,活页卡 子6将模板1固定在无盖矩形盒上面。操作完成后,将活页卡子从模板1表面移走,托板及 载玻片、模板在弹簧5的作用力下自动脱出无盖矩形盒7。
权利要求一种真菌小培养装置,包括载玻片,其特征在于,该载玻片上设有带有透孔的模板,透孔与载玻片形成真菌培养腔,所述载玻片与模板置于一个托板上,一起植入一个无盖矩形盒中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菌小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盖矩形盒内底面四周 设有弹簧,两边外侧对称设有活页卡子,当载玻片、模板及托板一起植入无盖矩形盒中时, 托板将弹簧压紧,活页卡子将模板固定在无盖矩形盒上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菌小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透孔周围有一个配套 的橡胶密封圈,模板下表面涂凡士林与载玻片上表面密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菌小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托板厚度均为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菌小培养装置,包括载玻片,其特征在于,该载玻片上设有带有透孔的模板,透孔与载玻片形成真菌培养腔,所述载玻片与模板置于一个托板上,一起植入一个无盖矩形盒中固定。
文档编号C12M1/00GK201737930SQ201020260149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5日
发明者于军, 刘楠楠, 刘芳娥, 张伟, 曲萍, 梁向艳, 田爽, 田菲, 赵玉峰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