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体流加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

文档序号:587808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体流加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色氨酸,尤其是涉及一种前体流加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L-色氨酸(L-Trp)是一种含有吲哚基的中性芳香族氨基酸,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必需氨基酸之一。由于L-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对机体的广泛作用,其在医药领域的用途一度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门,到目前为止,L-色氨酸作为治疗癞皮病、精神分裂症、营养药剂、人工膳食和必需氨基酸片的用途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承认(李剑欣,张绪梅,徐琪寿.色氨酸的生理生化作用及其应用[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5,27(3):58-62)。L-色氨酸在食品工业的应用价值主要在于它被广泛地用作食品添加剂、调味剂和抗氧化防腐剂。近年来,由于在配合饲料中大量使用合成的蛋氨酸和赖氨酸,使得L-色氨酸成为饲料中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是继蛋氨酸和赖氨酸之后的第三大饲料添加剂(张炳荣.氨基酸工业大全[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1)。早期的L-色氨酸的生产方法主要依靠化学合成法和蛋白质水解法,但是由于这些方法存在着材料来源有限、周期长、工艺复杂、产品成分复杂等缺点,因而在上世纪90年代逐渐被淘汰,随着对微生物法生产L-色氨酸研究的不断深入,微生物法已经走向实用并且处于主导地位。微生物法大体上又可以分为酶法、微生物转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张克旭.氨基酸发酵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712-722)。酶法和微生物转化法的高成本已困扰研究工作者多年,进展不大,难以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生产L-色氨酸。而微生物发酵法具有产酸高、成本低、质量好等优势,将是未来大规模生产L-色氨酸的首选技术。目前,微生物发酵产L-色氨酸主要使用到的菌种为谷氨酸棒杆菌和大肠杆菌°在谷氨酸棒杆菌方面,Katsumata等(KatsumataR,IkedaM.Hyperproductiionoftryptophanin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bypathwayengineering.NatureBioechnology,1993,11921-925)将带有7-磷酸-2-酮-3-脱氧庚糖酸(DAHP)合成酶和色氨酸合成酶的质粒引入产色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KY10894,发酵80h使得L-色氨酸的产量比原始菌株提高了54%,达到43g/L;Ikeda等(IkedaM,NakanishiK,KinoK,etal.Fermentativeproductionoftryptophanbyastablerecombinantstrainof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withamodifiedserine-biosyntheticpathway[J]BiosciBiotechnolBiochem,1994,58(4):674_678)又将丝氨酸代谢途径中的磷酸甘油酸脱氢酶的基因克隆岛表达aroG基因与色氨酸合成酶基因的质粒pWK99中,构建出重组质粒PWK9901,并将后者转入色氨酸生产菌KY10894,解决了发酵过程中丝氨酸供给量较少而积累副产物吲哚等问题,发酵80h后,产量达50g/L。Ikeda等(IkedaM,KatsumataR.Hyperproductionoftryptophanby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withthemodifiedpentosephosphatepathway[J]Appliedand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1999,51(2)201-206)通过代谢途径分析,发现在产色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PIK9960中过表达tktA可增加磷酸戊糖途径中E4P的量,从而提高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产率,最终发酵80h色氨酸的产量可达到58g/L。在大肠杆菌方面,日本三乐公司从大肠杆菌K12中取出色氨酸操纵子,组合于载体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3110,转化株经NTG诱变,得到质粒稳定的6-FT抗性株,再附加8-氮鸟嘌呤抗性,成功选育出L-色氨酸高产株,菌体以葡萄糖和邻氨基苯甲酸为原料进行发酵,培养120h后,产量可达40.3g/L;Berry(BerryA.ImprovingproductionofaromaticcompoundsinEscherichiacolibymetabolicengineering[J]TrendsBiotechnol,1996,14(7)250-256)克隆了编码DAHP合成酶的aroG基因以及整个色氨酸操纵子,并对aroG和trpE基因进一步改构,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高表达,发酵50h后,产量达45g/L;Park等(ParkYH,LimSJ,KimBH,etal.Ε.colimutantcontainingmutantgenesrelatedwithtryptophanbiosynthesisandproductionmethodoftryptophanbyusingthesame[P].U.S.2008:N0.0299644)通过诱变色氨酸合成途径中的多个基因,成功选育出L-色氨酸的高产株CJ285,发酵61h后,L-色氨酸产量达28.2g/L,糖酸转化率为11.6%。尽管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L-色氨酸的产量已有所提高,但还存在发酵周期长、糖酸转化率低等问题,若要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提高L-色氨酸的产量和糖酸转化率,缩短发酵时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体流加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菌种筛选取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E.coliK12W3110)ATCC27325菌液(可购自美国菌种保藏中心),用已灭过菌的p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IO3IO6倍后涂布于LB平板,于3537°C培养1830h;从LB平板中挑选单菌落涂布于新的LB平板,于3537°C再培养1830h,将得到的单菌落用p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振荡稀释,然后涂布于新的LB平板,于3537°C培养1830h后得到菌层,用LB培养基洗下菌层,然后将菌液加入到无菌保种管,按11比例加入40%的无菌甘油后于-20°C保存备用;2)一级摇瓶种子将步骤1)得到的菌液以0.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一级种子培养基的摇瓶中,于3537°C,以150250rpm培养1020h;3)二级发酵罐种子将步骤2)得到的一级摇瓶种子以10%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二级种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控制风量612L/min,转速300500rpm,温度35370C,罐压0.050.08MPa,pH值通过氨水控制在6.57.0,培养1020h;4)发酵培养将步骤3)得到的二级发酵罐种子以10%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发酵,控制风量1530L/min,转速300700rpm,温度3537°C,罐压0.050.08MPa,pH值通过氨水控制在6.57.0;流加葡萄糖浓度为500600g/L,采用低糖补料的方法,维持溶氧在10%30%,同时在菌体进入对数期时开始流加浓度为200300g/L的邻氨基苯甲酸,初始流加速度为0.10.3g/L/h,之后逐渐增大,至发酵结束时流加速度为0.60.8g/L/h,发酵周期3040h,产物L-色氨酸产量4050g/L,邻氨基苯甲酸转化量68g/L,糖酸转化率20%22%。在步骤1)中,所述LB培养基的组成可为酵母粉5g/L,胰蛋白胨10g/L,氯化钠10g/L,琼脂1520g/L,盐酸四环素10100mg/L,灭菌前pH值7.27.5。在步骤2)中,所述一级种子培养基的组成可为磷酸氢二钾1530g/L,酵母粉1020g/L,磷酸二氢钾618g/L,硫酸铵210g/L,七水硫酸镁15g/L,葡萄糖2040g/L,盐酸四环素10100mg/L,灭菌前pH值7.27.5。在步骤3)中,所述二级种子培养基的组成可为磷酸氢二钾28g/L,酵母粉15g/L,七水硫酸镁15g/L,硫酸铵15g/L,柠檬酸三钠二水物15g/L,葡萄糖2050g/L。在步骤4)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可为磷酸氢二钾515g/L,酵母粉15g/L,七水硫酸镁15g/L,硫酸铵15g/L,柠檬酸15g/L,硫酸亚铁50200mg/L,葡萄糖1030g/L。本发明通过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Ε.coliK12W3110)ATCC27325发酵生产L-色氨酸,采用前体流加的发酵工艺,有效地提高了L-色氨酸的产量和糖酸转化率,能够在较短发酵周期内实现L-色氨酸的高产量积累,最终L-色氨酸产量可达4050g/L,糖酸转化率20%22%(接近理论转化值22.7%),同时发酵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可满足工业化生产L-色氨酸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图1为实施例1中L-色氨酸基因工程菌(E.coliK12W3110)ATCC27325在发酵培养基中生产L-色氨酸的过程曲线。在图1中,横坐标为时间Cultivationtime(h),左纵坐标为菌体OD值OD66tl(〇)和L-色氨酸产量L-Trp(g/L)(★),第一右纵坐标为残糖量RG(g/L)(),第二右纵坐标为溶氧DO(%)(-)。图2为实施例2中L-色氨酸基因工程菌(E.coliK12W3110)ATCC27325在发酵培养基中流加前体生产L-色氨酸的过程曲线。在图2中,横坐标为时间Cultivationtime(h),左纵坐标为菌体OD值OD66tl(〇)和L-色氨酸产量L-Trp(g/L)(★),第一右纵坐标为残糖量RG(g/L)(),第二右纵坐标为溶氧DO(%)(-)。图3为实施例3中L-色氨酸基因工程菌(E.coliK12W3110)ATCC27325在发酵培养基中流加前体生产L-色氨酸的过程曲线。在图3中,横坐标为时间Cultivationtime(h),左纵坐标为菌体OD值OD66tl(〇)和L-色氨酸产量L-Trp(g/L)(★),第一右纵坐标为残糖量RG(g/L)(),第二右纵坐标为溶氧DO(%)(-)。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1)菌种筛选打开冷冻甘油管,取15yL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E.coliK12W3110)ATCC27325菌液,用已灭过菌的pH为7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IO4倍;取200μL稀释液涂布于LB平板,于37°C培养20h;从LB平板中挑选单菌落涂布于新的LB平板,以便得到新的单菌落,于37°C培养20h;将最终得到的单菌落用pH为7的磷酸盐缓冲液ImL振荡稀释,取200μL稀释液涂布于新的LB平板以便得到菌层,于37°C培养20h;最后用3mL的LB培养基洗下菌层,然后将菌液加入到空的无菌保种管,按11比例加入40%的无菌甘油;甘油管-20°C保存备用。LB平板培养基组成为酵母粉5g/L,胰蛋白胨10g/L,氯化钠10g/L,琼脂15g/L,盐酸四环素20mg/L,灭菌前pH值7.2。2)一级摇瓶种子将步骤1)中的甘油管,以0.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75mL—级种子培养基的500mL摇瓶中,于37°C,以150rpm培养12h。一级摇瓶种子培养基组成为磷酸氢二钾20g/L,酵母粉10g/L,磷酸二氢钾10g/L,硫酸铵4g/L,七水硫酸镁3g/L,葡萄糖20g/L,盐酸四环素20mg/L,灭菌前pH值7.2。3)二级发酵罐种子将步骤2)的一级摇瓶种子,以1%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6L二级种子培养基的IOL种子罐中,培养过程中,风量控制在6L/min,转速控制在300rpm,温度控制在37°C,罐压保持在0.05MPa,pH值通过氨水控制在7.0,培养12h。二级发酵罐种子培养基组成为磷酸氢二钾4g/L,酵母粉lg/L,七水硫酸镁2g/L,硫酸铵2g/L,柠檬酸三钠二水物4g/L,葡萄糖50g/L。4)发酵培养将步骤3)的二级发酵罐种子,以5%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15L发酵培养基的30L发酵罐中发酵,发酵过程中,风量控制在15L/min,转速控制在300600rpm,温度控制在37°C,罐压保持在0.05MPa,pH值通过氨水控制在7.0;流加葡萄糖浓度为500g/L,采用低糖补料的方法,维持溶氧在1030%;发酵周期36h。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磷酸氢二钾5g/L,酵母粉lg/L,七水硫酸镁4g/L,硫酸铵4g/L,柠檬酸lg/L,硫酸亚铁50mg/L,葡萄糖20g/L。采用液相色谱对产物进行测定,HPLC流动相按体积比,0.15%磷酸二氢钠甲醇=8515。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180DS;柱温36°C;检测器DAD(HP1200);检测波长:278nm;流速lmL/min;进样量20μL。由图1的发酵过程曲线可知,通过发酵罐培养36h,最终L-色氨酸的产量积累可达30g/L,而糖酸转化率为14%。实施例21)菌种筛选打开冷冻甘油管,取15μL的ATCC27325菌液,用已灭过菌的pH为7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IO4倍;取200μL稀释液涂布于LB平板,于37°C培养20h;从LB平板中挑选单菌落涂布于新的LB平板,以便得到新的单菌落,于37°C培养20h;将最终得到的单菌落用PH为7的磷酸盐缓冲液ImL振荡稀释,取200μL稀释液涂布于新的LB平板以便得到菌层,于37°C培养20h;最后用3mL的LB培养基洗下菌层,然后将菌液加入到空的无菌保种管,按11比例加入40%的无菌甘油;甘油管-20°C保存备用。LB平板培养基组成为酵母粉5g/L,胰蛋白胨10g/L,氯化钠10g/L,琼脂15g/L,盐酸四环素20mg/L,灭菌前pH值7.2。2)一级摇瓶种子将步骤1)中的甘油管,以0.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75mL—级种子培养基的500mL摇瓶中,于37°C,以150rpm培养12h。一级摇瓶种子培养基组成为磷酸氢二钾20g/L,酵母粉10g/L,磷酸二氢钾10g/L,硫酸铵4g/L,七水硫酸镁3g/L,葡萄糖20g/L,盐酸四环素20mg/L,灭菌前pH值7.2。3)二级发酵罐种子将步骤2)的一级摇瓶种子,以1%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6L二级种子培养基的10L种子罐中,培养过程中,风量控制在6L/min,转速控制在300rpm,温度控制在37°C,罐压保持在0.05MPa,pH值通过氨水控制在7.0,培养12h。二级发酵罐种子培养基组成为磷酸氢二钾4g/L,酵母粉lg/L,七水硫酸镁2g/L,硫酸铵2g/L,柠檬酸三钠二水物4g/L,葡萄糖50g/L。4)发酵培养将步骤3)的二级发酵罐种子,以5%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15L发酵培养基的30L发酵罐中发酵,发酵过程中,风量控制在15L/min,转速控制在300600rpm,温度控制在37°C,罐压保持在0.05MPa,pH值通过氨水控制在7.0;流加葡萄糖浓度为500g/L,采用低糖补料的方法,维持溶氧在10%30%;同时在菌体进入对数期时开始流加浓度为200g/L的邻氨基苯甲酸,初始流加速度为0.3g/L/h,之后逐渐增大,至发酵结束时流加速度为0.8g/L/h。发酵周期36h。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磷酸氢二钾5g/L,酵母粉lg/L,七水硫酸镁4g/L,硫酸铵4g/L,柠檬酸lg/L,硫酸亚铁50mg/L,葡萄糖20g/L。液相色谱的测定条件同实施例1,由图2发酵过程曲线可知,通过发酵罐培养36h,最终L-色氨酸的产量积累可达40g/L,糖酸转化率为20%。而L-色氨酸产量和糖酸转化率相对于实施例1中没有流加前体的结果分别提高了33.3%和42.9%。实施例31)菌种筛选打开冷冻甘油管,取15μL的ATCC27325菌液,用已灭过菌的pH为7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IO4倍;取200μL稀释液涂布于LB平板,于37°C培养24h;从LB平板中挑选单菌落涂布于新的LB平板,以便得到新的单菌落,于37°C培养24h;将最终得到的单菌落用PH为7的磷酸盐缓冲液ImL振荡稀释,取200μL稀释液涂布于新的LB平板以便得到菌层,于37°C培养24h;最后用3mL的LB培养基洗下菌层,然后将菌液加入到空的无菌保种管,按11比例加入40%的无菌甘油;甘油管-20°C保存备用。LB平板培养基组成为酵母粉5g/L,胰蛋白胨10g/L,氯化钠10g/L,琼脂15g/L,盐酸四环素20mg/L,灭菌前pH值7.2。2)一级摇瓶种子将步骤1)中的甘油管,以0.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75mL—级种子培养基的500mL摇瓶中,于37°C,以150rpm培养15h。一级摇瓶种子培养基组成为磷酸氢二钾20g/L,酵母粉10g/L,磷酸二氢钾10g/L,硫酸铵4g/L,七水硫酸镁3g/L,葡萄糖20g/L,盐酸四环素20mg/L,灭菌前pH值7.2。3)二级发酵罐种子将步骤2)的一级摇瓶种子,以1%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6L二级种子培养基的IOL种子罐中,培养过程中,风量控制在8L/min,转速控制在400rpm,温度控制在37°C,罐压保持在0.05MPa,pH值通过氨水控制在7.0,培养12h。二级发酵罐种子培养基组成为磷酸氢二钾4g/L,酵母粉lg/L,七水硫酸镁2g/L,硫酸铵2g/L,柠檬酸三钠二水物4g/L,葡萄糖50g/L。4)发酵培养将步骤3)的二级发酵罐种子,以10%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15L发酵培养基的30L发酵罐中发酵,发酵过程中,风量控制在20L/min,转速控制在400700rpm,温度控制在37°C,罐压保持在0.05MPa,pH值通过氨水控制在7.0;流加葡萄糖浓度为500g/L,采用低糖补料的方法,维持溶氧在10%30%;同时在菌体进入对数期时开始流加浓度为200g/L的邻氨基苯甲酸,初始流加速度为0.3g/L/h,之后逐渐增大,至发酵结束时流加速度为0.8g/L/h。发酵周期36h。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磷酸氢二钾5g/L,酵母粉lg/L,七水硫酸镁4g/L,硫酸铵4g/L,柠檬酸lg/L,硫酸亚铁50mg/L,葡萄糖20g/L。液相色谱的测定条件同实施例1,由图3发酵过程曲线可知,通过发酵罐培养36h,最终L-色氨酸的产量积累可达47g/L,糖酸转化率为22%。而L-色氨酸产量和糖酸转化率相对于实施例1中没有流加前体的结果分别提高了56.7%和57.1%。权利要求前体流加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菌种筛选取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E.coliK12W3110)ATCC27325菌液,用已灭过菌的p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103~106倍后涂布于LB平板,于35~37℃培养18~30h;从LB平板中挑选单菌落涂布于新的LB平板,于35~37℃再培养18~30h,将得到的单菌落用p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振荡稀释,然后涂布于新的LB平板,于35~37℃培养18~30h后得到菌层,用LB培养基洗下菌层,然后将菌液加入到无菌保种管,按1∶1比例加入40%的无菌甘油后于20℃保存备用;2)一级摇瓶种子将步骤1)得到的菌液以0.1%~1%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一级种子培养基的摇瓶中,于35~37℃,以150~250rpm培养10~20h;3)二级发酵罐种子将步骤2)得到的一级摇瓶种子以1%~10%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二级种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控制风量6~12L/min,转速300~500rpm,温度35~37℃,罐压0.05~0.08MPa,pH值通过氨水控制在6.5~7.0,培养10~20h;4)发酵培养将步骤3)得到的二级发酵罐种子以1%~10%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发酵,控制风量15~30L/min,转速300~700rpm,温度35~37℃,罐压0.05~0.08MPa,pH值通过氨水控制在6.5~7.0;流加葡萄糖浓度为500~600g/L,采用低糖补料的方法,维持溶氧在10%~30%,同时在菌体进入对数期时开始流加浓度为200~300g/L的邻氨基苯甲酸,初始流加速度为0.1~0.3g/L/h,之后逐渐增大,至发酵结束时流加速度为0.6~0.8g/L/h,发酵周期30~40h,产物L色氨酸产量40~50g/L,邻氨基苯甲酸转化量6~8g/L,糖酸转化率20%~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体流加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所述LB培养基的组成为酵母粉5g/L,胰蛋白胨10g/L,氯化钠10g/L,琼脂1520g/L,盐酸四环素10100mg/L,灭菌前pH值7.27.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体流加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中,所述一级种子培养基的组成为磷酸氢二钾1530g/L,酵母粉1020g/L,磷酸二氢钾618g/L,硫酸铵210g/L,七水硫酸镁15g/L,葡萄糖2040g/L,盐酸四环素10100mg/L,灭菌前pH值7.27.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体流加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磷酸氢二钾28g/L,酵母粉15g/L,七水硫酸镁15g/L,硫酸铵15g/L,柠檬酸三钠二水物15g/L,葡萄糖2050g/L。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体流加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4)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磷酸氢二钾515g/L,酵母粉15g/L,七水硫酸镁15g/L,硫酸铵15g/L,柠檬酸15g/L,硫酸亚铁50200mg/L,葡萄糖1030g/L。全文摘要前体流加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涉及L-色氨酸。先对ATCC27325进行筛选,制作成冷冻甘油管,然后接种于一级摇瓶种子培养基培养成一级种子,再接种于种子罐中培养成二级种子,最后接种于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发酵,发酵采用在菌体进入对数期时开始流加浓度为200~300g/L的邻氨基苯甲酸,初始流加速度为0.1~0.3g/L/h,之后逐渐增大,至发酵结束时流加速度为0.6~0.8g/L/h。采用发酵法生产的L-色氨酸的产量可达40~50g/L,糖酸转化率20%~22%,且发酵周期短,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满足工业化生产L-色氨酸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文档编号C12P13/22GK101985638SQ201010579428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日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日发明者凌雪萍,卢英华,姚传义,敬科举,谢友坪申请人:厦门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