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茶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75612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客家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家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广东特色香味炒茶,是以广东特有的"客家茶"品种为原料、经过炒制等一系列工艺制作而成的一种具有特殊炒香味茶叶,其最大的特点是冲泡时,茶汤中散发中特有的浓浓炒香,味甘而香甜。
"客家茶"品种主要为梅州地区种植的一种茶叶,属小叶种茶,该品种苦涩味轻,兼有甜味,通常用于制作"擂茶",是客家茶文化的一种象征。
目前"客家茶"品种茶叶的制作以绿茶、红茶和半发酵茶等三大类茶为主,由于"客家茶"品种独特,其制成的绿茶、红茶和半发酵茶类与传统的绿茶、红茶和半发酵茶类有一定的区别,除保留了原绿茶、红茶和半发酵茶的色香味,还带有味甘而香甜特点,但并没有突出"客家茶"的"炒香"味,缺少了 "客家茶"天然的"炒"与"香"的结合,因此如何制作"客家茶"特有的"炒香"味是开发"客家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制备得到味甘、香甜且结合炒香风味的客家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茶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采摘的客家茶茶叶原料依次经过晒青、晾青、揉捻、半烘干、猛火炒制、放置冷却和干燥后,制备得到所 茶叶。上述制备方法中,茶叶原料的采摘一般以一梢驻芽中大开面二、三叶的鲜叶为原料。
上述制备方法中,晒青是将鲜叶采摘后,利用太阳光的照射热能和吹风
萎凋,蒸发鲜叶的部分水份;晒青是茶叶制作中形成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晒青的适度直接影响后续工艺;本发明制备方法中晒青时间选择10 15分钟,摊叶厚度为2.8 3.2cm,可使茶叶的失水率达到5 6质量% (本发明的失水率是指失去茶叶原含水量的质量百分比,如IOOG茶叶原含水量有80G,失水率5 6%是指失去80x0.05 80x0.06%=4 4.8G水);晒青至叶片由原来的青绿有光晒至暗绿无光,顶叶下数第二片叶子下垂,叶片由原来紧张状态变成柔软,手摸茶青有柔滑感为准。
上述制备方法中,晾青是指在晒青结束后,立即将茶叶移入阴凉处,摊开静置,茶叶厚度为5 8cm,凉青时间为50 60分钟。
上述制备方法中,揉捻是指将晾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5 6分钟;揉捻使得茶叶细胞破损率为20 25% (茶叶细胞破损率是指破损茶叶占总茶叶的百分比)。
上述制备方法中,半烘干是指在105 110'C的温度条件下,将揉捻处理后的茶叶进行快速干燥,干燥到半干状态为准(半干状态是指茶叶的失水率达40 60%左右,);这里半烘干处理的目的是后期进行猛火炒制时,能得到怡人炒香味。
上述制备方法中,猛火炒制是关键技术步骤,猛火炒制时采用500 600""C高温火锅炒制25 30分钟,或者采用500 60CrC炒炉快速炒制20 25分钟;猛火炒制以炒的茶叶带点焦,散发出焦香味为准。上述制备方法中,放置冷却是将经猛火炒制的茶叶冷却至室温,以便产生
香味让茶叶吸收,所以冷却时间选择50 60分钟为最佳,此时茶叶可以充分吸收其中的香味。
上述制备方法中,干燥工序分为初焙和复焙,初焙采用两次干燥法,先用毛火温度为90 10(TC干燥30 35分钟,再用足火温度为80 85'C干燥35 40分钟;初焙后进行复焙,复焙温度为100 110'C干燥50 60分钟。
上述制备方法中,将经干燥处理的茶叶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放置一天后,包装即可得到茶叶成品,用于销售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所涉及到的工艺条件与参数均采用正交试验及最优化试验进行,从而获得最佳条件与参数;
2.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比传统的客家茶制备,多增加了一步猛火炒制,而且在猛火炒制前还进行了揉捻和半干燥处理,揉捻要使茶叶细胞破损率为20 25%,然后采用半干燥(不能全干燥,干燥度为烘干至茶叶的失水率40 60%),这时进行猛火炒制才能得到炒香味的效果,就是香而不焦,香中带炒的味道;
3.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序简单,操作容易,制得的"客家茶"茶叶充满了"炒香"味,使"客家茶"天然的"炒"与"香"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保留了
原"客家茶"的味甘而香甜特点,又增添了 "客家茶"的浓浓炒香,从而使得品茶人在品尝茶汤中味甘、香甜之味时,更可享受到其散发出的阵阵浓郁炒香,体验到味甘、香甜和炒香结合的风味,具有很好的感觉享受。


图1为客家茶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描述,但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定。
实施例中客家茶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流程图如图l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1) 采摘茶叶
采用"客家茶"品种,采摘一般以一梢驻芽中大开面二、三叶的鲜叶为原料;
(2) 晒青
晒青时间为10 15分钟,摊叶厚度为2.8 3.2cm;
(3) 晾青
将茶叶原料移入阴凉处,摊开静置,茶青厚度为5 8cm,凉青时间为50 60分钟;晒青至叶片由原来的青绿有光晒至暗绿无光,顶叶下数第二片叶子下垂,叶片由原来紧张状态变成柔软,手摸茶青有柔滑感为准;
(4) 揉捻
揉捻时间为5 6分钟;揉捻至使得茶叶细胞破损率为20 25%。
(5) 半烘干
烘干温度为105 110°C,采用快速干燥,干燥到半干状态为准,即失水率达40 60%左右;
(6) 猛火炒制 采用500 60(TC高温火锅炒制,炒制时间为25 30分钟,或采用500 60(TC炒炉快速炒制,炒制时间为20 25分钟;以炒的茶叶带点燋,散发出燋香味为准;
(7) 放置冷却
经猛火炒制后的茶叶,移入阴凉处,摊开静置,茶叶厚度为5 8cm,冷却时间为50 60分钟,冷却至室温即可;
(8) 干燥
干燥分为初焙和复焙,初焙采用两次干燥法,毛火温度为90 1(XTC干燥30 35分钟,再用足火温度为80 85'C干燥35 40分钟,初焙后进行复焙,复焙温度为100 110°C ,干燥50 60分钟;
(9) 包装
茶叶干燥后,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放置一天后,包装,得成品茶。下面通过三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l
本实施例"客家茶"的制备方法如下
(1) 采摘
采摘"客家茶"鲜叶500KG,采摘时一般以一梢驻芽中大开面二、三叶的鲜叶来采摘;
(2) 晒青 、
鲜叶采摘后,在专用晒青的场地上晒青,时间为10分钟,摊叶厚度为2.8cm;
(3) 晾青
晒青后,立即将茶青移入阴凉处,摊开静置,茶青厚度为5cm为宜,静置,晾青时间为50分钟;
(4) 揉捻
将晾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5分钟;
(5) 半烘干
烘干温度为105°C,干燥到半干状态为准,即失水率达50%左右;(6)
猛火炒制
采用高温火锅炒制,或5(KTC炒炉快速炒制,以炒的茶叶带点燋,散发出燋香味为准;
(7) 放置冷却
经猛火炒制后的茶叶,移入阴凉处,摊开静置,茶叶厚度为5cm,冷却时间为50分钟,冷却至室温即可;
(8) 干燥
干燥分为初焙和复焙,初焙采用两次干燥法,先用毛火温度为90'C干燥30分钟,再用足火温度为8(TC干燥35分钟;初焙后进行复焙,复焙温度为10(TC干燥50分钟;
(9) 包装
茶叶干燥后,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放置一天后,包装,得成品茶。实施例2
本实施例"客家茶"的制备方法如下.-(1)采摘
采摘"客家茶"鲜叶500KG,采摘时一般以一梢驻芽中大开面二、三叶的鲜叶来采摘;(2) 晒青
鲜叶采摘后,在专用晒青的场地上晒青,时间为15分钟,摊叶厚度为 3.2cm;
(3) 晾青
晒青后,立即将茶青移入阴凉处,摊开静置,茶青厚度为8cm为宜,静 置,晾青时间为60分钟;
(4) 揉捻
将晾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6分钟;
(5) 半烘干
烘干温度为11(TC,干燥到半干状态为准,那失水率达50%左右;
(6) 猛火炒制
采用高温火锅炒制,或60(TC炒炉快速炒制,以炒的茶叶带点燋,散发出 燋香味为准;
(7) 放置冷却
经猛火炒制后的茶叶,移入阴凉处,摊开静置,茶叶厚度为8cm,冷却时 间为60分钟,冷却至室温即可;
(8) 干燥
干燥分为初焙和复焙,初焙采用两次干燥法,先用毛火温度为IO(TC干燥 35分钟,再用足火温度为85。C干燥40分钟;初焙后进行复焙,复焙温度为 1KTC干燥60分钟;
(9) 包装
茶叶干燥后,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放置一天后,包装,得成品茶。实施例3
本实施例"客家茶"的制备方法如下.-
(1) 采摘
采摘"客家茶"鲜叶500KG,采摘时一般以一梢驻芽中大开面二、三叶 的鲜叶来采摘;
(2) 晒青
鲜叶采摘后,在专用晒青的场地上晒青,时间为13分钟,摊叶厚度为 3.0cm;
(3) 晾青 '
晒青后,立即将茶青移入阴凉处,摊开静置,茶青厚度为7cm为宜,静 置,晾青时间为55分钟;
(4) 揉捻
将晾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6分钟;
(5) 半烘干
烘干温度为105"C,干燥到半干状态为准,即失水率达50%左右;
(6) 猛火炒制
采用高温火锅炒制,或55(TC炒炉快速炒制,以炒的茶叶带点燋,散发出 燋香味为准;
(7) 放置冷却
经猛火炒制后的茶叶,移入阴凉处,摊开静置,茶叶厚度为6cm,冷却时 间为55分钟,冷却至室温即可;
(8) 干燥干燥分为初焙和复焙,初焙采用两次干燥法,先用毛火温度为95"C干燥 32分钟,再用足火温度为82'C干燥37分钟;初焙后进行复焙,复焙温度为 105"C干燥55分钟;
(9)包装
茶叶干燥后,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放置一天后,包装,得成品茶。
ii
权利要求
1、一种客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采摘的客家茶茶叶原料依次经过晒青、晾青、揉捻、半烘干、猛火炒制、放置冷却和干燥处理后,制备得到所需客家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的茶叶原料为一 梢驻芽中大开面二、三叶的鲜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晒青的时间为10 15 分钟,摊叶厚度为2.8 3.2c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晾青的时间为50 60 分钟,茶叶厚度为5 8c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为揉捻至茶叶细 胞破损率为20 25%。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烘干的温度为105 ll(TC,烘干至茶叶的失水率为40 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猛火炒制采用500 600'C高温火锅炒制,炒制时间为25 30分钟,或采用500 600'C炒炉快速 炒制,炒制时间为20 25分钟。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冷却的冷却时间 为50 60分钟。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是先用毛火温度 为90 10(TC干燥30 35分钟,再用足火温度为80 85。C干燥35 40分钟, 最后温度为100 110°C,干燥50 60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客家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采摘的茶叶原料依次经过晒青、晾青、揉捻、半烘干、猛火炒制、放置冷却和干燥后,制备得到所需茶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所涉及到的工艺条件与参数均采用正交试验及最优化试验进行,从而获得最佳条件与参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序简单,操作容易,制得的“客家茶”茶叶充满了“炒香”味,使“客家茶”天然的“炒”与“香”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保留了原“客家茶”的味甘而香甜特点,又增添了“客家茶”的浓浓炒香,从而使得品茶人在品尝茶汤中味甘、香甜之味时,更可享受到其散发出的阵阵浓郁炒香,体验到味甘、香甜和炒香结合的风味,具有很好的感觉享受。
文档编号A23F3/06GK101664081SQ20091019236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5日
发明者何桂华, 彭艳丽, 潘晓苑, 罗一帆, 旋 许, 春 郑 申请人:华南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