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改善动物内环境用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改善动物内环境用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属生物技术领域。
目前,在禽畜、水产业,对其疾病的防治大都采用化学及抗生素类药物,但由于同类药物的长期使用必使病原产生抗药性更使动物的内环境受到破坏,以致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已成定论。最近几年,用复合有益菌(如“益生素”等)及其代谢酶的协同功能来改善动物的内环境,提高动物的抗病力和饲料转化率的方法已经启动,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然而,由于其菌源并非来自动物体内而造成的有益菌种属群落比例的失调和不同的动物(如鸡、鸭、猪、鱼)内环境差异而使部分菌属受到排斥和环境不适应以致使用效果减弱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方法,即用禽畜水产等动物体内的健康活菌作为菌源,接种到特设的培养基中,在适应其生长的辅助条件下,经培养、筛选、发酵扩大诸工艺来生产出一种适用于畜牧、水产防病治病的有益菌群。用以克服由于菌源不来自动物体内的菌群比例失调和不同类动物内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菌属排斥和使用效果减弱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从健康动物的消化道中提取粘膜、绒毛等作为有益的菌源,接种到一种特设的与其原环境理化指标和营养组分相似的培养基中,在一定的辅助条件下,经分级培养、筛选、发酵扩大,待能量耗尽后的产物就是改善动物内环境用的微生物。至此,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得以全部实现。
本发明的特征一在于从健康的禽畜、水产等动物的消化道中提取粘膜、绒毛等物质(因为它们是微生物的宿主)作为有益菌的菌源;特征二在于接种的培养基,其理化指标和营养组分是模拟原动物内环境的,该培养基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是液态的;特征三在于接种后的培养基是在一定的辅助条件下培养的,这辅助条件是白光、温度为25~35℃和密闭的容器;特征四在于判定培养基能量耗尽是以停止产气和不继续发热为依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改善动物内环境用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其特征是从健康的动物体内提取菌源接种到一特设的培养基中,在一定的辅助条件下,经培养、筛选、发酵扩大至培养基中能量耗尽后的终极产物就是改善动物内环境用微生物。至此,本发明的特征得以全部体现;
2.根据权项1所述的菌源,是从健康的禽畜水产等动物的消化道中提取粘膜、绒毛等作为有益菌的菌源;
3.根据权项1所述的接种的培养基,是模拟动物原内环境的理化指标和营养组分,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液态,培养基必须消毒后方能使用;
4.根据权项1所述的辅助条件,是指培养环境的温度须在25~35℃之间、有白光和密闭的容器;
5.根据权项1所述的终极产物,是视培养基停止产气和不继续发热来作为判定能量耗尽的依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改善动物内环境用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是用动物体内的活菌作为菌源,接种到一特设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筛选、发酵扩大,该扩大后的产物就可用于改善动物的内环境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本发明克服了禽畜、水产业中长期使用化学和抗生素类药物而产生的抗药性及免疫力下降;克服了使用益生素等非动物体内菌源造成的菌群比例失调,不同类动物种属差异的缺陷。可广泛应用于禽畜、水产等各类养殖业。
文档编号C12N1/00GK1696277SQ20041003896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0日
发明者刘庭驹 申请人:刘庭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