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茶膏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茶叶深加工制品及其生产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最受人们欢迎和饮用最为广泛的饮料是茶,但现有茶叶饮用时都需用开水冲泡一段时间,并留有茶渣要丢弃,因此无论是方便性还是环保性都有必要提高。
驰名中外的普洱茶产自中国云南省思茅地区。产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缭绕。普洱茶属后发酵茶,系选用大叶青茶经特殊过程精制而成。茶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汤色浓厚,味醇厚回甘,具独特清香。普洱茶还具有在一定年限内,越陈品质越好的特点,被称誉为能饮能藏的珍品。清人所著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普洱茶清香独绝也,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可见其品位之高和保健养生效力之大,普受珍视。经医药界的研究和临床分析证实,普洱茶有抑菌、消食、降低血脂和血压、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试验还比较了许多品种茶叶的抗癌功效,发现普洱茶杀灭癌细胞的作用最明显。虽然和一般茶相比,普洱茶具有上述诸多优点,但饮用时仍需用开水冲泡一段时间,并也留有茶渣要丢弃,因此无论是方便性还是环保性都更有改进提高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膏、尤其是普洱茶膏,以及茶膏的生产方法,发明产品不但品质好,而且饮用和携带方便,卫生环保。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份重量的成品茶放入容器内,加入6至11份重量的沸水,浸泡8至35分钟后,上火煮沸,再用文火慢慢熬40~80分钟,随后在室温下静置8~18小时,再煮沸,滤除茶渣,得茶汁,2、将所得茶汁用文火慢慢熬,3~6小时出浓香味,继续用文火慢熬、直至收尽水分得热膏体,3、趁热将所得热膏体成型,最后凉干得茶膏成品。
以上过程所用的成品茶可以是一般绿茶,乌龙茶等,但最好是普洱茶。
本发明所保护的产品,就是按本发明的生产方法所获得的茶膏、尤其是普洱茶膏。
饮用本发明茶膏时,只需用适量开水冲泡即可立即品尝,无须久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新的茶叶深加工制品及其生产方法。发明产品不但保留了原成品茶作为饮品对人体有用的成分,而且使用方便,体积小巧易于携带和收藏,没有茶渣,清洁卫生,保护环境,更为难得的是经内行人士实际品尝评定,用其泡出的茶水与用相应成品茶泡出的茶水相比,口感更好,滋味更为醇香,品位更高。
下面由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发明的范围不受所举实施例的局限。
具体实施例方式
见如下的实施例1~2。
实施例1冬季,取1000克普洱茶砖放入锅内,加入7升沸水,浸泡30分钟后,上火煮沸,再用文火慢慢熬80分钟,随后在室温下静置18小时,再煮沸,用棉布滤除茶渣,得茶汁。将所得茶汁用文火慢熬至收尽水分,得普洱茶热膏体。趁热将所得热膏体用模具成型为园方块,凉干后得普洱茶膏。所得普洱茶膏泡出的茶水,其普洱茶固有的香味比原来更浓厚,甘甜味增加,并伴有绝妙的咖啡醇香,回味沁心,达到一种比原普洱茶更高的境界,成为普洱茶品种中的新贵。
实施例2夏季,称取3000克普通绿茶成品茶叶放入锅内,加入沸水30升,浸泡15分钟后,上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熬50分钟,随后在室温下静置8小时,再煮沸并滤除茶渣得茶汁。将所得茶汁用文火慢熬至收尽水分,得绿茶热膏体。趁热将所得热膏体用模具成型为园方砖状,凉干后得绿茶膏,外观呈棕色。用所得茶膏泡出的茶水,特别清凉解渴,消炎,口感爽,清香回甘。绿茶膏保质期比一般绿茶的保质期要长得多,可用于茶饮料的生产,也可做方便茶泡饮。
权利要求
1.一种茶膏。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茶膏,其特征是为普洱茶茶膏。
3.一种茶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1份重量的成品茶放入容器内,加入6至11份重量的沸水,浸泡8至35分钟后,上火煮沸,再用文火慢慢熬40~80分钟,随后在室温下静置8~18小时,再煮沸,滤除茶渣,得茶汁,(2)、将所得茶汁用文火慢慢熬,3~6小时出浓香味,继续用文火慢熬、直至收尽水分得热膏体,(3)、趁热将所得热膏体成型,最后凉干得茶膏成品。
4.如权利要求3所说的茶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成品茶为普洱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茶叶深加工制品及其生产方法技术领域。将1份重量的成品茶放入容器内,加入6至11份重量的沸水,浸泡8至35分钟后,上火煮沸,再用文火慢慢熬40~80分钟,随后在室温下静置8~18小时,再煮沸,滤除茶渣,得茶汁。将所得茶汁用文火慢慢熬,3~6小时出浓香味,继续用文火慢熬、直至收尽水分得热膏体。趁热将所得热膏体成型,最后晾干得茶膏成品。发明产品就是按上述方法所获得的茶膏、尤其是普洱茶膏。发明产品不但保留了原成品茶作为饮品对人体有用的成分,而且使用方便,体积小巧易于携带和收藏,没有茶渣,清洁卫生,保护环境,更为难得的是经内行人士实际品尝评定,用其泡出的茶水口感更好,滋味更为醇香,品位更高。
文档编号A23F3/00GK1561775SQ20041002214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4日
发明者饶克芬 申请人:饶克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