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鱼类耐受低温能力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鱼类耐受低温能力的方法,包括在鱼类受精卵发育阶段给予根赤壳菌素进行孵育;所述孵育采用的孵育水为含有5~10μM根赤壳菌素浓度的二甲基亚砜溶液;所述鱼类受精卵发育阶段为鱼类受精卵发育细胞期至50%外包期。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比较快速简便地改善鱼类的抗低温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相对于自然个体筛选和杂交速度更快,相对于转基因方法更容易实施,成本低,安全和伦理问题少。在应用方面,首先,可以改进经济水产鱼类的抗低温性能,减少低温天气造成的损失,其次,可以通过降低观赏鱼的养殖温度,达到节能的目的。
【专利说明】
提高鱼类耐受低温能力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经济鱼类和观赏鱼类的品种改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鱼类耐受低温能力的方法。【背景技术】
[0002]目前,提高鱼类的低温耐受能力的方法还不多。主要靠自然个体筛选和杂交育种, 转基因方法也在开发中。这些方法通过选择自然突变出现的抗寒冷能力强的鱼类个体,通过杂交把抗寒特性固定下来,或者通过转入抗寒相关的基因来提高鱼类的抗寒能力。但是这些方法存在效率较低,需要时间较长或技术设备要求高等缺点,难以迅速在一些小的生产者和不常见鱼类得到广泛应用。
[0003]通过对现有专利文献的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410654906.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胭脂鲈的养殖方法,通过以耐低温的鲈鱼为母本,大口胭脂鱼为父本,杂交培育获得抗病力强、抗寒力强、生长速度较快、养殖成本较低的胭脂鲈。其存在效率较低,需要时间较长的缺陷。
[0004]申请号为200910024531.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抗寒吉富罗非鱼的培育方法,该方法采用简历多个家系,经过抗寒试验,选择出抗寒方差平均值高于总方差的家系, 即原始家系;进行原始家系间一雌一雄的配对繁殖。鱼苗孵出后经过生长选择和抗寒选择的二重选择,以及生长对比试验,选择出盛装速度快于对照组奥尼杂交罗非鱼,抗寒方差高于该次抗寒总方差的家系,及第一代家系;通过累代选择,选择出生长速度快,抗寒能力达到充分改良的吉富罗非鱼。其同样存在效率较低,需要时间较长或技术设备要求高等缺点, 难以迅速在一些小的生产者和不常见鱼类得到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鱼类耐受低温能力的方法;该方法不但可以快速便捷低成本地培育出抗寒冷能力提高的鱼类个体,还可以把这种能力在子代鱼类个体中延续下去。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鱼类耐受低温能力的方法,在鱼类受精卵发育阶段给予根赤壳菌素进行孵育。
[0008]优选的,所述孵育采用的孵育水为含有5?10yM根赤壳菌素浓度的二甲基亚砜溶液。更优选为含有i〇yM根赤壳菌素浓度的二甲基亚砜溶液。
[0009]优选的,所述鱼类受精卵发育阶段为鱼类受精卵发育细胞期至50%外包期。更优选鱼类受精卵发育阶段为鱼类受精卵发育至30 %外包期。[0〇10] 优选的,所述孵育的温度为28 °C,时间为12?24小时。。[0〇11]优选的,所述给予根赤壳菌素通过给予热休克蛋白HSP90抑制剂来实现。
[0012]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孵育出的鱼苗饲养至性成熟后进行低温处理,筛选出耐受低温能力强的鱼的步骤。
[0013]优选的,筛选出的鱼进行繁殖,获得耐受低温能力强的子代;所述繁殖包括在鱼类受精卵发育阶段给予根赤壳菌素进行孵育的步骤。
[0014]优选的,所述繁殖还包括在鱼苗饲养至性成熟后进行所述低温处理的步骤。
[0015]优选的,所述低温处理的低温适应范围为28°C_7°C。[〇〇16]优选的,所述低温处理具体为:28°C放置12小时适应,然后每小时温度下降1度至 18°C,18°C放置12小时后继续每小时降低1度至10°C,10°C放置12小时后降至9°C保持24小时,降至8°C保持24小时到7°C。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 1、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比较快速简便地改善鱼类的抗低温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相对于自然个体筛选和杂交速度更快,相对于转基因方法更容易实施,成本低,安全和伦理问题少。
[0019]2、在应用方面,首先,可以改进经济水产鱼类的抗低温性能,减少低温天气造成的损失,其次,可以通过降低观赏鱼的养殖温度,达到节能的目的。
[0020]3、本发明的方法在斑马鱼体内实验可以使斑马鱼的最低耐受温度降低1摄氏度左右。【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斑马鱼低温处理方法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0023]实施例
[0024]本实施例采用斑马鱼作为实验材料,在鱼类受精卵发育阶段给予热休克蛋白 HSP90抑制剂(Radicicol,根赤壳菌素)24h,随后发育出来的鱼类个体可以出现抗低温能力增强的个体。这些个体继续经过同样的处理过程反复处理耐低温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内进一步提高。其耐低温的能力可以遗传给子代。
[0025]本实施例的提高鱼类耐受低温能力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〇〇26](1)根赤壳菌储存液准备:用二甲基亚砜(DMS0)溶解根赤壳菌素配制Radicicol浓度为25mM的储存液,于零下20摄氏度保存。使用时室温融化,进一步用鱼卵孵育用水稀释到终浓度为1〇虚;[〇〇27](2)达到性成熟的斑马鱼,取6对发育良好的鱼所产下的鱼卵(约800颗)混合均匀分成两组,每组约400颗,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按照正常孵育条件进行孵育。[〇〇28](3)在鱼卵发育至30%外包期时,采用终浓度为10yM的根赤壳菌孵育水3ml孵育(处理密度:120颗/ml)。对照组采用终浓度为10yM的DMS0的孵育水。[〇〇29](4)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继续在28°C孵育。24小时后结束处理。[〇〇3〇](5)斑马鱼继续正常饲养至三个月性成熟后,低温处理(处理方法如图1:28°C放置12小时适应然后每小时温度下降1度至18°C,12小时过夜,第二天继续降温,一小时降低一度至10°C,12小时过夜后,降至9°C保持24小时,降至8°C保持24小时到7°C )。在对照组斑马鱼全部死亡后,实验组所得为抗低温能力增强的斑马鱼。
[0031](6)采用抗低温能力增强的斑马鱼进行繁殖,得到的子代斑马鱼依然具有增强的抗低温能力。[〇〇32](7)实验数据证明:在斑马鱼处理8摄氏度24小时后,对照组斑马鱼全部死亡,而实验组斑马鱼成活率26.6 %。
[0033]发明人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调整在鱼类受精卵发育阶段(鱼类受精卵发育阶段细胞期?50%外包期)给予根赤壳菌素进行孵育时采用的孵育水中根赤壳菌素浓度进行试验,发现含有5?10iiM根赤壳菌素浓度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均适用于本发明。[〇〇34]此外,由于热休克蛋白HSP90在原核和真核生物包括鱼类中广泛存在,其结构和功能高度保守,用热休克蛋白抑制剂处理极有可能在其它鱼类里取得同样的效果。已经有研究报告热休克蛋白抑制剂处理可以使细菌快速出现耐药菌株或者使鱼类快速出现眼睛大小的变异,证明此方法可以在多种生物中快速筛选得到变异体,所以在其他鱼类使用本发明具有应用前景;而不仅局限于本实施例的斑马鱼。
[0035]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目的,而并非用作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提高鱼类耐受低温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鱼类受精卵发育阶段给予根赤 壳菌素进行孵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鱼类耐受低温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采用的 孵育水为含有5?10yM根赤壳菌素的二甲基亚砜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鱼类耐受低温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受精卵 发育阶段为鱼类受精卵发育细胞期至50 %外包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鱼类耐受低温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的温度 为28°C,时间为12?24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鱼类耐受低温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给予根赤壳 菌素通过给予热休克蛋白HSP90抑制剂来实现。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提高鱼类耐受低温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方法还包括将孵育出的鱼苗饲养至性成熟后进行低温处理,筛选出耐受低温能力强的鱼 的步骤。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鱼类耐受低温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出的鱼进行 繁殖,获得耐受低温能力强的子代;所述繁殖包括在鱼类受精卵发育阶段给予根赤壳菌素 进行孵育的步骤。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鱼类耐受低温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繁殖还包括 在鱼苗饲养至性成熟后进行所述低温处理的步骤。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鱼类耐受低温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处理的 低温适应范围为28°C_7°C。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高鱼类耐受低温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处理 包括:28°C放置12小时适应,然后每小时温度下降1度至18°C,18°C放置12小时后继续每小 时降低1度至1 〇 °C,10 °C放置12小时后降至9 °C保持24小时,降至8 °C保持24小时到7 °C。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6035155SQ201610387001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日
【发明人】张俊芳, 韩兵社, 罗军涛, 孙宇田
【申请人】上海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