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乌天麻的集合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10598691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乌天麻的集合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天麻种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乌天麻的集合栽培方法。利用光电控温技术于当年5月10前培育出乌天麻蒴果及种子,将种子拌入萌发菌种中,待用;在1500米以上的地方于3月12日前砍菌材备用;于每年的4月20前培育好优质蜜环菌种、萌发菌种;5月20日前,将栽培乌天麻的备用料进行第一次“集合”栽培(集合用量以一平方米计,粗菌材25-30kg,细菌材即细枝条5-6kg,乌天麻蒴果8个,蜜环菌种2瓶或1袋半萌发菌种)。再于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3月进行第二次“集合”栽培。本发明虽是缩短了箭麻至形成果实的生长期,但实则是延长了种麻在自然界中的生长期2个月,同时也延长了种麻形成箭麻即商品麻的生长期。因而能达到优质高产稳产的最佳成效。
【专利说明】
一种乌天麻的集合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天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乌天麻的集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红天麻(G.elata.Bl f.elata)和乌天麻(G.elata.Bl f.glaucd S.chow)是我国 栽培历史最长、栽培面积最大的两个"当家品种"。乌天麻自然分布为西南云贵高原及东北 地区,在长江流域仅限于1500米以上的高山区。产销量只占市场份额的20%。但价格是红天 麻的1至2倍。它球茎肥大短粗,不耐旱,分生能力差,单位产量低,干湿比小。药用主成份天 麻素含量高于红天麻。物以稀为贵。现市场上乌天麻供不应求。
[0003] 周铉(天麻形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3,10)确定乌天麻在云南省东北部 山区自然条件下完成一代生长繁殖周期所历经的时间为36个月(在季节的时程上需4年)。 在云南昭通小草坝海拔1700m以上的地区,乌天麻开花果熟大都在7月份,有小部分天麻于7 月中旬开花,8月份果熟,因此,播种当年都只能形成米麻,到第二年10月才能形成中、小白 麻,第三年10月才能形成箭麻。长江流域1500米以上的高山区的乌天麻生长周期亦如此。可 见,海拔高度与温度是影响乌天麻生长的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或是制约因素之一。其次是营 养、水分、氧气等因素。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乌天麻的集合栽培方法,虽是缩短乌天麻箭麻至果实及 种子的生长期,但实则是延长了天麻种子形成种麻,种麻形成商品麻的生长期或是生产时 间,因而能显著地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
[0005]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
[0006] -种乌天麻的集合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第一年11月一 12月采挖乌天麻时,选取形体多150g、无创伤、无病、虫斑,芽嘴饱 满的箭麻贮藏于沙土中,同时埋好地热线;
[0008] 2)第二年2月上旬开始加温,初始温度调至15- 17°C,2 - 3天后温度升至19一 21 °C;
[0009] 第二年4月上旬左右进入始花期期即授粉,第二年4月下旬或五月上旬进入采果 期,得到乌天麻种子;
[0010] 3)砍菌材:在播种前2个月砍树准备菌材,所述菌材分为粗菌材和细菌材;
[0011] 4)挖栽培窖:
[0012] 5)摆放菌材与播种:
[0013] 6)在第二年5 - 9月的时间内,按《天麻生产技术规程》管理;
[0014] 7)再于第二年的11月至第三年的3月进行第二次集合栽培;
[0015] 8)在第三年3 - 9月间的时间内,按《天麻生产技术规程》管理;
[0016] 9)于第三年10月至12月采挖天麻;
[0017] 完成乌天麻的集合栽培。
[0018] 所述《天麻生产技术规程》来自王绍柏余昌俊等,天麻生产技术规程I [J].中药材, 2003,26(4):238~242;
[0019] 提前加温,即人为的打破休眠。乌天麻在自然界中所需要的低温(〇-5°C)休眠期, 长达4个多月。当乌天麻已经过低温休眠(11月、12月、1月)后,我们就在2月上旬开始加温, 即缩短了箭麻的休眠期,但在生产季节和时间上则是延长了乌天麻由种子形成种麻(白麻、 米麻)的生长期,即培育出了个大质优的种麻,为生产箭麻即商品麻,奠定了种源基础。同时 也是延长了种麻形成箭麻即商品麻的生长期。
[0020] 所述步骤1)中沙土中埋地热线,贮藏温度0 - 5°C。
[0021] 埋好地热线的好处是,减少箭麻在贮藏育种过程的再次移栽,减少了箭麻的损失。
[0022] 所述步骤3)树种为花栎树或樱桃树或桦树,菌材尺寸为,粗菌材直径5-16cm,长 30cm;细菌材直径2-5cm,长8-10cm ;用材量以1平方米为单位计,粗菌材25 - 30kg,细菌材 5 -6kg〇
[0023] 规定树的种类,即确定天麻所需营养物质的质量。同时规定菌材的重量、数量和长 度,也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保证天麻生长发育所需要营养的质和量。其中对菌材长度的规 定,一是为了较快的发好蜜环菌菌材,二是要充分达到"边际效应"的效果,菌材越短,两头 的菌索长得越丰盛,且大天麻多数生长在菌材的两端。
[0024] 所述步骤4)挖栽培窖方法为以0.5平方米为单位挖窖,窖内空长120cm,内空宽 50cm,深度15cm ;,挖松底土,一次性饶足水分。
[0025] 所述窖内土要求为腐质土,土块<0.5cm。
[0026] 规定窖的大小一以0.5平方米为单位挖窖。就是充分利用和发挥"边际效应",为天 麻创造原生态的生长环境。同时用腐质土也是为天麻创造原生态的生长环境。因为野生天 麻一是分散性的生长,不会象人为的种植方式这样集中。二是野生天麻生长的地方有丰富 的腐质土。
[0027]所述步骤5)摆放菌材与播种方法为,在窖底放一层l-2cm厚的湿润杂树落叶,将三 分之二的所述步骤2)的乌天麻种子和萌发菌种拌均匀,一平方米用一袋半萌发菌种,撒播 在树叶层上,然后排放粗菌材,粗菌材之间间隔IOcm,在粗菌材之间排放细菌材,在枝条的 两头点放蜜环菌种块;
[0028]细菌材、粗菌材之间用细土或腐质土填实,填至与粗菌材肩平齐,再将所述余下三 分之一的所述步骤2)乌天麻种子与萌发菌均匀撒在粗菌材上面;
[0029]再在两粗菌材之间摆放第二层粗菌材后,覆土 12~15cm,土层上面覆盖2 - 3cm杂 树落叶,并清沟起垄。
[0030] 所述蜜环菌种块大小为长4 一 5cm,宽4 一 5cm。
[0031] 用杂树落叶,不仅是为天麻的生长发育创造原生态的环境,同时也是为萌发菌和 蜜环菌的生长创造原生态的生长环境。规定菌材摆放的距离和菌种块的大小和用量,这是 我们多年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天麻生产技术规程》来自王绍柏余昌俊等,天麻生产技 术规程I[JL 中药材,2003,26(4) :238~242)。
[0032] 采用两层播种天麻种子,旨在减少望天收的风险性,即雨水多时上层天麻生长的 较多,雨水少时下层天麻生长的相对多些。
[0033]在栽培窖上覆盖树叶和清沟起垄,也是为天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既 可降温(夏季),也可保温(冬季),亦可利水通风透气。
[0034]所述步骤7)第二次集合栽培方法为扒开栽培窖上的土,露出上层粗菌材的两瑞, 紧靠下层粗菌材的一端竖放上有性一代种麻(中、大种麻放在菌材的两端),种麻距离12~ 15cm,在上层两粗菌材间,横放二个种麻。所述有性一代种麻用种量1平方米45~55个,一个 种麻重量15 - 30g,种麻放置后,将土复原再盖上树叶,清沟起垄。
[0035] 将中、大种麻摆放于菌材的两端和两层菌材的中间部位,就是让天麻直接接触到 菌材,并能及时充分的利用菌材上的营养,以利充分发挥"边际效应"。此种"集合"式的立体 种植天麻,是从天麻、蜜环菌、萌发菌这三者的共生关系的环境中,对营养、温度、水分、氧气 等内外环境的需要,而设计的一个最优组合。
[0036] 对种麻的质和量进行规定,是为生产优质、高产的商品天麻奠定种源基础。
[0037]本发明有益效果:
[0038] 1、本发明利用光电控温技术,虽是缩短了箭麻至形成果实及种子的生长期2个月, 但实则是延长了种麻在自然界中的生长期2个月,同时也延长了种麻形成箭麻即商品麻的 生长期。自然界中,乌天麻开花果熟大都在7月份,有小部分天麻于7月中旬开花,8月份果 熟,因此,播种当年都只能形成米麻,到第二年10月才能形成中、小白麻,而本技术于每年2 月10日对乌天麻箭麻加温,让它萌发抽苔、开花,授粉,到5月10前将果实及种子培育成熟即 播种,比在自界中提前两个月播种,当年就能形成小白麻,第二年10月大部分形成中、大白 麻,即形成个大质优的一代有性种麻,用这种种麻栽培,其持点一,为栽培一级或特级商品 麻奠定了种源的物质基础,其持点二,凡是中、大白麻的种源,历经一个栽培和生长周期,绝 大多数都形成了箭麻即商品麻,几乎不会再分生出二代无性种麻,避免了不良种麻在生产 上的出现或是二次利用;
[0039] 2、本发明根据种麻和商品麻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营养量的大小,通过两次"集合"技 术,分批和集中供给,最大限度地为种麻生长和商品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物质源;
[0040] 3、本发明菌材二层或是立体摆放,种麻(蒴果种子、有性一代种麻)也是两层或是 三层立体摆放,也分别协调和满足了它们在各个不同生长时期所需的生态空间或营养;
[0041] 4本发明用树叶覆盖和清沟起垄,即协调和满足蜜环菌、萌发菌生长所需的生态因 子,同时也协调和满足了乌天麻生长所需的生态因子;
[0042] 5、采用本发明方法栽培乌天麻,能达到优质、稳产、高产的最佳效果;
[0043] 6、本发明不仅适用于乌天麻的优质高产稳产栽培方法,同时也适用于在海拔1400 米以上所种植的乌红杂交天麻、黄天麻、绿天麻和红天麻的种植方法。
[0044] 7、本发明方法一平方米收获商品麻3 - 4kg左右,一级或特级麻占70%。有性一代 种3 - 4kg,其中有80%种麻重量达15 - 30g。
【附图说明】
[0045] 图1:第一层摆放萌发菌、种子、蜜环菌种及菌材示意图;
[0046] 图2:在第一层上摆放第二层菌材示意图;
[0047]图3:第二次集合栽培乌天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 例表述的范围。
[0049] 实施例1
[0050] 在海拔1500米以上地方栽培乌天麻,每年50月20日前播种天麻蒴果及种子,至当 年11月至翌年的3月第二次播种一代有性种麻,至第二年10 -12月既可收获一代有性天麻 种3 - 4kg,同时也收获箭麻即商品麻3 - 4kg左右。
[0051 ] 实施例2
[0052]在海拔1300米应用此法栽培乌天麻(见表1 ),每年50月20日前播种天麻蒴果及种 子,至第二年10 -12月有60%的长成箭麻,还有40 %的长成中、大白麻。第二次集合种植的 种麻,即当年11月至翌年的3月,第二次播种一代有性种,全部会发育成箭麻即商品麻。因此 在1300米处用此法,或是要减少蒴果用量(一平方米用5个果实)或者要减少一代有性天麻 种的用量(一平方米35个种麻)。以防营养不够,影响商品麻的质量和产量。
[0053]表1海拔1500米自然气候天麻生长期与人工调控生长期比较
[0055]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申 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 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乌天麻的集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第一年11月一 12月采挖乌天麻时,选取形体多150g、无创伤、无病、虫斑,芽嘴饱满的 箭麻贮藏于沙土中,同时埋好地热线; 2) 第二年2月上旬开始加温,初始温度调至15 - 17°C,2 - 3天后温度升至19一21°C; 第二年4月上旬左右进入始花期期即授粉,第二年4月下旬或五月上旬进入采果期,得 到乌天麻种子; 3) 砍菌材:在播种前2个月砍树准备菌材,所述菌材分为粗菌材和细菌材(细枝条); 4) 挖栽培窖: 5) 摆放菌材与播种: 6) 在第二年5 - 9月的时间内,按《天麻生产技术规程》管理; 7) 再于第二年的11月至第三年的3月进行第二次集合栽培; 8) 在第三年3 - 9月间的时间内,按《天麻生产技术规程》管理; 9) 于第三年10月至12月采挖天麻; 完成乌天麻的集合栽培。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沙土中埋地热线,贮藏温度 0-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树种为花栎树或樱桃树或桦 树,菌材尺寸为,粗菌材直径5-16cm,长30cm;细菌材直径2-5cm,长8-10cm;用菌材量以1平 方米为单位计,粗菌材25 - 30kg,细菌材5 - 6kg。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挖栽培窖方法为以0.5平方米 为单位挖窖,窖内空长120cm,内空宽50cm,深度15cm;,挖松底土,一次性浇足水分。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窖内土要求为腐质土,土块<0.5cm。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摆放菌材与播种方法为,在窖 底放一层1-2 cm厚的湿润杂树落叶,将三分之二的所述步骤2)的乌天麻种子和萌发菌种拌 均匀,撒播在树叶层上,然后排放粗菌材,粗菌材之间间隔10 cm,在粗菌材之间排放细菌材 即细枝条,在细枝条的两头点放蜜环菌种块; 细菌材、粗菌材之间用细土或腐质土填实,填至与粗菌材平齐,再将所述余下三分之一 的所述步骤2)乌天麻种子与萌发菌均匀撒在粗菌材上面; 再在两粗菌材之间摆放第二层粗菌材后,覆土 12~15 cm,土层上面覆盖2 - 3cm杂树落 叶,并清沟起垄。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蜜环菌种块大小为长4一5cm,宽4一 5cm〇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第二次集合栽培方法为扒开栽 培窖上的土,露出上层粗菌材的两瑞,紧靠下层粗菌材的一端竖放上有性一代种麻,种麻距 离12~15 cm,在上层两粗菌材间,横放二个种麻。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性一代种麻用种量1平方米45~55 个,一个种麻重量15 - 30g,种麻放置后,将土复原再盖上树叶,清沟起垄。
【文档编号】A01G1/00GK105960995SQ201610327141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7日
【发明人】王绍柏
【申请人】宜昌市裕禾菌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