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水植物定植繁衍的耐牧食生境营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水植物定植繁衍的耐牧食生境营造方法,步骤是:a、外围篱栅与内围保护区面积比例为2:1?3:1;b、选定水深在0.5?1.5m范围的水域,标记外围篱栅和内围保护区种植区域;按照80?100株/m2的密度,种植外围植物篱栅层沉水植物;c、待外围篱栅区域植物种植10?20d后,再种内围保护区沉水植物,密度为50?80株/m2;d、耐牧食区域构建完成后18?22d内,对于漂浮或死亡的沉水植物进行打捞清理,并补充新的沉水植物使其达到既定种植密度。方法易行,操作简便,生态环保,避免了围网等人为施工的干扰,减少了工程施工污染,降低了工程造价,有利于沉水植物恢复重建和群落优化中的沉水植物定植和繁衍。
【专利说明】
一种沉水植物定植繁衍的耐牧食生境营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沉水植物恢复与重建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沉水植物定植繁衍的耐牧 食生境营造方法,它适用于沉水植物恢复与重建过程、利用自然的沉水植物营造有利于鱼 类喜食沉水植物恢复的生长环境。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氮磷等污染物被排向湖泊、江河、水 库,水体的富营养化已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浅水湖泊、水库等水体的富 营养化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水体污染的日益加剧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 生活。水体污染治理迫在眉睫。在水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作为初级生产者,在改善富营养 化生态系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具有提高湖泊自我净化能力、稳定底质、通过化感 作用抑制藻类生长等生态功能,并且不易产生二次污染,廉价且易操作。因此沉水植物恢复 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工程技术,广泛用来修复和改善湖泊水生态系 统环境。
[0003] 在健康的水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和鱼类等水生动物相互依存,构成一种复杂的系 统。但在退化的生态系统中,鱼类等水生动物的过度牧食将引起沉水植物优势种的演替和 群落结构的改变,使其摄食量大大超过了沉水植物的再生产能力,导致沉水植物的衰退或 消亡。在需要恢复沉水植物的生态系统中,鱼类等水生动物的过度牧食也会导致一些鱼类 适口性好、喜食的沉水植物种群难以建立,本发明能很好地应用于一些鱼类适口性好、喜食 的沉水植物种群的建立,并且生态环保,避免围网等人为施工干扰,减少工程施工污染,具 有成本低、能耗小、治理效率高的优点。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沉水植物恢复过程中,过度牧食导致沉水植物难以恢复这一技术问题,本发明的 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沉水植物定植繁衍的耐牧食生境营造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综 合考虑沉水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鱼类对其的牧食性等多方面因素,选用草食性鱼类适口性 差、植株高大或叶片具有钩刺结构的沉水植物构建外围植物蓠栅,营造耐牧食生境,从而实 现草食性鱼类适口性好、喜食沉水植物的恢复与重建。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利用沉水植物构建植物蓠栅,从而保护草食性鱼类适口性好、喜 食沉水植物的恢复与重建。
[0006] 所述的用于构建植物蓠栅的沉水植物选择穗花狐尾藻、五刺金鱼藻、轮藻、大茨藻 等草食性鱼类适口性差、植株高大或叶片具有钩刺结构的沉水植物,选用其中一种或多种 的组合。
[0007] 所述的受保护沉水植物为草食性鱼类适口性好、喜食沉水植物沉水植物恢复先锋 种和鱼类适口性好、喜食沉水植物,如苦草、轮叶黑藻等。
[0008] 所述的沉水植物耐牧食生境营造方法,其植物蓠栅层面积与受保护生境面积比例 设置在2:1-3:1的范围。为了方便施工,整个植物种植区选择长方形区域。
[0009] -种沉水植物定植繁衍的耐牧食生境营造方法,其步骤是: a、围蓠栅与内围保护区面积比例为2:1-3:1。
[0010] b、按选定水深在0.5-1.5m范围的合适水域,标记外围蓠栅和内围保护区种植区 域;外照80-100株/m2的密度,种植外围植物蓠栅层沉水植物。
[0011] C、待外围蓠栅区域植物种植10-20d后,再种内围保护区沉水植物,密度为50-80 株/m2。
[0012] d、耐牧食区域构建完成后18-22d内,对于漂浮或死亡的沉水植物进行打捞清理, 并补充新的沉水植物使其达到既定种植密度。
[0013] 所述的用于构建外围蓠栅的沉水植物选择有:穗花狐尾藻、五刺金鱼藻、轮藻、大 茨藻其中一种或二至四种的任意组合。
[0014] 所述的内围受保护沉水植物有:轮叶黑藻、苦草、微齿眼子菜、蓖齿眼子菜、伊乐藻 其中一种或二至五种的任意组合。
[0015] 所述的耐牧食区域,包括外围蓠栅层沉水植物和内围受保护区沉水植物共同形成 的长方形区域,用竹竿和尼龙绳分别标记外围蓠栅和内围保护区种植区域,外围蓠栅层与 内围保护区面积比例为2:1-3:1。
[001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综合考虑沉水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鱼类对其的牧食性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地选择、配 置沉水植物,利用草食性鱼类适口性差、植株高大或叶片具有钩刺结构的沉水植物构建外 围植物蓠栅,营造耐牧食生境,减少鱼类等水生动物对内围鱼类适口性好、喜食沉水植物的 牧食作用,从而实现了内围被保护沉水植物的快速恢复与重建。方法易行,操作简便,生态 环保,避免了围网等人为施工的干扰,减少了工程施工污染,降低了工程造价,有利于沉水 植物恢复重建和群落优化中的沉水植物定植和繁衍。利用植物蓠栅构建耐牧食生境来恢复 沉水植物,具有成本低、能耗小、治理效率高等优点。另外,所述沉水植物植物耐牧食生境营 造技术还具有抑制水华爆发、净化水质及改善自然生态景观等生态功能。
[0017] 在鱼类等动物牧食压力存在的情况下,采用耐牧食生境营造方法来恢复沉水植 物,相比于普通种植方法,内围被保护沉水植物定植存活率提高30%;从沉水植物扩繁情况 来看,采用耐牧食生境营造方法恢复的沉水植物扩繁程度更大,相比于普通种植方法,一个 繁殖周期内扩繁面积提高40%。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一种耐牧食生境营造方法实施例1植物布置平面示意图 图2为一种耐牧食生境营造方法实施例2植物布置平面示意图 图3为一种耐牧食生境营造方法实施例3植物布置平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_五刺金鱼藻种植区域;2-穗花狐尾藻种植区域;3-苦草种植区域;4-轮叶黑藻种植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结合以下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
【发明内容】
,但本
【发明内容】
不仅仅限于实施例。
[0020] 2014年4月连续4周对杭州西湖西进水域进行调查后发现,草鱼在该区域广泛存 在,而草鱼对沉水植物恢复及重建有极大阻碍作用。具体实施例选择在位于杭州西湖西进 水域的茅家埠水域进行实施。
[0021] 实施例1: 一种沉水植物定植繁衍的耐牧食生境营造方法,其步骤是: (1)选择种植区域:杭州西湖茅家埠水域平均水深在1.5m左右,在靠近岸边区域,通过 水深测定仪测定,选择水深在〇. 8m或lm或1.2m范围的25m X 18m水域,分别插竹竿标记长方 形区域的四个角点,固定好竹竿,沿水面用尼龙绳依次连接四个竹竿,标记选定的沉水植物 种植区域。
[0022] (2)种植外围蓠栅植物:外围蓠栅层植物选择五刺金鱼藻和穗花狐尾藻两种沉水 植物的组合,使用竹竿和尼龙绳分别标记五刺金鱼藻和穗花狐尾藻种植区域,按照80株/m2 的密度,分别种植生长状况良好的五刺金鱼藻和生长状况良好的穗花狐尾藻于对应种植区 域,五刺金鱼藻种植区在外层,宽3m,面积222 m2;穗花狐尾藻种植区在内层,宽2m,面积 108m2。
[0023] (3)种植内围保护植物:外围蓠栅层植物种植后,内部即为受保护沉水植物种植区 域,所选沉水植物为苦草和轮叶黑藻的组合,使用竹竿和尼龙绳进行标记,将内围保护区平 均分成两块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区域,待外围蓠栅区域植物种植12d或15d或17d或20d后,在 两个长方形区域分别种植生长状况良好的苦草和轮叶黑藻,密度为50株/m 2,面积各60m2。 [0024] (4)后期维护:耐牧食区域构建完成18或20或22d内,每隔一天对耐牧食区域进行 监测,发现如果有漂浮或死亡的沉水植物,及时进行打捞清理,并补充新的相应沉水植物使 其达到既定种植密度。耐牧食区域构建完成后,取走湖中竹竿和尼龙绳(所使用竹竿和尼龙 绳均为市场购置)。
[0025]经过35d左右的时间,耐牧食区域内沉水植物达到稳定,耐牧食生境内的苦草和轮 叶黑藻成功定植,苦草盖度达到65%,轮叶黑藻盖度达到55%,生物量长期保持在一个较高水 平。
[0026] 实施例2: 一种沉水植物定植繁衍的耐牧食生境营造方法,其步骤是: (1)选择种植区域:与实施例1相同的水域,使用同样方法另外选择一块和实施例1类似 的25mX 18m范围区域,用竹竿和尼龙绳进行标记。
[0027] (2)种植外围蓠栅植物:外围蓠栅沉水植物选择五刺金鱼藻单一物种,使用竹竿和 尼龙绳标记五刺金鱼藻种植区域,按照80株/m2的密度,种植生长状况良好的五刺金鱼藻于 对应种植区域,五刺金鱼藻种植层宽5m,面积330m2。
[0028] (3)种植内围保护植物:内围受保护沉水植物选择苦草和轮叶黑藻,使用竹竿和尼 龙绳进行标记,将内围保护区平均分成两块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区域,待外围蓠栅区域植物 种植10或13或15或18d后,在两个长方形区域分别种植生长状况良好的苦草和轮叶黑藻,密 度为50株/m2,面积各60m2。
[0029] (4)后期维护:耐牧食区域构建完成19或20或21d内,每隔一天对耐牧食区域进行 监测,发现如果有漂浮或死亡的沉水植物,及时进行打捞清理,并补充新的相应沉水植物使 其达到既定种植密度。耐牧食区域构建完成后,取走湖中竹竿和尼龙绳(所使用竹竿和尼龙 绳均为市场购置)。
[0030] 经过35d左右的时间,耐牧食区域内沉水植物达到稳定,耐牧食生境内的苦草和轮 叶黑藻成功定植,苦草盖度达到50%,轮叶黑藻盖度达到40%,生物量长期保持在一个较高水 平。
[0031] 实施例3: 一种沉水植物定植繁衍的耐牧食生境营造方法,其步骤是: 与实施例1相同的水域,另外选择一块和实施例2类似的25mX 18m范围区域。改用生长 状况良好的穗花狐尾藻替换实施例2中的五刺金鱼藻,其它实施步骤与实施例1或2相同。
[0032] 经过35d左右的时间,耐牧食区域内沉水植物达到稳定,耐牧食生境内的苦草和轮 叶黑藻成功定植,苦草盖度达到55%,轮叶黑藻盖度达到45%,生物量长期保持在一个较高水 平。
[0033] 2014年5月,3个耐牧食生境营造技术实施例建立完成,定期对其进行了监测,经过 35d左右的时间,耐牧食区域内沉水植物达到稳定,在植物蓠栅构建的耐牧食生境中,易受 鱼类牧食的苦草和轮叶黑藻得以恢复,具体植物盖度详见表1.
表1三个实施例中耐牧食生境内受保护植物生长盖度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在植物蓠栅的保护下,耐牧食生境内的苦草和轮叶黑藻都得以恢复, 苦草盖度达到50%以上,轮叶黑藻盖度达到40%以上。另外,植物蓠栅也向外拓宽,提高了植 物蓠栅宽度,与未受保护区相比,耐牧食生境内的植物被牧食率降低30%,植物蓠栅和耐牧 食生境内受保护植物形成具有抗击鱼类的牧食压力的稳定沉水植物群落。
【主权项】
1. 一种沉水植物定植繁衍的耐牧食生境营造方法,其步骤是: a、 外围蓠栅与内围保护区面积比例为2:1-3:1; b、 选定水深在0.5-1.5m范围的水域,标记外围蓠栅和内围保护区种植区域;按照80-100株/m2的密度,种植外围植物蓠栅层沉水植物; c、 待外围蓠栅区域植物种植10-20d后,再种植内围保护区沉水植物,密度为50-80株/ m2; d、 耐牧食区域构建完成后18-22d内,对于漂浮或死亡的沉水植物进行打捞清理,补充 新的沉水植物使其达到定种植密度; 所述的用于构建外围蓠栅的沉水植物为穗花狐尾藻、五刺金鱼藻、轮藻、大茨藻其中一 种或二至四种的任意组合; 所述的内围受保护沉水植物为轮叶黑藻、苦草、微齿眼子菜、蓖齿眼子菜、伊乐藻其中 一种或二至五种的任意组合; 所述的耐牧食区域,包括外围蓠栅层沉水植物和内围受保护区沉水植物共同形成的长 方形区域,用竹竿和尼龙绳分别标记外围蓠栅和内围保护区种植区域,外围蓠栅层与内围 保护区面积比例为2:1-3:1。
【文档编号】A01G33/00GK105850422SQ201610211615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6日
【发明人】吴振斌, 闵奋力, 刘碧云, 张义, 李今, 贺锋, 曾磊, 代志刚, 徐栋, 周巧红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