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532658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生物农药。
【背景技术】
[0002] 草莓白粉病是露地和保护地栽培草莓的重要病害,防治不当会造成严重为害。草 莓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蕾、果实、果柄等。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发生白色丝状菌丝, 然后形成白粉状,为害严重时叶缘向上卷起,焦枯,花瓣受害变为红色,果实受害后果面覆 盖白色粉状物,膨大停止,着色不良。在气温20 °C以下,湿度在60%以上时发病较重,但遇 过分干旱也易发生。草莓白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病菌可在植株上全年寄生,条件适宜时即 可发病。病菌可随秧苗传播,可借风雨传播,侵染新的植株。目前防治中常用的4%朵麦可 水剂、50%多菌灵、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但因多次使用对草莓有抑制生长作用,且花期不 宜使用。化学药剂的防治,虽然有一定的防效,但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各种有害病 菌产生了耐药性,增加了防治难度,同时对植物本身也产生了危害,并且在蔬菜瓜果内有残 留,危害人们健康,污染环境。
[0003] 植物源农药作为生物合成农药的一部分,毒性低,选择性高,易降解,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小,且来源广泛,造价低廉,其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作为一种环保型农药,具有良好 的开发前景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残留、无环境污染、生产质量稳定、防治效果显著、造 价低廉、由纯中草药制成的一种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生物农药。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生物农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 料制成:丁香12-18份、何首乌12-18份、鸡冠花10-14份、猫爪草10-14份、益智仁10-14 份、黄精8-12份、喜树8-12份、相思子8-12份。
[0006] 优选的:丁香15份、何首乌15份、鸡冠花12份、猫爪草12份、益智仁12份、黄精 10份、喜树10份、相思子10份。
[0007] 制备方法:对丁香采取水蒸气蒸馏法,称取丁香干品150g,装入2000mL蒸馏容器 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浸泡过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充分蒸馏中草药,所得提取液蒸发浓缩 至150mL备用。
[0008] 将药材何首乌150g、鸡冠花120g、猫爪草120g、益智仁120g、黄精90g、喜树90g、 相思子90g配齐,分别加入12L、5L、5L的水熬3遍,每遍熬制到2L合并滤液,并用多层纱布 和滤纸过滤,加热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IL制成水剂,再经细菌滤器过滤除菌后备用。
[0009] 将两备用液混合,浓缩至lg/ml即得本生物农药。
[0010] 生物测定: 供试生物农药为上述方法制得的生物农药,供试的致病真菌从病叶上分离获取,在PDA 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后待用。
[0011] 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采用生长速率法。将生物农药分别用50 mL培养基配制成 30g、25g、20g、15g、10g/L五个质量浓度梯度。在平板中央分别移入一块培养好的直径6mm 的供试菌菌片,每种处理重复3次,并设清水为对照,置于23°C恒温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培 养4-7d后,测量菌落直径。按下列公式计算抑菌率:
【主权项】
1. 一种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其特征在于该生物农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 料制成:丁香12-18份、何首乌12-18份、鸡冠花10-14份、猫爪草10-14份、益智仁10-14 份、黄精8-12份、喜树8-12份、相思子8-12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其特征在于该生物农药由以 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制成:丁香15份、何首乌15份、鸡冠花12份、猫爪草12份、益智仁 12份、黄精10份、喜树10份、相思子10份。
3. -种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生物农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丁香采取水蒸气蒸 馏法,称取丁香干品150g,装入2000mL蒸馏容器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浸泡过夜,采用水蒸 气蒸馏法充分蒸馏中草药,所得提取液蒸发浓缩至150mL备用;,将药材何首乌150g、鸡冠 花120g、猫爪草120g、益智仁120g、黄精90g、喜树90g、相思子90g配齐,分别加入12L、5L、 5L的水熬3遍,每遍熬制到2L合并滤液,并用多层纱布和滤纸过滤,加热合并后的滤液浓缩 至IL制成水剂,再经细菌滤器过滤除菌后备用;/将两备用液混合,浓缩至lg/ml即得本生 物农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生物农药,所述生物农药由中草药丁香、何首乌、鸡冠花、猫爪草、益智仁、黄精、喜树、相思子制成,经过生物测定,对草莓白粉病菌的抑菌率均在80%以上,效果显著;经过田间试验,三次施药后,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在60%、70%、80%以上,防治效果好于50%多菌灵,并且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药效时间长。
【IPC分类】A01N65-42, A01P3-00
【公开号】CN104855444
【申请号】CN201510301847
【发明人】胡凡营
【申请人】胡凡营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