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交水稻的制种方法

文档序号:309620阅读:7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杂交水稻的制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交水稻的制种方法。
杂交水稻在我国首先选育成功,并应用生产二十余年,累计推广24亿亩,累计增产稻谷达2400亿公斤,为我国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杂交稻主要推广地区—中籼稻区,自八十年代中期汕优63等一批高产杂交中稻组合推广使用以来,十多年间,虽也育成了许多新组合,但在产量上一直没有显著突破汕优63的组合。因此,近几年来我国中籼稻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同一水平线上。为了解决日益增加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尤为必要,生产上急需高产新组合替换汕优6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产、优质、高效的杂交稻新组合。
本发明是以不育系“II-32A”为母本,用恢复系“辐恢838”作父本,配组而成的中籼中迟熟杂交稻。
母本不育系“II-32A”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印尼水田不育系,1986年引进繁殖提纯和测配组合。
父本恢复系“辐恢838”是用辐射与杂交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其选育过程为用泰引1号的辐射早熟突变体辐恢06与大粒糯稻株系80182(竹云糯X IR1529选系)杂交育成糯稻恢复系226,用γ射线400GY照射明恢63干种子获得早熟4天r2突变系552,再用226与552杂交,经4年6代选择测恢,稳定成系。由此可见,“辐恢838”主要亲缘有明恢63、泰引1号及其辐射突变基因,还有粘稻糯稻变种间基因重组。其主要特点是恢复度高,杂种优势强,较抗稻瘟病,花粉充足。
“辐恢838”的特征特性为株高100-110cm,茎杆粗壮,叶色青绿,剑叶硬立,叶鞘、节间和稃间无色,主茎15叶,全生育期130天。播抽期比明恢63早7-8天。分蘖力中上,大穗大粒,主穗着粒140粒以上,充实度好,千粒重33克,比明恢63重3-4克。谷粒长9.5mm,宽3.5mm,长宽比2.7。基本无芒,少数谷粒短芒,米粒半透,米质较好。
本发明的制种技术要点如下一、定好父母本播种期,确保花期相遇母本“II-32A”生育期较长,主茎叶片数15片叶,在四川省制种播始期90天左右。父本“辐恢838”比明恢63早7-8天,比II-32仅迟约2天,主茎叶片平均15叶。因此该组合制种父母本原则上是同期播种。如采用1期父本,父母本同一天播种;如采用2期播种,第一期父本比母本早4天播种,第二期父本比母本迟3天播种。当然由于不同的环境和栽培条件会影响抽穗期,所以也和其他杂交稻制种一样,除了调准播期外,还要调查幼穗分化后父母本发育过程,以便通过栽培措施促其平衡生长,实现全遇高产。
二、培育壮秧,创造制种高产基础“II优838”制种父母本基本无差期,母本与父本可同时栽秧,或者父本栽后2-3天栽母本,因此要留足母本秧田,施足底肥,巧施追肥。父本最好采用5×5cm摆播育秧,秧田期30-40天,移栽时每株带蘖5-10个。母本亩播种量10公斤,移栽时平均每株带蘖3个左右。
三、父母本行比和栽插密度母本足穗,父本足粉是制种高产的关键,因此考虑父母本行比和栽插密度时既要保证亩本有足够的有效穗,又要保证父本有足够的花粉供应。“II优838”父母本植株都比较高大,繁茂性好,茎杆粗壮,耐肥抗倒,父母本行比可以1∶10或2∶14两种。为了授粉方便2∶14较好,两行父本距离30厘米,株距15cm,每穴插双株带蘖苗,母本株行距为13×15cm双本插植。
四、搞好田间管理1、重施底肥,早施追肥。一般底肥占70%以上,有条件多施有机肥,每亩施腐熟人畜粪30担,碳胺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10公斤,返青后追施尿素8-10公斤,促早生快发。苗足后及时搁田控制无效分蘖,后期干干湿湿,养叶保根。
2、适当增施穗肥。在抽穗前10-12天每亩施氯化钾5公斤,尿素3公斤,可减少颖花退化,促进父本花药发育,增加母本柱头外露率。
3、喷施壮籽肥。授粉结束后每亩喷磷酸二氢钾130-200克,促进氧分运转,减少秕粒,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
4、防治病虫害。
五、除杂保纯去除杂株是保证制种纯度的重要环节,万万不可大意。由于各种原因,在父本和母本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少数杂株或变异株,一定要在授粉前去除。“II-32A”最大优点是异交结实好,制种产量高,但缺点是含有微效恢复基因,杂株率较高,因此这类组合除杂问题更显得重要。母本中的可育株一般比正常的不育株早1-2天抽穗,因此当母本见穗时就要开始调查除杂。
六、喷施“九二0”该组合不育系剑叶较短,包茎较轻,对赤霉素反应敏感,可轻割叶,母用12-15克分三次喷完。第一次在抽穗10%时喷4克,次日第二次喷6-8克,第三天喷第三次3克。喷施时间一般掌握在上午露水干后的9-10小时。
七、竹竿辅助授粉当父本母本都开花时,用2.5米长的竹竿赶花粉,在父本株高的中部或三分之二高度处轻推重摇,使花粉成抛物状向母本散发,每天赶粉2-3次。
本发明的栽培技术要点该组合适应性广,能种植汕优63的地区均可种植。每亩用种量1公斤,按当地水稻适宜播期播种,秧龄40-45天,栽插密度25×15cm,或用(33+13)×13cm的宽窄行栽培,每亩栽基本苗13-14万,最高苗28万,有效穗17-19万,重施基肥,早追肥,抽穗期喷施叶面肥。
“II优838”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0天,比汕优63略长2-3天,比II优63早熟3-4天。分蘖力中上,繁茂性好,叶色青绿,剑叶直立。株高110-115cm,杆粗抗倒伏。后期转色好,谷黄杆青,无早衰现象。穗长25cm,每穗着粒150粒,结实率85-95%,千粒重28-29克。谷粒中无长芒,米粒半透明腹白小,糙米率80.4%,精米率70.6%,米质优于汕优63。经病菌接种鉴定和大面积种植表现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II优838”产量及抗逆性表现于1991-1992两年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平均亩产599.25Kg,比对照汕优63 550Kg增产8.95%。1993年首次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17个点平均亩产521.3Kg,居参试组合首位,比汕优63 483.2Kg增产7.68%,其中在川东丘陵片区6个点平均增产到达17.83%;1994年继续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576.86Kg,比汕优63亩产559.92Kg增产2.98%,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48.45Kg,比汕优63亩产521.56Kg增产5.16%。在攀西生态区的西昌农科所1993-1994连续两年进行比较试验分别亩产808.0和821.5Kg,平均亩产814.75Kg,比汕优63平均亩产698.25Kg增产16.68%。1994年重庆、合江、眉山等五个点按统一方案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0.32Kg,比汕优63亩产592.2Kg增产6.4%。1994年参加全国区试亩产604.33Kg,居第一位,比汕优63亩产582.41公斤增产3.76%。
在四年的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大面积示范中,“II优838”表现抗倒伏,耐高温,田间抗性好。两年三个点稻瘟病菌接种鉴定结果,叶瘟3-6级,中抗颈瘟,平均发病率15.1%,比对照汕优63(叶瘟6-9级,颈瘟平均发病率52.2%),抗性明显提高。
表1为“II优838”抗稻瘟病种鉴定结果。
表2为“II优838”结实率与其他杂交稻结实比较。
表1 II优838抗稻瘟病种鉴定结果
表2 II优838结实率与其他杂交稻结实比较(1993年四川省区试)
权利要求
1.一种杂交水稻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恢复系“辐恢838”和不育系“II-32A”配制杂交种“II优838”。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恢复系“辐恢838”是用辐射与杂交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其选育过程为用泰引1号的辐射早熟突变体辐恢06与大粒糯稻株系80182,杂交育成糯稻恢复系226,用γ射线400GY照射明恢63干种子获得早熟4天r2突变系552,再用226与552杂交,经4年6代选择测恢,稳定成系。
全文摘要
一种杂交水稻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恢复系“辐恢838”和不育系“II-32A”配制杂交种“II优838”。其主要特点是1丰产性好。2品质和抗性比汕优63好。3制种量比汕优63每亩增产50-100公斤。
文档编号A01H1/02GK1129055SQ9511797
公开日1996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8日
发明者邓达胜, 广华蓉, 邓文敏, 相成明 申请人: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