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新二包头大白菜杂交制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白菜杂种优势利用领域。
目前国内外大白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是自交不亲和系和雄性不育系。日本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应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杂交种,国内青岛市农科所于1968年首先采用杂交方法育成“青杂早丰”,此后自交不亲和系逐渐成为国内大白菜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沈阳农科所等单位利用选育大白菜核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系,成功地配制出杂种优势显著,整齐一致的杂交大白菜。以上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白菜单位面积的产量。但是仍未目前解决大白菜品质、抗病和耐藏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大白菜石特一号作亲本,同运农一号大白菜亲本杂交,配制出高产、品质佳、抗病、耐藏性好的杂交种。
以下详细叙述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本发明采用石特一号自交不亲和系作亲本(代号77-17-11-12-9-3),同运农一号自交不亲和系(代号80-38-2-2-3)杂交育成杂交种。
目前通过大量试验,已育成新二包头大白菜石特一号自交不亲和系(代号77-17-11-12-9-3)×运农一号自交不亲和系(代号80-38-2-2-3)(一)本发明二个亲本的育成及特征特性1、石特一号自交不亲和系(代号77-17-11-12-9-3)晚秋白菜长成时,从石特一号品种中选择50株具有本品种特征的单株作种株,次年早春定植在温室内,花期进行单株人工自交,种子成熟时检验各株的结实率,秋季选亲和指数(1个荚内结一粒种子其亲和指数=1)低的单株播种,白菜长成时从经济性状好的株系中继续选留种株,并淘汰不良株系,如此连续进行4代,从大量株系中选出。经检验系内混合授粉亲和指数在0.2-0.5之间。育成的自交不亲和系其叶球高约25厘米,球顶叶片叠抱,外叶叶片绿,菜帮白色,品质上等,由于连续多代自交包心较松散。较抗病毒病和霜霉病。
(2)运农一号自交不亲和系(代号80-38-2-2-3)的育成及特征特性晚秋白菜长成时,从运农一号品种中选择32株具有本品种特征的单株作种株,定植在温室内,次年春抽苔开花时进行人工单株自交,种子成熟时检验各株的结实率,淘汰亲和指数高的单株,秋季选亲和指数低的单株播种,白菜长成时从经济性状好的株系中继续选留种株,并淘汰不良株系,如此连续进行三代,从大量株系中选出。经测验,系内混合授粉亲和指数在0.2-0.7之间。用本方法育成的自交不亲和系其叶球高约27厘米,叶片叠抱,外叶叶片绿,心叶乳白色,由于连续三代自交,生长势弱,包心较松散,抗霜霉病。
(二)本发明新二包头杂交大白菜的育成及特征特性新二包头大白菜是用石特一号自交不亲和系77-17-12-9-3和运农一号自交不亲和系80-38-2-2-3交配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一代杂种叶球高30厘米,头部肥大,球顶叶片叠抱,一叶盖严,外叶绿,心叶乳白色,包心紧实,单株净菜重3-4公斤,一般亩产净重7000公斤,品质上等,收获后入窖耐贮存。太原地区立秋下种需90天长成,每亩留2000-2200株。抗病毒病和霜霉病。
本发明较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典型优点(1)生长势强,耐贫瘠,适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
(2)净菜率高。品种的净菜率高达85%-90%。
(3)抗病性能好。
(4)产量高。较普通品种,本发明可提高产量50%以上。
以下以新二包头大白菜为例叙述本发明的实施过程新二包头大白菜是用石特一号自交不亲和系77-17-12-9-3和运农一号自交不亲和系80-38-2-2-3交配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这两个自交不亲和系是本所育成的。大白菜属天然异花授粉蔬菜。以太原地区为例,于春节前后将亲本按1∶1的比例在育苗地内间隔下种,幼苗长到7-8片叶时移入大田,待开花期任由蜜蜂传粉,种子成熟后,从两亲本上收获的种子即是经过杂交的一代种子。
权利要求
1.一种大白菜杂交制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石特一号自交不亲和系(代号77-17-11-12-9-3)与运农一号自交不亲和系(代号80-38-2-2-3)杂交育成杂交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大白菜杂种优势利用领域。本发明采用自交不亲和系石特一号同运农一号自交不亲和系杂交育成杂交种。本发明育成的杂交种具有高产、品质佳、抗病、耐藏性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H1/02GK1071296SQ9211216
公开日1993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16日
发明者周祥麟, 刘翠凤, 逯保德 申请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