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捕蝇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50958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捕蝇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捕捉苍蝇和其他飞虫的捕捉装置。
捕捉苍蝇的器具有很多,但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捕蝇装置,结构简单易用,外观漂亮,诱捕苍蝇和其它飞虫非常有效。
本发明的装置包括一个转动滚筒,在其圆筒形的表面上可涂上引诱苍螺的物质;包括一个使滚筒稳定转动的装置;包括一个设置了苍蝇可进不可出的缝口的捕捉器,缝口位于靠近滚筒处,缝口开的方向平行于滚筒转动的轴心;还包括一个阻截苍蝇的装置,该装置基本上与缝口平行,位于缝口附近并且平行于滚筒的轴心,该装置伸向滚筒的表面,距离滚筒的表面小于苍蝇的大小,因此被吸引到滚筒上的苍蝇随转动的滚筒转至缝口附近就受到阻截,不会过了缝口,这样,自然经由缝口进入捕捉器。
这种器具很简单,但诱捕苍蝇及其他飞虫却很有效,而且设计精巧而周密,外形美观,是丑陋的苍蝇纸远远追不上的。
捕蝇器最好有一个壳体支撑捕捉器和滚筒,这个壳体贴近滚筒,其间形成一狭窄的区域,当滚筒转动时,其上的苍蝇便进入了这个区域,最后便进入缝口。这种滚筒的局部务必暴露在外,以使吸引苍蝇并将苍蝇转缝口附近。
为了使苍蝇进入捕捉器,捕捉器应是透明的,或者开很多小孔,空气和光线可以进入,但苍蝇却不能逃走,这样,苍蝇误会走到外边的世界,却不知已身陷在捕捉器中。
缝口的大小最好可以调校,以便捕捉不同环境裹不同大小的苍蝇或其他飞虫,假如发现那裹的苍蝇较大,缝口便可开得大一点,相反地,假如那裹的苍蝇较小,缝口便可开得小一点。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案,捕捉器最好可以由壳体和滚筒上卸下来,时时丢弃苍蝇尸体,再把捕捉器洗干净。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捕蝇器的一种实施例,附面简单说明如下


图1是捕蝇器的透视图。
图2是捕蝇器的侧剖视图。
图3是侧视图;
图4是分解透视图,清楚表示捕蝇器每部分之构成及每部分之关系。
如附图所示,捕蝇器10包括壳体12,壳体12支撑着可以转动的圆筒形的滚筒14,附着在壳体12下的是捕捉器16,捕捉器是可以卸下来的。
壳体12包括后壁20及一对由后壁20向前伸出的相间隔的壁22和24。滚筒14安放在壁22和24之间,由该两壁支撑着,可以转动,滚筒与两墙壁之间留有空隙。
在滚筒14的一端有一个短轴26,穿入壁22的孔28中,以便支承筒的该端,而在另一端,却有齿轮30与它相连,这裹以短轴32穿入壁24的孔34中,以便支承。
在壁24的孔34处开一槽36,在这裹可把短轴32滑出来,便可以把滚筒快速卸下来清洗,清洗后亦可经槽36把滚筒放回原处。

图1及图4清楚可见,壁24由后壁20之中间位置伸展出来,在右边形成一个小室,其中有一个电力驱动马达40及有关的齿轮组成一个齿轮传动装置42,该传动装置与齿轮30相连。图2及图4中已表示出减速齿轮传动装置42中各个不同齿轮间的相互位置,详细的情况不再细表。只需说的是由马达40的高速转动置换至齿轮30的低速转动,齿轮30再把支承在轴承上的滚筒14慢慢转动。
马达40和齿轮传动装置42由盖板44覆盖着,其内安装了一个开关按钮46,以控制马达的运转,马达由电池箱48内的电池供电,电池及其在后壁20用一般方法开盖取放电池的开口不绘在图内。
现在说到捕捉器16,它有一个盒形部分50及其下的底托盘52,底托盘在盒形部分50底下开口处以滑配方式盖实。盒形部分50的底部是打开的,通向底托盘52。盒形部分由透明的材料制成,两边有将底托盘与壳体12相连的装置,包括一对下垂的弹性夹子54,其中之一连在壁22上,另一个连在盖板44上,盒形部分两侧有相应的插口56以安放夹子,如图3清楚可见,弹性夹子54有一对弹性臂58紧配在插口56内,把捕捉器正常地固定在壳体下面。亦如图3所见,按箭头60所示方向用力压下弹性臂58,便可把夹子54从插口56内松了出来,然后把捕捉器从壳体12上卸下,清理累积了的苍蝇或其他飞虫。
在盒子50顶上有一缝口62,其长度方向与滚筒14之转轴平行,缝口62一个侧边有一成一体的阻截壁64,阻截壁伸向滚筒的表面,但不触及滚筒,其间的空隙比一只苍蝇或其它飞虫为小,因此苍蝇不可再向前通过壁64和滚筒表面之间的间隙。
如图2所见,在缝口62处,捕捉器的裹面,有一对与之平行的下垂的梳子66,每个梳子有梳身68及很多成一体下垂的梳齿70,缝口62两端设置下垂的截路小板71。梳齿薄而有弹性,假如苍蝇由梳齿70处入了捕捉器,本来松软垂悬的梳齿因方向的关系而形成了一度天然的门,苍蝇不能出去。
梳子66的梳身68借助一对成一整体向上伸的突出部72与盒子部分50顶部相连。从图4中可以看到,短缝口74接纳左边的梳子,长的缝口76接纳右边的梳子,移动右边的梳子可调整梳口的大小,这样便可应付不同环境裹不同大小的苍蝇,梳口的大小可用“尝试与错误”的方法进行调校。
捕捉器16上方盒子部分50是透明的,而底托盘52有很多细小的缝口80,可以通过阳光和空气,苍蝇进入缝口62,仍以为处在外面的环境里,便不怕走入捕捉器。
在滚筒14的表面涂上吸引苍蝇的东西,例如密糖,果酱,或是一些用以吸引苍蝇的合成化合物。开动马达,如
图1及图2所示箭头82的方向转动滚筒,苍蝇若被吸引到滚筒上,便会被带着转动。
苍蝇最初会停留在滚筒顶部,如
图1所示,但随后便被带至滚筒与壁20之间的区域84(见图2),最后便被带至缝口62区域,而阻截壁64使它不能前进,尤其当它们疲累的时候,最容易的便是走到捕捉器16光亮的地方,而区域84显得较为黑暗,它们便不会走回头路,如此,它们经过缝口62,穿过梳子66的梳齿70,一旦入了捕捉器16,因梳齿70的阻拦,便不能逃脱了。拿开底托盘52,便可时时清除苍蝇的尸体。
捕蝇器10可如
图1所示方位进行使用,在壁20处设槽口86,用螺丝固定到例如直立的墙壁上。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把壁20平放在一处地方,整个捕蝇器便水平地放置着。假如要增加捕杀的能力,可设内墙90,及在区域92处放满水,但这不是必需的。
这个捕蝇器有很多优点值得欣赏,容易制造,使用简单,功效昭著,确是苍蝇克星。
权利要求
1.一种捕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转动滚筒,在其圆筒形表面上涂有引诱苍蝇的物质;一个使滚筒稳定转动的装置;一个设置苍蝇可进不可出缝口的捕捉器;缝口靠近滚筒,其方向平行于滚筒转动轴心;一个阻截苍蝇的装置,它基本上与缝口平行,位于缝口附近,并且平行于滚筒轴心,该装置伸向滚筒表面,与滚筒表面的距离小于苍蝇的大小。
全文摘要
一种捕蝇器,包括一个壳体;一个转动滚筒,在其圆筒形表面上涂有引诱苍蝇的物质;一个使滚筒稳定转动的装置;一个设置苍蝇可进不可出缝口的捕捉器;缝口靠近滚筒,其方向平行于滚筒转动轴心;一个阻截苍蝇的装置,它基本上与缝口平行,位于缝口附近,并且平行于滚筒轴心,该装置伸向滚筒表面,与滚筒表面的距离小于苍蝇的大小。被吸引到滚筒上的苍蝇随转动的滚筒转至缝口附近就受到阻截,经由缝口进入捕捉器。
文档编号A01M1/10GK1036496SQ8910044
公开日1989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89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1988年1月27日
发明者梁展基 申请人:梁展基, 梁启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