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278092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蔬菜作物的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组合物,含有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和泥土,质量比1:15-35。将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与泥土混匀,加入水,搅拌成药泥;将茎的病变部分剖开,刮去病变组织;将药泥均匀涂抺在茎的病害部位。用药次数减少,对发病植株通过一次用药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用药量减少,通过配制成药泥进行涂抺用药,用药种类和用药量大幅度减少,用药量仅为传统方法的20~30%;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省时省力;同时减少对作物及环境的污染,大大降低果实上喷溅的农药残留,有效延缓病害对农药产生抗性;可有效预防茎部病害的发生,减少病害的大面积流行,从而实现高产稳产。
【专利说明】一种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蔬菜作物的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组合物,还涉 及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组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番茄作为一种主要蔬菜在全国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其种植方式多样化以及田间 复种指数的提高,导致其茎部病害发生种类和面积也明显增加,危害日趋严重,防治难度逐 步加大,已成为制约番茄生产的严重障碍。
[0003] 目前,针对番茄茎部病害的防治,仍以常规的化学药剂喷施为主,该法用药量较 大,需要对番茄茎部进行全面喷药处理,但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0004] 传统番茄茎部病害的防治效果不显著,对茎部进行喷药,因茎部体表比较小,药剂 大部分不能集中在茎部,造成防治效果差,导致病害快速蔓延,直接影响番茄的正常生长发 育。 传统番茄茎部病害的防治,需要连续进行多次喷药才能达到防治效果,在实际生产中 生产者为达到根治目的,常将多种农药进行混合并提高使用浓度,造成农药的巨大浪费和 环境污染,有时甚至会对蔬菜本身造成严重的药害;而且极大增加了生产者的工作量,费工 费时。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番茄茎部病害常规防治的一系列问题,解决用药量大、用药次数多,用药 费工费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效果好的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组合物。
[000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药量少、一次用药、使用方便效率高的番茄茎部病害防治 组合物的应用。
[0007]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组合物,含有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和泥土。
[0008] 所述的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组合物,优选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和泥土的质量比为 1:15-35。
[0009] 所述的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组合物,优选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由氢氧化铜77wt%、填 料和助剂组成。所述助剂为表面活性剂和辅助剂等,占重量百分数为1-10%,所述填料为粘 土类矿物,如膨润土、高岭土、凹凸棒土、娃藻土、轻质碳酸I丐和人工合成载体-白炭黑等中 的一种以上。
[0010] 所述的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组合物,优选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和泥土的质量比为 1:20-30。
[0011] 所述的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组合物在防治番茄茎部病害中的应用。
[0012] 所述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对染病植株: (1) 将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与泥土混匀,加入水,搅拌成为稀糊状的药泥; (2) 番茄茎部病害发病初期,用刀将茎的病变部分从中部剖开,刮去病变组织,不损伤 茎的表皮组织; (3) 将药泥均匀涂抹在茎的病害部位,并沿发生部位的上方和下方各延伸5cm,均匀盖 住病害部位。
[0013] 对健康植株: (1) 将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与泥土混匀,加入水,搅拌成为稀糊状的药泥; (2) 将药泥均匀涂抹在茎易感病的部位,均匀盖住茎部。
[0014] 所述的应用,还包括步骤(4)对涂抹有药泥的病害部位用地膜进行包裹,防治药泥 变干后脱落,包裹时间为3?5天。
[0015] 通过在番茄茎部病害发生初期,对番茄茎部病变区域利用农药与泥土配制成的药 泥进行涂抹,并进行包裹,做到集中用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用药次数减少,对发病植株通过一次用药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 果; (2) 用药量减少,通过配制成药泥进行涂抹用药,用药种类和用药量大幅度减少,用药 量仅为传统方法的20?30% ; (3) 用药时间集中和用药量的减少,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省时省力;同 时减少对作物及环境的污染,大大降低果实上喷溅的农药残留,有效延缓病害对农药产生 抗性; (4) 对健康植株易发病部位进行处理,可只进行药剂涂抹,不进行刮开和包裹,可有效 预防茎部病害的发生,减少病害的大面积流行,从而实现高产稳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
[0018] 实施例1:田间试验 在山东省潍坊科技学院蔬菜基地,试验番茄品种为欧贝,购自美国圣尼斯(北京)种子 公司,2013年8月20日定植。
[0019] 试验设了 3个处理,分别为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的传统方法1(简称"农药简单喷施" 法),方法2 (简称"农药混合喷施"法),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简称"剖茎敷药"法)和"无土剖 茎敷药"法。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36m2,每小区种植106株,管理措施 完全相同。从每个处理中选取处于发病初期的感染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植株,其表现 症状为植株上中部叶片失水萎蔫,部分复叶的少数小叶片边缘褪绿,茎部长出少许不定根, 纵剖病茎可见髓部发生病变,呈褐色至黑褐色。
[0020] 处理1:选取发病初期的感病番茄植株和健康植株,分别按照传统方法1对其进行 防治,步骤如下: 1) 配制杀菌剂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2) 对病株和健康植株茎部进行喷雾; 3) 每隔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4)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0021] 处理2 :选取发病初期的感病番爺植株和健康植株,分别按照传统方法2对其进行 防治,步骤如下: 1) 配制杀菌剂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72. 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 2000倍液; 2) 对病株和健康植株茎部进行喷雾; 3) 每隔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4) 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0022] 处理3 :选取发病初期的感病番茄植株和健康植株,分别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 对其进行防治,步骤分别如下: A、感病植株: 1) 将杀菌剂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与泥土按质量比1:30进行混匀,加入适量的水, 混合并不断搅拌成为稀糊状药泥; 2) 用小刀将茎的病变部分从表面剖开,轻轻刮去病变组织; 3) 利用毛笔或小刷子将药泥均匀涂抹在茎的病害部位,并沿发生部位的上方和下方各 延伸5cm,以均匀盖住病部为宜; 4) 对病害部位利用地膜进行包裹,防治药泥变干后脱落,包裹时期需要保持3?5天。
[0023]B、健康植株 1) 将杀菌剂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与泥土按质量比1:30进行混匀,加入适量的水, 混合并不断搅拌成为稀糊状药泥; 2) 利用毛笔或小刷子将药泥均匀涂抹在茎容易感病的部位,以均匀盖住茎部为宜; 3) 利用地膜进行包裹,防治药泥变干后脱落,包裹时期需要保持3?5天。
[0024] 处理4 :选取发病初期的感病番茄植株和健康植株,分别按照"无土剖茎敷药"法 对其进行防治,所使用的杀菌剂为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与水按质量比1:30进行混匀, 涂药部位及方法同处理3,涂抹的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的药量同实施例3相同。
[0025] 结果如表1显示:处理1和处理2均采用传统的茎部病害防治方法,从发病初期到 果实采收结束,其用药量、施药次数和产量并无明显差别,与处理3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处 理4虽然同处理3用药量相同,但由于使用时没有同泥土混合使用,产量与处理3的差异显 著,说明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与泥土混合使用,对番茄茎部病害的防治及产量的提高,有增 效作用,而且按照处理3的方法能较好地控制病害的感染和蔓延,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0026] 表1不同处理的试验数据汇总表

【权利要求】
1. 一种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和泥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和泥土的质量比为1:15-35。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氢氧化铜可湿性 粉剂由氢氧化铜77wt%、填料和助剂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氢氧化铜 可湿性粉剂和泥土的质量比为1:20-30。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粘土类矿 物,所述助剂为表面活性剂和辅助剂。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重量百分数 为1-10%,所述粘土类矿物为膨润土、高岭土、凹凸棒土、硅藻土、轻质碳酸钙和白炭黑中的 一种以上。
7. -种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番茄茎部病害防治组合物在防治番茄茎部病害 中的应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染病植株: (1) 将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与泥土混匀,加入水,搅拌成为稀糊状的药泥; (2) 番茄茎部病害发病初期,用刀将茎的病变部分从中部剖开,刮去病变组织,不损伤 茎的表皮组织; (3) 将药泥均匀涂抹在茎的病害部位,并沿发生部位的上方和下方各延伸5cm,均匀盖 住病害部位; 对健康植株: (1) 将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与泥土混匀,加入水,搅拌成为稀糊状的药泥; (2) 将药泥均匀涂抹在茎易感病的部位,均匀盖住茎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4)对涂抹有药泥的部位用地 膜进行包裹,防治药泥变干后脱落,包裹时间为3?5天。
【文档编号】A01P1/00GK104472544SQ201410749985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0日
【发明者】乔宁, 李光聚, 竺晓平, 刘晓明, 魏家鹏, 刘永光, 吕金浮 申请人:潍坊科技学院, 寿光市农村能源服务中心, 山东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