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土地绿色植被生态重建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一种劣质土地绿色植被生态重建系统,该系统包括蓄水池,有机营养液池,供、排水管网,地力提升管网,树种移栽保护装置;所述树种移栽保护装置位于供、排水管网的网格内;地力提升管网的节点位于供、排水管网的网格内。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性能可靠的优点,通过系统的给水,排水循环冲洗盐碱地,做到了水资源回收再利用。供、排水管网,地力提升管网采用新型的给排水管道同轴结构,克服了其他排水管材的诸多弊病,改善土壤、降低盐碱性,对盐碱地区生态植被营造尤为显著。本发明市场容量大,前景广泛,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专利说明】劣质土地绿色植被生态重建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绿色植被生态重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劣质土地绿色植被生态重建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对土地的过渡开发以及不合理的利用,我国有很多地区面临着土地退化。依据环境及土地退化原因区分出的土地退化类别。其类型有:土地盐碱化、土地沙化和荒漠化、水土流失、化学污染、土壤肥力下降等。
[0003]在土地盐碱化中,其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严重的沙化、盐碱土壤地区木本、草本植物几乎不能生存。
[0004]盐碱地分为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盐碱地。轻盐碱地是指它的出苗,百分之七八十的,它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重盐碱地是指它的含盐量超过千分之六,出苗率低于50%;中间的就是中度盐碱地(用pH值表示为:轻度盐碱地pH值为:7.1 — 8.5,中度盐碱地pH值为:8.5—9.5,重度盐碱地pH值为:9.5以上)。
[0005]荒漠化的原因是:土壤干旱,自然植被盖度低等地区由于人为因素破坏,土地裸露、流沙移动开始沙化,进而沙丘移动,形成沙质荒漠化。
[0006]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人为对植被的破坏或不合理的耕作,地面失去了植被保护以及植株根系对地面径流的阻力,降至地面的雨水流速加大,这一方面是下渗入土体者少?’另一方面是顺坡的径流量加大而形成土壤侵蚀,在这种情况下使土地遭受到水体和土体的双重流失,致使土壤表层变薄而土地的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下降。
[0007]土壤肥力下降:主要是农业管理粗放,只施用化肥而少用农家的有机肥料,因而造成土壤有机质缺乏和养分元素不均衡等。
[0008]目前对上述不良土地具体的改良措施是:排水,灌溉洗盐,放淤、培肥、化学改良等。但总的来说,现有改良方案均存在着绿色植被恢复时间长、生态恢复效果差、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0009]在田间工程中采用明沟排水,开挖工程量大,而且存在易坍,易淤,易生杂草等问题。在田间工程中采用暗管排水可减少占用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便于机械耕作。但是暗管排水技术一般采用当地材料管或者塑料管,工程造价较高、渗水效果差,而且一次性投资较大,在我国尚未大面积应用。同时盐碱地也经常会出现排水不畅,土壤返盐和次生盐碱化的问题,排水效果不好,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水畅通、不易堵塞、使用寿命长的劣质土地绿色植被生态重建系统,以解决现有劣质土地改造方案不合理、不科学,排水不畅通,植被重建效果差,水资源浪费严重,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00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劣质土地绿色植被生态重建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包括蓄水池,有机营养液池,供、排水管网,地力提升管网,树种移栽保护装置;所述树种移栽保护装置位于供、排水管网的网格内;地力提升管网的节点位于供、排水管网的网格内;
所述供、排水管网由供、排水一体管通过连接管件连接构成网状,所述供、排水一体管安装在距地平线1-1.25m深的翻耕层以下,该供、排水一体管为套管结构,包括具有供水作用的内管和具有排水作用的外管,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支撑骨架,所述内管间隔一段距离与地表上对土地进行喷水灌溉的喷头连接;
所述内管的入口端通过管道与水质净化器连接,水质净化器与水泵连接,水泵与蓄水池连接;所述外管的出口端与位于距地平线7-15m深的水泥硬化的生态重建池连接,生态重建池通过抽水系统与蓄水池连接;
所述地力提升管网由渗灌管相互连接构成的管网,所述渗灌管安装在地平线下0.4-0.7m深土壤的翻耕层处,该渗灌管管壁上设有多个渗水口,渗灌管外套设有滤网,渗灌管底部管壁外设置有半圆弧PVP膜;所述渗灌管的入口端与过滤室连接,过滤室分别与配肥管、配气管连接,在配气管、配肥管与过滤室的连接处均设有单向活动阀,过滤室内设有过滤网罩,过滤网罩罩住渗灌管的入口端,所述过滤室底部设有排污口 ;
所述配气管与高压气泵相连,所述配肥管与水泵相连,水泵与有机营养液池连接,有机营养液池顶部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减速器输出轴与有机营养液池内的转轴连接,转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
所述树种移栽保护装置包括内围壳、外围壳,内围壳高度低于外围壳高度,内围壳内设有改良复合客土,内围壳、外围壳之间填充有回填土,该回填土将内围壳内的改良复合客土盖住,内围壳最下层依次设有土工布滤水网、滤水粒,内、外围壳上均设有多个渗水口,在内围壳侧部还设有进水孔,该进水孔通过导水管与内管连接;所述内围壳底部设有排水孔,该排水孔通过排水管与外管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供、排水一体管间隔一段距离与喷头直接连接,该喷头直接包括与内管对应连接的内套管和与外管对应连接的外套管,在外套管上竖直设有穿过外套管并与内套管连接的喷管,所述喷管与喷头连接,在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设有支撑骨架。
[0013]作为优选,所述外管为多层复合结构,由内到外为钢丝支撑网、纤维网、滤膜复合--? 。
[0014]作为优选,所述外管底部滤膜外套设有半圆弧可降解水槽。
[0015]作为优选,所述抽水系统包括水泵、进水软管,水泵通过管道与进水软管连接,进水软管与进水浮筏连接。
[0016]作为优选,所述喷头设在距离地表面1-1.5m高位置,任意两喷头间距8 —12米。
[0017]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件包括直接、三通、四通,所述直接、三通、四通均包括与供、排水一体管内管对应连接的内套管和与供、排水一体管外管对应连接的外套管,在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设有支撑骨架。
[0018]作为优选,所述水质净化器由前段的至少两个相互并联的不同性质的离子交换柱、尾段的活性碳过滤柱及包裹交换柱、过滤柱的主管组成。
[0019]作为优选,所述有机营养液池提供改良劣质土地土壤的有机营养液,该有机营养液的组分及其配比为:秸杆粉末600份,沼液500份、过磷酸钙30份、聚丙烯酸钾50份、甲苯烟碱5份、含腐植酸70%以上风化煤粉50份、醋渣120份、固氮菌2份、光合菌3份、胶质芽孢杆菌2份、地衣芽孢杆菌2份、硫磷铵5份、硫酸钾10份、山梨酸2.5份。
[0020]作为优选,所述生态重建池内设有pH值传感器,pH值传感器与PLC连接,PLC与生态重建池旁的药丸抛撒器连接,药丸抛撒器向生态重建池水面抛洒土壤重建颗粒,该土壤重建颗粒包括以下配比的组分:过磷酸钙30份、光合菌3份、硫磷铵5份、硫酸钾10份、硫酸锌5份、硫酸镁8份、硝酸钙10份、工业淀粉50份、羟乙基纤维素18份、聚氧化乙烯ΡΕ0,将上述原料预混、过筛后,在捏合机中边搅拌边加入适量的水,捏合到使粉料成泥料,将泥料搓条,将泥条放入制丸机制丸,得土壤重建颗粒药丸。
[0021]本发明具有改造方案合理、科学,改善土壤生态效果优,植被重建效果好,性能可靠等优点。本发明对盐碱地区、荒漠化地区的绿色植被生态营造尤为显著,而对于水土流失、化学污染、土壤肥力下降的土地,本发明整个系统设计构造也有效果,应用时可以结合适应当地土壤特质,调整有机营养液和土壤重建颗粒的成分进行适应。
[0022]通过本系统的给水,排水循环冲洗盐碱地,做到了水资源回收再利用;采用强力给月巴、给氧,树种移栽保护等措施,赋予了盐碱、荒漠化等劣质土地新的活力。
[0023]本系统中,供、排水一体管采用新型的给排水管道同轴结构,克服了其他排水管材的诸多弊病,它利用“毛细”现象和“虹吸”原理、集吸水、透水、排水、输水为一体,具有工程设计要求的耐压、透水及反滤作用,实现安装快捷、节省成本、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供、排水一体管具有在土中、水中永不降解的优点,加以抗老化配方,可保持永久性材质无变化的特点。有机营养液池内搅拌叶片将化肥充分搅拌,使化肥与水均匀混合,防止产生沉淀物;在通过过滤室可对灌溉水、肥料等进行混料,过滤室过滤掉有机营养液池内产生的杂质、沉淀物等,过滤室可以保证渗灌管可以使用很久,通过过滤网罩过滤后的水肥通过渗灌管管壁上的渗水口流出,保持土壤的具有一定的湿度,水分能充分积存在农作物的根部,被农作物吸收。渗灌管管外的滤网能防止管外的杂质堵塞渗水口,保证膜沟渗灌的均匀性。渗灌管上的多个微孔是渗灌不堵塞,使用年数长。同时半圆弧PVP膜能防止土壤灌溉后的水继续渗透,有利于壤灌溉后的水流回生态重建池。高压气泵可以对过滤室进行反冲洗,延长管网寿命,高压气泵有辅助输送养分,不仅向有机营养液提供氧气,同时使液体中的颗粒充分融入液体。树种移栽保护装置提高了植树,尤其是名贵树种的成活率。本发明市场容量大,前景广泛,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供、排水一体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喷头直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直接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1中三通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1中四通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2中渗灌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中渗灌管的横截面图; 图10是图1中水质净化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2中树种移栽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药物抛撒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中抽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6]结合图1所示,该劣质土地绿色植被生态重建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包括蓄水池I,有机营养液池2,供、排水管网3,地力提升管网4,树种移栽保护装置40 ;树种移栽保护装置40位于供、排水管网3的网格内。地力提升管网4的节点位于供、排水管网3的网格内。
[0027]结合图3所示,供、排水管网3由供、排水一体管5通过连接管件6连接构成网状,供、排水一体管5为套管结构,包括内管7和外管8,内管7与外管8之间设有支撑骨架9,内管7为供水管,内管上覆盖有抗老化配方的涂层,涂层为紫外固化的树脂材料,制作时,在管道外部铺上一层,再通过紫外灯照射使其与管道融合成一体。可保持材质永久性无变化的特点。
[0028]外管8为多层结构的排水管,由内到外为钢丝支撑网15、覆PVC的高强力特多龙纱合成聚脂纤维网16、滤膜17。外管底部滤膜17外套设有半圆弧可降解水槽117,可降解水槽117能防止外管18中水渗出。半圆弧可降解水槽117主要原料为生物降解母料(马铃薯淀汾)与塑料粒子母料混合生产而成,生物降解是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对塑料的降解作用而达到的降解。在土地改良后,半圆弧可降解水槽117就自然降解掉了,完全不影响生态平衡。
[0029]供、排水一体管5具有在土中、水中永不降解的优点。克服了其他排水管材的诸多弊病,它利用“毛细”现象和“虹吸”原理、集供水、吸水、透水、排水为一体,具有工程设计要求的耐压、透水及反滤作用。
[0030]结合图2所示,供、排水一体管5安装在距地平线1-1.25m深的翻耕层以下,供、排水一体管5中的内管间隔一段距离与地表上对土地进行喷水灌溉的喷头连接,喷头14设在距地平线1_1.5m闻,任意两喷头14间距8一 12米。
[0031]结合图4、5、6、7所示,连接管件6包括直接、三通、四通,喷头直接,直接、三通、四通,喷头直接中均包括内套管10和外套管11,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设有支撑套骨架91,直接、三通、四通将供、排水一体管5连接构成网状。
[0032]在喷头直接的外套管11上竖直设有穿过外套管11并与内套管10连接的喷管13,喷管13与喷头14连接,喷头很好的灌溉了田地。
[0033]内管7的入口端通过管道与水质净化器31 (现有过滤硬水水质的水质净化器均可)水连接,水质净化器31由前段的至少两个相互并联的不同性质的离子交换柱37、尾段的活性碳过滤柱38及包裹交换柱、过滤柱的主管39组成;原水进入离子交换柱37后,H+交换树脂RH将水中的Ca2+、Mg2+、Na+、Fe5+等所有金属阳离子吸附,并释放出H+,H+与HC03-反应生成H20和C02,从而达到部分脱盐的目的,原水经过Na型离子交换柱37后,可以降低原水的碱度;通过混合腔的水流经活性碳过滤柱38后,水中的异味及颗粒可以被吸附,从而使出水的水质变高。
[0034]水质净化器31与水泵27连接,水泵27与蓄水池I连接;水质净化器31净化外管8输送的水,供、排水一体管5外管的出口端与位于距地平线7-15m深的生态重建池35连接,生态重建池35内通过抽水系统72与蓄水池I连接,抽水系统72包括水泵27、进水软管70,水泵27通过管道与进水软管70连接,进水软管70与进水浮筏71连接,进水浮筏71随水面运动,进水软管70吸收蓄水池I水面的水。
[0035]外管8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将其聚集起来,最终排送到生态重建池35。生态重建池35内设有pH值传感器55,pH值传感器55与PLC56连接,PLC56与向生态重建池35水面抛洒土壤重建颗粒的药物抛撒器57连接,药物抛撒器57设置在池边,可以向大面积的水面抛洒土壤重建颗粒。经过脱碱处理后的水经过抽水系统72进入蓄水池I,得到对盐碱地改良起作用的脱碱水,该脱碱水可以经过供、排水一体管5重新流向劣质土地,以进一步改良土壤结构。
[0036]本发明用到的土壤重建颗粒(脱碱作用型)包括以下配比的组分:该土壤重建颗粒包括以下配比的组分:过磷酸钙30份、光合菌3份、硫磷铵5份、硫酸钾10份、硫酸锌5份、硫酸镁8份、硝酸钙10份、工业淀粉50份、羟乙基纤维素18份、聚氧化乙烯ΡΕ0,将上述原料预混、过筛后,在捏合机中边搅拌边加入适量的水,捏合到使粉料成泥料,将泥料搓条,将泥条放入制丸机制丸,得土壤重建颗粒药丸。实验证明:经过土壤重建颗粒处理并灌溉后,任何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盐碱地的土地质量都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0037]图12所示药物抛撒器57主要由机体64、装料漏斗58、落料斗65、杠杆60、干簧管63、控制器59等构成。其中装料漏斗58固定在机体64内,落料斗65设置在装料漏斗58的下方;抛料盘66设置在落料斗65的下方,其直接由抛料电机67带动高速旋转。因此从落料斗65落下的饲料颗粒就会立即被抛料盘叶片抛射出去。pH值传感器55将池内的pH值传给PLC56,PLC56调控控制器59,药物抛撒器57向生态重建池35内抛洒土壤重建颗粒的药物。
[0038]下料盘68设置在落料斗65内,下料盘68的端部上固定在绞轴69上,磁铁62 (或振动电机)通过绞轴69可带动下料盘68实现振动。
[0039]装料漏斗58底部设有一杠杆60,其支点可设置在落料斗65的斗壁上,当然也可设置于装料漏斗58底部任何一支撑面上。杠杆60的一端部连接有位于漏斗口处的压板61,而另一端固定有磁铁62,在磁铁62的正下方设置有干簧管63。当装料漏斗58里没有饲料时,杠杆60由于磁铁端较重,其磁铁62会靠近干簧管63,而压板端会上翘;当装料漏斗58里装了土壤重建颗粒后,土壤重建颗粒会因为重力压在压板61上,这样,造成杠杆60的压板端下降,磁铁端上翘,从而让磁铁62远离干簧管63。
[0040]结合图2、8所示,地力提升管网4由渗灌管18相互连接构成的管网,渗灌管18安装在土壤的翻耕层处,在田地地平线下约0.4-0.7m深,渗灌管18管壁上设有多个渗水口19,渗水,19为小孔或窄缝。渗灌管18外套设有滤网20 ;渗灌管18的的入口端与过滤室21连接,过滤室21分别与配肥管22、配气管23连接,过滤室21内设有过滤网罩24,过滤网罩24罩住渗灌管18终端的入口,过滤室21底部设有排污口 25 ;配气管23、配肥管22上均设有单向活动阀34,单向活动阀34防止液体的倒流只能单向流动,配气管23与高压气泵26相连,配气管23不仅向有机营养液提供氧气,同时使有机营养液中的颗粒充分融入液体,配肥管22与水泵27相连,水泵27与有机营养液池2连接,有机营养液池2顶部设置有电动机28,电动机28通过减速器输出轴29与有机营养液池2内的转轴29连接,转轴29上设置有搅拌叶片30,可以让有机营养液中固体微粒悬浮在液体中,利用液体输送。
[0041]过滤室21可对灌溉水、有机水肥等进行过滤,过滤室21为地力提升管网4所特有的部件,其可以过滤掉有机营养液池21中的大杂质、沉淀物等,通过过滤网罩24过滤后的有机水肥通过渗灌管18管壁上的渗水口 19流出。可以保证渗灌管18可以使用很久。
[0042]渗灌管18底部管壁外设置有半圆弧PVP膜32,能防止渗灌管18中水渗出,PVP膜32为是由PVC+PP材料的合成物,是一种高密度、无侧链、高结晶必的线性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0043]通过过滤室21上的配肥管22、配气管23,可加速颗粒营养物质的输送,通过过滤网罩24过滤大颗粒后的有机营养液通过渗灌管18管壁上的渗水口 19流出。渗灌管18管外的滤网20能防止管外的杂质堵塞渗水口 19,减缓出水速度,保证膜沟渗灌的均匀性。滤网20可以采用吸水材料制成,有机营养液能向管道四周扩散,尤其是管道上方的浸润效果明显。
[0044]有机营养液池2内搅拌叶片30将有机肥充分搅拌,使有机肥与水均匀混合,防止产生沉淀物;有机营养液(适于盐碱土地)组成分为:秸杆粉末600份,沼液500份、过磷酸钙30份、聚丙烯酸钾50份、含腐植酸70%以上风化煤粉50份、醋渣120份、固氮菌2份、光合菌3份、甲苯烟碱5份、胶质芽孢杆菌2份、地衣芽孢杆菌2份、硫磷铵5份、硫酸钾10份、山梨酸2.5份。
[0045]上述固氮菌、光合菌、胶质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在代谢上的互补互利,既能节省无机肥料的添加,有能将土壤中不易被作物利用的土壤质素开发出来。同时,根据不同的土壤组成,添加不同比例的无机养分,既能满足作物所需的基本养分,又能减少养分的浪费。此肥料的长期施用能从根本上持久改善土壤环境,尤其是盐碱土壤环境,实现改造盐碱地的目的。
[0046]本系统有机地组合后,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提高水的使用效率。
[0047]结合图11所示,树种移栽保护装置40包括内围壳51、外围壳52,内围壳51高度低于外围壳52高度,内围壳51内设有改良复合客土 53,该改良复合客土 53由下列配比的组分均匀混合配制而成,汉江流域青沙80-100份、黄沙30-40份、黏土 40-50份、腐叶10-20份、秸杆粉末25-30份、草炭10-20份、固氮菌1-2份、光合菌1_2份、胶质芽孢杆菌1_2份、菌根菌2-3份、植物生长素0.05-0.15份、硫磷铵6-8份、山梨酸2_3份、过磷酸钙2_3份和硝酸钾8-10份;改良复合客土 53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迅速的促进苗木根部的形成生长。改良复合客土 53透气性、保湿性、保肥性好,有利于苗木的生根及生根以后根部的有氧呼吸,且减少了栽培后的日常养护。内围壳51、外围壳52之间填充有回填土 54,该回填土 54将内围壳51内的改良复合客土 53盖住,内围壳51最下层依次设有土工布滤水网44、滤水粒45,土工布滤水网44是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的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具有优秀的过滤、排水、隔离、加筋、防渗、防护作用,同时重量轻、抗拉强度高、渗透性好、耐高温、抗冷冻、耐老化、耐腐蚀。土工布滤水网44及滤水粒45很好的防止盐碱渗入种植器41内。内、外围壳51、52上均设有多个渗水口 19,在内围壳51的侧部设有进水孔47,进水孔47上安装有导水管42 ;在内围壳51的底端设有排水孔46,排水孔46上安装有排水管46 ;导水管42、与供、排水管网3连接,导水管42与塑料盲沟5的内管7连接,排水管43与地力提升网3的渗灌管8连接,排水管43收集水分后排入渗灌管88,节约水资源。在盐碱地区域种植抗盐碱树木,树木根部装置种植器40,提高树木成活率,改善土壤盐碱性,丰富盐碱地区植物多样性。
[0048]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劣质土地绿色植被生态重建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包括蓄水池,有机营养液池,供、排水管网,地力提升管网,树种移栽保护装置;所述树种移栽保护装置位于供、排水管网的网格内;地力提升管网的节点位于供、排水管网的网格内; 所述供、排水管网由供、排水一体管通过连接管件连接构成网状,所述供、排水一体管安装在距地平线1-1.25m深的翻耕层以下,该供、排水一体管为套管结构,包括具有供水作用的内管和具有排水作用的外管,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支撑骨架,所述内管间隔一段距离与地表上对土地进行喷水灌溉的喷头连接; 所述内管的入口端通过管道与水质净化器连接,水质净化器与水泵连接,水泵与蓄水池连接;所述外管的出口端与位于距地平线7-15m深的水泥硬化的生态重建池连接,生态重建池通过抽水系统与蓄水池连接; 所述地力提升管网由渗灌管相互连接构成的管网,所述渗灌管安装在地平线下0.4-0.7m深土壤的翻耕层处,该渗灌管管壁上设有多个渗水口,渗灌管外套设有滤网,渗灌管底部管壁外设置有半圆弧PVP膜;所述渗灌管的入口端与过滤室连接,过滤室分别与配肥管、配气管连接,在配气管、配肥管与过滤室的连接处均设有单向活动阀,过滤室内设有过滤网罩,过滤网罩罩住渗灌管的入口端,所述过滤室底部设有排污口 ; 所述配气管与高压气泵相连,所述配肥管与水泵相连,水泵与有机营养液池连接,有机营养液池顶部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减速器输出轴与有机营养液池内的转轴连接,转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 所述树种移栽保护装置包括内围壳、外围壳,内围壳高度低于外围壳高度,内围壳内设有改良复合客土,内围壳、外围壳之间填充有回填土,该回填土将内围壳内的改良复合客土盖住,内围壳最下层依次设有土工布滤水网、滤水粒,内、外围壳上均设有多个渗水口,在内围壳侧部还设有进水孔,该进水孔通过导水管与内管连接;所述内围壳底部设有排水孔,该排水孔通过排水管与外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劣质土地绿色植被生态重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外管为多层复合结构,由内到外为钢丝支撑网、纤维网、滤膜复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劣质土地绿色植被生态重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外管底部滤膜外套设有半圆弧可降解水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劣质土地绿色植被生态重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抽水系统包括水泵、进水软管,水泵通过管道与进水软管连接,进水软管与进水浮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劣质土地绿色植被生态重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喷头设在距离地表面1-1.5m高位置,任意两喷头间距8 —12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劣质土地绿色植被生态重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管件包括直接、三通、四通,所述直接、三通、四通均包括与供、排水一体管内管对应连接的内套管和与供、排水一体管外管对应连接的外套管,在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设有支撑骨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劣质土地绿色植被生态重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有机营养液池提供改良劣质土地土壤的有机营养液,该有机营养液的组分及其配比为:秸杆粉末600份,沼液500份、过磷酸钙30份、聚丙烯酸钾50份、甲苯烟碱5份、含腐植酸70%以上风化煤粉50份、醋渣120份、固氮菌2份、光合菌3份、胶质芽孢杆菌2份、地衣芽孢杆菌2份、硫磷铵5份、硫酸钾10份、山梨酸2.5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劣质土地绿色植被生态重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生态重建池内设有PH值传感器,pH值传感器与PLC连接,PLC与生态重建池旁的药丸抛撒器连接,药丸抛撒器向生态重建池水面抛洒土壤重建颗粒,该土壤重建颗粒包括以下配比的组分:过磷酸钙30份、光合菌3份、硫磷铵5份、硫酸钾10份、硫酸锌5份、硫酸镁8份、硝酸钙10份、工业淀粉50份、羟乙基纤维素18份、聚氧化乙烯PEO,将上述原料预混、过筛后,在捏合机中边搅拌边加入适量的水,捏合到使粉料成泥料,将泥料搓条,将泥条放入制丸机制丸,得土壤重建颗粒药丸。
【文档编号】C05G3/04GK104255108SQ201410563179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2日
【发明者】高俊龙, 黄其飞, 肖定知, 张远富 申请人:湖北天蓝地绿生态科技有限公司